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作文

坤杰分享

  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文化遗产保护作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化遗产保护作文篇一

  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让子孙后代享受这些文化遗产。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每个官兵都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或许,有人疑惑,一个科技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需要《孙子兵法》呢?其实不然,这正体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美国人接受了《孙子兵法》的价值,并懂得引进和运用,而作为中国人自己是否更应该去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接受古人的熏陶,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呢?

  唐朝时期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的鼎盛时期,其中重要的便是中西文化的交流。而清朝时期中国闭关自守,使中国与西方先进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令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用来测风水和做鞭炮、爆竹;而西方人却用指南针确定航向周游世界甚至侵略中国,用火药做炮弹、子弹击垮清朝政府自认为坚不可破的城墙,并盗取中国珍贵文化遗产。于是,变出现了现在,圆明园兽首在海外拍卖的事件。因此,对本国文化过分自信是不可取的。一个小偷,竟然可以这样公开拍卖他曾犯下的罪行,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现代的青年人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抱以鄙视的态度,很多人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热衷于美国大片,盲目追赶时髦,追求外国名牌,总认为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也许外国的一些东西确实好,一些科技确实比我们先进,如果是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学习,而不是盲目的追崇。俞敏洪说:“你是一只猪,不要因为贴了一只时髦的标签就以为自己不是猪了”。因此,盲目的推崇外国文化也是不可取的。很多年轻人痴迷于日剧.韩剧,而韩国却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成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小学生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难道说,以后我们吃粽子的时候,要告诉我们的后代,这是韩国的节日吗?

  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儒、道、墨、法、兵……虽然立场不同,却不曾相互诋毁和排斥,每个学派各抒己见。《诗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待人处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的文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郑和七次下西洋到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想要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这将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尝试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将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享受祖先留给他们的文化财富。

  文化遗产保护作文篇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精心呵护,传承发展是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近年来,焦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按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河南省文化厅,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焦作市文化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动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焦作市历史文化特色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现辖2市4县4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52万。

  焦作市古称山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司马懿、李商隐、韩愈、许衡、朱载堉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和陈式太极拳的发祥地;焦作山川秀美,物化天宝,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闻名遐尔;地黄、牛膝、菊花、山药等四大怀药享誉海内外;交通建设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领先地位,5条铁路穿境而过;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均途径市区,从而为焦作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焦作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现已由过去单一的煤炭工业城市,发展为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为主的新型综合性城市。

  作为一个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非常丰富。闻名与世的中华太极拳、有3000多年种植历史的四大怀药、乐圣朱载育发明的唢呐艺术、国家稀有剧种怀梆以及“竹林七贤”传说、“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等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如闻名全球的太极拳,自其诞生起,就一直对世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目前全世界习练者已超过一亿人。已有3000年种植历史的四大怀药以其特殊的医药价值、食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至今仍在造福着人民大众。文化的积淀,使得我们这座耸立在中原西北的小城市,精巧而不失厚重,而且成为了我们城市发展的精神依托。

  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共518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省有22个项目榜上有名,焦作市有4个项目名列其中,分别为陈氏太极拳、唢呐艺术、怀梆和董永传说,项目数量列全省第一。2007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14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包括四项国家级项目在内,又有司马懿得胜鼓、赵氏孤儿传说、高抬火轿、郑王词曲、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火龙舞、黄河澄泥砚、河阳花鼓戏、苏家作龙凤灯、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盘鼓、二股弦、竹林七贤传说、武德镇抬鼓、八极拳、四大怀药种植和炮制共20个项目名列其中。2007年12月31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42市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又有四大怀药种植和炮制、月山八极拳、苏家作龙凤灯、二股弦、高抬火轿五项被公布。2009年3月12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二批30市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充分彰显了焦作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一提到焦作,别人问你焦作有什么?你也许会回答焦作云台山还可以,其他的你不觉得有什么,或许你什么也回答不上来。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堪忧,为什么?

  1、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知性2、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自觉性。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消亡有其适宜的土壤和相应的人文环境,社会大环境对其存废有一定的阻碍或促进作用。焦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多数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缺乏后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焦作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已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缺人。5、焦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大。6、焦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地位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同。

  三、现阶段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作为一种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与我们的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保留着我们最单纯、最古老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被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冲击,其生态环境令人堪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守卫精神家园,已成为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长期以来,焦作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世纪70年代至今,焦作市就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线,围绕社会经济的发展,广泛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每年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举行全市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展示传统民间艺术,促进民间文艺不断传承发展,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挖掘散落在民间不为人知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并进行收集、整理和保护。尤其是我市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为我国“十大集成”河南卷的编辑与出版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焦作市正式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并一直将此项工作做为焦作市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大胆探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1、建立机构,完善制度,不断加强对保护工作的领导

  2004年,我市正式成立了由市文化局、市财政局牵头,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市文物局、市文联、市社科联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焦作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焦作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 2005年8月,经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在焦作市群众艺术馆挂牌成立了“焦作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协调工作。自此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斩新的发展时期,2007年6月正式成立了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2007年11月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焦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办法的通知》,2007年5月市文化局还转发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暂行办法的通知》。机构的建立,措施的制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目前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市10个县市区已建立8个中心,其余两个区的保护中心建立工作也在审批当中。武陟县冯丈村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武陟县已经建立了两个乡级保护中心和五个村级保护中心。

  2、加强领导,扩大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市文化局除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外,还积极联系全市各新闻媒体单位,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报道工作。2005年,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中,市政府高度重视,统一安排,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各新闻媒介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对全市的申报项目进行了跟踪采访,并以新闻、纪事、专题等形式进行了专题报道,从而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2006年是我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做好遗产日宣传工作,市文化局认真筹备,精心组织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全市文化遗产的现状、传承、发展、保护等情况,以唤起更多的群众增强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同时制作宣传版面,印发宣传画页,举办遗产日专题宣传活动。2007年、2008年在全国第二个、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局仍然坚持组织举办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演出活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在春节期间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展,不失时机地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在2006年和2007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积极推荐我市优秀民间舞蹈“龙凤灯”和“高抬火轿”参加在邯郸举办的中原经济协作区民间文化艺术节,扩大了对外的宣传。并在近几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着力加大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力度,以引导和强化市民的非遗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促进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过硬的专业队伍是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保证,在积极组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努力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业务知识和运作技能,具体的方法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并结合以会代训等方式对从事非保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2006年—2007年我们先后选派10余人参加了两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2007年、2008年我市又积极选派专业负责干部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非遗保护培训班。而且在近几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除在日常以会代训对专题性的任务和工作给予培训,还多次邀请国家、省级专家来焦开展专题辅导培训和论证指导工作。一系列的培训措施使我市的非保工作基本队伍的业务水平在短期内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力的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2008年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又在市文化局、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正式编撰出版了图文并茂地介绍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一部文献——《怀川记忆——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集成》。而且2008年3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积极结合上级部门工作安排,通过近几年我市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家珍、摸家底、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的最后汇总登记,然因为经费、人员的严重不足,成效不尽人意,但通过普查工作,市县两级非遗工作者得到了锻练和积累了经验,这为今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加强组织,科学规划,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按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我国要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四级体系,即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2006年、2008年国务院分别公布了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有9项名列其中;2007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又有20项被公布;2008年元月、2009年3月,我市人民政府又先后公布了72项焦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截止目前,全市六县四区的县级名录也已基本建立;最可喜的是2008年9月,我市项目“陈氏太极拳”接文化部指示,综合其他派别以“太极拳”参加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现各项申报材料已由国家文化部验审合格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中心也已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回函确认提交材料符合要求,已推荐进入下部程序。与此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命名工作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截止现今,我市非遗名录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人,2008年底有105人参加了首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现后续工作仍在继续。总之,现今我市的各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已初具规模。而且一些国家级项目如太极拳、怀梆的项目保护工作也正在国家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给予展开,其他项目的保护工作也在省、市、县的努力争取下逐步拓展。

  四,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注意事项

  1、 不能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

  要走出保护与开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怪圈,保护可以是为了开发而保护,开发也可以是为了保护而开发。不能盲目的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单纯为了保护而禁止开发或为了开发而拒绝保护。开发者要有效利用保护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传统进行传承性的开发,而保护者则应当针对开发者的工作给出有效建议,以便开发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2、 可以利用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但要与遗产加以区分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并非为表演和旅游而设计,在需要进行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时就难免会对遗产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比如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民间戏剧中加入声光电元素,为了增强音响效果在民间音乐中加入新式乐器的伴奏,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在民间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工艺等等,经过这样的变更原本非为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需要的文化遗产,就成为了一种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带有遗产元素,适合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的当代文化创意产品。为了经济开发需要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创意产品是应当给予支持的,因为它一方面带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遗产的社会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应当在推广时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区分,让当代创意产品的受众对于其改动内容有明确的认识,防止对于遗产的误解。

  3、 要允许遗产的自然发展但不能人为干预其发展 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需要由传承人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传承人所生活的社会不断发展,遗产也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比如在部分传统的苗族村落,火把节中的火把早已被工业文明的手电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来生产力落后民族地区,随着先进生产工具,人们已经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使用原来没有的电动工具。这些都是遗产的自然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遗产工作者要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不能过度的干预。但是文化遗产的自然发展也要尊重自然归律,不能人为的“拔苗助长”加速其变化,防止“邦子演员穿上歌剧演出服”的闹剧重演,防止对于遗产的歪曲。

  4、 通过科学记录的方式保护遗产的现状并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产力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当今在这些地方正发生着快速的社会变革。在社会变革中人们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如何摆脱落后文化的束缚。当他们有朝一日过上他们盼望的“幸福生活”时,他们会发现他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消逝,一些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面对这种情况遗产工作者不可能人为的阻碍社会变革,让遗产的传承人选择他们不愿接受的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的通过多媒体的科学记录方式保护对于遗产记忆,通过收集与遗产有关的作品、工具保护遗产的现状,并通过改善传承人生活状态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尽可能真实的保持文化遗产的原貌,让后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遗产的全貌,防止以后可能发生的对于遗产的滥用。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容置疑,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按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多出手段保护。虽然在省文化厅和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了不少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加以完善,不过我们相信有了各级政府的支持、有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定会再上台阶。

  看了“文化遗产保护作文”的人还看了:

1.文化遗产的保护作文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3.关于文化遗产的作文800字

4.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作文

5.描写文化遗产的作文

    257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