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篇大全_海上钢琴师精彩影评
《海上钢琴师》从一个名为迈克斯的号手的视角,分别向不同的人叙述了他的挚友——一生都在船上渡过的钢琴大师——1900的故事,最终迈克斯在1900曾生活的船上发现了孤独的1900,他试图劝说1900离开这艘废弃多年的船,却遭到拒绝,1900与这艘大船一起被炸药化为碎片。小编整理了《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篇大全_海上钢琴师精彩影评,希望能帮助到您。
更多《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体会(点击进入↓↓↓)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篇大全
2019《海上钢琴师》最新观后感5篇精选
《海上钢琴师》优秀观后感心得精选
《海上钢琴师》800字观后感精选5篇
关于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对我而言,有时候很容易遗忘,我明明看过《致青春》电影,并且在观看的时候热泪盈眶,可是,后来却全忘记了,连主要情节都不记得了,以为自己没看过电影。有些经历被大脑遗忘了,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有时候想想还挺可怕的。
言归正传,还是来谈谈《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吧。《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个天才钢琴师1900的故事,具体他是如何学会弹琴的,电影没有交代,仿佛他是无师自通,为钢琴而生。
他出生在船上,在船上成长,一辈子生活在船上,最后随着船消失在人间。除了Max,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活在这世界上,也没有地方曾经记录过他的信息,他仿佛来过人间,又仿佛从未来过。
对于历史长河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历史记录下来的,只有少部分人,对于芸芸众生,他们是历史长河的一滴水滴,他们真真切切在这个世界存在过,却找不到任何记录。
我们也会如此。虽然现在记录非常方便,虽然我们通过不同方式记录着自己的生命:文字,图片,视频,告诉世界,我曾生存过,可是几百年后,谁又能找到你记录的东西呢?他们会被淹没在数字长河中。
你要怎样证明,你曾来过这个世界?
对于1900而言,他只想生活在船上,他不想证明自己曾来过这个世界,他宁愿别人不知道。
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
Max一直劝1900下船,只要他跨出那么几步,来到陆地,他就可以得到一切:金钱,名利,房子,女人……全世界会为他痴迷。
而1900却一直不为所动。
他在船上遇到一位自己喜欢的女孩,那位女孩告诉他,她们居住的地址。他也曾下定决心要下船去。走到一半时,他停住了,望着远方的高楼大厦,他停住了。停了几分钟之后,他义无反顾地返回了船上,从此,再也不愿意下船。
他说:“我返回,不是因为我看到了什么,而是因为我没有看到的东西。”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在船上的生活,就像伊甸园,很纯粹,无忧无虑,他只需要与钢琴为伴,不需要考虑其他事情。
当人们为了美国梦而沸腾时,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从一个洲来到另一个洲,看着人们希望的眼睛,为了美国梦而沸腾。而他的眼睛,一直都是清澈而平静的。
他有能力获得普通人想要的一切,只要他迈出那一步,而他却始终不愿意迈出。Max想了各种方法,想让世界知道他的音乐,而他却只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呢?我们以为,我们是活在客观的世界中,其实,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罢了。
只是,我们的世界或多或少都在追求世俗的成功,而1900的世界里没有这些。
曾有位朋友,她在PPT和学习领域小有名气,而她却选择了激流勇退,回归家庭,种花种菜,开始学吉他。在黄昏,弹着吉他与儿子合唱。当大家都在为内容创业疯狂时,她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常想,如果她在这时候回归人们的视野,她的影响力,必然会比之前更大。而她却选择过自己的生活。
每个人选择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对1900而言,纯粹地做音乐,与钢琴为伴,是他想要的,那些金钱和名利,并不是他想要的。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别人的选择。
真正的天才是纯粹的
人与人的差距也许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一大部分。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我看了朋友3岁小外甥的小视频,我被深深震惊。
当大部分3岁的孩子连1-10都数不清时,她的小外甥可以从10的一次方,一直算到10的25次方,算到最后,他爸爸都晕了,孩子还能继续算下去。他只是三岁的小孩子,还坐在婴儿小推车上!
那个小孩,出生几个月,就对数字产生热情,在逛超市时,喜欢盯着价格牌看。
就像蔡志忠说的,真正的天才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他举了一位物理学家的例子,7他自己也是3岁就决定岁就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而他自己4岁半决定要画画,15岁成为漫画家,此后一生都在画漫画,著作等身。
蔡志忠在接受采访时说:一直过着有如四岁半的生活习惯,人生的价值观和物质生活,也没有因为自己变得比较有钱有名而随之改变。我自认为自己的心理年龄还是只有四岁半,我自己也不想改变。
毕加索说:「每个小孩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如何保持他不长大!」
蔡志忠回答:想法纯洁,不受世间污染。不会陷入传统价值观,有益于独特的创新与想象。
蔡志忠的生活非常简单:我没有手表、手机就是为了不让时间被切断,以便能一鼓作气连绵不断做一件事。SOGO百货公司在台北营业近三十年有三个分馆,我一次都没进去过,因为没有东西需要买。基本上我生活得很单纯,专心进入自己的焦点,不随意出席公开活动,不太跟别人来往。别人当然有权力邀请,我有权力不出席。因此不会被打扰到工作,也不必协调。
对于天才们来说,一生注定是孤独的,曲高和寡。而在这个世俗的世界,想要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并且不被世俗的集体观念影响,是非常不容易的。
就像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在回答:“这么多年,你为什么不回国?”这样的问题时,他说:“如果我回国了,送外卖的我还是我吗?”在美国,他送外卖,还是自己,但是,到中国,他也无法忍受亲人们的期盼,那份期盼就会淹没他对数学的追求。
也许,到达艺术的最高境界,都应该是纯粹的。
这是天才们的世界,我们凡夫俗子还是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裹挟天才们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而留在船上,是1900的选择。
整个影片充满着孤独的味道。他出生被遗弃,养父去世,从此就开始孑然一身。在影片中,除了Max跟他有比较亲密的关系,他几乎没有朋友。他可以一整天不说话,就一个人发呆。
他从小就习惯了孤独地望着大海。
孤独,并没什么不好。孤独是常态,即使在喧嚣的人群中,你依然可以感到深深的孤独。
但说实话,《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完全看懂。导演具体要传递怎样的思想?或许,他只是想讲一个故事罢了,具体故事带给你什么感悟,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二
《海上钢琴师》,反复看了三遍,每一遍的感受都格外深刻,我是在假期朋友之口中了解到这部影片,她看完后极力向我推荐,说这是一段旷世奇才的隐秘传说,还一边眼泪汪汪地向我描述这部影片那些打动她的点。
这个学期开学,挑了一个闲暇的下午,我开始走入这段回忆式叙述的影片。
故事里的主人公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而名字是一个年代,1900。幼年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他在偶然的一次,悄悄爱上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曾令人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后选择的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说,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是因为这样吗?
我记得影片中1900说的一段话,“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很多的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有人说,1900代表着的是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永远待在船上,选择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虽然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也会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对我而言,这种“外面的世界”若是自己真的所爱所选,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也有人说,这部影片是讲述内向型人才在快节奏社会中倔强却无奈的低吟、是每个人在信息时代下打不开的内心和没有安全感的茫然。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单纯和执拗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人的一生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面临选择,每一个细小或者重大的选择决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凡人的选择是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活着\"这件事情本身比什么都重要。而天才则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
对很多人而言,这也许是悲剧,但是我却认为这是1900的一种自我追求,他热爱船上的生活到达一种极致、高于一切,那里是他的整个世界,离开这里,他可能再也不能继续他所爱的这种生活。
有人问,这部影片既然这么有深意,为什么没有像《绿皮书》一样拿奥斯卡奖呢?很多人都觉得导演用错了力气,或者不明白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只是这个世界浮躁的人太多。他想传达的东西,不是你为了写影评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发现找不到可以作为主旨的东西。导演是有野心,他想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想映射一个时代。这部电影根本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给每个看官照镜子,主角就是你自己。
还记得当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音乐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钢琴的声音,干净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音乐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海上钢琴师讲的不仅仅是一个钢琴师的诗意史诗,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意会生活,在于让我们了解天才,在于让我们看见自己让我们看清自我存在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三
01
1.丹尼 布德曼 TD莱蒙 1900身世之谜
1900在头等舱被发现,父母身世不详,天生会弹钢琴的天才又岂是泛泛之辈。
2.船上的人们为什么会强烈向往美国
20世纪初的世代背景,资本主义国际竞争激烈,美国崛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
3.在三等舱,1900才会演奏属于自己的音乐
电影的阶级立场是什么?三等舱里的人们真的赞赏1900的音乐吗?
嘿,康恩,怎么了,晕船了??
02
1900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看见上层人士在爵色魅影间醉生梦死,在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与钢琴邂逅。他在钢琴上的天赋注定是个天才,而天才是孤独的。
当他弹琴时,他的思绪在旅行,而又每一次都会到达不同的地方,伦敦市中心,乡间飞驰的火车,烈焰熊熊的火山边,或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尖顶下,瞻仰圣容。
人们喜爱他的音乐,却从未懂过他。唯一的朋友也不懂他,可是尊重他。
这三十年来,在船上他对世界冷眼旁观,却得其神髓。他也曾渴望与外界交流,当他盲打外界的电话,得到的却是谩骂与不解。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他根本不存在
03
对1900来说,那晚就像一幅画突然从墙上掉下来了,它经年累月的挂在墙上,毫无征兆的“biang~”它掉下来了。没人碰过墙上的钉子,可突然,它掉下来了,而周围的一切,完全没有动过,甚至连只苍蝇都没有飞过。
5月13日12点45分,在海中央,1900决定下船。因为陆地上能听见海的声音,就像是在呐喊,告诉你人生十无限的,你一旦听到就明白生命应该如何度过。
“我们笑着说再见,却深知再见遥遥无期。”1900与朋友告别时,独白如是说。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总是在分别。
那天在舷梯上,1900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才停下,是他看不到的,那些漫无边际的城市,没有尽头,他看不到东西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所以他选择回到船上,即使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