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政府工作报告(2)
张家港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紧扣转型升级,突出“810工程”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四个品质”,科学务实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稳增长达到预期目标,转型升级取得一定突破,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进步。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0亿元,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66亿元,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增长1.2%;进出口总额327亿美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万元,分别增长8.5%和10.2%。
(一)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
一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改革部署,协调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抢抓机遇,结合实际,探索实践。在政府行政领域,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级下放我市行政审批事项68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暂停49项。编制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政府及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对18类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对第一批10家单位进行预算公开。实施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推行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高标准组织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在经济发展领域,进口汽车整车转关、外商投资性公司设立等政策功能实现突破,获批全国首家“进口汽车三包责任险”试点口岸。深入开展口岸“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改革省级试点。国泰集团、沙钢集团获批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成立市级农村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组建市农村承包土地仲裁委员会,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同时,医疗卫生、社区管理、生态建设等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
(二)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完善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落实临时性困难企业帮扶措施,创新实施债权银行委员会等举措,全力维护金融稳定。搭建银企对接、产销对接、产学研合作等各类平台,加强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引导服务。优化整合财政政策,创新“拨改投”形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启动“三优三保”行动,1.65万亩土地规划流量指标落地上图,腾笼换凤面积5261亩。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上市公司再融资11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6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1.2%;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商品市场成交额3100亿元,增长21%;港口货物吞吐量2.7亿吨。8家企业入选全国服务业500强。沙钢集团连续六年入围世界500强、列第308位。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页岩气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丙烯一期等四个主体项目整体竣工;霍尼韦尔首个催化剂和分子筛项目竣工试产。光学膜产业基地康得新一期实现量产、二期完成报批,康得新总部从北京搬迁至我市。LED产业基地华灿光电96台(套)MOCVD投产。再制造产业基地展示中心建成投运,富瑞特装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一期竣工投产,IBM再制造物联网平台落户。沙钢1420mm冷轧板项目全面投产。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长江国际电子交易平台上线运行。玖隆物流园保税和出口监管库、剪切加工库竣工,电商平台投入运行。整车物流园完成进出口汽车1.6万辆,新增注册企业68家。曼巴特购物广场开业运营。完成工业投资435亿元,服务业投资3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15亿美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68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47万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1500亩。
创新能力继续增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建制镇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哈工大研究院、西工大研究院、清华大学锂电研究院入驻沙洲湖科创园。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中科院系统第一家地方合作模式的产学研重大载体。经开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33万平方米。新增省“双创计划”人才17名、“姑苏计划”人才31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85个、博士185名,新建“__”专家工作站25个。新增“__”专家产业化项目42个、省级以上科技项目9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9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82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15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超过15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
强化环境整治。推进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142件。建立镇(区)党政主要领导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健全河道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河道管理“河长制”和区域断面水质考核。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电力行业燃煤机组脱硝基本实现全覆盖。淘汰黄标车6607辆。获评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市。重点区域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及走马塘污水管网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建成镇区生活污水管网47.4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4464户、农村供水管网改造1.5万户。
推进保护修复。一干河生态廊道、凤凰湖生态系统工程全面完成。三干河南延工程基本完工。疏浚农村河道639条、拆坝建桥155座,建成生态河道33公里。城乡绿化统筹推进。完成3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1个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和10个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任务。经开区获批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再制造产业基地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四)城乡建设管理统筹推进
重点工程有序实施。沪通铁路张家港站核心区及地下空间、张家港北站配套物流园区等专项规划和78个保留村庄建设整治规划编制完成。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及线路工程开工建设。疏港高速路基土方完工,桥梁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沿江公路改造和市区人民路东延、东环路北延、南苑西路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车。通洲沙西水道长沙河至福山塘段工程、“百年一遇”江堤十三圩港至三干河段工程全面完工。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启动。新开工安置房303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1.3万户。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沙洲湖科创园和西侧配套商业项目竣工交付。谷渎港—新沙河整治改造、背街小巷及沙洲中路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全面完工。完成城镇天然气配套改造3.55万户。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竣工投用。全面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8个,建成省级城市管理示范社区3个、示范路1条。创新设立“城市e管家”公众交互平台。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受理群众各类咨询、求助200余万件。
(五)社会民生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提供就业岗位7.66万个,开发就业援助岗位1.24万个,培养高技能人才3832人,帮助691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本市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特困家庭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新增城镇社保参保人数5.78万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0.8万平方米、2786套(户),竣工12.3万平方米、2019套(户)。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万人。发放“共享阳光”慈善助学金586.95万元,惠及困难家庭学生1923人。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65户。蝉联“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再次确立张家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样板地位。成功举办2014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在全国县域率先建立文化馆总分馆体系,24小时图书馆驿站实现各镇、街道办事处全覆盖,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市。新建养老床位500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家、助餐点24家,城区老年活动中心竣工投用。“虚拟养老院”全市推广,60周岁以上老人人身意外伤害险实现全覆盖。高职园区竣工投用,完成景巷幼儿园、乐余高中等11所学校新(改)建工程,建成11个“美丽校园”示范点。普通高考、职校对口单招本科达线率继续位居苏州前列。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儿大楼竣工投用,市中医院门诊楼改造工程完成,康乐医院易地新建工程开工建设,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家。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新模式,列入省级重点专科3个,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评估。“单独两孩”计生新政平稳实施。成功举办第六届市体育运动会,承办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亚欧乒乓球对抗赛等6项大型赛事。香山景区、永联小镇创建为国家4A景区。
社会治理有效强化。“政社互动”实现镇(区)全覆盖,新增登记社会组织数158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拥有持证社工15.2人,获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1.14万名新市民子女获居民医保续保资格,新增新市民子女积分入医7000名、入学5956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四年列苏州第一。食品安全“天安行动”深入推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要求,推进“安全到家?村村行”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排查整改和打非治违“六打六治”专项治理,实施生产企业网格化安全监管,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完成52家三级政府挂牌督办单位整改任务。
与此同时,对口援建、台务侨务、宗教事务、兵役、人民防空、气象、外事、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六)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政府党组制定落实四个方面31条整改措施,开展“六项即知即改行动”和7项专项治理行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勤俭节约等各项制度,“三公”经费得到有效压减。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23件、政协委员提案347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实施行政决策跟踪评估和后评估。落实32项财政重点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内部绩效管理制度在政府机关全面推开,被省政府列为绩效考评试点县(市)。推进行政调解,调解成功率96.6%。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6件,获评全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7.8万余件,提前办结率99.6%。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奋进争先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全体市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垂直部门和涉外单位,全体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所有关心、参与张家港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的发展也进入了“爬坡期”、“阵痛期”,对当前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我们也看得更加清楚。一是实体经济下行,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明显。传统产业升级任务艰巨,新产业支撑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力仍不强,稳增长、促转型的压力不断增大。二是单位能耗偏高、资源产出率较低、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更加凸显,既对质量效益提升形成制约,也亟待在统筹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三是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相比仍有滞后,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加快跟上社会发展新形势。四是对照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政府职能需要加快转变,依法行政能力有待全面加强。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新常态的表现也更具先导性和典型性,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特点。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市的经济增速已全面进入“换档期”。但新常态不是简单的速度“换档”,更重要的是结构优化。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更大力度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近年来我市转型升级方向明确、步伐坚定,成效不断显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10年的21.8%提升到目前的41.2%,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成长,为我们适应新常态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增长动力正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正发生明显变化,新的市场竞争由数量价格竞争加快转向质量品牌、经营模式的竞争,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也由2010年的2.15%提升到目前的2.6%。可以说,近年来我市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在不断遇到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实现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发展新任务、改革新机遇正在为我们加快转型升级打开“新空间”。我们要在认清形势中把握大局、走对路子、抓准重点,激发新动力,体现新作为,积极解除影响发展的矛盾问题,推动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收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之年。市政府将紧紧围绕市委的部署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强改革新动力,落实法治新要求,坚持“发展更科学、工作更务实”,聚焦聚力,创新作为,攻坚突破,高标准完成“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的部署,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科学务实抓牢“810工程”重中之重、体现“四个品质”内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导向,突出转型升级核心,积极抢抓改革机遇,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确保圆满完成“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张家港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争当排头兵。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3%;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市政府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为中心,全面增强创新支撑力,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抓好“810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激发市场中的各类创新元素更加活跃起来,健全完善服务创新的市场体系,发挥“810工程”十大科技载体等创新平台的孵化产出和服务功能,瞄准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推进高水平载体、高层次人才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联动发展。实施转型升级“三个一百”培育工程,做强百家规模型企业,做大百家成长型高新企业,做好百家科技人才企业。着力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培育壮大高新企业集群。制定落实人才项目产业化推进分类支持政策,建设锂电、激光、检验检测、精密机械、电力电子集成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检测、标准、研发”三位一体的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更大力度促进人才项目与现有企业“嫁接”发展,更大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人才项目,加快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和产品。引进、培育并加快构建资金、技术、人才、保险、专利等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和社会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领军型人才项目的金融支持。年内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30万平方米,累计突破150万平方米。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85个以上、“__”专家产业化项目35个以上,新增“姑苏计划”以上人才超过30名。引进博士180名以上,累计突破1000名。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8件。支持钢铁、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实施装备、技术、品牌和经营模式的全面创新。引导企业依托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加速“两化融合”,推进“机器换人”。实施好沙钢综合技改、永钢转型升级项目,打造精品钢材产业基地。加大对临时性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凝聚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合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和政府服务环境。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810工程”十大制造业项目建设,推动十大制造业基地加快呈现集群发展态势。保税区要强化产业链和技术链招商,加快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页岩气综合利用基地已竣工项目要加快投产运营,丙烯二期、环氧丙烷项目力争开工建设,乙烯、聚丙烯二期等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启动建设康得新二期、霍尼韦尔二期催化剂等重点项目。加快润英联、中集圣达因等项目建设,争取新兴际华新能源装备项目改装业务实现放量。经开区要推进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引进优质再制造项目和知名企业,加快电子商务、逆向物流、检验检测等平台建设。推进天合汽车安全系统、晶台LED封装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智能装备、绿色能源和照明等新兴产业集群。冶金园要推进北斗航天纯电动汽车设备、南京邮电大学张家港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完成工业投资39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245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
大力发展服务业新兴业态。推动“810工程”十大服务业项目、十大专业市场提能升级,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成为新的“发动机”。放大化工品交易中心线上线下交易量能,推动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合作建设期货保税交割平台。加快长江航运交易中心建设,提升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交易功能,鼓励纺织、木材、粮油等传统市场开展电商等创新业务。拓展进口消费品市场交易品种,推进进口整车物流园加快引进汽车经销、改装等品牌企业,不断提增运营效益。推进沙钢与中船合作,完善玖隆物流园仓储加工、融资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平台。推进软件动漫产业园全面运营,加快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延伸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经济价值链。全年计划完成服务业投资360亿元,其中生产经营性服务业投资15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
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落实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推进沙洲生态农业园、双山岛现代农业示范园、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洲沙西水道综合农业开发等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确保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实施率达100%。支持发展农产品网络和实体配送,推进线下配送体系进社区,让市民“菜篮子”更安全、更放心、更方便。
(二)统筹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排放减量化、产业替代化、经济循环化发展,打好系统性开展生态建设的“组合拳”,以不懈努力,推进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
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生态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多规合一”试点,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深化推进“三优三保”行动,科学划定城镇、保留村庄、保留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边界及生态保护边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保障体系。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城乡增减挂钩等各类土地指标在市域范围内有偿使用。加快建设土地批、供、用、补、查等综合监管平台,以区镇为单位综合评价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大力提升土地开发利用水平。继续推进淘汰落后、腾笼换凤。深入开展万企节能低碳和能效促进行动。积极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持铁腕治污,深入排查整治环境隐患问题,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镇(区)党政主要领导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制度,突出抓好水和大气环境整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钢铁、电力、玻璃等行业提标升级改造,推进热电企业归并整合和燃煤锅炉整治,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加强扬尘污染防治。黄标车淘汰比例达到90%,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7%。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统筹推进重点村、特色村、近河村等重点区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加快推进污水纳管和集中处理,塘桥、凤凰等区域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和改道排放工程建成运行,完成走马塘主管网建设。新增镇区生活污水管网27公里。实施第一批8条市级以上、80条镇村河道综合治理。加快农村河网连片整治,疏浚各级河道940条,拆坝建桥171座。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年内关停不合格养殖场165家,完成整治70家。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扎实做好国家生态市复核工作,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一般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终端建设。开展零星补绿、见缝插绿,推进沿河、沿路绿化。因村制宜、常态长效,稳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完成省、苏州市下达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凤凰镇、南丰镇通过美丽城镇建设示范点验收。
(三)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建设的品质内涵,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治理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有序建设“810工程”十大基础设施、十大民生工程,突出功能品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量力而行、民生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控新建项目,重点抓好民生工程和既定重大基建项目。全面完成保留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开展城市功能提升、沿江城际铁路线路站点等专题研究。推进沪通铁路建设,做好沿江城际铁路和锡张高速大桥连接线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建设沿江公路西段改造、沪通铁路枢纽站核心区路网等道路工程。疏港高速公路、南苑路东延、五棵松路和申张线金港段航道整治工程年内竣工。推进晨丰公路东延、港丰公路东延工程。实施沙洲东路、蒋乘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做好福南水道-12.5米进港航道整治工程相关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二期、通洲沙西水道三期边滩整治及奔辉至十三圩段“百年一遇”江堤加固改造工程。
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安置房建设,年内新开工安置房140万平方米,竣工360万平方米。黄泗浦生态园核心区形态初显。城北科教新城加速设施配套。暨阳湖商贸休闲街正式营业。启动20万吨/日深度处理水厂改扩建工程,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3万户,配套改造城镇天然气用户3.65万户。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模式。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工程向乡镇延伸。完善“城市e管家”功能,建成首批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高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及6个国家卫生镇复审。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年提供就业岗位5.5万个,开发就业援助岗位1万个,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人。本市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特困家庭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新增城镇参保人员6万人。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实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户。推行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制度,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2万平方米、422套(户),竣工12.8万平方米、1980套(户)。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2.2万人。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老有颐养”工程,新增养老床位500张、老年活动场所6处,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家、助餐点34家。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提升“虚拟养老院”服务功能,建立完善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启动实验小学西校区、七里庙幼儿园等新建项目。突出文化功能和内涵,深化“美丽校园”建设。支持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和苏州理工学院发展,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患者平均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30%以内,药占比下降8%以上,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优化医疗联合体运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育,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学(专)科2个。实施金港医院易地新建工程,开展医疗便民“一卡通”等惠民服务。优化公共体育设施配套,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引导文明自觉、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发展”的方向要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张家港精神和好人文化、乡贤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中的促进作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书香城市”建设,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推广24小时图书馆驿站,建成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开展“幸福港城”网格文化系列活动,创新策划举办长江文化艺术节。完善文明城市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向基层、社区、家庭延伸。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积极引导守信自觉。深化科普工作,提升市民科学素养。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要带头参与文明礼仪、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依法公正高效为民办事,提升窗口单位服务形象,自觉树立文明、诚信、公正、守法的良好榜样。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决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督办整改三级政府挂牌隐患,完成危化品重点县攻坚任务。构建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提高安全监管专业化、网格化水平。加快建设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调整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全体市民安居乐业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体制机制新动力
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推进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向深化改革要“红利”。
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区域环境容量平衡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循环利用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抢抓上海自贸区建设“溢出效应”,重点推进保税区在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进口试点城市、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区内企业外债比例自律管理等新领域争取先行先试。依托电子口岸的良好基础,争取“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试点,加快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抢抓再制造产业基地的先发优势,在汽车零部件“旧件进口”、逆向物流税收扶持、“以旧换再”政策等方面加快突破。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发挥市镇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功能,探索土地、环境、技术等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拓展市级农村资源交易平台功能,稳妥推进农村资源产权交易、土地确权、经营分配方式等改革,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质押担保途径,深化落实“一村二楼宇”政策,创新推进富民强村工程。加快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市场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净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资公司治理结构。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做好下放审批事项承接和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调整工作,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深化财政制度改革。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全口径预算体系。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预决算公开,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年内除涉密部门外,市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全部公开,第一批公开的10个部门同时公开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控制存量、压缩增量,使政府性债务保持在合理水平。重点做好“双控双减”,即从严控制债务规模和融资成本,合理压减财政开支和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规模。建立债务备案制度、报告制度、偿债准备金制度和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机制。规范有序发展社会组织,持续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的动态机制,逐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对适宜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项目,探索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并获取合理回报。深化“政社互动”,推进社区减负增效。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加快社会治理与信息化融合,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在社会民生、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智慧城市”,展现“城市智慧”。
(五)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体现文明城市特质,努力让法治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实施“张家港市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首席咨询专家”项目,建立健全以政府法制机构为主导、专家和律师参与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定期清理和后评估机制。深化“六五”普法,完善公务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同时,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和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突出改革创新,强化法治思维,紧扣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深入研究、科学编制我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综合执法试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制定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依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强化对执法活动的全程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探索运用信息公示、信用约束等手段,提高行政监管水平。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纠纷,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司法、舆论和公众监督,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加大行政复议纠错力度,积极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把违法决策、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问责重点,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让市民看得见、看得懂,反映诉求有通道、有回应,保证政府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常态长效改进提升作风效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执行落实,突出对“810工程”和全市重大部署、重要工作实施全程跟踪、督查、问责。强化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奖优罚劣的绩效导向,建立健全节点督查和内部督查机制,激励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积极作为、务实作为、创新作为。我们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和审计力度。压缩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支出,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政府及其部门要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和批评监督渠道,自觉接受市民群众的评判“挑刺”,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坚决纠改我们身边仍存在的“办事找关系”、“说情打招呼”、“信息不透明”、“态度生冷硬”等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展现新风正气,廉洁高效行政,务实为民办事。
各位代表,改革引领发展,实干成就大业!让我们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新要求,坚定信心、改革攻坚、创新突破,为圆满完成“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争当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下一页更多关于张家港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