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措施>

不合格产品控制措施

巧萍分享

  不合格品是指经检验和试验判定,产品质量特性与相关技术要求和图纸工程规范相偏离,不符合接收准则的产品。那么控制不合格产品的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不合格产品控制措施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不合格产品控制措施

  为建好德昌高速XX标的各项工程,树立XXXX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西交通市场的良好形象,对不合格品进行准确识别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和非预期使用或交付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严格贯彻国家对土建工程建设要求的有效举措,为此我部制订如下几点措施:

  一、 职责

  1、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标识和记录,并上报项目总工程师。

  2、项目部试验室负责不合格品的验证,将结果上报项目总工评审和处置。

  3、项目部材料负责人依据审批结果,进行不合格采购产品的标识、处置和记录。

  4、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主持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二、 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分为:不合格采购产品、不合格中间产品(工序)和不太合格终端产品、工程交付后或开始使用发现的不合格部位。

  1、 产品控制不合格品的采购。

  无论是大宗原材料还是小额零配件,严禁采购品种、规格、尺寸、质量证明文件等不符合规定的材料产品;严禁采购受潮、受损、变质及过期的产品;严禁采购技术指标不符合规定的产品。采购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司的采购程序,购前必须得到试验室、工程部、总工室对材料的质量认可,如有必要需进行公开招标。

  2、 严格把好对不合格品的处置关。

  (1) 采购产品测量后发现的不合格品,项目材料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以

  防误用。隔离手段可采取涂漆、做标志、挂牌、划分隔离等。有项目部填写不合格报告并及时上报项目总工程师。

  (2) 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采购产品,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进行标识、隔离、填写

  不合格报告,及时上报项目工程师。

  (3)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中间产品及不合格工序时,由现场技术人员负责对不合格中间产品(工序)进行标识,采取划定区域并将不合格产品情况及时报告项

  目总工。在未处置前,由内部监理工程师监督,防止其进入下道工序和放行,并填写不合格报告,说明不合格情况情况、部位、时间、有关负责人等。

  3、 严格对不合格品的评审。

  项目总工程师根据不合格品的报告,组织工程部、试验室、测量队、材料部、现场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不合格品评审,记录评审结果并填入不合格品报告,并注明不合格等级、不符合何项规定等。对严重不合格品要通报公司工程部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处置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如发现顾客提供产品出现的不合格,需通知顾客参加不合格评审以及处置。

  4、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与验证。

  (1) 处置。根据制定的不合格处置方案,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主要方法:有:a.返

  工以达到规定的合格要求;b.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受;c.降级另作别用;d.拒收或作废;e.对工程交付后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做修理赔偿、致歉。总之,对不合格品的处理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进行项目会审决定,严格控制不合格品进入工程下一步工序或最后竣工工程。

  (2) 验收。不合格采购产品的让步接受和降级使用,要由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如果顾客提供的产品不合格,由顾客认可,填写《不合格品让步接受申请表》,上报公司工程部备案;不合格中间产品(或工序)的处置由项目总工按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内部监理工程师负责按照不合格品报告的限定期限监督和对处置的结果进行验证;一般不合格中间产品(或)工序的处置由项目总工批准,严重的不合格中间产品(或工序)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检查记录中的个别不合格,要求责任人在限定的期限内整改并填写交验记录,由内部监理工程师验证;交付使用后的不合格部位,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处置,由顾客验收,项目维修养护负责人做好记录,上报公司工程部存档。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一 目的

  对工作的不合格和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流出所造成的影响,避免工作上的疏忽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验收、产品生产过程和使用现场不合格品及成品检验不合格的控制

  三 职责

  3.1 本程序由品管科管管理

  3.2 评审职责

  本公司授权检验人员负责本厂内不合格品的评审

  现场不合格品的评审由本公司委派的人员负责

  3.3 处置职责

  检验人员作出不合格品的处置决定。若不能处置,则上报品管科处置

  生产人员根据处置决定及时进行处理

  3 工作程序

  原料、成品检验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评审,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和性质;决定并实施不合格品处置方案,并割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通知品管领导,品管科有关负责人

  四 评审、记录

  4.1.1 原料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收购检验人员根据合同规定的相应技术标准和补充要求作出评审,做好记录,不合格原料不予收购。

  4.1.2经辅料质检员检验且判定为不合格的进货物料,辅料质检员应在不合格物料的“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单”上标识不合格,仓库保管员对其标示、隔离存放

  4.1.3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判定由生产技术人员根据标准作出评审,做好质量记录,并通知质管科。

  4.1.4对标有本厂标识的成品进行调查、评审、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交供销科。

  4.2 标识、隔离

  4.2.1原料收购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一律拒收。储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仓库保管员作出如下标识:不合格品应设立红色标志另行隔离堆放。

  4.2.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由该岗位人员根据技术规程规定作出相应标识,有条件时,应与合格品隔离。

  4.2.3对不合格品粘贴“不合格”识别标记,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及注明不合格原因

  4.2.4不合格品的隔离方法。对不合格品要有明显的标记,存放在工厂指定的隔离区,避免与合格品混淆或被误用,并要有相应的隔离记录

  4.2.5不符合规定检验标准的产品,不允许包装入库

  4.3 处置

  4.3.1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评审有作出处置决定,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置。若有争议,则由品管部负责人仲裁。

  4.3.2收购原料时发现不合格,由供应方自行处置。

  4.3.3生产过程中,结于标准允许返工的不合格品,生产人员应按相应标准和技术规程的操作工艺,予以返工,并经检验员重新验证合格后方可放行。

  4.3.4对已判定不合格的成品或经返工仍不合格的产品另行堆放,并做好标识。

  4.3.5原料/成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由仓管人员进行处置。

  4.3.6已经外销不合格由本公司委派的人员和客户协商处理办法,做好记录,并写成书面报告交供销科。

  4.3.7对于制度制定不合理、执行情况不好或有差错等工作不合格,对此类不合格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五 纠正和预防措施

  质量负责部门根据数据分析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严重程度,确定实施纠正和纠正措施。

  5.1纠正措施,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5.2产品实现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品并重复发生。

  5.3走访或与顾客座谈,结果对产品质量不满意,并有具体事例比较严重时。

  5.4收到反馈的质量不合格的记录。

  5.5顾客的投诉或顾客对同类问题连续提出抱怨。

  5.6供方的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5.7内审和外审发现的不符合项;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

  5.8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时

  5.9质量负责部门负责对数据分析发现的不合格进行评审,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5.10责任部门负责人对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原因和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

  5.11经理组织项目质量负责部门对责任部门提出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价并确定所采取的措施。

  5.12责任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评价后的纠正措施。

  5.13经理组织项目质量负责部门对责任部门实施的纠正措施效果进行验证。

  5.14经理负责将纠正措施实施效果提交管理部门进行评审。

  5.15质量负责部门保持记录。

  六 其它

  6.1 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执行上述程序。

  6.2 若客户要求使用不合格成品时,必须经供需双方商定,并形成书面接受文件,需要时右供销科向客户说明情况,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标识和记录。

  不合格品的判定

  1、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另一种是“处置方法”的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对不合格品做出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改作他用、拒收报废的处置过程。

  2、检验人员的职责是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对不合格的处置,属于适应性判定范畴。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处置不合格品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

  3、不合格品的适应性判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根据产品未满足规定的质量特性重要性,质量特性偏离规定要求的程度和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制定分级处置程序,规定有关评审和处置部门的职责及权限。


看过“不合格产品控制措施”的人还看了:

    302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