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佩珊分享

  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春节前已召开,全市“两会”也已闭幕,今天我们请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参加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进行深度解读,对目标任务再分解、再细化、再明确。会议上印发了8个计划(草案)、24个领域的专题报告、工作要点和发改工作十大方面的最新政策信息,可以说是对今年全市经济工作具体量化和具体解读,同志们一定要认真阅研,从中找机遇、找政策、找项目、找资金,全力做好对接争取工作。刚才,五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特别是文慧同志对今年发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讲的都很好,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宏观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任务,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们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米”字形高速铁路网谋划争取,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两大一高”战略新兴工程谋划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公务用车改革,经济运行调控调节、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培育,物价和信访稳定,长途输油管线安全隐患整改、民生改善、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可以说是肩负重任、忠实履职,值得我们点赞。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发改系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同志们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是关于当前形势;二是关于今年经济工作;三是关于发改系统队伍建设。

  一、关于当前形势

  去年,面对严峻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特别是针对去年一季度全市主要指标出现断崖式下跌,市委、市政府把稳增长作为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围绕关键环节发力,年初印发了一季度经济重点工作、年中研究出台了稳增长促投资“十增工程”、制定了支持房地产发展22条政策和个人住房贷款“10大”惠民新政、推进“两大一高”战略振兴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了“三高五板块”产业招商、重点项目观摩和集中开工活动、深化企业帮扶、破解金融难题等一系列举措,着力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可以说,20xx年,是近年来我市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调控安排部署最早、出台措施最多、工作力度最大、督促落实最有力的一年。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回升,经济社会发展逐月回暖向好。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2.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6%,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1.9和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2.3和1.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4%,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6.8和1个百分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市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经济运行风险上升。尽管我市经济增速逐月回升,但总体上经济减速换挡明显,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季度经济增速为4.1%,二季度为5.1%,三季度为6.0%,全年为6%,这是2000年以来最低增速,低于全省水平2.3个百分点,也是2000年以来首次低于全省水平。我市主要工业品价格下跌明显(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7个月下跌,目前还看不到缓解迹象),比如:天丰钢结构价格同比下降22%、白鹭化纤氨纶下降20%、豫飞起重设备下降16.6%、金龙铜管下降15%、科隆动力电池下降14.2%、心连心尿素下降6.7%等。企业成本上升较快,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增速为0.5%,利润增速为0.9%,同比均回落10个多百分点,造纸、建材、制冷等传统行业亏损面再扩大。财政收入增速减缓,而支出又是刚性的,平衡收支面临极大压力。地方债务、不良贷款、非法集资和大气、水环境等风险点增多。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关于今年的经济环境,我认为依然复杂多变。世界经济虽有积极变化,但仍在深度调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大,总体上延续疲弱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可以概括为“三个并存”: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旧动力衰减和新动力成长并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今后几年可能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从我市自身情况来看,初步有两个判断:一是我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家底更加雄厚,基础更加牢固,推动发展的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二是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促进发展的条件明显多于阻碍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深刻认识到一些内外交织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今年可能会充分暴露,导致在某些局部领域面临的形势可能比以往都要严峻。比如,建材、造纸等传统行业困难会持续、生存更加艰难,甚至会有部分企业难以维持,出现破产倒闭;又如,金融等领域的风险有可能出现局部激化等等。

  二、关于今年经济工作

  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舒书记、王市长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刚才,文慧同志也作了更加具体的安排,特别是九大专项,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事关我市全局发展的大事要事,希望有关单位特别是发改部门的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在此,有几项工作再强调一下,主要是“五抓”,抓好五大块具体工作:

  (一)抓经济运行。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国、全省增长预期目标都下调,我市的预期目标为8.5%,也下调了,实现这一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我们要在稳重点企业、稳困难行业、稳房地产市场、防范金融风险、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多出实招、好招、管用的招。要瞄准国家、省最新政策动态,认真加以研究,从中挖掘机遇、找项目,全力对接争取。同时,一季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年工作的开展,市发改委从1月份开始,就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调控,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九个方面研究提出了36条做好一季度经济工作具体政策措施,市政府以新政办明电〔20xx〕84号文进行印发,请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一季度经济工作开门红。

  (二)抓长远谋划。具体来说,要抓好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抓“十三五”规划编制。关于“十三五”规划,我强调三点:一是抓好宣传。“十三五”规划汇聚了全市智慧和力量,一定要宣传好,鼓舞士气、凝聚力量,促进“十三五”规划实施。二是抓好专项规划。把市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细化好、落实好,特别是由市直部门牵头的16个重点专项规划、33个部门和行业规划要抓紧编制,并注重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指导未来五年我市发展。三是抓好实施。要结合今年经济工作,抓紧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特别是规划中比较成熟的一些重大项目,及早开展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第二件大事是抓“两大一高”战略振兴工程。“两大一高”战略振兴工程,是我市坚持长短结合、推动全局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要常抓不懈、抓紧抓好。一方面,要强化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和工作专项都要明确牵头市级领导、牵头部门,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专题专案专人,聚焦聚神聚力,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要加大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力度。另一方面,要动态管理。

  “两大一高”是一个动态工程,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专题、专项,将一些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及时纳入台账,加以推进落实。第三件大事是抓郑新融合发展。省“十三五”规划明确把新乡市作为“半小时”核心圈城市,谢省长在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支持周边城市与郑州都市区融合对接、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区,以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等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促进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提升整体竞争优势”。这将为我市借势发展、借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要围绕郑新融合发展,重点做好3件事:一是交通互联互通。争取将“米”字形快速铁路上半部(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在新乡交会,谋划推进郑州地铁系统与新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连接线工程,推动两市“交通同城”。二是谋划推进沿黄生态经济产业带建设。依托平原示范区、原阳县城及产业集聚区、获嘉亢村三大片区,编制沿黄经济产业带建设规划,把原阳、平原示范区打造黄河两岸一个大的生态旅游廊道,把黄河做成郑州新乡两市间的内河、景观河,促进两市人流、物流无缝对接,加快郑新融合。三是积极对接航空港。对接郑州航空港,要谋划考虑到底对接什么,怎么对接。比如,充分利用我市海关、商检的配套功能和平原示范区、原阳县临近航空港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专属园区。比如,我们要大力发展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高端商务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并积极争取航空港配套产业和项目在我市布局等。

  (三)抓项目建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大背景下,对新乡来说,抓好项目建设、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尤为重要。一要抓紧启动实施“双12”稳增长扩投资计划,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抓紧筛选确定项目,分解落实项目责任,确保投资稳步回升,确保完成15%的投资增长预期目标。二要抓省市重点项目,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对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供给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一刻也不能耽误。没开工的项目要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做好开工准备事宜,及早开工;需要上级审批、核准或资金支持的项目,要尽快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已开工的项目要科学安排施工计划、交叉作业,尽快掀起施工高潮。三要做好省考评观摩工作。省委、省政府确定,3月底要继续开展产业集聚区暨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对产业集聚区进行考核,兑现激励考核政策。希望发改委、大项目办以及平原示范区、红旗区、经开区等县(市)、区要全力以赴,争取第一名。四要继续组织好每季度我市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这个活动关键取决于各县(市)、区有没有一批投资大、品质高、付诸实施的项目。

  (四)抓载体建设。一个是产业集聚区。一方面,抓政策落实。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市区产业集聚区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市正在研究制定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这些文件中的政策含金量很高。比如,加快市区产业集聚区体制改革,是我市首创,我们按照能放则放、效率优先的原则,只要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都下放产业集聚区。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另一方面,抓主导产业。总体上,我市产业集聚区起步早、发展态势不错,但产业集中度不高、主导产业不突出,也就是产业集群发展不突出,20xx年我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产出占比不足40%,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以上。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每家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要坚定不移的围绕1—2个主导产业去抓。要结合我市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狠抓产业集群招商,每家产业集聚区要突出发展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确保开工1个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和3个3—5亿元的配套项目,力争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另一个是“两区”建设。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要围绕主导产业抓好招商,市商务中心区今年至少有5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每个特色商业街区要有2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

  (五)抓招商引智。关于扩大对外开放,要从3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有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深入发展,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加快,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扩大开放仍然面临黄金机遇期。二是有优势。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全国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市区位、山水、科技优势,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广阔。三是作用大。对新乡这样的内陆市、加工业城市来说,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无论是惠民生、还是防风险,都必须依靠对外开放“一举求多效”。在工作上,我们重点要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招商模式创新。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创新提质转型发展,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强化集群优势。依托科学发展载体,大力开展推广“整体开发、集群引进”、“延链补链、拓展提升”等招商模式,积极承接基地型项目、集群化产业整体转移。围绕“招商引智年”,积极开展招才引智,由过去单纯招引项目和资金,向人才、资金、项目打包引进转变,实现引资与引智的双赢。二是抓好招商项目落地。将重大招商项目全部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全力推进联审联批,优先保障要素供给,力争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三是抓好开放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新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功能,积极申建平原综保区和自贸区,推动口岸大通关改革,为扩大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环境。

  三、关于发改系统队伍建设

  新的一年里,改革发展任务更加繁重,希望发展改革部门同志,继续发扬好的传统,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乐于奉献。一是要强化学习研究,当好参谋助手。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要求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工作能力水平要更高一点,要有宽阔的视野、战略的思维,要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内涵,要懂经济,要善于学习研究政策,才能把握大局、当好参谋、提出好的政策。二是要敢于担当,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发改委承担的一些重要工作,大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不敢担当,就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度。发改系统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要主动作为,注重统筹协调能力的修炼,善于处置纷繁复杂的局面。发改系统广大干部,一定要牢记肩负的重大责任,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思想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把精力集中到谋发展、促发展上来。三是要严于律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改部门责任大、任务重,掌握着不少的审批资源和公权,如何对待和运用权力,必须要有正确的权力观。权力用好,是为人民谋福利,用不好,自己就掉进万丈深渊。希望发改部门的同志们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价费审批、资金安排等方面,要严格风险岗位管理,强化风险意识,严把廉洁关,建立起一支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同志们,20xx年已经过去,光荣和成绩属于昨天,新的辉煌需要我们用辛勤和汗水去铸就。20xx年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凝神聚力,苦干实干,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我市发展改革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179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