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文化工作会议讲话稿(2)

佩珊分享

  文化工作会议讲话稿(二):

  同志们:

  这次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总结分析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任务。这次会前,孙守刚部长专门作出批示:我省文化系统要认真落实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抓住重点,攻坚克难,整体推进,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向全省文化系统干部职工致以崇高敬意和感谢!季缃绮副省长专门听取省文化厅工作报告,指出:省文化厅工作卓有成效,乘十艺节的东风,多项工作受到文化部肯定,走在了全国前列。十艺节是一个“大推手”,全省文化战线不仅抓住了,并且持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赢得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完全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明年工作思路和要点。希望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把全省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我们一定要结合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刚才,通报了《20xx年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受文化部委托对我省获得全国“三先”的代表进行了表彰。聊城豫剧院章兰,东营市文广新局、青州市政府、邹城市政府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讲得都很好。我与各市文广新局签订了《20xx年度文化建设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按照责任书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当前形势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七个走在前列”的良好成绩。

  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系走在前列。探索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普及推广、传承保护、对外交流工作体系,精心打造世界儒学大会、尼山论坛、尼山书院、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尼山书屋、乡村记忆工程等文化品牌。山东“大师引进工程”、弘扬传统文化“四味良方”受到文化部肯定,“图书馆+书院”模式在全国推广。凤凰网、凤凰卫视主办的全球华人首届国学大典授予山东省文化厅“年度公共服务奖”。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走在前列。去年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63亿元,公共文化馆站建设、服务品牌打造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入选数量全国第一,总数达到40个,位居全国第二。率先在全国建成山东省盲人数字图书馆。探索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服务标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服务标准、山东剧场地方标准,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管理办法,为制定全国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成功实现十艺节场馆有效利用,演展活动持续不断,内容丰富多彩,社会反响良好。

  三是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模式走在前列。舞台艺术创作“4+1”工程成功实施,文艺创作繁荣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舞剧《红高粱》荣获第14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吕剧《回家》获“中国戏曲学会奖”,山东梆子晋京受到好评。文化部推荐吕剧《百姓书记》在全国巡演,并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评价。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建设走在前列。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省世界文化遗产达到4个。20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总数达到173项,入选数量、项目总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参展、交易签约额达400多亿元,80万中外游客和市民参观博览会。

  五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走在前列。率先在全国建成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北方分中心,服务覆盖12个省份,运行质量得到文化部充分肯定。文化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市、县全面实现平台上网运行的省份,健全了实时监控、远程指挥、内容监管、移动执法、电子案卷、执法办案等6大系统、21项功能,是全国科技监管体系最完善、功能最先进的省份。

  六是对外文化交流模式走在前列。第三届尼山论坛成功举办,参与韩国陶山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澳亚文化节山东周活动取得丰硕成果,青岛荣获第二届“东亚文化之都”。

  七是政府信息公开工程走在前列。省文化厅官方网站蝉联全国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第一名,获“年度最佳奖”、“公众参与领先奖”,是全国唯一一个跨入“卓越阶段”的文化行政部门官方网站,荣获20xx年中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精品栏目奖”。山东文化宣传推介工程取得丰硕成果,中央媒体和省内媒体高度关注和支持。文化部首次组织24家中央主流媒体来我省集中采访,推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道德文化高地等重头报道,有效扩大了齐鲁文化影响。

  总体上看,过去一年全省文化战线牢记责任,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民主党派、省直各部门、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央驻鲁媒体和我省媒体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默默付出。在此,我代表省文化厅党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做好今后的工作,我们要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当前,文化工作面临着极其难得、十分重要的新形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以来,对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几乎每次会议、每次考察、每个演讲都讲文化、论文化,特别是“8.19”、“11.26”、“9.24”、“10.15”等重要讲话以及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形成了全面、系统、深刻、完整的文化建设思想理论体系,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思想地位和巨大贡献、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战略要求和努力方向等各个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阐述,正本清源、返本开新、振聋发聩,澄清模糊认识、纠正片面看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思想解放意义;高远的文化理想、深远的文化情怀、平远的文化视野,把握趋势、揭示规律,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激发炎黄子孙的文化记忆,增强中国人民的骨气底气,焕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开启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纪元,具有文化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开创意义。关于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民族复兴中国梦,阐述新时期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又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讲话,具有标志性和历史性意义。关于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从孔子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我们重要使命、重大责任,使山东文化建设深度跨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获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这必然要求我们以文化建设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发掘优势、不辱使命,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2、新战略带来新课题。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为文化工作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重大课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近年来,我省通过筹办十艺节,文化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基本实现了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但是这个覆盖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基层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还相对薄弱,有的地方经费保障、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还十分突出,离群众需求、离全面文化小康还有很大差距。从全面深化改革看,尽管我省文化领域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但还存在一些硬任务和硬骨头。国有文艺院团转制还未完全到位,文化行政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关系还未完全理顺,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建设还未迈出实质步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进一步把握好文化领域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的关系,进一步把握好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的关系,进一步把握好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进一步把握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防止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责任。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看,近年来,我省文化法治建设持续推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即将颁布,文化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执法队伍、执法装备大大增强。但对照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要求,文化法治建设依然滞后于新形势的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文化市场管理新的条例等亟待制定出台,依法行政的信息化建设、人员经费、运行机制等保障体系亟待加强完善,发挥文化对法治精神的滋养作用、切实促进以德治省与依法治省有机结合亟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从全面从严治党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制度要求越来越严,权力笼子越扎越紧。这对我们新时期干事创业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一岗双责”;迫切需要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3、新常态提出新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文化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逻辑。从文化消费看,我们面临着第四次消费升级,社会消费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品转变。据统计,目前我国居民约有4.7万亿元的消费潜力,而实际消费规模仅为1.038万亿元,两者之间存在着约3.7万亿元的消费缺口。山东是文化大省,文化消费比重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xx年8月末,山东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143.42亿元,较年初增加31.12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高于一般社会贷款增速17.8个百分点,显示出社会对发展文化产业、获取投资回报的信心指数较高。但从整体来看,我省居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时间相对较多,支出较少,文化娱乐消费弹性系数较大,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从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看,在促进民间投资、灵活就业、增加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惠民生、稳增长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我省非遗项目经营业户39170多个,从业人员达265万余人;动漫企业达到556家,从业人数1.7万人;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娱乐场所、上网服务企业、艺术品经营机构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5810家,从业人员7.7万人。拥有27家各类国家级、省级园区, 3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26家省级示范基地,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202.6亿元,带动就业15.2万人。但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面临规模过小、原创产品和自主品牌缺乏,支撑发展的各类服务平台滞后,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用足用好文化产业优惠政策,探索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4、新定位提升新标杆。省委提出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提升发展标杆、工作标准、精神境界。文化战线要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高点定位,走在全国前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省2013年文化事业费总量居全国第6位,但人均文化事业费仅25.31元,列全国第25位,比全国38.99元的平均水平低13.68元。各市水平也相差较大,发展不均衡,最高的市与最低的市相差40.1元。人均文化事业费投入不足,直接表现在公共文化场馆硬件很好、功能不强。2013年全省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仅0.45册,人均购书费0.82元,人均群众文化业务活动经费1.17元。除省美术馆及青岛、威海美术馆有固定收藏经费外,其余美术馆收藏经费基本为零。在艺术创作方面,十艺节后,省级艺术创作资金增加至每年3000万元,形成舞台艺术“4+1”工程长效机制。市级层面除济南每年1000万元、青岛每年3000万元外,其他市艺术创作投入下滑较大。临沂每年150万元、济宁50万元、泰安30万元,其余地市尚未设立艺术创作专项资金。在剧场演出方面,新剧场利用率较高,老剧场生存艰难。各市对十艺节新剧场都建立了较高的补贴机制,如济南省会大剧院,财政每年补贴1313万元,青岛大剧院2795万元,烟台大剧院1500万元,潍坊大剧院2000万元,德州大剧院950万元,泰安大剧院850万元。相对这些新剧场来说,老剧场运营相对困难,入不敷出,影响了文化惠民。各市只要拿出新剧场补贴的1/5甚至1/10补贴老剧场,它们就能很好运转。在非遗保护投入方面,除青岛、临沂等市外,多数没有设立专项资金,还停留在“一事一议”的阶段。这些短板问题直接制约了文化的繁荣发展,解决不好,就谈不上争创一流、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采取扎实措施,攻坚破难,力争取得突破。

  5、新节点蕴含新机遇。“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规划为文化强省建设带来新机遇。超前研究谋划、精心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对于未来一个时期解决重大问题、实现战略发展至关重要。要对照“十二五”规划,对对表、算算账,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分析得失。要切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对一些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等加强研究谋划。比如,贯彻重要批示精神,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与传播,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进特色文化研究阐发和区域文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再比如,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实施县及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征集展演、建设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云等重大项目。这些都需要抓住新规划编制的机遇,深化研究,实现战略性推进。

  二、关于今年文化工作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着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创新文化市场管理,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对外文化开放水平,努力实现各项文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山东道德文化高地,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

  (一)坚持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要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全省文化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落实好学习计划,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引领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当好“模范班”、“带头人”。把《谈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作为必读书目,既要创新丰富学习形式,更要注重增强学习实效。坚持全面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原原本本地学,融会贯通地学,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今年,省文化厅将着力实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各级文化部门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普及推广、对外传播等各项工作。

  一是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深入实施大师引进、传统文化课题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建设、文化传承阐发展示“四大工程”,集人才、课题、基地、载体于一体,系统梳理孔子及儒家思想,着力提升研究阐发水平。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完善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稳步实施乡村儒学、社区儒学推进计划,适时建立全省尼山书院联盟,逐步形成覆盖全省、运转规范、服务有效、惠民利民的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着力健全完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保护传承体系,全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强名录体系建设,实施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六个一”保护行动,每个项目有一个保护规划、一个专家指导组、一个工作班子、一个传习展示场所、一套完备档案、一册普及读本。制订省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健全评审、认定、监督、检查、评估和退出机制,组织开展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评选工作。实施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启动全省地方戏濒危、稀有剧种抢救性保护工程。实施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行动,积极鼓励支持传承人提高技艺、开展传习活动,做好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推荐工作。坚持多元投入、创新运作,筹划建设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数据库及网络共享平台,积极推进传习所、展示馆建设。着力推进生产性保护,加强衍生品开发,发展一批特色项目,建成一批龙头企业,助推形成一批著名品牌,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整体性保护,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继续开展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积极做好非遗宣传展示,组织开展“齐鲁非遗大讲堂”、传统节庆文化惠民、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等活动。

  三是加快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加快编制《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规划》,积极推动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继续推进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孔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孟子研究院等儒家文化研究机构建设,整合优势力量,深化课题研究,打造国内外儒学研究高地。加快推进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休闲体验、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办好尼山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四是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征集展演。充分挖掘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的优秀文化资源,遴选编辑推出一批感动人心的先贤先烈、先模先锋故事,一批富有教育意义的老故事、新故事,一批具有当代价值的民间故事、历史故事。面向全球启动故事会主题、内容、讲述人征集活动,成立故事会评选委员会,组织网络大众评选优秀故事。建设“优秀故事展播库”,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故事会活动,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五是启动实施县及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明确要求。前期,厅里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下一步,省里还将专门安排部署,制定扶持政策,成立由文化、文物、党史、民政、档案、史志等部门单位参与的专家委员会,指导编制展陈大纲。对于已举办县域历史文化展览的县市区,重点是调整、充实、改造、提升。对于没有举办县域历史文化展览的县(市、区),建有博物馆或计划建设博物馆的,利用博物馆建立历史文化展室;其他地方鼓励利用现有文化中心,或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规划馆、方志馆、工人文化宫等设施,或腾退的老厂房、旧办公楼等场所,建立县域历史文化展室。对历史文化村镇,要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记忆工程”,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或乡土建筑等建设镇史、村史展室。

  (三)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是加快文化法治建设步伐。加快出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认真谋划制定中长期山东省文化立法计划。完善落实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制定政府责任清单,简政放权,优化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权力下放、监管跟上、服务提升。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二是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落实。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国有文艺院团转制要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理事会改革试点。三是创新做好文化科教工作。组织举办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评选,做好创新项目实施和推荐工作,抓好成果转化应用。

  (四)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认真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举办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加大推动艺术创作的力度,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山东风格、齐鲁气派的精品力作。

  一是抓好“中国梦”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搞好重点选题策划,精心组织开展创作活动,努力推出一批诠释“中国梦”,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精心谋划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题材创作,围绕重大文化事件、重要历史名人和经典历史故事等,组织开展创作生产。搞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70周年文艺创作及展览展演,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召开全省美术工作会议,加强重点题材美术创作,推动市县公共美术馆建设,推动成立山东省美术馆协会、山东省画院协会。

  二是举办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山东文化艺术节是经过节庆管理整合后保留的全省文化系统的重要节庆活动。本届艺术节要紧紧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节俭办节、反对浪费,坚持服务群众、惠及民生,坚持规模适度、安全第一,坚持全面谋划、精心实施,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形成新一轮艺术创作热潮。要抓紧完善实施方案,各市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抓好创作,办出特色。

  三是抓好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创新。组织实施“山东地方戏振兴和京剧保护扶持工程”,加强传统剧目整理保护,推进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等地方戏曲健康发展。推广“依团代传”成功经验,加强濒危剧种抢救保护,积极开展地方戏经典剧目“音配像”工作。

  四是改进艺术评价机制。加强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工作,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坚持正确导向,改革艺术评审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观众代表参与艺术作品评价评判,突出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举办好全省艺术新秀优秀作品展演、戏剧演员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文艺人才梯队建设。

  五是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继续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艺术家进校园,送戏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进福利机构公益演出活动。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推进文艺院团联系基层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低票价文艺演出,探索建立专业剧场演出补贴制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五)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抓紧制订《山东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及《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以开展好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等三项试点工作为基础,健全完善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服务、评价等系列标准。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区域均等和特殊群体均等。坚持重心下移,发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完善提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等总分馆制建设,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运行发展。继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实事,着力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对象,量身打造文化服务产品,丰富特殊群体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大力抓好社会化供给。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发展文化行业协会、文化基金会等文化非营利性组织,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格局。着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完善选拔招募、服务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三是进一步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动全省群众性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创作,大力培育全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续管理,深入发掘和盘活优秀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推动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普及推广。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辅导工程,举办标准化建设等培训班,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提升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

  四是继续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建立保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改进评价标准,完善评估机制,以创建和评估促管理、促服务。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搭建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化非遗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六)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强化政策规划引领。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加快编制《大运河文化产业带项目规划》,切实抓好“一圈一带”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抓出亮点。积极扩大文化消费,推行“文化惠民卡”,举办20xx山东省文化消费季活动。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养生、教育培训、制造业、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业态。组织实施山东省杂技艺术演艺创展基地等重大演艺项目,推动山东演艺联盟、剧场院线、票务系统建设,着力做大做强演艺产业。发挥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积极推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搞好动漫企业认定,加快推动动漫产业发展。三是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加强现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提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加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做好省级评选认定工作。实施山东特色文化产业“一乡一品”扶持计划,评选认定一批特色示范乡村,着力发挥产业富民效应。四是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加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搞好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深化文化金融合作,着力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题。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筹建山东文化产业综合信息网,加强项目宣传推介。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建设,完善山东剧场院线运营模式,助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七)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文化市场培育与管理。按照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加强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人才市场建设,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与零售业、商场、银行、图书阅览等有机结合,拓展经营范围,推动星级量化管理,使上网企业成为健康向上、学习交流、网上购物的场所,成为重要文化阵地。二是依法推进文化市场执法。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宣传,规范行政权力行使,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办好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文化市场平安建设,强化对文化娱乐、营业性演出、网络文化、美术品等重要领域执法检查,搞好暑假、国庆、两节、两会等重要节点专项整治,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三是加强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北方分中心、省级中心功能,加快市、县中心建设。到6月份,市级文化行政部门和综合执法机构技术监管平台使用率要达到80%以上,初步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批数据和执法数据实时共享。四是加快推进文化部“中西部综合执法能力提升计划”,扎实开展山东与甘肃、河北两省文化市场执法交流合作工作。

  (八)开创文化交流新局面。一是研究制定《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整体规划》。积极整合文物、非遗、演艺、杂技、图书、书画、文化科技产品等资源,统筹各类交流主体、交流平台、交流途径,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二是大力开展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参与文化部20xx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重点办好“孔子走进东盟”、“ 20xx泰国·中国山东文化交流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山东周等活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筹办“丝路梦·齐鲁情—山东首届丝绸之路文化活动周”,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文化中心。精心组织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承办好中日韩文化部长会、中日韩艺术节,分层次召开东亚儒家文化论坛。赴台举办“山东文化交流节”活动,赴香港举办“菊兰飘香——京昆知多少”导赏演出活动。三是着力推动中华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办好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改进孔子文化奖评选机制,切实提升办会规格,真正打造成国际化儒学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推动“尼山论坛”走出去,在泰国举办“曼谷·尼山论坛”,在印尼举办“雅加达·尼山论坛”,在中日韩举办“东亚文化之都·尼山论坛”。加快海外“尼山书屋”建设,组织举办海外“尼山讲堂”。

  三、关于工作要求

  一是强化群众意识,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也靠基层。各级文化部门要以中宣部“基层工作加强年”为契机,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基层导向,钱往基层投,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基层文化单位人员经费不足、设施陈旧落后、工作条件较差等问题。要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需求,科学制定政策措施,精心设计工程项目,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文化、种文化活动,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文化惠民水平。

  二是强化廉政意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各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持续增长,文化工程、项目、资金越来越多,廉政风险点越来越多。我们既要干事创业,又要干干净净。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一岗双责”的落实,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审计监督、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文艺评比评奖、因公出国出境、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要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继续开展节庆活动、公款赠票、“庸懒散”、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和会所中的歪风等专项治理行动,严禁在公共文化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正风肃纪,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文化场馆和活动安全。近期,上海、大理、哈尔滨等地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惨痛。我们要引以为戒,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抓业务必须抓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冬季气候干燥,是火灾易发期,尤其春节元宵等节日期间,专业演出、群众文化活动集中,各级各类文化场馆、文化娱乐场所人员密集,一定要做好防火灾、防暴恐、防极端、防踩踏“四防”工作。要搞好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文化场所地下管网、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等隐蔽致灾隐患,消防通道、紧急疏散出口等是否畅通无阻,活动期间是否有人值守;舞台装置、吊竿、幕布等是否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备、供电设备等是否完好,消防安全是否达标;是否有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应急响应的措施是否完备等。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工作落实力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推进工作落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实行台账式管理,坚持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算账,逐项细化任务,分解责任,明确进度,做到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跟踪督导任务落实情况,强化过程检查和年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凡是工作不力、执行不到位的,都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推动全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志们,当前我省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全省文化战线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争先创优,扎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

124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