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江苏导游词>

环城古运河导游词(2)

若木分享

  亭子桥始建于南北朝的南齐时,即公元五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初为木桥,名熙春桥。历代对此桥做过多次重建或大修。直到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为庆贺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才将熙春桥改建为单孔石级拱桥,桥上建亭子,地方官可在亭子里遥拜皇帝,亭子桥因此得名。在当时,莲蓉桥、亭子桥和南门外清宁桥(后改为清明桥)并称无锡三大高桥。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亭子桥是2002年重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亭子桥在无锡东门外,无锡人一般把它叫做东门亭子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象征春天,所以,无锡的东门最早称为熙春门,现在那里还有条老街叫熙春街。

  就在熙春街东头的古运河对岸,也就是亭子桥东堍,有古春场遗址。所谓“春场”,就是古代举行“打春”仪式的场所,又叫“祭春坛”。那什么是“打春”呢?根据古代的风俗,在农历二十四个节气的“立春”前一日,各地要准备一条象征农事的土牛,这就是“春牛”,然后由扮演“勾芒神”的演员来鞭打春牛,表示春天来了,春耕要开始了,以此祝福当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所以鞭打“春牛”并不是真的要把耕牛打得满地跑,而是一种由地方官主持的祈祷丰年的仪式。这个仪式不仅地方上要举行,皇宫里也要举行,这充分说明古代包括皇帝在内,对于农业都是十分重视的。

  【槐古大桥·绿锦亭】

  各位来宾:前面那座桥叫槐古大桥,槐树的槐,古代的古。桥名不俗,富有诗意。大桥的右边,又点缀了那座飞檐翘角的“绿锦亭”,亭名由地名“绿塔路”和店名“景仓文华”的第一个字合成。当然,“绿锦”还形容古运河岸边的绿化带像锦缎一样美丽---它们是无锡古城的绿色“围脖”,或者说是翡翠项链,让无锡这座山水名城永葆青春。请大家注意大桥的左边,游船一过槐古大桥就能看到冷渎港口的兴隆桥,桥附近为中国纺织工业史上曾占有一席之地的业勤纱厂旧址。

  【业勤纱厂旧址】

  业勤纱厂兴办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即公元1895年,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家创办的第一家工厂。该厂占地将近一百亩,建厂总投资为24万银两,进口全套英国纺纱和动力设备,于1896年底正式开工生产。工厂规模纱锭10192锭,职工1100多名,日产“四海升平”牌棉纱1万余磅。十多年后,纱锭增至13832枚,是业勤纱厂的全盛时期。业勤纱厂的老板为杨艺芳、杨藕芳兄弟俩。他们出身名门望族,其先祖与北宋名将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杨家将”为近支同宗。约在13世纪20年代的南宋嘉定年间,宣义郎杨燧自浙江钱塘迁至无锡鸿山,他是杨氏迁锡的始祖。到了清道光年间,无锡杨氏鸿山寺头支的二十六世后裔杨菊仙,在甲辰年(1844年)乡试中,与合肥李鸿章一起考取举人。三年后在丁未科会试中,他们又是同榜进士。特别是在这全国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时,他俩分在同一号舍,而在首场考试后,李鸿章又偏偏得了病。杨菊仙为之料理汤药,悉心照料,使李鸿章能够坚持完成全部考试,并金榜题名。为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杨菊仙分配到山东肥城,以副厅级同知衔担任知县。十多年后就病逝在任上。李鸿章对于杨菊仙的遗属子女,应该说是相当关心的。杨氏兄弟先后入李鸿章幕,是深得李鸿章的信任和栽培的幕僚。兄长杨艺芳因军功成为赏赐头品顶戴的朝廷三品大员,弟弟杨藕芳后来受淮军将领。清政府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之邀,赴台即被委以“总办商务、洋务,兼办台湾开埠事宜”的重任,后一度担任台北道台。由于杨氏兄弟深受李鸿章洋务运动影响,久经历练,又有机会接触、了解西方先进的经济、科技和工业等等,因此在1895年他们以高级官员身份“下海”兴办企业后,便一举获得成功。

  在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30年代,在杨氏兄弟“领头羊”的影响下,在无锡城乡特别是运河一带,近代民族工商业迅速崛起,自亭子桥到兴隆桥向南的羊腰湾一带,更是工厂林立。所谓在太湖可数七十二峰,在亭子桥可点七十二只烟囱。各位来宾,在近代,民族工商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先进的生产力。这里作为发祥地,留下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所以在古运河风貌带整治中,把这个景区命名为“熙春朝晖”。

  【柴油机厂】

  请看左面的柴油机厂。他的前身是无锡农具厂,始建于1943年,主要生产农用柴油机。新中国成立后,由无锡市军管会接管,成为无锡第一家国有企业。1953年划归农机部,改名无锡柴油机厂,现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集团无锡柴油机厂。

  讲到农具厂,我们一定会联想到无锡不仅仅是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还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1956年,无锡东亭乡的农民兴办了“春雷造船厂”,它是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就像一声春雷,揭开了乡镇企业“春满江南”宏伟画卷的序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槐古亭·城墙驳岸·亲水步道】

  请各位来宾往右面看,那座高高在上的“槐古亭”因为座落在槐古二村而得名。槐古二村是老居民小区,在这次运河整治中,对那些看上去硬邦邦的几何形房屋,注入黛瓦粉墙、枕河而居的传统元素,改善了老住户的居住条件,美化了居住环境,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在“槐古亭”下面,那一长条仿古“城墙”,可能已经引起了大家注意,它的实际功能是古运河的护坡驳岸,兼起防汛挡水墙的作用。那么把这段驳岸做成“城墙”式样,是不是有特定的人文内涵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据《无锡市志》记载:“唐天复二年(902年),封杨行密为吴王,无锡是其东南边境,与吴越王钱缪常有争战,在城东、南、西加筑外郭,开顾桥门、新塘门、董家门3座偏门。”其中顾桥门就在今羊腰湾冷渎港口兴隆桥附近。因此这段“城墙”唤起了已经尘封1100多年的历史记忆,这种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再看城墙驳岸下面的亲水步道。在古运河整治过程中,因河道两岸不是道路就是房屋,所以只能把截污管道铺设在靠近河岸的河床之中。这样就在截污管道的上面,因地制宜建设亲水平台和亲水步道。正是由于步道的亲水性,可以让市民和旅游者在散步时领略古运河风貌带的美丽风光,并可与运河中的游船进行互动。所以说古运河风貌带不仅仅是生态绿道、文化廊道,还是让游人亲水的休闲步道和旅游黄金水道。也可以讲,古运河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文化建设工程,以及提升市民福祉水平、宜居水平的民生工程。

  【高阳办学与市三中】

  请大家注意古运河东岸,羊腰湾南头的无锡市第三中学,它的前身是无锡籍教育家高阳先生在1920年创办的私立 “无锡中学”。高阳,字践四,早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14年留学美国,得文科硕士学位。回国后中学是他变卖家产历任暨南大学和中国公学教授兼教务长。私立无锡后创办的。当年高阳“毁家办学”的义举,长期以来得到人们的敬仰和称颂。1928年至1943年,高阳又先后出任江苏省民众教育学院和广西大学校长,可说是桃李满天下。高阳用自己的行动,在无锡人的心目中,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妙光桥·船厂里】

  各位来宾,前面那座从羊腰湾通往南禅寺妙光塔的桥梁,长40.9米,名妙光桥。它始建于1970年,原名跃进桥,经拓宽改造后,于2005年改名妙光桥。这座桥的式样比较古朴,又在桥栏杆的望柱上,雕刻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他们祝福着每位游人年年幸福、岁岁平安。

  请大家往右面看,从妙光桥西堍沿古运河往西南走,原有一条长304米的老街巷,叫“船厂里”。明清时,无锡有杨、蒋、尤、徐、邵等“五姓造船世家”,这里是其中邵氏的造船、修船作坊所在地,也是他们聚族而居的世居之地。清乾隆二十四年即公元1759年,无锡造船业“五姓十三家”子弟,因为朝廷的诏书,去江宁、京口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镇江等地造船厂,建造一种名叫“沙唬”的炮船,以保护国家领海安全。无锡的这批造船工匠通过改变船身结构和用材,使造出的30条战船坚固抗震,解决了炮船在开炮时船身震裂、进水下沉的难题。据说还为此还获得了朝廷的“龙批”御牌。以该“五姓十三家”为无锡造船专业户。今天,船厂里虽然已荡然无存,但历史的记忆告诉我们:请不要忘记无锡的能工巧匠,他们曾为祖国的造船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各位来宾,我们的游船现在来到了“丁”字交叉河口,如果游船向左拐,经跨塘桥去“清名桥历史街区”;如果向右,经阳春桥、宝塔桥,继续游览环城古运河的第六个景区——望湖熏风。

  【阳春桥·宝塔桥】

  现在我们乘坐的游船右拐弯,将前往著名的“南门三景”。这里的河道比较狭窄,我们不妨把它比喻为“城市峡谷”,水之悠悠,别具情趣。

  请看前面就是“阳春桥”。“阳春”表示南方。在明代,无锡南门外建有阳春桥,后来改名跨塘桥。而现在的这座阳春桥,则是2008年新建的单跨仿古拱桥。桥长6米、宽16米,里面是钢筋混凝土,“外包装”是花岗岩贴面,既方便了行人,又为古运河增添了古色古韵。

  再前面的“宝塔桥”,始建于宋代,原来是木桥,历代多次重建,桥名也一变再变,先后命名为南津桥、渡僧桥、塔桥等,1972年拆除。现在的这座单孔石拱桥,是2008年5月重建的,晚上灯火一亮,倒映如月,十分漂亮。

6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