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古运河导游词
环城古运河导游词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仅供参考!祝您旅行愉快
【游船码头·春申号】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十分荣幸与大家一起乘坐春申号游船游览无锡环城古运河。
春申号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战国后期的楚国宰相春申君黄歇。公元前248年,黄歇的封地从淮北改为江东,也就是今天的苏南一带,辖52城,首府设在故吴墟,而今天的苏州、无锡都称故吴墟。当时无锡的北部有个无锡湖,又称芙蓉湖,我们这里所在的地方原来就是芙蓉湖的水面。根据记载,黄歇在无锡湖兴修水利,在湖边修建了驳岸,规范了运河在芙蓉湖中的航道。为了纪念第一个治理无锡湖的功臣,我们就把游船定名为春申号。
刚才我们讲到的无锡湖中的运河航道,是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95年开辟的,属“古吴水”一部分。它的历史比黄歇治湖要早将近三百年。此后,隋炀皇帝开挖大运河,元代贯通今日北京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当时在苏南境内的航道都是利用的“古吴水”。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大运河无锡航道的长度是83里,折合41.5公里,与今天无锡境内大运河的长度是一致的。而今天我们游览的城区古运河长度为11公里,其中环城段9.6公里。所走的线路,就是按照当年乾隆皇家船队的航线设计的。
【江尖公园(东侧河道)】
大家现在看到的大桥是江尖大桥,绿树成荫的地方就是江尖公园。江尖又叫缸尖,因为自古这里就是买卖缸、甏等陶器的宜兴窑器市场。而无锡话中的“缸”和“江”是同一个发音,都读成“gang”。所以在无锡话中不论是读“江尖”还是读“缸尖”都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因为缸多,为了节省堆放场地,就把那些大缸叠成“金字塔”。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晚上,店家都在陶缸“金字塔”上,用油坊提供的油脚,点燃棉纱或灯草,形成蔚为壮观的一座座“塔灯”,据说是为了纪念元末义军领袖吴王张士诚。“七月三十江尖渚上看塔灯”是当年无锡重要的民俗活动。与端午节“芙蓉竞渡”赛龙舟同样热闹。
江尖又是当年无锡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乾隆进士杨莲跌有诗道:“万斛龙骧衔尾开,樯乌樯燕喜徘徊。蜀山窑器名泉酒,个个船来买一回。”诗后原注:“粮艘北上,必集湖尖,置买义兴窑器及惠泉名酒。”湖尖就是江尖,惠泉名酒就是惠泉酒。早在北宋时,著名书法家米芾在赠友人的诗中就有“懒倾惠泉酒”之句,由此可知惠泉酒已有1000年的历史了。它是用雪白的糯米和清白的二泉水酿制成的乳白色的糯米酒,所以又叫惠泉三白酒。当时无锡惠泉酒以江尖出产的最好。与杨莲趺差不多同时代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六回和第六十二回中都提到过惠泉酒。其中六十二回写贾宝玉过生日时喝的酒中就有惠泉酒。宝玉有个丫鬟叫芳官,她告诉宝玉道:“我先在家里时,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上面说到,惠泉酒以江尖出产的最好。那么,芳官说的“好惠泉酒”是不是就是从江尖买的呢?这个问题还是要请各位来宾自己去研究吧。
【莲蓉桥】
各位来宾:运河游览包括八个景区,前面我们已游过蓉湖溯源,北塘米市两个景区。游船一过莲蓉桥,就进入莲蓉烟雨景区。请大家注意,前方的这座桥就是莲蓉桥。莲蓉桥原来是石拱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这座桥在当时是无锡最大的桥,所以又叫大桥。它的桥堍一带,无锡话就叫“大桥下”,它是无锡古代的中心商务区。无锡自古以四大码头著称,包括米市米码头,土布布码头,丝市丝码头、还有钱庄、银行钱码头。“大桥下”是四大码头的发源地之一。请各位来宾往左边看,建于1899年的钱丝两业公所旧址、建于1914年的中国银行无锡分行旧址,就是丝码头和钱码头最好的历史见证。
两个旧址所在的这个地方,老地名叫竹场巷。它的得名是因为从明代开始,这里就开了很多的竹器店。竹场巷曾经是近代无锡的金融一条街。巷子里有多家钱庄和银行,有“小华尔街”之称,在沪宁线一带十分有名。原是所谓的纸醉金迷之地。但在2004年,这里拆掉了许多老房子,建成“中大颐和湾”小区,竹场巷从此消失。2009年运河整治时,恢复了部分街景。在今天的巷子里,有一幅石刻的《莲蓉烟雨图》反映了当年“大桥下”的商业繁华景象。
【涵碧亭·通汇桥·涵翠亭】
各位来宾:在运河转弯处左角的那座亭子叫“涵碧亭”;过了“通汇桥”在运河又一个转弯处的右边,还有一座“涵翠亭”。在建造颐和湾小区时,沿河留出了20米宽的绿化带,经过2009年的整治,成为了绿化和文化相互交融的景观带。涵碧和涵翠,是对运河整治后“水清岸绿”的一种赞美。
刚在我们穿过的那座桥,叫“通汇桥”,这是2006年重建的新桥;而原来的老桥,是由无锡近代著名工商业家祝大椿在1918年捐资建造的。当时无锡有好几位大老板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们修桥、铺路、办学堂、造园林、保护文物古迹,热爱家乡,蔚然成风,在社会上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事业越来越发达。“好心有好报”这句老话,还是蛮有道理的。
【古税卡遗址·亮坝桥·思古亭】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里从清代初期开始,就是官府设卡收税的地方,在当时叫做“厘卡”。凡是过往的货船,都要按照货物价值抽取税金,当然漕运船除外。由于每天12个时辰、24个小时,税务人员都需要蹲守收税,一到晚上便灯火通明,所以这个地方的老地名就叫做“亮坝”。民国初期,税卡撤销,亮坝挖通,改建桥梁。请看,前面的那座桥,就是“亮坝桥”。2009年又在税卡遗址建造了这座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作为对于历史的一种追忆。
前面左拐角处那座亭子叫“思古亭”。亭子的得名,与这里的老地名有关。在古代,这里是一片沼泽地,芦苇丛生,明清时就叫做“黄天荡”。后来在此挖了“转水河”(北新河),河道环绕的村庄,形如荷叶,就叫“荷叶村”。由于无锡是水乡,当时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是船,无锡造船业相当发达,荷叶村周围就成了造船基地,留下老地名“大厂里”、“小厂里”。仅仅这些老地名,使我们在思古亭就可以发思古之幽情。
【鉴古亭·古画廊】
请大家往左面看,在泰山饭店前面的那座四方亭叫“鉴古亭”,鉴是鉴赏的鉴。这个亭子有道路通往“古画廊”,廊子里镶嵌三幅明清古画的线刻青石碑。我们从船上看过去,这些碑刻线条遒劲,灵性飞动,黑白分明,十分抢眼。这三通碑刻的第一幅,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赏赐给惠山寺的《溪山渔隐图》。这幅画的作者是明初无锡大画家王绂,图上还有明代苏州状元吴宽撰书的图跋,此图后来成为宫廷藏品。乾隆皇帝把这幅图赏赐给惠山寺的时候,在图上题写了御诗,与乾隆年龄相同的无锡宰相嵇璜则题了和诗。所以有人把这幅画称之为“四绝”。
第二幅画是乾隆下江南经过无锡时的路程图,这幅画在乾隆年间编写的《南巡盛典》中可以查到。图中的大运河无锡航道,今天还基本保持原样不变,也就是我们此时此刻游览的古运河。
第三幅画是乾隆年间无锡画家秦仪画的《芙蓉湖图》,此图创作于1788年。从黄埠墩画起,中间画江尖渚,也就是今天的江尖公园,接着画横浜、游山船浜、小尖,一直画到西门。这幅画留下了当年珍贵的历史资料,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黄鹄号轮船】
请大家向右边看,这里停着一艘式样古朴,装着“明轮”的木质轮船。对于明轮,大家觉得比较稀罕,其实它的作用相当于螺旋桨,用来驱动轮船。这条船,名叫“黄鹄号”,但真正的黄鹄号建造于清同治四年,也就是公元1865年。它是中国第一艘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轮船,它的设计、制造者是无锡人徐寿、徐建寅父子和大数学家华蘅芳。当时他们奉曾国藩之命建造轮船,据说造船资金是曾国藩用自己工资支付的。船名由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命名。“黄”表示中国,“鹄”就是天鹅,船名包涵着赞美之意。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黄鹄号”,是2009年按原样1:1复制的。放在这里是为了纪念无锡先贤的业绩,又是无锡人的骄傲。
【工运桥】
前面这座桥,是无锡地界上很有名的“工运桥”,又叫“大洋桥”。无锡在1906年建成了火车站以后,为了改善火车站到老县城的交通,1913年在原来的老渡口建造了一座大木桥,叫通运桥,但木桥容易损坏。1926年5月下旬,无锡2万多名缫丝女工举行同盟总罢工,游行队伍经过工运桥时,与警察发生冲突,桥栏被挤断,好多女工跌入河中。为此在1927年10月,无锡丝厂、纱厂的女工响应同业工会倡议,每人捐出两天的工资,作为重造这座桥梁的资金。后来,厂方、火车站和地方当局也拿出部分经费,于1928年建成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桥梁,当时因为这座桥梁主要是工人捐资建造的,所以就命名为工运桥,又因为当时把水泥叫做“洋灰”,这座桥就俗称大洋桥。
【站前灯火-样板段】
过了工运桥,我们就进入了古运河风貌带的第四个景区——站前灯火。该景区自工运桥到高墩桥段的河道长度将近600米。在2008年启动建设古运河风貌带时,这里被确定为样板段。建造了问津、问澜两个水阁,流辉、浣月两个水亭,还改造了飞虹、翔虹两座从站前广场通往站前商贸城的景观步行桥。从这些建筑的名称中,我们可以想象,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水景之美,夜色之美,特别是流光溢彩的灯火之美。真是天上的星,地上的灯,银河里的星星,运河里的灯,它们交相辉映,造就了天上人间的美景。
请大家看左边画廊里的浮雕长卷,这幅画名叫《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图卷长达61米,描绘了近代无锡古运河沿岸景色,被赞喻为无锡的《清明上河图》。大家看,它在水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漂亮。
请大家再往右边看,那一座城门叫光复门。无锡原来就有4座城门,东南西北各1座。火车站建成后,为了改善交通,又在无锡城的东北角开辟了光复门。光复门开辟于1912年,当时民国成立,中华光复,所以取名“光复门”。光复门的原址在今天的“国联广场”附近,1950年被拆除。现在的光复门,是作为文化标志于2008年在这里易址重建的。
光复门两侧有诗碑79块,内容包括自商代末期到元代106位诗人歌颂无锡的风景诗180多首。这些诗的内容很丰富,感情很真挚,充分表达了古代诗人对无锡风物的热爱。今天我们把这些优美的诗篇展示出来,是为了弘扬无锡特色文化,也可以说是一项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建设工程。今天的无锡古运河不仅仅是生态文明的廊道,又是底蕴丰厚的文化廊道,它的古韵、古朴感染着每一个人,无锡作为国务院在2007年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说是名不虚传,环城古运河就是最好的见证!
【工艺路】
各位来宾:过了高墩桥,左边的这条道路就是工艺路。工艺路的得名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个工艺铁工厂,该厂的前身是1919年创办的工艺传习所。1922年,近代著名外交家薛福成之子、永泰丝厂老板薛南溟在传习所基础上,开办了工艺铁工厂。在当时无锡十五六家机械、翻砂厂中,工艺铁工厂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可以这样说,工艺路见证了无锡机械工业的发展之路。1930年,永泰丝厂在工艺铁工厂配合下,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多绪立缫车,以后又改进为二十绪的,由工艺铁工厂批量生产,开创了由中国制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先例。
【北仓门·蚕丝仓库·生活艺术中心】
请大家往右边看,这里的老地名叫“北仓门”,现在仍然使用了这个地名,说起北仓门还真有点来历。在明代初期,官府在无锡东门外建了一个大粮仓叫东仓,东仓有南北两座大门,南面的叫南仓门,北面的叫北仓门。在北仓门37号有一个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北仓门蚕丝仓库。这座仓库建于1938年,面积将近6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收购和存放蚕茧。北仓门蚕丝仓库见证了当年无锡“丝码头”的繁荣兴盛。
2004年,从海外归锡的郑氏兄妹,借鉴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苏荷(SOHO)和上海苏州河畔艺术工作室的模式,投资600万元,历史9个月,在北仓门蚕丝仓库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这个艺术中心,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和谐共存,既有现代文化理念,又保存了文物建筑的原汁原味,是无锡民营资本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功范例,也是无锡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次成功“试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嘉禾现代城】
这里的一片现代住宅小区,拆迁前是崇安区通江街道的“长庆路”地段,2004年开发命名为“嘉禾现代城”。它临水而建,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了环境绿化和美化。但在古运河整治之前,河水较脏,影响了小区居住环境。通过整治,水变清了,岸变绿了,小区的环境更美了。所以说,古运河整治既提升了无锡的宜居水平,反过来这些居民小区又成为古运河风貌带的景观组成部分,它们是活生生的生活画卷,看过后,相信同样会令各位来宾留下深刻印象。
【亭子桥】
各位来宾:一过亭子桥,我们就进入了环城古运河的第五个景区——熙春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