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慧珍分享

  教师们在教授课程之前都会制定好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这份教学设计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中国20世纪里一首出色的现代别离诗,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返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那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

  教师应该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合诗歌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情解读诗歌,形成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

  2.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热爱美丽的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过程

  1.提出问题

  请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进行朗读,要求放得开,读得起来,读出气氛,初步感知诗歌

  (1)这首诗美在何处?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点评朗读

  明确: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它那如音乐般的轻盈、舒缓和悦耳,更在于要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出来的如梦幻般的情调和柔婉的、淡淡的情思 3.情有“读”钟,“读”美康桥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来读,要求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问题探究

  1.诗歌美在何处

  (1)选择金柳这一种意象进行详细分析

  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教师小结

  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好像高明的画家,把康河岸上、水中的景色涂抹成一幅整体画卷,从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苔,河中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泉,到梦幻般的彩虹,斑斓的星辉,飘动的彩云,不仅物象鲜明、色彩柔和,而且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黄昏康河美景图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诗的开始用了三个“轻轻的”,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因为眷恋,所以当诗人即将离去时,寻常的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水光潋滟,美丽中浸着一层凄迷

  (2)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出的—只只小手,像在欢迎,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潭,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窖,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撑一只长篙,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悄悄地离开,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

  (3)教师小结

  徐志摩用他的诗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然而他的生命最终却真的像一片云一样飘逝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他就这样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了,这来去之间流露出多少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一个美轮美奂的异域学府,谱写了一曲如歌如泣的乐曲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些概念化和经验化的解读,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 。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教学完《再别康桥》已经近一个星期了,也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时间了,不然,再过几天,恐怕想反思也不得了。

  上公开课,我不喜欢事先的演练,我喜欢的是现场直播。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虚假的做课。

  课堂的起初阶段,完全是按照我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初读,读准语音,一切顺利,再读,读出节奏,也没问题。但这个环节过后的一个问题,使课堂出现了插曲,我设计的问题是: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我本来是想让学生在读诗过后,体会诗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但由于在设计问题时,没有给它加上适当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理解时出现了偏差。有学生回答,这首诗有三美,那就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跟我事先设计的答案有较大的差距,本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因此,我要把我的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引他们回到我的思路上来,花了一点时间。高老师在评课时建议,不如,就顺着学生所说的思路继续下去,高度肯定学生的见解,然后,当场修改教学步骤。他说得很有道理,不过,风险也很大,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对教学设计做那么大的调整,恐怕我力所不能及,另外,课件已经做好,临时调整步骤,也不现实。如果在平时上课,完全可以这样去做,不必考虑课件的修改问题,平时的教学时间也好掌控,快一点,慢一点都无关紧要。这个小插曲告诉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更周到一点,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实很有必要。这个问题这样改,也许针对性更强一点:通过朗读,我们发现这首诗歌在节奏,音韵上有什么特点?

  三读,读出情感,这个环节,我请起来的学生朗读水平不够高,比前几个同学都差,不仅语音问题还存在问题,节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后,评课老师也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说让这个学生读书,正好把你前面“两读”都否定了,更不要说更高层次的读出情感了,作为老师你完全可以先让这个同学来进行初读,然后,再逐渐请出朗读水平更高的学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这个意见我不认同,我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课堂,这就是最真实的学生水平,我想呈现的就是这种真实的状况。不是老师一堂课,就可以达到实现预想的效果,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也不必因为是公开课,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而刻意回避学生的实际。

  在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时,我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原本以为两三分钟就能搞定的问题,结果,花了近十分钟才勉强结束,这个地方出现的冷场也是我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我觉得,画面内容的概括对于高中生来讲应该不会成为大问题,何况,我还可以作些引导性的提示。可是,课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课前的眼保操大约占去了三分钟的时间,这里,又比预计多花了五六分钟。这个地方的时间过长直接导致,时间非常紧张。在把诗歌的“三美”点到之后,做意象分析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了。评课时,滕老师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师的诱导性太强,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诱导学生,不利于课堂的生成。我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正式预设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很难让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实际上是老师的预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研究的课题,即多媒体课件和课堂的生成关系问题,让多媒体也和学生能够产生互动。

  在诗歌绘画美的分析时,我挑选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画,并尽量与诗的画面相吻合。这个环节,是诗歌画面美的再现,时间不长,画面的转换很快,学生边读边赏,很容易进入诗境,效果显而易见。评课时,滕老师认为,这个地方是老师以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想像,不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这个环节如何改进,值得我认真思考。

  总之,上好一节公开课,是不容易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能预判,这样上课时才会心里不慌,游刃有余。

    78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