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小学生预习数学的方法是什么

欣怡分享

  预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不管是学习语文还是数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小学生预习数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学生预习数学的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因为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2.笔记预习法

  开始,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学生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预习、做笔记。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3.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4.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5.动手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6.合作式预习法

  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交流,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课的预习

  数学是姓数的,数的计算自然成了数学课中的重头戏。虽说计算课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像概念课那样抽象,但要想知其所以然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计算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使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其所以然。

  (1)看懂例题

  老师应该相信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在计算课的编排上都会以例题的形式出示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预习的平台。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了,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

  (2)尝试练习

  新教材往往会在计算课中创设一个情境,以其中的一种情况作为例题,而剩余的几种情况则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练习的机会。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如何指导小学生预习数学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兴趣是推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促使学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渴望得到肯定与认可,倘若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课前预习,那么在教师授课时会感到兴奋,因为教师讲授的内容他已经懂了,此时,教师再适时的提出表扬和肯定,使学生的付出能够得到认可,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同时,其他学生看到这样的景象,也会纷纷效仿,进而使更多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学生制定适当的预习任务,同时,在课堂授课时注意观察,倘若有学生表明自己通过预习提前掌握了教材的基础知识,那么教师应当主动地给予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应有的保护,为学生预习热情的持续提供了保证。

  二、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预习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动手实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有效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能增强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时,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增强预习的效果。例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或正方体,找到合适的纸张或纸板,然后用胶水粘住纸盒,同时也可以在纸盒上画自己喜爱的图画,并对长方体的长、宽、高等进行认识,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制作出充满创意的纸盒,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预习效果。除此之外,让学生在预习中动手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结合实践来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轻松,促进学生从小不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得到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三、预习中的困难及时记下

  在预习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因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由于在预习中遇到了问题,所以才能在课堂中更好地解决。因此,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做上记号,这样可以在课堂中集中精力去解决,促使学习效果不断得到增强。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小笔记本,专门用于记录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解决,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学习,高效攻克学习中的难点,进而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嘱咐学生,在学习之后时常进行回顾,尤其是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坚持“温故”,才能不断“知新”,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帮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未来的成长中不断进步。

  四、预习的检查和评价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够高,因此,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和评价十分重要。教师在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防止学生认为课前预习是“可有可无”的,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授课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当学生的才华和创意得到充分的展示,其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认真预习的学生可以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这样也能让其他学生看到预习的好处,从而带动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在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注意避免通过简单的“好”或“坏”进行评价,而是要充满感情色彩,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从而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探究。

  综上所述,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提高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1.二年级学生怎样预习数学

2.数学课前预习需要掌握四大要点

3.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

4.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建议

5.小学数学课如何实践运用课前预习

    383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