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小学生语文预习方法

威敏分享

  叶圣陶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预习对于语文学习很重要,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小学生语文预习方法,供你参考。

  小学生语文预习方法

  (一)默读

  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2、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

  3、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4、圈出后鼻音和翘舌音,默记。(能干的可以找出多音字,近反义词等)

  (二)查问

  1、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

  2、数笔画、说偏旁、结构,书空或者抄写一遍。

  3、用各种办法记住生字字形。(象形、会意、形声,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做动作,猜迷语,奇思妙想)

  4、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

  5、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三)朗读

  1、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

  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

  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

  3、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3次。

  (四)摘抄

  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五)思考

  1、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六)拓展

  1、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仿写句子或者段落。

  小学生语文预习重要性

  首先,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而预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近而使他们能主动去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能储备知识而且还可以形成他们的某些技能。因此可以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要“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比如,要通读或浏览课文,就得默读或速读,遇上生词难字,就要亲自动手去翻翻字词典;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对难解之处就要圈圈点点以存疑质疑;对体现段意和全文主旨的关键句、中心句则需标明画出,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或摘录;要纵观全文,就要学着概括段意,编写提纲。可见,这一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其次,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一篇课文的预习,学生提前了解了要学习的课文生字生词、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背景,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而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因此,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第三、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充实的预习,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了课前,在预习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第四、预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延伸。

  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课堂上的交流就会更充分,思考会更深入,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让探究学习更深入、更有效。
猜你感兴趣:

1.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有哪些

2.小学生课前预习方法

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4.小学语文预习方法介绍

5.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方法

6.小学二年级语文预习方法

7.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

    297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