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应该怎么学

欣怡分享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到了高中,随着数学内容的增多,理论性、抽象性增加,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学习必修一函数的一块。为此,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是关键

  相信我们学生都听到过老师对我们的要求,要进行课前预习,不论什么课,这是所有的老师都会提的一个要求,可真正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有多少呢,班里面我们也没有统计过,不过我觉得有一半的学生预习了,就是不错的了,另外,既使有的学生也预习了,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下书,那效果可想而知。

  预习也要讲究方法,在预习中发现了难点,出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就是听课中的重点,要做好标记;通过预习还能发现自己没有掌握住的旧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可以对知识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另外,预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进行对照,不断进行改进,可以起到提高自己思维水平的作用。

  2、科学听课是保障

  所谓科学听课也就是说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是不是为这节课做好了准备工作。在听课的过程中要调动眼、耳、心、口、手等各个器官,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听课的过程中遇到重要的知识点同时又要做好笔记,但是不能因为笔记的原因而影响到听课,所以,这里面有一个科学合理安排听课时间的问题。听课的过程中是一个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但同时也是有张有弛;听课的过程中也的听的技巧,听教师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如何突破难点,结合自己在预习时又是如何理解的,相互比较,同时要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点拨下有所得,这是这一堂课最根本的关节所在。

  3、做一定量的习题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做多少习题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做大量的习题;另一种是做适当的习题。做大量的习题的做法来源于题海战术,曾经有一种说法,做题吧,在做题的过程中你就掌握了知识点,诚然,多做题对于掌握知识是有好处的,但并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时间非常紧,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学习好几门知识,你数学题做的多了,难免会在其他科目上用时不够,会对其他科目的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大量的做题是不可取的。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公式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

  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

  tan α=∠α的对边 / ∠α的邻边

  cot α=∠α的邻边 / ∠α的对边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三角和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

  1定义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作函数的值域.

  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2函数的构成要素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其中,对应关系是核心,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定义域是根本.当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已确定,则值域也就确定了.

  3函数的定义域

  (1)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这个函数关系式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①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R.

  ②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0的实数构成的集合.

  ③如果f(x)是偶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的实数构成的集合.

  ④如果f(x)是对数函数,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真数大于0的实数构成的集合.

  ⑤如果f(x)是由几个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各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构成的集合.

  ⑥如果f(x)是从实际问题中得出的函数,要结合实际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4函数的值域

  函数值域的求法:

  (1)图像法.

  (2)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入手,逐步推出y=f(x)的取值范围.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都是由此方法得出的.

  (3)配方法:对于二次函数(或可以看成二次函数的函数),常根据求解问题的要求,采用配方的方法来求值域.

  (4)换元法:运用代数代换或三角代换,将所给函数化成值域容易确定的另一函数,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

  (5)分离常数法:适用于解析式为分式形式的函数,如

  进而可求其值域.

  (6)基本不等式法.

  5函数相等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就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猜你喜欢:

1.高中数学学习窍门

2.高一学生怎样有效的学好数学

3.高一如何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

4.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5.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心得体会

    37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