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人教版教案及原文
《观舞记》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的。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观舞记》人教版教案范文以及原文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舞记》人教版教案【1】
设计依据:
《观舞记》文章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空间。使读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形体美,以获得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静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
1、研习精彩语段,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舞导入,欣赏“美”。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印度舞蹈图片和文化。
了解印度舞蹈文化后,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生:……
同学们,印度的舞蹈,常常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当要我们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种美好的享受时,许多同学为难了。那么,如何将这种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呢?同学们不用着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希望学习这篇文章后,大家会有许多收获。(出示课题)
二、基础巩固。
1、走近作者,识记红色字体
冰心(1900一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等。
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清扬 咿哑 颦蹙 粲然 嗔视 变幻多姿 本色当行
低回婉转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高视阔步 尽态极妍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段。)
三、诵读课文, 感受舞蹈美。
印度舞蹈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一起来找找印度舞蹈的特点吧。
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表述出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文中的语言。(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圈点勾画)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展示
四、细读课文,体验飞动美。
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下面要请同学们张开眼睛,去寻找。让我们朗读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描写的段落,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心中所感受到的飞动的“美”的?
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看谁找的美点多。
请用下列这种句式来表达:
飞动的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听读课文,品析语言美。
用心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1-5段,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
你也来找找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字、词、句、段)好,好在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这种句式说出文章的精彩之处,有兴趣的同学换可以画图,唱歌,模拟动作。
六、模仿创造美。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一起来感受我们中华艺术文化的精妙吧。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舞蹈《千手观音》)同学们,观看了这段舞蹈,大家内心是否也被这群无声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请大家仿写,拿起笔来,运用语言来表现艺术美吧。(要求:选一个角度,用一种修辞,写一句优美的话。)
生写作3分钟后,朗读展示。
七、总结全文。
用语言来表现艺术形象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作者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视觉感受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透过文字发挥想象,获得了语言和舞蹈形象双重审美的享受。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体会到语言之美。
同学们,让我们向冰心学习:
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
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
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
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
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板书设计:
19、观舞记
冰 心
飞 形体 多角度
动 服饰 巧修辞
的 神态 美用词
美 心灵 ……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巧妙整合内容。《观舞记》写的是有关印度舞蹈家舞蹈的魅力,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用真诚的微笑,朴实的语言以及教育智慧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
《观舞记》人教版教案【2】
【学生分析】
本文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卡拉玛姐妹的舞姿优美,冰心先生的语言同样美不可言,因此,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一次美的巡礼,七年级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这正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机会。但是作为涉世不深又缺少生活经验的少年,他们的审美能力必然有限,获得的美感往往停留在直觉。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建议】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但审美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既有人对形象的直觉认识,又有在这种直觉中产生的情感,还有渗透在这种情感中的道德感和理智。面对审美能力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关键。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及审美活动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特定情境,引发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与文本作最直接的情感交流;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语言,从感知层深入到体会层,不仅领略外在美,而且把握其中的意蕴,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及文化修养。
此外,优秀的外国文化也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精神财富,应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会读会写“清扬”等字词,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嗔视、息息相通”等常用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接受美的熏陶。
3、通过鉴赏与模仿、借鉴,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审美需求
1、由已学的课文《安塞腰鼓》引入,请学生尝试学写《观〈雀之灵〉》。
2、观舞(杨丽萍《雀之灵》),记舞。
3、交流作品,小组推荐。
4、全班展示各小组推荐的佳作。(作者有感情地朗读或全班传看)
5、比较鉴赏:引入课文《观舞记》,看看是冰心先生写得好还是我们写得好?好在哪儿?
(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中,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让这种共鸣,转化为学生的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语言,展开审美活动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
2、细读课文,赏析揣摩: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之美的语段,精读品析。
(让学生充分地读,各种方式地读,在读中体味。)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
⑴ 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⑵ 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揣摩文章的遣词用句,品析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情感美、艺术美、哲理美,从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同时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3、精读思考,理解本质:
思考:“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怎样理解?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去理解:
“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是因为卡拉玛的身心已经完全融入舞蹈之中,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而正因为发自内心所以她深深地打动内心,所以“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可见,真正的艺术,不在于技巧之高,而在于心灵之美。
(让学生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认识,去领悟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对比学习,借鉴应用
1、对比自己先前写的“观《雀之灵》”与课文,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儿?哪些地方还写得不够好,可以从课文中借鉴哪一点来修改?
2、修改习作。
3、交流,展示。
四、拓展延伸,巩固审美体验
(两种方案可选一)
1、课文开头作者写道:“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影。”作者遗憾的是她“什么都不是”,今天让我们来弥补冰心先生的遗憾,让我们用诗篇,用画笔,用音符来展现卡拉玛姐妹曼妙的舞姿。如果你也不能,那就请收集有关印度舞蹈的诗歌、图片、音乐等等。(办一期板报来展示以上作品或资料)
2、老舍先生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到尾,寻根追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观察如只注意一鳞半爪,那就只会在记忆中留下破碎不全的事实,难以形成质地优良的写作材料。观察事物,不管是观察环境还是观察人物,都要既注意整体,又注意局部,还要注意细部;都要捕捉特征,按一定的顺序;都要既观其静态,又了解其变化。多角度、多侧面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就能采集到丰富的写作材料,把握全貌。
对此,冰心先生的《观舞记》可作生动的说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16、17段进行体会。
显然,这里描绘的是飞动的美,而这种飞动的美描写得如此活灵活现,除高超的语言修养外,还有扎实的观察本领:
⑴ 观察有序。从头部的长眉、妙目到手指到腰肢,自上而下。衣服、装饰,从髻上到腰间,也是自上而下。
⑵ 观察细致而全面。“双眉颦蹙”、“笑颊粲然”、“侧身垂睫”、“张目嗔视”、“点额抚臂”、“画眼描眉”、“挺身屹立”、“按箭引弓”,种种情态尽收眼底,而这些情态又在瞬息之间变化,六个“忽而”准确地传递了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没有敏锐的目光和敏捷的思维,要看得那么全面,辨别得那么细微,是不可能的。
⑶ 观察有独特的发现。一般说,观看舞蹈,多注意舞姿、舞步,四肢的舞动是重点。而这儿不仅写“四肢”,更写“五官”,是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讲说优美的诗歌故事。“无限的哀愁”、“无边的喜乐”、“低回宛转的娇羞”、“叱咤风云的盛怒”等等都是通过面部表情的观察,作者独特的发现。而“花朵”、“褶裙”、“铃声”和“四肢五官”揉成为美妙的整体,刻画出诗句里的悲欢离合。
正因为有这些独特的发现,因而材料充实,形象丰满,构成了飞动的美。独特的发现不会送到你的身边,而是靠用“心”观察,用“心”感受与体验。
让学生去这样有序地、细致而全面地、有独特的发现地观察并描写某一事物。
《观舞记》人教版原文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她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虽然卡拉玛以她22岁的年华,已过了17年的舞台生活;12岁的拉达也已经有了4年的演出经验,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伟大的大地母亲,还会不断地给她们以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送来的盛意!
猜你感兴趣:
2.观舞记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