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读后感(2)
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读后感篇三
读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后了解到毛泽东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论十大关系》以及其的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读了《论十大关系》我颇有感触。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通过几个月系统的调查研究,同几十个部门的负责人谈话,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然后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的。
十大关系问题的提出,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所谓的积极因素,在国内,以工人和农民为基本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做好反动势力工作,化消极为积极。在国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就是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论十大关系》的写作背景: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情况十分特殊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从马列主义的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又不符合中国国情,更不可能凭主观去想象。这个问题,只能从实践中逐步认识,逐步解决,首先要求对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而周密的调查研究。毛泽东的探索正是从这里开始的。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九五六年一月中旬,毛泽东从杭州回到北京不久,从薄一波那里听说刘少奇正在听取国务院一些部委汇报工作,立刻引起他的兴趣。他对薄一波说:“这很好,我也想听听。你能不能替我也组织一些部门汇报?”刘少奇召集国务院各部门汇报工作,是从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七日开始的,是为起草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作准备的。毛泽东的调查,既是为八大作准备,同时又超出了这个范围,提出一些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被称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这次调查的直接成果。毛泽东后来回忆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到四月二十四日结束。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历时四十一天。最终毛泽东写出了《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的内容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论十大关系》对中国有重大的意义。《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晚年着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硕果,它的历史功绩在于:
1、提出了独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奠定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初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在我了解了十大关系之后,对十大关系也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
1.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轻工业和农业是发展重工业的前提和基础,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进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但是我们发展的重点还是重工业,只不过要适当加大轻工业和农业的比重。
2.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我国当时全部的轻工业和重工业,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尤其是轻工业。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也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这也利于备战。当然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大型厂矿。
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要国防建设还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重要的,但是也不是不要国防建设,国防也是要加强的,毕竟敌人还在那里虎视眈眈,一国必有防,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来支援经济建设费用。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积极因素,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4.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要统一,也要有特殊。党中央不能把地方卡死,没有一点机动权,可以由党中央统一领导,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因地制宜,在不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做出各种调整。
在地方和地方的上下级关系问题中,党中央发挥省市的积极性,省市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一层套一层,逐步进行。
省市和省市的关系问题,主要倡导顾全大局,互助互让,共同发展。
6.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论人口,汉族占94%,是压倒优势。土地却是少数民族多,占50%到60%。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因此在政策上我们要反对大汉族主义,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也需要视情况而定。
7. 党和非党的关系
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其他党派存在,就可以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这对于共产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骂党的,也要养起来让他们骂,骂得无理、反驳,骂得有理、接受,这对人民和社会主义都是大有裨益的存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历史上发生就必然在历史上消失,但是现在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也是非有不可的,这样才能镇压反革命,抵抗帝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8.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提到了4个“肯定”。
第一个是肯定了1951年和1952年镇压反革命是必须的。第二个是肯定了当时的反革命是占少数部分。
第三个是肯定了今后社会上的镇反要少杀少捉,反革命中的多数要交给农业合作社去管制生产,劳动改造,但还不能宣布一个不杀,不能废除死刑。
第四个是肯定了机关、学校、部队里面清查反革命,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能劳动改造的去劳动改造,给人民办点事情,如不能劳动改造伤人性命的,一定要杀。但是,对一切反革命分子,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这样做各方面都有好处。
9. 是非关系
要坚持团结全党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党内外都要分清是非。对于犯了错的人,除了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都是可以改正的。对于这部分人,一要看、二要帮,也就是不仅要看他们改不改,还要积极的帮助他们改。善于从错误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少犯错误。
10.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敢于向国外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真正好的都要学,但是要批判的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要学习普遍真理,并且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先进科学技术也要学,采取先照搬,在根据实际改进的办法;不仅如此,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好的方面也要学。但是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就学不得,要坚决抵制和批判。
关于这十大关系问题的研读,毛主席说的的确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会不断遇到新的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仅是在国家政策的方向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里面的很多道理,都是可以引申和扩展的。就拿第十点来说,自身也要敢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发展壮大自己;像第九点,我们对待别人犯的错误就应该客观公正的对待,并积极帮助别人改正,自己也能从中获益不少;第七点中,不要对那些反对你的人耿耿于怀,有反对,才能让自己更加谨慎、反省,才能更加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进而改正和加强自己。
毛泽东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充分和深刻,因而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失误。我们不应过分苛求一位探索者,因为探索真理终究比占有真理更可贵。无论如何,毛泽东毕竟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可以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站在毛泽东这个历史巨人肩膀上所取得的。我们不能忘记毛泽东的艰辛探索,我们不能割断历史。
看过“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读后感”的人还看了:
1.毛概论文题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