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2016微信营销知名案例分析

弘达分享

  在确定营销计划之前,应先进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6微信营销知名案例分析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6微信营销知名案例分析一

  马乖:株洲女孩微信卖甜橙?月售28万斤

  80后,“灵泛”,“帮主”。这是马乖的标签。

  如今,她又多了一个标签:美女销售。

  20xx年11月,马乖搁下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开始与朋友卖甜橙,并创下了“一个月销售28万斤”的传奇创业故事。

  从“服装设计师”变成“卖橙子的小姑娘”

  马乖出生于株洲,但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先后在长沙、武汉、上海等地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云游四方”。

  马乖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有一间自己的服装工作室。“因从小就养成了豪爽的性格,所以设计的服装有点夸张,有股‘江湖风’。”所以,朋友都称呼马乖为“马帮主”。

  去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乖看到一组数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已有99%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微信。爱“闯荡”的马乖,开始琢磨这一块大市场。

  当时正值11月份,生产橙子的季节,天生爱吃橙子的马乖,索性把创业目标锁定为销售橙子。

  她自嘲说,“也许我名字的‘乖’,用古灵精怪的‘怪’来形容更贴切。”

  请顾客代表进果园试吃

  哪种橙子好吃?有哪些人爱吃橙子?橙子该怎么销售?

  从没做过生意的马乖,一开始就面临各种考验。好在马乖有多年的“云游经历”,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经朋友推荐,我们品尝了全国各地有名的橙子。”最终,选择了郴州永兴甜橙。马乖说:“它水分充足,沁甜、爽口,吃起来有种初恋的感觉。”

  “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果园,长期合作、订购,卖给相信我们的顾客,还需实地考察。”考虑到不同群体,吃东西的习惯、口味不尽一致,马乖和3名合伙人,邀请各类客户群体的代表一起进果园,摘橙子,试吃。“尤其是男性群体,由于嚼槟郎的原因,会不喜欢吃橙子,所以一定要选一个特别好吃,爽口的品种。”为此,马乖还特邀了一名有多年嚼槟榔历史的朋友,一起试吃。

  最终,马乖承包了永兴一家果园,每天根据顾客的订单需求,由果园农夫当天摘下新鲜的橙子,发货送至株洲地区。

  为客户准备一个剥橙器、一包湿纸巾

  在微商火热的当今,怎样才能立足?马乖认为,只有想顾客之所想,供顾客之所需,才能获得顾客的“心”。

  处女座的马乖,爱干净、爱整洁、怕麻烦的特质格外明显。尤其是吃橙子的时候,恨不得有专人把橙子剥好。“如何才能优雅地吃橙子?”马乖在家每次吃橙子,都会用刀切,“送刀太危险,那么送剥橙器就OK吧,再配送一包湿纸巾。”

  “给顾客贴心的感觉,才会选择我们的橙子。”马乖表示,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长远来说,获得了更多的客户群,“一个月内销售28万斤甜橙的业绩,是最好的证明。”

  医院打吊针2小时,卖了400公斤甜橙

  对于一个新微商来说,选产品、产品包装都不是最难的,考验人的是“怎么建立客户群”。

  和一般的人一样,马乖只是通过“用户添加”的方式,主动添加粉丝,“但这类粉丝活跃度不高,处于被动状态。”马乖还有第二套方案,通过自媒体营销,利用自身优势,注册公众号,并定期推送与橙子有关知识的微信,吸引粉丝。

  刚开始营销的几天,马乖因疲劳过度而生病,需打吊针。

  可去哪里打针?马乖也有讲究,“中心医院人流量大,而且去中心医院打针的人群,应该是条件较好的群体。”于是,她也选择了去中心医院打吊针。

  打吊针时间长,又无聊。闲不下来的马乖,手机仍不离身,通过微信与顾客交流,并不断有顾客来医院送钱、拿橙子。“旁边的病友看得一愣一愣的,都好奇我在干吗。”马乖又一遍遍耐心地跟病友们介绍自己的甜橙,包括吃橙子有哪些好处、自己的橙子怎么好吃。就这样,2个小时,她在医院卖了800斤甜橙。

  她说,要想让别人疯,自己得先疯。考虑到水果是季节性明显的产品,马乖正在筹划“果然是你”品牌,让顾客不管在什么季节,都能吃到当季最新鲜的水果。目前,已与葡萄、樱桃等水果生产商签约。

  记者手记:把自己当顾客

  甜橙,并不新奇的产品,但是,马乖找到了一种新的营销手段:通过微信销售。在微商云集的时代,她抓住了客户的“心”,才有足够的竞争力立足于市。

  线上消费模式,对首次消费的客户而言,产品、商家都是“陌生的”、“半信半疑的”。马乖认为与传统销售模式一样,要让顾客能“看得见”、“摸得着”商品,邀请各类客户群体代表,去果园试吃。

  其次,就要拼服务。只有把自己当成顾客,打消顾客的顾虑,并提供解决的方法,才能真的打动顾客。一把剥橙器、一包湿纸巾,看似费钱的细节,却是抓住客户的“心”的必杀技。

  2016微信营销知名案例分析二

  无业游民5年打拼成腾讯副总裁

  腾讯拥有1700多款产品,以及数以千计的产品经理。但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传奇的,迄今除了马化腾,就只有鼓捣出微信的张小龙。微信诞生仅两年多,目前注册用户突破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让中国移动运营商颇感压力,而宿敌奇虎360CEO周鸿坦承,“自己50个产品加起来比不过一个微信”。很多网友更是把张小龙称为“中国的乔布斯”!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牛人,他是如何创造青春神话的?

  曾是“无业游民”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从湖南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张小龙到广州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当程序员,自称为“IT民工”。在这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代码,开发了处女作Foxmail。

  张小龙从公司辞职后,当起了“自由软件写作者”,也就是人们眼中的无业游民。

  1998年的一天,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给张小龙发了一封邮件,问张小龙是否愿意把Foxmail卖给金山。此时,Foxmail的维护越来越让张小龙不堪重负、内心焦虑,想干脆一卖了之,开价仅15万元。

  令人遗憾的是,雷军当时忙于联想注资的事,心无旁骛,而金山的谈判人员认为,金山自己也能做Foxmail,双方没谈拢。不料到20xx年,官方统计的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有650万台,Foxmail却拥有了200万用户。

  张小龙不停地改进软件,推出新版,但依旧赚不到钱。

  那段时间,张小龙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媒体上,作为中国免费软件开发者悲剧性命运的代表性人物。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萌生去美国打工做软件的念头。在那里,一个免费软件开发者也可以凭借广告、捐助,每个月有上万美元甚至更多的收入。

  令张小龙做梦都没想到的是,20xx年秋季,他生命中第一次重大转机出现了——博大软件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事后看来,这次收购针对的更像是张小龙这个人。张小龙随后进入博大任副总裁兼CTO,成了国内第二代程序员中的领军人物。

  5年打拼成腾讯公司副总裁

  20xx年3月16日,上市不久的互联网新贵腾讯宣布整体收购Foxmail。张小龙再次成为自己作品的“陪嫁”,进入腾讯广州研发部,带领QQ邮箱团队与MSN、GMAIL等抗衡。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人员,而是踏上了产品经理人的新征程。

  但张小龙产品经理人的征程走得并不顺利。他被马化腾寄予厚望,可接手后,便陷入对MSN的疯狂模仿迷局。半年后,一款被称为“巨无霸”的邮箱产品面世,但它无比笨重,速度超慢,基本没有操作的价值。

  接下来的3年,张小龙度过了孤独寂寞的一段时光。也正因为如此,他有时间停下来抛开生硬冰冷的产品表面,去思考究竟如何赋予产品活的灵魂。

  20xx年底,转机出现。张小龙带领的邮箱团队决定放弃之前的打法,用精简、轻便的思路打造新版本。第二年春天,QQ邮箱速度问题得到解决并上线,一切恢复正常,用户量开始缓慢增长。

  随后,张小龙式的应用创新陆续面世。其中一个让QQ邮箱获得高人气的创新,是发送大容量附件功能——其它邮箱通常只能发送5M左右的附件,而它却将容量扩大到了1G。

  到20xx年,QQ邮箱已从濒死状态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张小龙的团队也获得了公司的年度创新大奖。据其团队成员统计,在张小龙的领导下,QQ邮箱的创新点多达400多个。作为产品经理人,他再成翘楚。

  20xx年8月2日,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公司副总裁,具体负责腾讯公司广州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参与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

  把QQ邮箱做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张小龙已有些意兴阑珊了。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进入了半退休的状态。实际情况是,他身体退休了,但思考一刻也没停过。

  作为乔布斯的崇拜者,张小龙继续着自己对Iphone5的无限猜想。他希望它没有电话功能,可以省下大量话费,尽量减少被打扰;需要时,可以找到倾诉对象进行视频。最终,他的想法被自己的“微信”实现。

  广州研发部争取到微信项目,缘于张小龙的敏锐。20xx年10月,他看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即时通讯类工具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不断出现,便给马化腾发了一个邮件,建议公司应启动手机通讯工具类项目。马化腾同意由广州研发部作为研究性项目启动,并给产品取名“微信”。

  一个月后,腾讯微信正式立项。按照张小龙的想法,如果能让大家体验到手机免费短信,微信肯定会被大家接受。因此,在微信1.0版本中,他率先推出了相当于免费发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户新鲜感很快过去。在国内大大小小类似的应用产品中,微信很难抢占到用户的手机界面。在张小龙的带领下,从硬碰硬的产品层面,研发人员开始思索如何让产品有灵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贪欲”。

  用微信改变3亿人生活

  据张小龙介绍,微信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对讲功能的实现;第二个转折点是寻找附近好友功能的发布;第三个转折点是摇一摇功能和漂流瓶的加入。

  张小龙说,20xx年1月微信刚刚推出时,还没有人能想到它日后的辉煌。人们以为,微信不过是善于模仿的腾讯推出的又一款山寨产品。但到了4月,就没有人这么想了。当微信推出“寻找身边的人”功能时,用户数量增长曲线出现了一个陡峭的上升;而当“摇一摇”手机,就可以与千里之外同样在摇晃手机的人配对聊天时,微信真正引爆了。

  在张小龙看来,如果一个产品的功能需要用提示框告诉人们如何使用,那么这一功能本身就是失败的。而从微信设置的插件进入界面,只有一个震动的手机,多数人看到这个界面会想当然地摇几下。随着来福枪声响起,用户的好奇心骤起:有谁和自己在同一时间摇呢?当然用户不一定要和对方建立联系。

  细心的张小龙曾担心“摇一摇”会让女性朋友觉得烦,但女同事透露,实际她们私下里也在较量谁接到的招呼多,没有受打扰的感觉!

  20xx年8月,腾讯微信推出4.2版本,微信用户可以视频通话了。作为腾讯广州研发部的“精神领袖”,张小龙提出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口号。他认为,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观察到最人性化的需求。所以,在腾讯广州研发部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有新版本的产品或推出一个新功能,开发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冲去找保安,让他们先体验。

  张小龙对产品的执著已经精确到了像素级别。他曾问微信的产品经理:微信3.1和3.0的会话列表有什么修改?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会话列表每一行的高度减少了两个像素,这在iPhone里用肉眼很难分辨,但他看出来了。

  诞生仅两年多,微信就已经成为同类软件中的霸者,目前注册用户突破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让中国移动运营商颇感压力,而宿敌奇虎360CEO周鸿也坦承,“自己50个产品加起来比不过一个微信”。很多网友更是把张小龙称为“中国的乔布斯”!

  在中国,张小龙是极少数能够将个人风格投射于产品中的移动互联网人。这是人们喜欢把他和乔布斯联想在一起的一个理由。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他们的性格同样偏执、刚愎、追求完美,并且不怎么近人情。

  张小龙是一个极“护犊”的人。对于在他的产品上动商业脑筋的想法,只要他认为会影响到用户体验,他就会像小动物警惕野兽时一样竖起全身的毛,不会有丝毫让步。开发产品时,往往收到很多来自公司高层的意见,他会解释为什么不能加,为什么不合适,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一定要加,他会说,“等我离开腾讯你再加吧。”

  针对微信商业化的批评,张小龙没有发表任何回应。他的团队只是默默地做出了新决策:公众平台上线后,为了防止出现微博的水军泛滥、频繁刷屏的局面,他硬性规定每个账号每天只能广播一条信息,即使是通过认证的加V账号,一天的上限也只有3条。在发现有些网站利用病毒式传播诱使用户扩散信息后,他更是毫不犹豫地砍掉公众账号内的页面直接读取功能,代之以不那么方便的微信中间页。面对叫苦连天的营销账号,他只是冷冷地在朋友圈上扔下一句话:“从现在开始,微信安静了。”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2016微信营销知名案例分析相关内容

  

187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