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用微信号营销案例分析

弘达分享

  在确定营销计划之前,应先进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用微信号营销案例分析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用微信号营销案例分析一

  杨薇 丝洛芬文胸微商4个月“赚到”玛莎拉蒂

  “只做了4个月的微商,就能得到一辆产品公司奖励的玛莎拉蒂。有时候想想,真的和做梦一样。”昨天,在义乌经销文胸产品的杨薇告诉记者,刚刚前一天接到公司的通知,说是车子已经在4S店办好了预定手续,预计下月中旬就能提车。

  天“降”豪车不亚于买彩票中大奖。杨薇表示,得知消息后兴奋了一整天。当以前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现实以后,她接下来的目标,是计划继续拓展销售团队,争取以更高的业绩跻身为产品公司的合作人。

  偶然网购成了文胸微商

  在成为微商之前,杨薇是义乌市场上一名普普通通的服装经商户。

  “20xx年到去年上半年的时候,生意还凑合,多少也赚了点钱,还在义乌买了套房子。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网店和微商对传统市场的冲击太大了。”杨薇介绍,当时,一方面要打起精神应付越来越激烈的价格战;另一方面,得想办法解决产品积压、店铺转租不易等难题。

  勉强维持半年多后,迫于现实压力的杨薇不得不结束实体店铺的生意。关起门来仔细一算,过去一年亏了20多万元。

  店铺关门了事,又亏了不少钱,诸多不顺终于击垮了这个生于1993年的女孩的身体。“今年年初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有乳腺增生,让我多注意调养并选用无钢圈的文胸。”杨薇说,回家用手机浏览微信朋友圈时(/),刚好看到有人在卖一款“丝洛芬”无钢圈可调整型文胸。想起医生的话,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以团购价买了5个。

  收到货后,杨薇马上试了试,感觉很舒适,胸部的整体塑形效果也很好。心情愉悦之下,杨薇把自己使用该文胸前后的照片和体验心得晒到了朋友圈中。不久,便有几个圈友发来信息,问她这是哪里买的,多少钱?

  “当时也没多想,就给自己留了3个,把另外两个转卖给了圈友。”杨薇介绍,圈友使用后也发消息说这款文胸不错,这下子吸引了更多圈友的关注,很多人都表示想买。这让她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于是,杨薇再次以团购价购入30个文胸,并按产品公司的要求以每个199元的零售价在微信朋友圈中销售。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她一共卖出130多个文胸,赚了2700多元。这也是她通过微商挖到的“第一桶金”,同时也使她自动升级为“丝洛芬”的经销微商。

  欲做微商界“文胸女王”

  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文胸的初次成功,激发了杨薇再度创业的热情。

  为了实现梦想,原本对微商行业及运营技巧似懂非懂的杨薇,开始四处寻找业内人士,反复求教微商的经营理念、策略和方式,弥补自己在移动互联网商务方面的专业短板。

  “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发现国内使用无钢圈文胸的女性还不到7%。而且,对任何一名女性来说,文胸都是必不可少的贴身用品。因此,我相信自己经销的这款文胸有很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杨薇介绍。

  随后,杨薇开始组建自己的微商销售团队,以拓展销售渠道并逐步提升文胸产品的销售额。因为之前经营过实体服装店,她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和客户资源,在组建团队时有着一定优势。通过朋友圈相互传播,她初建的500人微信群很快就满员了。

  与此同时,随着文胸越卖越多,杨薇在今年5月首次达到“一次性进货500个”的标准,自动升级为“丝洛芬”文胸的总代理。

  从5月份销售额100多万元、6月份销售额300多万元,到7月份销售额780多万元,再到8月份销售额1800多万元,杨薇在4个月内完成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丝洛芬”总销量的40%左右。她的微商团队也快速增加到了10个。

  杨薇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在今年最后一个月有望实现单月销售额5000万元的目标。这个目标现在来说还有点远,但从下辖团队反馈的销售状况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希望。“到那个时候,我或许会成为义乌微商界的‘文胸女王’。”

  4个月“赚到”玛莎拉蒂

  在“丝洛芬”的代理机制中,针对代理商不同的单月销售额划分出不同奖励额度和奖励方式。其中,代理微商的单月销售额如果能达到1600万元,就能得到一辆玛莎拉蒂小总裁3年的使用权。只要代理微商没有违反合作协议的行为,3年后该车将过户到该代理微商名下。

  “杨薇和她带领的团队在8月份实现销售额1800多万元,已经达到了上述标准,所以她和团队成员除了能拿到总销售额13%的返款奖励外,她个人还‘赚到’了一辆玛莎拉蒂小总裁。以杨薇的努力和表现,相信她3年后肯定能真正拥有这辆车。”丝洛芬服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谢先生告诉记者,该车已经在义乌的玛莎拉蒂4S店下了订单,将在10月12日左右交付使用。

  谢先生介绍,“丝洛芬”文胸一开始就把微商作为唯一的代理销售渠道,没有选择传统的实体店经营和网店经营,一是为了削减经销环节,最大程度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二是希望通过高额奖励机制,挖掘更多像杨薇这样的新锐微商加入他们的创业团队。

  另据了解,“丝洛芬”的代理微商如果能达到单月销售额2500万元,就可以成为“丝洛芬”的联合创始人,在应得奖励之外还能拥有2%的分红。这也是杨薇今年最大的努力目标。

  用微信号营销案例分析二

  你没把富军看成雷军吧!这几天微信朋友圈传的卖米的故事。貌似现在互联网思维卖手机,开餐厅都不时髦了,越是接地气的东西就越受欢迎。罗振宇最近卖会员,卖了3万个会员,据说一天收入800万。我要卖粉丝会员,能卖300个么?

  三个月,一个人,依靠微信朋友圈,卖掉100000斤各式栗米,总值接近200万。栗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有机大米品牌,发展成有300个长期客户,2万名潜在高端客户的大米品牌。在华语商学院的圈子里,富军已经成功打造出这么一个形象:“买有机好米,找富军!”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卖米是和太太打了一个赌

  在20xx年之前,富军一直在做五金配件外贸生意,这个从小山村出来的山东汉子,考上大学,在上海白手起家,从不懂一句英语开始,到每年和老外完成一个多亿的订单,富军的第一次成功创业走的是千千万万个小企业家都走过的路——聪明,勤奋,执着,在上海找到一方立足的天地。

  卖大米,纯属偶然。富军太太的家乡在东北,家里做饭,孩子大人平时都只吃家乡寄来的有机大米。送给朋友,大家也都说好。有一天,太太跟富军开玩笑:你这个金牌销售,啥时候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把咱家乡的好大米推广出去,让我们认识的人都能吃得健健康康的。

  “我当时就和老婆夸海口了,开玩笑,我富军能跟外国人做几个亿的生意,卖大米有什么难。然后就真的做了。”

  一接手就后悔了,富军发现,国内市场和他熟悉的外贸根本就是两回事。他接手时,栗米主要走一些政府特别采购渠道。

  “以前和老外打交道很简单,老客户几年都不用见一面。没想到一转国内市场,发现做渠道这么辛苦,雁过拔毛。更致命的是,市场上的有机大米太多,中国老百姓又有信任危机,栗米在市场上知名度接近于零。富军开始觉得,手中有粮,心里很慌。但既然在老婆那里夸下海口,无论如何这事得干下去。他头皮一硬。数数仓库,刚好有20万的新米出炉。

  送!“好东西是不怕试的!”富军决定先把大米送出去,客户体验好了自然会回头来找他买米。

  微信好友加出了灵感

  富军的朋友圈内某条被点赞的消息,微友们对富军的消息不吝夸奖。

  有粮在手,但往哪送是一个问题。

  富军把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梳理了一遍,还发动外贸团队里的小伙伴,把这些年打过交道的大米潜在客户全部列出。

  这个豪爽的山东汉子,最早送米都是10斤、20斤、30斤的送,就像小时候村里招待客人那样。也不管有用没用,富军说,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大方。

  不过,在最初一波大米送出之后,卖米事业有点举步不前。老客户总是有限的。接下来该送给谁呢?

  正巧那时候商学院组建了“玄奘之路”戈壁之旅,喜欢跑步的富军上路了。

  旅行的时候大家都爱找乐子,有一天,富军与和队里的同学比赛:到了戈壁,看谁能先收齐三十个微信号——那个时间,20xx年年初,微信很热,人们开始不再交换名片,而改用加微信。

  一比赛,争强好胜的富军就燃起了激情。他开始逢人就要微信号:“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富军。”重复一阵子之后,他发现“戈友”们热衷于建群。这下富军找到了窍门:每次他只要认识一个群主,被拖进群后,就可以加到很多好友。这比“点对点”地加快多了。富军立刻从打赌的兄弟里胜出,一周的戈壁之旅,富军的微信好友发展到一千多名。

  或许是艰苦的戈壁挑战赛加深了微友的感情,也或许是相似的背景和经历让大家特别有共同话题。富军还发现,当他尝试在朋友圈内介绍自己的大米时,效果出奇得好。

  自商业需要事件营销

  富军不遗余力推销大米的形象并没有遭到大家的反感,相反,人们开始记住了这个自信、开朗、乐善好施的“富军”,他在商学院的微信朋友圈中勾勒出了一个公众形象。

  有趣的是这时候,他的好友加到了3000,而见面超过三次的不到10%。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虽然没见过富军,但都知道,他是商学院里卖米最有名的人。

  随着微信好友的迅速扩张,线下的互动也变得重要起来。

  富军策划过两次线下活动,都带来了很好的效应。

  一次是在“戈八回归日”上——这是第八届戈壁挑战赛后,走完戈壁的各个商学院学生重回都市生活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聚会。富军赞助了回归日的所有大米,怕大锅烧米不够香,富军还临时买来八个全新的电饭煲,蒸煮栗米。这件事一度引发美谈。

  虽然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做过品牌,但敏锐的富军发现,事件营销总会带来爆炸式的效应,有趣的话题能够在商学院圈子里引发关注和讨论。

  谁能吸引眼球,引发话题,谁就能得益。在社交化网络里,这个规则经久不衰,沿用到小规模的朋友群里,一样有效果。

  12月1日,上海国际马拉松又给了富军灵感。跑步和卖米如何结合到一起?富军决定继续强化自己给人的印象:为了卖米,老板可以不遗余力亲自上阵。

  于是,就出现了马拉松赛场上那只背着米袋子奔跑的愤怒的小鸟,这只背着米袋子,浑身贴满二维码的小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连上海马拉松最美丽选手廖智都来合影,这个“愤怒老板”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

  商学院的同学都看到了,富军不但成了话题人物,而且还成了新闻热点人物。

  从2月份和老婆开玩笑决定卖米,到之后开始向微信好友赠送大米。到8月26日正式开始登记卖米时,富军发现,粮仓里的米已经没货了。新米需要预约购买。

  之前适销对路的圈层营销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了威力。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富军每天都收到微信上订米的订单。

  人们在微信朋友圈跟他打招呼,通常就是:富军,我认识你,你家大米我吃过,很好,我要定一年。”

  到11月底,富军累计了全年订户200个,销售大米200万。

  这真的是他一个人创下的成绩,订户大都来源于各种熟悉或者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

  朋友圈内容建构

  富军的朋友圈消息维持在每周6条。起初,一切都紧紧围绕“栗米”,如各种栗米销售组合套餐,健康生活方式。当积累了三万好友之后。富军的朋友圈自成了一个“媒体发布中心”,上面出现了很多商学院活动召集,社会公益活动发布,各种商业资源交互信息,咨询求助。

  在他朋友圈上,他甚至替一个朋友吆喝过300万的二手兰博基尼和50万的劳力士表;当有一天他想召集山东老乡聚会时,短短两天就通过微信集合了150位国内外山东籍企业家;而诸如寻找场地赞助,商业赞助,只要发布消息,很快就能实现各种资源的对接;一家高端会所开业,富军通过微信朋友圈为对方带去了半年内1000高端人次的客流。

  富军把朋友圈完成了一个自媒体,在打造栗米品牌的过程当中,每当遇到问题,他就求助,栗米的名字,到广告语,到很多活动的创意都来自朋友圈高手的创意。朋友们也通过关心富军事业,到对栗米这个品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发展到后来,更把富军当作了有求必应的“万能消息中心”。

  每天在朋友圈吆喝自己的产品,会有人反感么?

  “有,但是更多人给我点了赞,并且每天我都有大米订单。嫌我烦的朋友们也无非是亲切地和我调笑一下:富军跌进米缸了,有时候看到我发栗米的消息,他们还会友好地提醒我:富军再说话,禁言三周!”

  但越是这样,富军这个人越是和他的栗米紧紧捆绑在一起。

  “大家因为信任我富军,所以信任我富军卖的有机大米,他们认可我这个人,然后认可了我创造的栗米品牌。”

  回过头,仔细统计富军的朋友圈内容,可以看到有几个关键词的重复概率非常高:健康,感恩,真诚,大米,善心,理想,行动,坚持。

  富军在商学院的朋友圈里成功塑造了:健康,开朗,幽默且执着的卖米大汉形象。这和熟练运用微信这个平台作适销对路的圈层营销分不开,更和他因卖米打造出来的品牌形象以及人格魅力离不开。

  创造品牌真的需要很多钱么?不,富军的故事告诉你,一个小企业,如果熟悉“媒体”的运作方法,照样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很高的收益。

  200万,只是栗米的开始。富军的微信平台将为他带来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用微信号营销案例分析相关内容

  

184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