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事件营销案例解析(2)
微信事件营销案例解析三
罗银好:全职妈妈月赚万把零花钱
“她太单纯了。”问罗银好所有的朋友,对她的第一评价几乎都是这个样。做了十二年的全职妈妈,罗银好仍然无法改变自己单纯的性格。而最终有一天她欣喜的发现,单纯给她带来了美好的事业。她现在已经可以凭着自己的单纯,每个月赚万把零花钱。
有点像《廊桥遗梦》里的弗朗西斯卡,罗银好的生活经历非常简单。她出生在江门开平一个普通家庭里,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在一趟客运大巴上找了一份巴姐的工作——就是给乘客们发发矿泉水,放放DVD。而就是这份简单的工作,让她认识了年轻的大巴司机——未来的丈夫。她未来的家公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刚满20岁的罗银好结婚了。他们和公婆一起住在开平老城区的一间老宅里。不久她怀上了大女儿,从此以后成了全职妈妈。四年后她怀上了小女儿。一晃十二年,她都是在家相夫教女,侍候公婆。
家婆在罗银好怀上大女儿之前中风留下后遗症,她又全力以赴的照顾家婆。现在家婆的病情好转,只是左手左脚不方便,平时走动需要借助拐杖,每天的生活起居都需要罗银好照顾。每个周末,罗银好还会带着她去喝早茶。
在漫长的全职妈妈兼家庭主妇岁月里,罗银好在厨房里发现了自己的乐趣,并通过常年累月的摸索、学习,成了一名“厨房教授”。她的闺蜜们都叫她教授,因为她掌握了一堆制作美食的绝活,并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
这是罗银好在朋友圈分享的,自己制作的蓝莓慕斯蛋糕。她说这是“今天的失败之作”。“不过我偷吃了,味道比之前的好。”
除了蛋糕饼干,罗银好动手做阿胶糕、月饼、柑普茶等。她把自己制作的各种美食,拍成照片、小视频,放到微信朋友圈和朋友们分享。在微信里,她自称“好姐”。
今年中秋节,罗银好大手笔的向好友们免费赠送了一批自己做的中秋月饼。这位单纯的全职妈妈在月饼的包装上做了一点“手脚”——附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让大家去扫描。自从今年4月开始在家里开创了自己小小的事业以来,她的“心眼儿”也开始多了起来。
罗银好不懂什么叫“圈层运营”,什么叫“社群电商”,但她却无意中发现朋友们想从她这里买东西。因为单纯,朋友们信任她的推荐;因为每样东西都是自己用的,朋友们不会怀疑她推荐的物品的质量。
对罗银好来说,长期与世隔绝式的生活让她觉得和社会非常脱节。而突然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踏入社会这让她激动不已。她把自己用得好的面膜拿出来和朋友们分享,获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靠“败家”闺蜜们从她家里拿去自用和分享推荐,她竟然意外的发现自己一个月可以赚上万把块钱。
实际上罗银好对自己一个月赚了多少钱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她没有记账,没有算利润率。反正她也不怎么懂,又那么麻烦。她能赚这么多钱,还是12月8日,小编在采访她的时候,帮她算出来的。
因为进货越多,价格越低,现在她一次性敢给自己快递几十箱的货。货物存放在车库里。新进一批产品的时候,她需要自己一箱一箱搬回来。她说自己从一个温柔的妈妈被硬生生锻炼成女汉子。
令周围哪些商海沉浮的同龄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并不善于应酬交际的“烘焙教授”,竟然聚集了一群死忠粉,跟着她一起赚“零花钱”。12月8日中午,她们在开平鹅城聚餐,她在群里吼了一声,“闺蜜们”应声响应,全都开车来了。
生活中的罗银好是一个安分老实的人,讲话操着浓重的开平口音,朋友都说她没什么雄心壮志。她一天的生活轨迹就是两点一线,上午出发送两个女儿上学顺便买菜回家,下午接女儿放学回家。一天呆最多时间的地方就是自己家。
她家里的客厅摆着一台古筝。大女儿刚过了古筝八级考试,与此同时她还在学习拉丁舞。小女儿现在也报了小提琴的兴趣班。罗银好希望她们身上能带点艺术气息。
中午11点半,同在一所学校读书的大女儿和小女儿放学了,罗银好一如既往的去接她们。大女儿看到有人在后面拍照,吓了一跳,撒腿跑了;小女儿则压根不放在眼里。她很自然的把女儿的书包接过来,挎在身上。对她来说,小小的事业很有意思,但核心还是家庭,还是两个宝贝女儿。
与微信事件营销案例解析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