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开店指南>经营技巧>

中式快餐的经营之道

晓铧分享

  中式快餐是相对于西式快餐而言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风行使本土餐饮产业结构迎来新的变化。接下来请欣赏学习啦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中式快餐的经营之道。

  中式快餐的经营之道

  连锁经营将是中式快餐企业迎战之道

  今年夏天,中国的快餐业与炎炎夏日一样,显得格外火爆,而导火索就是快餐企业看中的中式快餐市场。8月,肯德基在全国十六个城市同时发出一个声音:抛弃不健康的“洋快餐”帽子,重新打造“新快餐”品牌,推出更多的中式快餐。而在之前,百胜首家中式快餐“东方既白”在上海徐家汇、浦东正式开业,店面风格与肯德基如出一辙。

  “中式快餐市场太大了,而洋快餐近来争议很大,进军中式快餐是明智的选择。”中国烹饪协会一位权威专家指出。中西快餐的这场市场争夺大战会有怎样的结果?中式快餐能不能后来居上,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为此,早报财经第一调查上周联合上海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共有386位市民参加了此次调查。其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受访者年龄分布比较平均,18-25岁、26-30岁、31-40岁、41-50岁、51-65岁各个年龄层次各占比例23.6%、19.4%、21.2%、14.8%、21.0%。受访者的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6.2%,1001元到2000元的占32.1%。另外,本次调查中,30.8%的受访者学历为高中,26.4%的受访者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本次调查表明,74.6%的受访者认为中式快餐是极有潜力的市场,并且有36.0%的人认为各企业在中式快餐市场上的竞争高峰期现在已经来临。68.1%的受访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更愿意选择中式快餐店,但与此同时,却又有将近半数的人平时最常去的快餐店仍是麦当劳、肯德基。对于洋快餐的优势,51.0%的人认为在于连锁化经营,而对于中式快餐业的不足之处,46.9%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在于经营理念上的薄弱与落后。

  竞争提前到来 七成人:中式快餐有潜力

  “原本预计还要再过三到五年后,才会有竞争高峰期出现。但现在看来,这场竞争对峙肯定是要提前了。”某本土快餐企业负责人就中式快餐业的现况这样表示。而在此次调查中,多数市民也认为各企业在中式快餐市场上的竞争高峰期已经提前到来,有36.0%的市民表示现在已经在激烈竞争了,13.7%的市民表示还要1至3年,11.1%的市民表示还要3至5年,甚至有6.7%的市民表示还要更长时间,32.4%的市民表示说不清。

  其实自2003年起,为适应中国市场发展的需要,肯德基就开始走本土化道路,从番茄蛋花汤、早餐粥,到烤翅,为适合国人口味,肯德基可谓动足脑筋,并且做一款成一款,显示出扎根中国市场的雄心和毅力。今年8月起,肯德基更是开始了自进入中国18年以来,第一次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的全方位战略调整。资深营养专家频频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为肯德基代言,贴满了“为中国而改变打造新快餐”广告的公交车穿梭于街市,肯德基发起全方位宣传中式快餐攻势。

  与此同时,一些中式快餐企业也开始加快发展步伐,“永和豆浆”、“马兰拉面”、“新亚大包”等都开始高调寻得海外战略合作伙伴,一场大战现已初具规模。本次调查显示,74.6%的人认为中式快餐将是极有潜力的竞争市场,只有10.6%的人表示否定,还有14.8%的人认为很难说。

  营养成竞争法宝 三成市民重视快餐营养

  事实上高脂肪、高热量的洋快餐在国外一直备受指责,加上这半年来“苏丹红”、“薯条致癌”、“纸巾治癌”等接二连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洋快餐形象已经大打折扣了。为此中西快餐大战的焦点集中到了营养领域。此次调查显示,33.4%的市民认为目前的快餐竞争主要集中在营养领域,而认为竞争集中在美味和品牌领域的分别占41.2%和21.8%。

  中国百胜餐饮集团总裁苏敬轼也承认:“消费者对西式快餐的营养疑虑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绊脚石。”有11年发展中式快餐经验的“真功夫”也认为,中式快餐制胜的关键在于“营养”。

  然而要单靠“营养”制胜,似乎不那么容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餐饮连锁委员会委员于显洋认为:“消费者踏进快餐店更多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讲究营养。”调查表明,47.7%的受访者表示选择快餐时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口味,其次是价格和安全卫生,占29.3%和27.5%,再次才是营养、便捷等因素,占25.6%和22.8%。另外,年轻人是快餐的主要消费群体,但青少年自身的营养观念比较弱,不会主动去加强营养,而写字楼流行的工作餐讲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虽然在工作之余也常常去品尝美食,但他们更多的追求口味而不是营养。

  中式快餐受欢迎 本土企业需强调文化

  虽然目前中式快餐占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另一个事实是,麦当劳的平均营业额是中式快餐店的160倍,肯德基一年从中国“啃”走20亿元。现在,洋巨头进入中式快餐市场,与本土中式快餐企业抢分这一块蛋糕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调查表明,68.1%的市民日常生活中更愿意选择中式快餐,只有15.3%的市民愿意主动选择西式快餐。但事实上,将近半数的人平时最常去的快餐店仍是麦当劳、肯德基。选择永和豆浆、新亚大包、大娘水饺的都不足二成,分别为16.8%、16.1%和7.0%。

  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兜售“快餐文化”的成功,因此,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在中国的成功不是产品力的成功,而是品牌力的成功。在此次调查中,关于本土中式快餐企业缺陷的问题,46.9%的人认为是经营理念上的薄弱与落后,31.6%的人认为是味道比较难始终如一,28.5%的人认为连锁店太少,还有23.1%的人认为缺少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支撑。

  由此看出“文化”正是本土快餐急需强化的领域。因为现在一些中式快餐仍然停留在“除了吃没有别的”的层次上,这就证明了中式快餐品牌的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五成市民认为 洋快餐优势是连锁经营

  洋快餐的优势到底在哪里?调查数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连锁化经营(51.0%),科学化管理(41.2%),战略规划、经营理念(30.3%),标准化操作(28.2%)。但是关于目前洋巨头价位的调查显示,69.5%的人认为偏高,29.5%的人认为价格一般,只有1.0%的人认为价格偏低。而71.0%的人认为目前本土快餐的价位一般,可以承受,另外认为偏高和偏低的分别占25.6%和3.4%。由此看出,洋快餐在全国快速发展的很大因素是其标准化的连锁管理,而相对于价格来说市民更愿意接受中式快餐。

  调查表明,42.2%的人认同的快餐行业发展模式是加盟,41.2%的人认为应该是自营和加盟捆绑,只有16.6%的人认同自营方式。为此,连锁扩张将成为中式快餐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难以做到标准化又是中式快餐大规模扩张的最大阻碍。讲究烹饪技巧的中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厨师的经验,即使同一个厨师也不能保证同一道菜的味道始终如一。无法量化,就难以达到快餐所需要的工业化生产。为此如何在加快连锁的同时保证标准化流程也将是中式快餐发展面临的考验。

  中式快餐的经营产品

  第一是饭食类。如中式套餐类、炒饭、冒饭、烩饭、盖浇饭、西式套餐等。

  第二是面条类。如汤面包括杂酱面、煎蛋面、牛肉面等、炒面、拌面、以及类似于面条的肥肠粉、桂林米粉、云南米线等。

  第三是面点类。如包子、蒸饺、烧麦、煎饼、虾饺等。

  第四是饮料小吃类。如廖记棒棒鸡、南瓜饼、炸牛奶、蝴蝶虾、珍珠奶茶、果汁等等。

  由于这些都是方便快捷的食品,如饭食、面条或米粉,顾客到了以后可以快速制作,或事先成批制作好,顾客一到即刻上桌,既可使顾客快速就餐而不致久等,同时也提高了快餐店的餐桌利用率,客观上增加了餐馆的营业额。

  中式快餐的经营问题

  在中式餐饮行业中,老板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标准化经营的问题!由于标准化瓶颈制约中式快餐业的发展,致使曾经多少雄心壮志的中式快餐业者梦断于此。中式餐饮闻名天下,却少有几家快餐店知名于凡人耳目。为何中式快餐无法标准化?是否没有更好的理念能改变这一切?煲仔饭的风靡提供了一个很好地答案。

  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市面上的中式快餐如:盖饭、套餐蒸饭、炒菜等,这些快餐都难以将菜式与米饭定量、标准、卫生、规范地结合到一起,致使中式快餐发展缓慢,显示不出先进、智能、标准、规模化的特色。只能在局部区域内流行,不能做大做强。

  功夫煲仔(煲仔饭)是米饭制作方法的佼佼者,几千年传统历史不衰,它突出的特点是米饭与菜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烹饪,做法既简单又便捷,虽然份量不大。但吃起来既有肉料,米饭中还带了肉味,令人食欲大增!特别是米饭那种香、软以及金黄色香脆的锅巴才是真正食米饭的最高享受。煲仔饭也是雅俗共享的美味佳肴:饕餮食客可以在街头食肆光着膀子挥汗如雨狂吃一番,狠狠地体验煲仔饭那种酣畅淋漓之甘香!俊男美女也可以优雅地在中西餐厅,五星级食府细细品味煲仔饭那种缓慢释放的热度和浓香,宛如情人间的热吻!好不惬意!

  然而那么好的传统食品,很长时间以来却没有能规模化地发展连锁。其原因在于传统瓦煲饭的制作方法离不开厨师的技术和经验,依靠人看火并判断熟饭程度,因此一个上等的煲仔饭需要厨师的精心打理,出品质量很难做到每煲一样。加上制作时间长,而且制作的过程是明火烧煲,黑呼呼的瓦煲形象难于见人,且不环保、卫生难辨,致使原本很好的瓦煲饭只能在地摊大排档延续,不能形成规模。

  而全现代中式快餐设备智能煲仔饭机,使全世界人都能吃到与传统瓦煲饭质相同的煲仔饭,而且煲煲快速、品质一样,既环保又卫生!全现代智能煲仔饭机的发明,使广东煲仔饭可以昂首扩张中式快餐市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式快餐的规模化、标准化、连锁化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创新。饮食行业专家们预言,该产品及其它配套设备的问世,解除了中式快餐业发展标准化的瓶颈制约,这一开创性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中式快餐定论,它不仅与西式快餐麦当劳、肯德基相媲美,且将超越西式快餐的饮食健康式快餐进入机械化、标准化操作、高速环保、营养健康的崭新时代。

  行业发展

  2007年,对于中国餐饮行业来说可谓是丰收的一年,整体市场规模成功突破1万亿元大关,并且以18%旺盛的增长速度超越2006年,继续担当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角色。然而在整个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式快餐迸发出强势的增长势头,其营业额高达2000多亿元,占整个快餐市场将近80%的份额,年增长率近30%,远远超过了“洋快餐”增长率,引起了业内的轰动。

  中式快餐行业已经进入了品牌提升和快速扩张的一个全新时期。行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将会继续保持,同时市场细分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另外,行业领军品牌的规模和效益将会继续扩大,与洋巨头之间的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2007年度中式快餐巨头丽华资产和门店长增长均超过了30%、企业人员的增加也已经超过了20%;增速明显要快于国外品牌。

  据悉,2008年,在3000亿元的奥运需求中,预测奥运会将带给餐饮业约200亿元的增量市场,而丽华集团获得的首批投资也将用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2008年,丽华集团将在北京投资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快餐工厂,进一步提高生产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以更好的服务广大消费者,从而确保完成2008年体育盛会的供餐服务。同时,其将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并加大品牌营销力度,进一步完善其独具中国特色的无店铺经营送餐之路,引领中式快餐健康良性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挑战和机遇并肩而来,对于中式快餐业来说,在经历多年摸索和沉淀后,如今正是展翅高飞的时候,利用资本化加快自身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是国际化竞争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式快餐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式快餐需注重精细化发展,提高科技含量。例如:可通过提高快餐的加工和传送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使用烹饪机器人,让厨工和服务员实现坐着工作,而不是站立工作(或者使用站立工作辅助椅),从而降低厨工和服务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经营场地,降低中式快餐的生产成本和租金成本,提升中式快餐的市场竞争力。

  
看了“中式快餐的经营之道”的人还看了:

1.外卖快餐的经营之道

2.中式快餐的商业模式

3.中式快餐创业计划书

4.快餐店的经营模式

5.洋快餐的成功之道

    28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