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90后网络创业奋斗故事

弘达分享

  年轻人网络创业正成为年轻人社会实践和就业的热门选择之一。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关于90后网络创业奋斗故事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90后网络创业奋斗故事一

  李治国喜欢互联网,他觉得互联网给了自己更多的激情,因为它很多时候都是新的。

  采访中,李治国不断地提到了一个公司的名字——阿里巴巴。他加入这家公司,直到2004选择年离开,自己互联网创业。而在两年多后的10月,他又获得了来自这家公司数百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大概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初次创业失败告终

  ,李治国还在河南一家外贸公司任外贸经理助理。那个时候,互联网的热浪正零星出现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由于长期负责对外联系的工作,一个“中华商贸港”的网站构想在李治国心中逐渐成形。

  凭着想到就做的性格,李治国很快就自己做了这样一个网站,不过,这个项目并没有存活很长时间。

  “由于没有经验,加上项目追求的目标与老板的不同,这个网站没有坚持下来。”直到今天,李治国还在为当年的创业项目感到一丝惋惜。

  初次创业的失败让李治国意识到,必须要有一个更大的舞台来锻炼自己,他觉得应该去南方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投身阿里巴巴

  此时,刊登在报纸上的一篇对马云的专访吸引了李治国。南下的冲动让李治国通过阿里巴巴的客服写了一封长达万字的文章来阐述自己对于互联网的认知。让李治国颇感惊讶的是,阿里巴巴居然很认真地回复并与他谈起了互联网领域的话题。一家客服都做得如此仔细的公司让李治国对阿里巴巴好印象倍增。当时的李治国投了两份简历,一份是阿里巴巴,另一份是163.net。

  阿里巴巴的回信让他一下子做出了选择,10月,李治国只身来到杭州,随后正式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工号是46号。而当时的阿里巴巴远远没有今天如此风光,偏居杭州,而创始人马云等人也刚刚从北京外经贸部撤回杭州。

  在阿里巴巴,李治国至今最为乐道的事情是参与了阿里巴巴第一个成功产品“诚信通”的研发。当时在很多门户网站选择了短信等增值服务作为突破方向的时候,阿里巴巴提出应该建立一个通过口碑相传的方式而形成的诚信大社区,并由此形成了“诚信通”产品的基本理念和架构。

  在今天回想起来,李治国认为,打造“诚信通”的经历与其后来创办口碑网的初衷也一脉相承,都是希望依靠网络舆论的力量帮助用户作出选择,并维护用户的利益。不过前者是中小企业,而后者更为广泛,是所有的消费者。

  二次创业锁定“在线分类”

  6月,在阿里巴巴工作即将满5年之际,李治国正式辞职。

  让他惋惜的是,从内心深处他还是想留在阿里巴巴更长的时间,在5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公司已经由最初的小公司日渐强大。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五年,李治国受马云的影响很大。多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杭州当时互联网氛围的成熟,李治国选择了留在杭州。

  李治国创办“口碑网”的启动资金总共只有8万元,自己出5万元,同时留下3万元的生活费。这3万元,李治国打算用来撑两年。办公场地租了阿里巴巴公司附近的杭州古荡湾的一个民居,一室一厅。这就是口碑网诞生地。就像阿里巴巴公司在民居里创办成今天的声誉和规模一样,李治国说,做分类信息领域的领先者的梦想从这里正式开始。

  尽管当时已经有好几家更受关注的分类信息网站,如“58同城”、依托ebay背景的“客齐集”和红杉投资,最类似“口碑网”的“大众点评网”等,但李治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网上社区将对百姓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能加强小区内住户的交流,还会通过学校、公司、兴趣圈等渗透到方方面面,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因此他还是义无返顾地将“口碑网”做了下去。

  马云夫人出手相

  很多创业型公司都容易遭遇资金困难,李治国也不能逃过这一规律。在网站创办一年多时,公司的资金即将耗尽。20名创业员工掏出自己的积蓄希望帮助公司,但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分类信息网站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跟一些风投接触之后,由于在理念上的差异,使得李治国决心另寻解决途径。

  ,在弹尽粮绝之际,李治国找到了已经离开阿里巴巴管理层、专注于慈善事业的马云夫人张瑛。

  让他意料不到的是,张瑛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以私人的名义借给了李治国200万元人民币,并以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创业初始的经验对其提出种种建议。

  李治国说,后来之所以选择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投资,除了在业务层面的考虑之外,阿里巴巴5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张瑛在困难时期的出手相助,使他从理智到情感上,都难以找到第二选择。实际上这也是外界传闻张瑛是“口碑网”股东的正式版本。对于有些论坛文章基于此猜测而带给张英的种种匿名攻击,李治国至今仍深感歉疚。

  成本收益两年上千倍

  谈到这次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李治国倒不愿意说太多。对于投资金额和所占股份比例,他只是笑而不答。“几百万美元吧,这个资金对于‘口碑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是相当有帮助的。”

  目前口碑网其获取信息的模式,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网友的自动上传,来实现分类信息的丰富和整合。据了解,目前口碑网已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建立了分站,其中,杭州的模式做得最为成功,实力最为强大。李治国表示,今年还会继续在其他城市进一步扩展,也会继续结合一些线下的模式进行操作,而这也是融资所得资金的投入方向。

  从最初创办时8万元,到现在的几千万规模,李治国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而已,那么上千倍的成本收益比是否令他已经觉得满足了呢?“这个不可以用收益来衡量的,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把网站做大,毕竟这个是我的梦想。”李治国表示。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从单纯浏览信息的初级阶段及搜索相关信息的中级阶段,步入了订阅信息(分类信息)的终极阶段。而Web2.0概念的运用,使网民由简单的浏览者转变为信息的制造者,也让互联网由一个信息及娱乐的平台真正成为个人生活及商务的平台。李治国表示,比起googlebasee根据文章内容随机推荐广告相比,分类信息的分类区分、地域性特征使得其广告定位更加准确。

  口碑网近期推出的电子地图跟餐馆、房源等信息紧密结合的功能也让人眼睛一亮。在这张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各小区内发布的房源、各地段的餐馆等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来的均价、距离,给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目前,分类信息、生活黄页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用户在网站上公布商业信息时收取费用,而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但李治国认为现阶段单纯依赖这一方式将限制网站发展。“未来不排除会出现新的模式,但一切需要得到网民的认同。”

  90后网络创业奋斗故事二

  微信平台的开放,让很多人瞄准了此领域的网络创业机会。微信公众号外卖的创始人张洋就是其中之一。张洋在大学时就想创业,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毕业后去迅雷做了两年软件开发。

  4月,张洋听了一个关于微信公众号的讲座,受此启发,他想到了外卖方向,觉得用微信来点外卖会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说做就做,从4月份开始,张洋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开发了名为“乐外卖”的微信点餐系统,使用乐外卖的商家可以基于微信公众帐号建立一个点餐系统,顾客用微信轻轻扫一扫就能点餐。7月底,乐外卖的基本功能完善后,张洋从迅雷离职,全职创业。

  创业两个月就实现盈利

  通过乐外卖,店家可以在微信上建立店铺,消费者只需关注店家的微信公众帐号,即可浏览商品与店家的信息,并轻松下单。店家可以通过GPRS无线打印机、商家版APP、短信、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即时查看订单,并为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

  8月,乐外卖产品刚上线不久,就有付费用户了。乐外卖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销售产品来向商家收取服务费。

  乐外卖主要有两种收费方案,一种是按时间收费,可以按月或者按年按季度等,主要针对单个的外卖商家;一种是按订单收费,1毛钱一个订单,主要针对那种在学校运营公众帐号的创业学生团队,他们把学校周边的外卖店放在自己的公众帐号上进行推广,通过跟商家抽取提成来盈利,还有就是那种社会上的跑腿公司或者外卖配送团队,他们一般也是一个公众帐号上有多个店铺。据悉,今年6月底,乐外卖新增了多店铺按年付费的方案。

  通过向用户收费,乐外卖上线两个月就实现盈利了。当然,“那也是因为当时开支很小,”张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租的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房租一个月3800元,除了房租吃饭我们开支很少。后来客户多了起来,我们也陆续招了客服、市场的人员。”

  而推广上,乐外卖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线上推广,通过百度关键词排名、网上发帖宣传等,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口碑传播。另外,为扩大规模,张洋在全国各地招代理商进行线下推广,目前全国已有80多个代理商了。

  到今年6月底,乐外卖已有18000多家商家,覆盖用户为150多万。乐外卖的用户中产生了很多成功案例,例如风靡全国的微信烧烤案例阿虎烧烤,江西财经大学的江财一点通等。

  团队目前共9个人,算张洋在内共5个技术人员,2个客服人员,2个市场营销人员。张洋说:“我们公司从创立起就一直在盈利,虽然盈利不多,但我们是完全靠自己的收入养活了整个团队。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找到投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加快发展。”

  拼单功能已申请专利

  外卖O2O市场从进入火爆发展期,几家外卖网站获得了投资,如到家美食会、生活半径、美餐网等等。今年5月,大众点评网更是以8000万美元战略入股饿了么。

  在外卖O2O市场大热的情况下,乐外卖有什么特色呢?与同类产品相比,乐外卖又有哪些优势呢?

  1、我们最开始做的时候,国内真正做这个的不超过3家,现在可能是几十上百家了。不过可以这样说,做微信点餐的,没有一个不知道乐外卖的。我们几乎就是这个行业的风向标,我们做什么功能有什么变化,大家都会跟着走,我们的商家数量用户口碑用户体验等方面,几乎是全国最好的。

  2、我们的产品相比其他一些外卖产品,比如饿了么、淘点点、美团外卖等等,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是基于微信公众帐号的,而公众帐号是商家自己的,做好了是他自己的品牌,他可以把他的客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外卖是一个本地化很强的东西,大部分外卖店只服务周围1公里,大部分客户也都是老客户,平台导流量的作用其实不是很明显,而且会越来越差。而乐外卖这种基于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微信号经常做一些活动,做一些跟顾客的沟通等,才能更好的服务顾客,留住顾客。

  在产品上,张洋自信地表示:“产品开发不只是靠技术能力,更需要的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对产品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思考与认识。我们是真的在用心做产品。1700多条来自用户的反馈,我几乎每条都看了,每条都回复了。我们会不断跟客户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不断的来改进我们的产品。而且我们具有创新精神,这个行业的很多功能都是我们最先提出来最先做出来的,比如我们刚推出的拼单功能,已经申请专利了。”

  不过,在未来的发展上,张洋坦诚表示,需要外力:“虽然我们的盈利能够养活维持团队,但是如果没有投资毕竟还是会限制我们的发展速度。我们现在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们有产品,有技术,有团队,有客户,有经验,也有自己的定位。需要的是有更多的资源去执行,加快发展。”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网络创业奋斗故事相关内容

  

16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