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企业战略>

拨开中小企业倒闭潮、停工潮、跑路潮的迷雾(2)

郭嘉分享

停工潮——谁在挤压企业生存空间

停工潮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更深层的问题。导致成本上升、工资上涨、税费繁杂、融资难、退税周期拉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政策反常规的忽冷忽热。置身于这样的经营环境中,企业经营利润空间根本得不到保证。温州企业家感叹自己的工厂辛辛苦苦经营一年,还不如太太炒房利润的三分之一。

发展实业难则炒作资本,缺乏资金则实业更难发展,造成如此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徐晓萍:企业经营困境源于整体环境忽冷忽热。为了防止经济过热,2007年至2008年央行曾经10次上调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款利率,到2008年8月还一直压得比较紧。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我们才有所警觉,经济政策开始急速转向,出台了四万亿救市、十大产业振兴、消费补贴等计划,但在经济出现过热趋势后又重新实施紧缩政策。如果没有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维持当时的紧缩政策可以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地升级换代,向提高国内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然而我们对外部环境反应过于迟缓,政策出台又缺乏合理讨论机制,造成中小企业整体生存环境忽冷忽热,打乱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规划,使企业缺乏相对平稳的环境来完成转型升级的过程。

而没有发展方向则是当前中小企业的最大问题。发展实业利润微薄并且转向很难,产业投资又渠道狭窄。本轮通货膨胀情况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比在金融危机时期更严重。扩大内需市场意味着重新拓展销售渠道,调研市场和建设品牌,需要投入资金、人才和时间,企业难以靠自身来实现这个过程,需要金融的支持。另一方面,民间资金找不到投资渠道。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非公36条”,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进入能源、金融、市政建设等行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营资本通道很狭窄,感觉被“玻璃门”挡在外面。

周德文:用工困难、资金紧缺和资源短缺这些外在因素长期存在并且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用工荒”就频频出现,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企业并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十二五”规划再提“节能减排”,温州等沿海地区再掀“拉闸限电”潮,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制造业对原料价格非常敏感,但是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价格飞涨,例如2010年下半年铜价竟从每吨3万涨到8万。再加上汇率波动,企业为保订单不敢提价,有订单又不敢接。

陈建华:经营成本与国际竞争夹击制造业利润。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耗费大量原材料、人力、电力等成本,相对利润低、管理难度大。而且国家对制造业的政策不是特别有利,企业的税收压力也很大。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竞争,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土地、税负成本都比中国低。一头是经营成本上升,另一头是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少。有些外向型企业,不可能改变汇率的变化,加上出口退税的取消,即使管理得很到位,能压缩的成本都压缩到底,也实在没有利润空间,没办法生存下去。

潘恩考:现在企业利润薄,而且经营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小企业都是为了能够控制风险而减少生产。除了招工难、原料价格变动大、能源供应不确定等因素,作为供应商的小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劣势,流动性风险比较大。企业一般是拿到订单以后收到三成的预付款,货物验收后收回60%货款,过了质保期后再收到10%,企业购买物料、生产、仓储运输和最后汇款的时间周期特别长,风险很大。许多人指责温州制造业空心化,其实能够炒房的多数都是有财力的大型、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很少感到生存困难。

跑路潮——企业家精神跑到哪里去了?

在轰轰烈烈的倒闭潮中,不时爆出老板骗贷潜逃、假破产真移民等非典型倒闭传闻。一些老板扔下国内的烂摊子,通过海外置业、预付款贷款、离岸公司佣金等名目向海外转移资金。网上热传一张陆续增加中的 “温州大老板胜利大逃亡名单 ”,有的逃跑类似于温州宝康吴保忠的欠巨款后突然 “人间蒸发 ”,有的类似于 “漂亮脚丫”老板的变卖资产、欠薪逃跑,有的类似于“百乐家电”郑珠菊吸收公众存款放贷、崩盘而逃。

企业家的跑路突破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为什么会出现逾越底线的现象?

周德文:跑路的企业家往往既经营实业也在运作资本,他们用实业向银行抵押贷款后进行资本投资。当借贷或担保的资金出现问题时被迫逃离。跑路潮验证了温州产业空心化,资本畸形发展。

陈建华:我了解的绝大多数企业家投资地产也是为补贴主业,实在补不下去也不希望企业倒闭。而少数抱着投机心态去炒房、炒煤,牺牲员工利益的人不能算是企业家。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不是多么高远的事情,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责任。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使企业健康发展,保障员工、股东的利益。一个企业是否环保、是否有益于百姓生活、是否影响居民,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空间,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也为自身埋下了不确定的因素,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有些企业家感觉地方政策多变,有种不安全感,问题还是在于企业本身发展战略不明晰。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当地的招商引资指标,每一阶段的规划都不一样,企业自身一定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不能打乱自身的规划。

潘恩考:其实每年都有“跑路”的老板,国内有,国外也有,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时,有很多毁约失踪的外国人。跑路毕竟是个别现象,我认为温州人的信用是很好的,因为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其实一直是靠民间借贷支持,有这个信用基础才会有现在的发展局面。但是温州企业家在迅速积累了财富之后,不知道如何升级企业,仍旧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企业难以做大。

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