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创业白手起家故事案例分析
决定一个人创业能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或许你没有优秀的学历背景,但是只要肯用心创业,终究也会获得成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创业白手起家故事相关文章。
初中生创业白手起家案例1:配菜小弟创业逆袭成连锁火锅店大老板
白手起家:只有专注才能成功
1973年6月,李声平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在家排行老二,这也是“李二”品牌的来由。从小生活在河边,父母忙农活时,李声平就和哥哥捉鱼戏耍。父亲见李声平生性爱鱼,便教他鱼的烹饪方法,只教了一次,他就学会了,后来他做的豆瓣鲫鱼不仅父母爱吃,邻居们也喜欢,夸他将来一定能做个大厨师。
16岁时,李声平跟着哥哥李声和一起到一家餐馆当学徒,老板见李声平太小不肯收,经过他再三恳求,并提出不要工资,老板才勉强答应。李声平每天凌晨5点半就要起床做准备,早餐的燃料是散碎的煤,需要黄土搅拌才能用,兄弟俩每天早上去山上挖土,扛下山后再骑着三轮车拉回餐馆。学厨艺,练基本功是最艰苦的,李声平却说在案板上剁肉馅的声音听起来像在演奏万马奔腾,这是他在长达16小时的枯燥工作中找到的乐趣。后来,他又到十堰市车城大酒店打工。
在十堰市车城大酒店,李声平的技艺逐渐提高,从配菜师傅一直做到大厨。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活,李声平想到了创业。
1999年10月6日,李声平用5000元启动资金在十堰市车城路火车桥头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鲜鱼馆。头脑灵活的李声平想出了“活鱼现点即杀”的新点子,很快打响了招牌。随着天气转冷,他趁势主打鱼火锅,吸引了一大拨回头客。
虽然只有4张桌子,营业面积不足50平方米,餐馆环境也非常简陋,但凭着价格便宜,口味独特,坚持活鲜的原则,鲜鱼馆的生意还是蒸蒸日上。随着客人越来越多,李声平逐步租下隔壁左右的门面,最后发展成一条小街全是他的鲜鱼馆了。
有了钱之后,李声平遇到多次投资其他领域的机会,其中也包括红火一时的房地产,他想了想,都选择了放弃,他告诉自己,只有专注才能成功。
打造品牌:不收加盟费吸引合伙人
有容乃壮大,让利谋发展,有舍自有得。
2004年,李声平开始想到把“李二”鲜鱼馆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他开始主动寻找加盟商,为了能把连锁店规模做起来,他开出的条件是不收任何加盟费。
一天,一个叫胡国忠的顾客来到鲜鱼馆吃饭,见到店内生意很好,他就和恰巧在店的李声平聊起来。胡国忠正想投资创业,而李声平想寻找合作伙伴,两人几乎一拍即合。
胡国忠的第一家加盟店开起来之后,生意不错,很多想投资的朋友也通过胡国忠找到了李声平,加盟店的事情也逐步有了规模。
2007年5月,在“李二鲜鱼村”打工的小伙儿乔本福78岁的母亲被当地医院诊断得了肾病综合症,没钱治疗,李声平从其他员工那儿听说了这个消息,二话不说,拿出了3万元钱给乔本福,还把他的工资从每月400多块涨到了800块,并提出让乔本福去医院照顾母亲,单位给他工资照发。其间,李声平还自己多次带着营养品去医院看望乔母。这件事让乔本福非常感动,表示要长期为之打工报答恩情。李声平则说:“既然有缘同在一个屋檐下做事,你有那么大困难,我有能力自然应该帮你,不需要你报答。”后来乔本福主动要求以扣除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半分期偿还3万元,也被李声平拒绝。
这件事在公司传为佳话,李声平的为人也得到很多员工和合伙人的认可,“李二”鲜鱼发展十多年至今,不少员工跟着李声平从最初走到现在。
在对顾客的承诺上,李声平坚持多年的便是“绝不卖死鱼”,一经发现便可投诉赔偿,对于客人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有诚意的保证。
在赚钱这件事上,李声平常常给人说自己的心得——你不冲着赚钱去做,而是冲着把事做好去做,钱自然会来找你。
1+1>2:南北火锅会师加速扩张
“21世纪是资源整合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品牌可以单打独斗地占领全部市场。同行从来都不是冤家,1和1的对立可能两败俱伤,而1+1却能实现大于2的结果。”全国连锁牛肉火锅品牌“刘一锅”创始人魏成江在挥师南下开拓武汉市场的时候,这样对火锅餐饮业同行李声平说。“刘一锅”起源于黑龙江密山市,后将总部迁往辽宁沈阳,当时在全国已拥有800多家加盟连锁店。遇到李声平之前,魏成江“刘一锅”品牌的主要版图都在北方,而那里的市场接近饱和,随着牛肉食材的价格上涨,人均消费也在攀升,他们正在寻机南下开拓。
对于李声平来说,“李二鲜鱼”从十堰起家,发展到200多家门店,主要集中在湖北、河南及山西等周边省市,人均消费只有35-40元。随着连锁加盟店的规模扩大,公司在管理上遇到瓶颈:如何才能有效管理全国的加盟商,如何才能将这个在三线城市红火的品牌推向一线大都市?这是他正要解决的问题。
在魏成江看来,“李二鲜鱼”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刘一锅”在2008年的处境相似,或者能够给予经验借鉴。
两家企业一北一南,一个想要以更亲民的姿态向南方市场发展,一个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愿景憧憬着冲刺北方一线城市,两家一凸一凹正好实现互补。因同业活动结识的两个人因此走到一起。
2014年3月,两家正式合并,成立武汉恒成世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李二鲜鱼”寄望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刘一锅当年花了几年时间摸索出的标准化管理。
目前,李声平正从包括“数据化管控手册”、“厨政手册”、“新店筹备手册”等11大手册入手,对李二鲜鱼进行全新升级,较之以往风格更有文化气息和品牌辨识度。此外,李二鲜鱼还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3种加盟模式并行等多种管理改革措施,加速规模扩张。
李二鲜鱼与刘一锅合并之后,将直营店开进了沈阳,从今年4月份开张以来,就出现了顾客排队等台的现象。对于李声平来说,北方市场样板店的首战告捷,对李二鲜鱼的未来是个极大的鼓舞。
初中生创业白手起家案例2:87年屌丝从垃圾小贩到农产品电商
在帝都从一个印刷工人起步
2007年,高中辍学的解鹏辉,怀揣着对大城市的梦想来到北京。因为没有学历,多次求职被拒,为了生存,他去了市郊的一家印刷厂做了印刷工人,每个月500元工资是他全部的收入。
不久后,北京一份关于建立务工人员最低收入标准的文件,让解鹏辉的收入一下子提高到了700元,工资虽然涨了,但工厂日复一日的流水线的工作却让解鹏辉对生活渐感迷茫。
几个月后,揣着打工挣来的2000元钱,辞职离开了工厂,虽然有着创业的梦想,但他却没有思考好想方向,于是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都在网吧查询着创业信息,饿了便买一盒5元钱的泡面,困了便睡在网吧。
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解鹏辉忽然发现,项目还没有找到,但2000元已经花的所剩无几。
在公园吃睡、捡垃圾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转眼间,就快要过年了。身无分文的解鹏辉觉得此时自己根本没脸回老家,于是,那一年的冬天,在一个公园的长椅上,他度过了一个人孤独无助的19岁。
回忆起这段往事,至今他还感慨万千。从2007年的11月辞去工厂的工作,到2008年3月份,四个多月的时间,他一直流浪在清河小营的一个公园里,饿的挺不住的时候就去公园公厕水管喝水,寒冷的天气经常会使他在梦里被冻醒。他有的时候希望自己就这么一觉睡过去。
公园里每天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一位乞讨的老人给解鹏辉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最开始的时候,这位老人每天在身旁放一个碗乞讨,但一天下来,真正给老人钱的人却并不多。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乞讨老人不见了,在公园转了一圈,他才发现,老人拿着一个破书包在垃圾桶里捡饮料瓶,又过了几天,发现,老人在用捡饮料瓶的书包背着一包报纸在车站卖,解鹏辉发现当她在车站乞讨时,人们连几毛钱都不愿意施舍,但当她拿着报纸卖的时候,大家却不排斥。当看到这一切时,解鹏辉深有感触,他觉得他还不到20岁,不能就这样一直颓废下去,
后来他询问了一个收废品的小贩,从小贩的口中得知,一个饮料瓶能卖1毛多钱,于是他当场就决定,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解鹏辉觉得捡饮料瓶也是一种生意,一样能做大。第二天开始,他就开始了这个“生意”。从每天赚几块钱到上百块。从一天只吃一两个白馒头到去饭馆吃面条。再到住上地下室、买的起像样的衣服,捡垃圾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
从垃圾小贩到文学出版商
2008年3月份的时候,在捡垃圾时路过咖啡馆,解鹏辉看到一个”熟人”,这个“熟人”是在印刷厂见过的某出版公司的甄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硬着头皮上前搭话,和甄总讲明了自己的处境和想法,并希望能够谋求一份能在公司上班的机会,在和甄总沟通了想法之后,甄总答应了。
在出版公司,解鹏辉从做杂活开始,到开始处理一些公司的电脑问题,虽然工作看似枯燥,但他明白,这是他唯一的一个机会,于是每天利用闲暇时间,解鹏辉都会和公司的其他同事请教一些关于编辑出版和营销策划的专业知识。工作了近一年的时候,数字阅读的兴起让解鹏辉似乎看到了机会,于是工作的业余,他注册了域名和网站,成立了八月居小说网。
解鹏辉创立八月居想得特别简单,建立一个综合在线文学平台,用户、作者、出版商都可以自由地找到自己所需,因为背靠出版公司,所以还想做些原创文学大赛,获奖作品可出版等。 他没有专门雇人,在网上找了个技术员,一有时间就倒腾自己的八月居。
“一做起来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解鹏辉说,“真的支持不下去了”。当时他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薪水,而一个月服务器租金就要600元。八月居开办一年后,他的工作已经辞掉了,在21岁的时候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开始思考如何养活自己和八月居。
在这期间解鹏辉看到的另一个机会是,许多电子阅读终端都在购买版权,而在出版公司工作的时间里,他积累的大量的行业资源,找到版权并不难。客户在八月居上找到想要的作品,再通过他购买版权。于是解鹏辉暂时关掉了八月居,专心做版权生意,因为“没有商业模式撑下去也必死无疑”。
2010年,版权中介生意也不再火爆,解鹏辉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危机,迅速又把八月居建起来,用这段时间累积的版权和作者做线上电子阅读平台。
这个商业模式已经被市场培养得很成熟,现在许多用户已经习惯为电子书付费了。解鹏辉给再度开张的的八月居进行一次全面改版,网页架构将也更符合了用户的阅读习惯。
在这个时候八月居已经有一个三四个人的小团队,在八月居运营到2013年时,网站发展到了瓶颈,解鹏辉尝试了各种方法去突破,最后的结论都是必须要有大资本,否则很难扩大规模,当时正好是移动阅读市场的火爆期,他寻找了很多合作伙伴和投资人,但最后把网站以300多万元出售给了一个刚从出版社出来的做移动阅读的团队。就这么卖掉了自己辛苦经营几年的项目,虽然不舍但也是无耐。
或许在今天看来,300多万元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或许还不及一轮融资的金额,但对于只有高中学历的解鹏辉而言,从身无分文来到北京,再到流落街头。几年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回报。
再次触网,做真正的食粮——农产品
然而在这几年的奋斗中解鹏辉发现身体却出现多次报警,他想到了这几年所生活的环境变化和食品安全问题,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看到最多的就是各大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抓,再三考虑后,决心进入农业,抓食品源头,解决病从口入的问题,在结合自己这些年在互联网的累积和运营经验,对!这次创业方向是——农业电商。
在做农业电商的基础是做电商服务,解鹏辉认为电商渠道缺少基于用户思维互联网化的农产品品牌,而传统农企缺少对电商的深入了解和电商全渠道对接。所以他选择了两个业务方向并行,品牌孵化和电商服务。
目前孵化品牌有冰地稻夫(大米品牌)、尖果酋长(坚果品牌)、五彩素谷(五谷杂粮品牌)等,运营品牌有一品玉(大枣天猫店)等,这样他们从源头寻找优质产品,再到品牌命名、定位、包装设计到成品再到全渠道运营营销。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可追溯性。
在电商服务方面,主要是为了帮助传统农企实现电商全渠道对接,从而实现公司价值和快速拉升公司营业额。因为之前的经历让解鹏辉对公司财务和业务良性发展很敏感。对于渠道用解鹏辉的话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以前做传统渠道那样做电商渠道呢。
用解鹏辉自己的话说:“年轻就要多折腾。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没有背景,不能拼爹,就只能拼命努力,足够勤奋。”
初中生创业白手起家案例3
当空瓶子有了梦想,就有了创业的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吴立杰出生于浙江温州泰顺县。他的家在大山深处,到城里要翻越好多座高山,外地司机根本不敢开车走那条悬崖边的险路。小时候的他从未走出过大山,家里特别穷,可他偏偏爱上了画画。由于沉溺于自己的兴趣之中,他的文化成绩不是很好。2000年,他没能考上中央美院,最后进了浙江理工大学学设计。
刚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吴立杰不是很高兴,想复读,因为他的梦想是考中央美院,今后能成为著名的画家。但父亲的一句话容不得他去“挑剔”生活:“家里这么穷,你有书读都是好的了!这一万元学费还是你姐姐拿的呢!再说你这个年龄,原本就是一个空瓶子,装泥巴还是装金子都一样,只要你踏踏实实去学,总会有沉甸甸的收获,别总想着一开始就装金子!”
在父亲的严厉“训导”下,吴立杰老老实实地进浙江理工大学念服装设计。
吴立杰本质上最感兴趣的是画素描、油画等美术作品,可学的专业却是服装设计,日常的功课也都只是画服装图、设计面料和服装款式等。
刚开始,吴立杰在学校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学生,唯一不同的是他在心里没有“纸上谈兵”,一直在琢磨着:自己每天就这样学画服装图,能产生经济效益吗?一次,他联想到许多画家靠卖画生存,那么自己能否靠卖服装设计图赚钱呢?
杭州是一个时尚而休闲的城市,时装店琳琅满目,服装公司比比皆是,所有围绕服装而生存的职业,竞争都特别激烈,所以吴立杰想仅凭几张服装图去赚钱谈何容易!他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几乎天天都是在杭州街头度过的:他顶着炎热的太阳,带着一包画好的服装图,跑了数百个厂家,逢人就说自己可以设计服装、想利用节假日打工挣学费……然而,没人可怜他,两个月下来他毫无所获!
由于心存梦想而又“一事无成”,所以很多的时候,日记里的自我鼓励成为吴立杰创业的最大动力。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把学生设计的优秀作品张贴出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大二第一学期,他的作品就在第二届“脑白金”杯CCTV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不久,他又多次在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奖。从那以后,学校的橱窗里经常可以看到他的优秀作品,他渐渐成了“校园名人”。
让鼓励成为习惯,就会壮大拼搏的胆量
作品获奖后,吴立杰改变了策略,由过去的“四处推销自我”变成“主攻一家”。2001年11月,他选择了一家在杭州比较有影响的服装公司。老板从他带的30多张画好的服装样图中左挑右选了8张,50元一张图,总共付了400元给他。
区区四张百元人民币,却让当时的吴立杰感觉自己的口袋一下子好像装了好几万元钱一样,沉甸甸的!那天晚上他美滋滋地睡了个好觉。
但就在吴立杰兴奋不已的同时,那家服装公司的老板也觉得花400元买了8张图是拣了个大便宜。因为那老板回去仔细一看后,觉得吴立杰画的服装图还真不错,越看越有创意,甚至能与公司里的设计师媲美,而当时在杭州请一个服装设计师,一年少说也得五六十万元的酬劳!所以那家公司很快就答应了吴立杰月工资600元的打工要求。这之后,吴立杰又用同样的“笨”办法,在另外3家公司做起了兼职。至此,他在读大二时月收入就达到了2000多元!
当然,学生打工赚钱并不容易。2002年1月,吴立杰去杭州一家国外品牌服装代理公司打工时,第一次见面老板就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吴同学,你虽然是搞设计的,但我希望你更能懂营销,因为你如果对营销一窍不通的话,又如何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市场的产品?所以,请问,我们这个法国服装品牌在国内市场该怎样开拓?”这道题当时的确难住了吴立杰,幸好那位老板还很“人性化”,鼓励他说:“我给你一周时间思考,你做出个方案来,相信你能完成任务!”
手足无措的吴立杰只好返回学校,他决定与同学一起商量对策,并向几位老师请教。在学校,他虽然是一个家境贫穷的学生,但他的才华和勤奋感动了同学和老师们,所以都很支持、鼓励他“勤工俭学”。一周以后,他胸有成竹地再次来到那家公司:“老板,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欧式服装在中国卖,要根据中国人的体型适度缩小,比如这款刚进口的法国西装,其板型纯粹是欧板,衣服后面都是开衩的,但我们不妨将这些衩全部做成平版的,把这个腰再收一点,您看,现在我穿的这件西装就是比较合身的;我的第二个建议,找专业模特给改版后的服装照相,制成形象画册,向消费者发放……”
老板听完吴立杰的具体方案后十分高兴:“不错,你的建议很细致!”老板欣然同意,并委托吴立杰全权操作。接下来,吴立杰就开始为那家公司做服装画册。由于这是他的第一单“生意”,所以他做得很认真,他也想靠此把自己做画册的“牌子”给立起来。很快,他的这种想法如愿以偿了。当他拿着做好的画册去其它公司揽生意时,效果立竿见影。他兼职的第一家公司也愿意做一本,并开出了4万元的价格!这个价格对于市场来说很低,因为市场价至少要8万,但对于吴立杰来说,却已经够高了。那么,吴立杰为什么能做呢?
因为吴立杰是自己亲自去找的大学生女模特,这样可以省掉成本一半;另外,设计本身他自己会做,这一块等于他净赚了。所以,他用低价做出了客户满意的画册,而且还从中赚了整整两万元!拿到沉甸甸的两叠钞票那一刻,吴立杰第一件事情就是高兴地给姐姐打电话:“姐,我赚钱了!我马上到银行把1万元钱打给你!另外,你去转告一下爸妈,说下学期的学费我自己能够解决了,不用他们担心!”姐姐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开心地夸赞他说:“弟,你真行啊!”
就这样,吴立杰一边上学一边赚钱,生活过得很忙碌却十分有激情。但有一天,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怂恿”他说:“兄弟,现在杭州的服装企业最起码有4000家,可真正为服装品牌服务的设计公司实在太少了,你不觉得这里面有着很大的商机吗?你老是这样跑来跑去,这家兼职那家也兼职,倒不如自己成立一个品牌公司,专门为他们服务呢!”吴立杰听后“恍然大悟”,他决定采纳朋友的建议!
自己、同学、老师、家人、朋友等各种各样的鼓励,让吴立杰创业的勇气和胆识越来越大。2002年暑假,刚读完大二的他就在校外租了一间工作室,然后勇敢地与另外两名学生一起用20万元资金,注册了杭州华泰服装品牌策划公司,其中他拥有75%的份额。
公司核心工作就是设计服装、布置店面、为服装公司做形象画册。接下来,课堂上的知识和打工得来的经验让他干得如鱼得水。
进入大三后,他半年内就为50多家服装企业做了形象画册,每单业务他至少能赚几千甚至上万元!
越专业越出色,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源源不断的生意让吴立杰很快就身价百万!2004年7月大学毕业时,创业仅两年的他已经服务了200多个客户,赚了将近300万元!不过,这段时间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为他人做嫁衣”的滋味。因为他设计的一个服装款式如果卖得好,厂家可以赚几十上百万元,但是他只能拿到几千万把元。所以他觉得,不能总是这样“吃亏”。
于是,就在许多大学同学毕业发愁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吴立杰却通过朋友关系,在法国成功注册了法国豪雯服饰有限公司,然后他野心勃勃地开始大量招工,他觉得搞设计做画册只不过是小打小闹,何况当时他手头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现金,所以他决定直接办厂生产服装和皮具!几天内他就招聘了100多个人,其中有不少是他的大学同学。
不久,吴立杰就把搞设计赚来的300万元全部投入办厂。然而,始料未及的是,搞设计轻车熟路的他办起厂来却一头雾水!2004年底,距离开厂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他的工厂就因为管理不当而严重亏损!
无奈之际,吴立杰于2005年初把厂子承包给了别人,这样总算保住了本钱。最后,双方商定,由吴立杰负责设计和推销,对方负责按要求生产服装。脱开生产环节后,吴立杰开始集中精力搞销售。为了迅速打开市场,他多次租用钱江大酒店的顶楼策划了巨大的招商会。结果,2005年全年,他总共销售服装10万件,纯利润达到350万元!“死里逃生”的他感慨地说:“人还是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总想着一个人把所有钱都赚了,而应该做好自己最专业的事情,其它的钱就让那些同样最专业的人才去赚……”
惊险而刺激的创业经历,让吴立杰越战越勇,也越来越沉稳。2006年5月,他又开始进军皮具市场,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英国皮森皮具有限公司。这时,他找到当初大学打工时的第一家公司老板方伟明先生,提出联合经营的思路:他出技术,对方出资金,共同开拓全国市场!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设计技术是十分优秀的,而对方是一个经营多年的品牌产品代理公司,尤其在营销方面有着成熟广泛的网络市场和社会关系。就这样,吴立杰借助对方的销售网络,把自己设计和生产的服装和皮具卖到了全国十五个省市。
如今,拥有三家公司的吴立杰身价已经超过1000万元。2007年3月,创业仆联系到吴立杰时,他正巧在广州参加一个国际商务洽谈会。这位剃着平头、戴一副黑框小眼镜的“80后”千万富翁,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却干净利落,而且显得有几分老练:“呵呵,比起李嘉诚来说,我还差得太远,根本算不上是成功人士!再说,我曾经的梦想是当个纯粹的画家,如今却做了一个服装设计师和商人,所以我并没有如愿以偿啊!其实,我觉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因为成功只是一个结果、一种荣耀,稍纵即逝,而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面有很多的经历、经验、波折、转机等,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驾驭!”
猜你喜欢:
5.白手起家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