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

豌豆尖种植技术

曾扬分享

  豌豆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磷等营养成分,那么豌豆尖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豌豆尖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豌豆尖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用于生产豌豆尖的种子要求种皮较厚、颗粒圆大、表面光滑,发芽率、纯度、净度都较高,我县引种为云南地产农家品种。

  二、整地施肥

  豌豆根系较弱,宜选择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时适当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

  三、播种日期

  豌豆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出苗率。豌豆尖适宜生长温度为18~20℃,夏季播种应遮荫降温。播种豌豆尖宜密植栽培,豌豆尖条播行距30厘米,播幅10厘米,667平方米用种量15千克为宜。

  四、田间管理

  豌豆播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豌豆出苗前切忌浇水,以防烂种,当苗高18~20厘米(约播后1月左右),有8~10片真叶时摘顶尖。第1、第2次采收后分别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千克,并浇足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以促进嫩梢肥大,提高嫩头产量。在豌豆苗生长期间,若雨水多,及时排水,严防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及时中耕除草。

  五、采收技术

  播种后约35天,当豌豆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即可开始采收豌豆嫩尖,一般采摘顶部带有1~2片尚未充分散开的嫩叶;半个月后可采收分枝嫩尖,每个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0~15天便可采摘1次。豌豆苗采收时间最好在傍晚或清晨,收后放入筐中,切勿堆积,以防发热腐烂。若摘尖后当日不能上市,可铺晾在地面上,喷洒清水保鲜,待次日销售。

  六、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潜叶蝇和蚜虫。蚜虫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又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矮小枯死。可用黄板诱杀,集中消灭。也可用1.8%珂巴丁乳油液或斑潜净0.5‰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0天。试种期间未发生病害。

  豌豆尖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目前多数豌豆品种都可用于生产豌豆尖,利用较多的是青豌豆、山西小灰豌豆等品种。用于生产豌豆尖的种子要求种皮较厚、颗粒圆大、表面光滑,发芽率、纯度、净度都比较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

  精细整地

  豌豆根系较弱,宜选择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时适当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按2米宽开厢,理好排水沟。在整地时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如堆渣肥等1000-1500公斤,增施过磷酸钙20- 25公斤,硫酸钾8- 10公斤或草木灰50-60公斤,水粪约15挑。

  适期播种

  豌豆属耐寒性作物,其生长发育过程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18-20℃,茎叶生长的适温为15℃左右,当温度高于25℃时,种子发芽速度虽快,但幼苗长势弱,植株容易早衰,豌豆尖的产量很低。因此,应将生产豌豆尖的播种季节安排在温湿度都适宜其生长的季节中,秋播时间不宜过早,以晚秋或初冬播种最好,盆地内一般安排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合理密植 生产豌豆尖的豌豆种子适宜直播,并应适当密植,行距30- 40厘米,窝距20-25厘米,每窝播种3- 5粒,播种后盖疏松泥土2- 3厘米厚。

  化学除草

  杂草多的地可在播后出苗前施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灭草。具体作法是播种后3天前,亩用43%甲草胺乳油2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土表,能杀死出苗前土壤中萌发的杂草,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比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豌豆安全,但对已出土杂草无效,故应注意在杂草种子萌芽高峰期而未出土前喷药,以获得最佳灭草效果。甲草胺能被土壤团粒吸附而不易淋失,也不易挥发,但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效期35天左右。此后,在豌豆生长期间也要注意除草,主要以人工扯除为主。

  田间管理

  豌豆出苗前切忌浇水,以防烂种,这是播种时要求土壤墒情要好的重要原因。一般在齐苗后亩用2-3公斤尿素兑入清淡畜粪10- 12挑淋灌;第一次采收后亩用尿素10-15公斤,兑入清水中提苗,以后每采摘一次,亩施3-5公斤尿素。注意,若遇干旱,应浇足清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豌豆嫩尖肥大,提高豌豆尖的产量。浇水时最好不加人粪尿,以保持清洁卫生。

  在豌豆苗生长期间,若雨水多,应注意及时排水,严防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 豌豆苗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等,在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若病情较重,可连喷2- 3次,每隔7-10天一次;虫害以蚜虫为主,它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翻黄、卷缩,嫩尖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它还传播病毒病,造成黄叶、小叶、叶片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多矮化而枯死。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即可。

  适时采收

  播种后大约35天后,当豌豆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即可开始采收豌豆嫩尖,一般采摘顶部带有1-2片尚未充分散开的嫩叶;半个月后可采收分枝嫩尖,每个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5- 20天便可采摘一次,一季可采收9-10次。春后气温渐渐升高,豌豆苗会现蕾开花,顶部嫩尖质地也随着变差,此时应停止采收。

  豌豆尖的种植要点

  豌豆尖一般是露地密植栽培,或中棚保护地栽培。豌豆苗在10月上、中旬播种,苗高16-20厘米时开始收获。

  豌豆根系较弱,在整地上时适当的深耕细耙、土质疏松,对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瘤数,出苗整齐,幼苗健壮,增强抗逆力有重要作用。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亩施堆渣肥1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0—25公斤,水粪约15担。

  播种豌豆苗宜密植栽培,豌豆苗行距30厘米(条)播,播幅10厘米,用种量每亩15公斤为宜。

  在豌豆苗的田间管理上,首先注意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整齐。第一、二次采收后分别亩追尿素10-15公斤,并浇足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以促进嫩 梢肥大,提高嫩头产量。但最好不追施人粪尿,保持清洁卫生。在豌豆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杂草多的地可在播后出苗前施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灭草。

  豌豆苗的病虫防治应采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以防为主,重点防治潜叶蝇和蚜虫。特别是蚜虫,它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其又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矮小枯死。

  豌豆出苗后20天左右,便可采摘植物上部嫩梢,两周后可采收分枝顶部嫩稍,每1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5-20天便可陆续采摘。春后豌豆苗进入高温季节,植株现蕾开花,叶梢质地变差,则不宜采收。

  豌豆苗采收时间最好在傍晚或清晨,收后放入筐中,切勿堆积,以防发热腐烂。注意防止叶梢采后失水,及时运销上市。


猜你感兴趣:

1.怎么种植豌豆苗

2.如何种植荷兰豌豆

3.豌豆苗的不同做法

    2969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