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

天麻的种植技术

曾扬分享

  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提供养分而生长发育。即蜜环菌生长在木材上,天麻再吸收木材上的蜜环菌再生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天麻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天麻的种植技术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根,无绿色叶,株高30厘米~150厘米。块茎肉质肥厚,椭圆形,外表淡黄色,有均匀的环节,节处有膜质鳞片和不明显的芽眼。具顶生红色混合芽者称箭麻,无明显顶芽者称白麻和米麻。茎单一,圆柱形,一般有7节,黄红色,有白色条斑。褪化了的小鳞片叶膜质,互生,浅褐色。总状花序顶生,苞片膜质;花淡黄绿色,两性,花被合生成歪筒,顶端5裂;合蕊柱,花药2室块状居顶端,药盖帽状;子房下位,柄扭转呈黄褐色。蒴果长圆形,浅红色有6条纵缝线,种子细小粉末状,放大50倍可看到种子呈纺锤形或弯月形。花期5~6月,果期6~7月,见图4-3。

  (二)生长习性

  天麻喜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怕高温,天麻无根,无叶绿素吸收和制造养分,必须依靠蜜环菌来提供。蜜环菌是一种兼性真菌,常寄生或腐生在树根及老树干的组织内。在6C~8C时开始生长,土壤湿度60%~80%,温度 20 C时能正常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 20 C~26C,28 C以上生长缓慢,32 C以上停止生长。

  天麻与蜜环菌是营养共生关系。蜜环菌菌素侵入天麻块茎的表皮组织,菌索顶端破裂,菌丝浸入皮层薄壁细胞,将表皮细胞分解吸收,菌丝继续向内部伸展,则菌丝反被天麻消化层细胞分解吸收,供天麻生长。

  天麻种子无胚乳,胚未分化,自身不能为萌发提供营养来源。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除普通绿色植物所需的条件下,还需有真菌参加。种子在5月上旬 10C~15C时萌动,但发芽率极低,一般为 l%~10%。天麻在 20 C~25 C生长最适宜,30 C以上生长受抑制。春季 15厘米处地温达 10 C以上时,天麻芽头开始萌动,并开始繁殖子麻。6~7月生长迅速,9月生长减慢,10月下旬地温下降到 10 C以下时进入休眠。从种子到开花需 4~5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沙土,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值5~6为宜。忌用粘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2.繁殖方法 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块茎繁殖: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前要培养好菌床。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常用壳斗科的青杠、槲栎、栓皮栎、毛粟等,以树皮厚、木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将选好的木材锯成40厘米~50厘米长的木棒,树皮砍成鱼鳞口。在选好的地块,于栽前2~3个月,挖深25厘米~30厘米,宽60厘米,长度据地形而定的窖。客底松土整平,铺放一层干树叶或腐殖质土,用处理好的新木棒与带蜜环菌的木材(俗称菌材)间隔摆一层,相邻两棒间的距离为6厘米~7厘米,中间可夹些阔叶树的树枝,用腐殖质土填实空隙,以防杂菌污染。再覆土3厘米~4厘米。同法摆第二层,上覆土10厘米。保持窖内湿润,上盖杂草遮阳降温保湿,使蜜环菌正常生长,即成菌床。选无病斑、无冻害、不腐烂的块茎做种栽,大小分开,分别栽培。栽植时,把种麻平行摆放在菌棒间的沟内,紧靠菌棒,用腐殖质土填平空隙,再盖土3厘米,以不见底层菌材为宜。同法栽第二层,最后盖上10厘米~15厘米,上盖一层树叶杂草,保持土壤湿润。越冬期间加厚覆土层,以防冻害。

  (2)种子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苔时要防止日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上午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上层菌材,最后覆土10厘米~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3.田间管理 天麻栽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湿期,应搭棚或间作高杆作物遮阳;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4.病虫害防治

  (1)腐烂病:由多种病因引起,俗称烂窝病。防治方法:严格挑选种茎;加强田间的水分管理,做到防旱、防涝又保墒。

  (2)蛴螬:以幼虫在窖内咀食块茎。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用90%敌百虫8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其他尚有蝼蛄、蚜虫、蚂蚁等为害菌材和块茎等,应注意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大的白麻和箭麻作种的,栽后一年即可收获;小的白麻和米麻作种的,需栽后2年收获。一般于初冬或早春进行采挖。先扒开土表,取出菌材,收取天麻,并进行分级,再将空隙处覆盖树叶,让米麻继续生长。箭麻除部分留作种子繁殖用种外,与白麻一起加工入药。

  加工方法是,将分级的天麻洗净,放笼内蒸10~20分钟,以蒸至无白心为度,取出晾干水气,再继续用火烘至干燥。如是大天麻,可在天麻上用针穿刺,使内部水分向外散发,半干时压扁,停火发汗,再在70C温度下烘2~3天,直至全干即成。

  天麻的栽培技术

  选育苗地

  选择湿润透气和渗水性良好、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挖深35厘米,长宽各85厘米的坑穴栽培。选地时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天麻

  培育菌床

  种植天麻先要培养好蜜环菌菌材或菌床。一般阔叶树均可用来作培养蜜环菌的材料,但以槲、栎、板栗、栓皮栎等树种为好。

  种子处理

  选种:选取当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种选出再筛选,拣除烂麻、畸形麻等劣质麻种,最后确定为个头相当、健壮、外观整齐、个头大、成色好、无创伤的天麻作为次年使用的麻种。

  拌种: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种,防止病害侵入。将坑底挖松,整平后铺上一层阔叶树树叶及腐殖土,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材均匀摆在坑底,材间距离6-8厘米,每窝放6-8根木材。栽时把密环菌枝紧靠放在木材两侧鱼鳞口处,再把天麻种子放在菌枝和木材处,以便使两者很快建立营养共生关系。之后把剩余的蜜环菌种分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均匀散放在木材中间。之后用腐殖土或细沙填平,轻轻压紧,不留空隙。若种子和菌种、菌枝数量多,可以在第一层上面再栽培一层,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方成”井“字形。最后在上面覆盖细土15厘米左右,盖枯枝落叶,成龟背形,略高于地面,以利排水。

  栽后管理

  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温15-28度。在根茎膨大期喷施药材根大灵溶液于叶面,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夏季高温季节应用遮阳网或树枝遮光降温,防止人、畜踩踏。若遇干旱,可适量浇水。同时在雨季注意防止积水。

  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荫,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采收加工

  一般在春季秋季10-11月采挖。挖出后用淘米水洗净泥沙和天麻表面的菌索,然后放蒸笼蒸10-25分钟,根据天麻大小而定。蒸好直接晾晒或烘干即可,注意阴雨天防止霉变。

  7病虫防治

  1、根茎腐烂:要严格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培养菌枝、菌种时,菌种一定要纯;加大接菌量,抑制杂菌生长。

  2、乱根病:如因菌致病,则应选用新鲜木材培育菌材,尽可能缩短培养时间。培养土要填实,不留空隙,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同时也可加大蜜环菌用量,形成蜜环菌生长优势,抑制杂菌生长。在小畦种植时,有利蜜环菌和天麻生长,感染霉菌时,损失也较小。如因雨水过多则应选地势较高,不积水,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地方种植天麻;加强窖场管理,做好防旱、防涝,保持窖内湿度稳定,提供蜜环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以抑制杂菌生长。

  3、蛴螬、蝼蛄:每100平方米内用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0.15公斤加少量水稀释,拌细土10-15公斤制成毒土撒施。或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粉蚧:可在天麻收获时进行捕杀,将危害严重的菌材烧毁。

天麻的种植技术相关文章:

1.天麻的栽培技术方法

2.家种天麻如何种植

3.天麻的种植方法

4.室内天麻的种植技术

5.天麻的种植条件

    2899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