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茶道四谛是什么

曾扬分享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怡、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茶道四谛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四谛的介绍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静”是中国茶道灵魂能以奠立和实现的凭藉,“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是脉搏,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丝感动和一次次颤抖。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品茶人的心灵宗教,是白开水中的人生况味,是无字书里的千言万语,是情侣眼眸的默默对视。“真”是“和”的真,“静”的真,“怡”的真。“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参悟,是透彻,是从容,是圆寂,是宇宙,是八封。

  茶道的起源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在民间,千百年来,关于它的起源,有神话也有传说。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书中关于茶的起源是这样记载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关于这段文字记载,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

  一是说神农为给百姓治病,尝遍百草以配制草药。在煮水时,茶叶偶然落入锅中,神农在品饮后发现其口感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药效,便把茶叶作为可以治病的饮料向百姓推广。

  另外一个版本是说神农在尝百草配药时,食入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倒在茶树下,有露水自茶树叶流入神农的口中解了神农所中之毒,从此,茶叶便被人们所应用。

  “茶”字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很多。

  晋代郭璞注的《古三经注疏.尔雅注》里,茶被叫做“槚(jiǎ)”。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里,把茶叫做“荈诧(chuǎnchà)”,并将其列为二十四种药物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将茶列为药物的文字记载。

  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在其《方言》中谈到蜀西南产茶,把茶叫做“蔎”。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有“茗,荼芽也”、“荼,苦茶也”的解释。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列举了唐代以前人们对茶的几种称呼:“其名,一曰荼,二曰槚,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一般认为,唐代中期以前,茶写为“荼”。唐代中期以后,随着茶的发展与兴盛,在民间,人们逐渐以“茶”字取代了“荼”字。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茶”的所有称呼统一规定为“茶”。至此,“茶”的形、音、义被确定并逐步流传开来。

  茶源于中国,在人们发现并利用它之前,它便已经存在。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在中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便提及了野生大茶树。如今,更有资料证明,野生大茶树遍布中国10个省区,多达198处。

  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其时间之早、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树体之大、形状之奇均居于世界首位。有文字证明,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培育与利用茶树。

  中国茶道精神

  清

  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道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英文似purity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敬

  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

  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英语可译为harmony。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猜你感兴趣:

1.中国茶道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2.茶道上用的工具叫什么

3.中国茶道的资料介绍

4.茶道精神是什么的核心

5.茶道卡通图片大全

6.中国茶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7.茶道之精神阅读答案

8.中国茶道的精神理念

9.茶道手机主题的图片有什么

    339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