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学习中国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2)

曾扬分享

  学习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篇4

  茶文化的学习心得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后,它更是闪烁着耀人的光芒。在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详细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的发展史,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有感悟。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的名称很多,“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至欧美,产生巨大影响。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同样也是茶叶的原产地。

  茶文化是以茶道为核心的,德贯穿于茶文化的始终。关于这个德我是比较有感触的,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特别需要道德来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早在两千年以前,我们的”圣人“孔子就提出了伦理道德,非常重视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臣要忠君,还有其他的平民百姓全部都要按照这标准来做。虽然以前的伦理道德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发展,尽管它有着种种弊端,但毫无疑问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和中国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没有这伦理道德的束缚,也许中国早已经像其他的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了。相对于古代,纵观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道德已经被人们摒弃了,人们的道德已经跌到了最低点,可谓硕果仅存了。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什么“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的道德缺失。当然,这些事件多多少少也唤起了一些人对道德的呼唤,重新倡导我们几千年前古人所早已经领悟的道德,但里面的糟粕是需要摒弃的。但愿我们是社会真的可以唤起道德这面旗子,否则,一个国家是很难强大并延续下去的。

  我个人对道德是十分推崇的,在日常的生活也严格遵守一些基本道德。虽然有时在别人眼中有些另类,但我依然坚持,不求影响别人,但求心中无过。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事,我的家人都是比较有德行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感染着我。小时候,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爷爷经常去义务修路、搭桥等,那时我真的觉得他们很傻,但慢慢地我就领悟到其中的真谛了。其实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就是创造快乐,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德行不仅是茶文化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人生的核心,遵守德行就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除了德,还有定和静是很有感悟的。在我的理解中,定和静虽然有着字面上的差别,但大体上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定中有静,静中必有定,两者是不可割离的,必须连在一起。 十分赞同到的。我自己是把它理解为心定,内心平静并坚定。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一切问题就能引刃而解了,但往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充满浮躁的社会中,能定下来更显得可贵了。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浮躁的人,定下来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很难做到的,但学习了茶文化后,特别是看到我们上课时那种淡定,真的让我感悟良多,特别是在上课时,我觉得我无法不定下来,因为上课时的那种气氛感染了我,使我能够定下来,即使有时不是很认真去听课,但老师常说的,能两节课安静地坐下来,一种不小的成功了。

  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最大境界。

  茶文化的精髓还有孝、恭敬心、谦卑等很多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启发和教育意义的东西,只有慢慢地深入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

  今学期选择了茶文化,真的没有选错。这节课不仅是学习茶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成功的方法。在现在的学习中,都是以专业课为主,而专业课都是一些理工科的,都是容易让人浮躁的,往往是缺少人文知识的,很多人力最基本的礼仪都没有,更不要说自身的内涵了。而茶文化这门课,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平时的学习中,选修这样一门课,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露,让我们干枯的内心得到一丝滋润。

  虽然在课堂上我没有学到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只会一点很简单的

  知识,但我却学会了比茶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茶文化真是让我获益良多,我尽量地让自己可以独善自身,让自己的觉悟和智慧更上一层。一门让人感悟良多,收获甚丰的课,一门真正有意义的课.

  学习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篇5

  “茶文化”杂感

  时下有很多人都在谈论茶文化,虽然不见得真正热衷于茶文化的学习,也不见得有着真思考和真热爱,但谈却总是爱谈的。好像在他们漫不经心的说说道道中就真的能为自己说道出一个活生生的“茶文化”来一般。

  在开口谈茶文化之前。至少的态度,是要先问问究竟什么是文化,人的社会为什么会有以及需要这么个“文化”?其次是要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特质是什么。它与西洋文化的区别在哪里?然后才能对茶文化有个真的思维和认识。毫无疑问,茶文化是属于道地的中国文化范畴,如果弄不明白中国文化之特质所在而去谈茶文化。大概开口前后都是稀里糊涂。

  在我们这个时代,经常可以遇见种种“中西文化交流”之类的活动,但总体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立意,好像凡是传统的、保守的、物质落后的那些东西就统统归于中国,而新鲜的、开放的、创新的那些元素,则多是来自西方的某种精神。而很多人还常常会以我国“五千年传统文明”和儒释道云云的为荣,并摆出姿态要致力于向西方传播我们的这种文明。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他们只是依傍于我国先贤们所创造出来的遗产而吃祖宗饭。把有形物质层面上的古玩字画、建筑服装、曲艺园林、语言民俗以及“茶文化”等等之类的所谓“中国风”,引为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某种骄傲,以此献媚于西方。好像这样便壮了胆气,便可以当老师,便至少有资格做个西方的好学生,有了某种心理的平衡一般。在中国人面前,他们会去代言西方的种种“优秀”和“先进”,而在西方人面前,他们又代表了中国的“传统”和东方情调以及儒释道的“甚深智慧”云云。

  这实在不是在传播我国的文明,而是一边利用祖宗,一边与西方人做种种物质和精神上的交易。他们往往也会在中国人面前取笑或鄙夷一下西方人,以证明自己终究还是个中国人。这些人往往是对中西方都谈不上喜欢也都根本不研究的人,他们只是偷懒式地爱占各种便宜罢了。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那按你说应该怎么个做法才对,难道这些不是我们的文化,不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对外交流吗?难道让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国还会有错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文化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你怎么去继承和交流,你让西方人来了解什么?你只是为了交流而生搬硬造出一个“交流”罢了,目的不在交流而是在交易。

  我们当然也知道中西文化肯定是有大不同的,但也只是停留在含含混混的知道上,至其根本不同处在于哪里。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至于人的长相性格、服饰语言、建筑生活,乃至学术宗教,诸如这些,就是中西方的不同了吗?若是这样,那这些所谓的“不同”,只要稍有接触。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也都能“研究”得出来,哪里还需要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之流前仆后继地去著书立说和“促进交流与合作”?

  这些所谓的中西方的“不同”,我们中国古人称之为“象”,是形而下的一些表面现象而已。通过这些“象”,虽然的确是可以“格物致知”而明了其背后深刻的“道”和“理”,但我们只停留在这各种“象”的上面,把这个“象”玩得不亦乐乎,玩得得心应手。这是讲道理的事情吗?

  因此,要我说来,那些真正喜爱茶文化的人,是一定会有甚深思考的,绝不会忙于做各种表面文章。因为至少要面临的思考就有这么三个大要素:其一,要厘清中西方文化根由之不同处;其二,要在各种纷繁杂乱的信息中明了中华文化之正统所在;其三。要清楚古今时代境况之差别。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对中华茶文化有一脉之相承,也才能够有可能真正谈对了茶文化。

  常读古书的人大概会知道,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是找不到连在一起的“文化”这么一个词语的。“文化”这个词,是近代从英文中翻译而来。而近代中国先贤们翻译外文的初衷,只是迫于“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势,是为了了解突如其来的我们当时实在难以理解的西方器物文明,以便能与其做文明上的沟通,也以便能正面迎接其挑战,而从来就不是为了向他们去学习云云,一味引进他们的所谓“文明”。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鸦片战争,然后是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然后是百日维新君主立宪的尝试,之后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国民革命,最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新中国。

  所有的这些努力,前仆后继,荡气回肠,都是因为我们的先贤们深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深刻了悟我们中国文明的本质优越,因此为了解决中国所骤临的这个“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问题而所做出来的种种思考、尝试和变革。他们绝非是因为受了“教育的洗脑”然后为了去爱国而造作地“爱起了国”。而是真正理解和清楚地看见了我国文明优越性之所在和之所以然,因此而做出了一种理智上的决定。而正因了这份深刻的理智,他们的奋斗才是勇往直前的,他们的情感也才是真情流露的。先贤们的这份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苦心,现在的这许许多多盲目热衷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各种活动的人们,能否真正理解倒在其次,但至少不应该完全地罔顾茫然。还找各种各样不成体系的新潮的西方式的“理论”和“价值”,为自己的内心找依靠,也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解——所谓“人权自由民主个性”之类云山雾罩的空口抢白。

  近代用来翻译英文的“文化”一词。在我国自己的典籍中自有其出处和源流,只有先明白了这一关节,明白了“文”和“化”在纯正的汉语语境中的意味,才有可能会理解当时为什么选出这么两个字组成这么一个词来体现西方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从而才能够有机会真正地明白“文化”的前世今生。

  然后,再来谈谈茶身上的“文化”。

  学习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篇6

  学习茶文化的体会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猜你感兴趣:

1.中国茶文化心得体会

2.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

3.茶文化心得体会的范文

4.茶艺学优秀范文

5.学习茶道的感悟范文

6.茶道学习心得的文章

302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