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婺源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曾扬分享

  婺源的茶文化是婺源干百年来植茶、制茶、品茶历史的丰厚积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婺源茶文化的基本介绍,一起来看看。

  婺源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从鸳鸯湖沿着景德镇至婺源的公路赶回婺源,约10公里处,金山生态茶叶观光园就到了。“绿丝遍山野,户户飘茶香”,进金山生态茶叶观光园,山坡上下700多亩有机茶树展现在我们面前,用来制作‘‘乌牛早”、“上梅洲”等国家优质名茶的茶树,布满茶园,碧绿欲滴。粉壁黛瓦的茶艺馆坐落在一块平坦的土地上,与四周的青山绿水构成一道和谐的风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跟随采茶姑娘人园采茶,还是去体验制茶的过程,或者到茶艺馆里观看当地茶姑优雅的茶道表演。

  武口茶场位于紫阳镇北郊,拥有一万余亩的茶园。它与浙江杭州茶场、广州英德茶场、贵州都匀茶场并称为中国四大茶。因为这片茶园就位于星江之畔,朱绯塘的旧地,周围是山丘、河流、古村落,所以风景宜人,也是观赏采茶的好去处

  婺源盛产茶叶,随之而来的“茶文化”也是丰富多彩。

  婺源手工制茶作为婺源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婺源优质名茶的主要基础。历史上的团饼茶手工制作程序,大体经过早春采、揉、拍、焙、穿、封和干的若干步骤。而自明初朝廷停止龙凤团茶进贡后,炒青绿茶遂成为整源绿茶的主体。

  新中国建立之前,婺源绿茶(简称“婺绿”)的采摘、加工和制作,都采取手工进行。’采摘的茶叶一般有“春茶”和“夏茶”之分,俗称“头茶”和“子茶”,当然,以而前采摘的春茶质量为上乘。采摘的鲜茶,一般经过以下加工精制程序,方才能获得优质的“婺绿”。这些程序依次是:下锅杀青,揉成条状,解块摊晾,烘坯至爽,热锅焙干,直到上霜,制成初级制品,俗称“毛茶”。从毛茶制成精茶,还需经过筛分、补火、拣杂,再经过分筛、抖筛、撼分、补火、割末、风戽、拼配等工序,方才最后制成。精制的茶叶还要装锡罐,以便密封,使之不受潮不污染,保持醇正的香气。新中国成立后,婺源制茶基本上采用了机器加工与制作,仅在偏远山村民间茶农还个别使用手工制作加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丰盛的茶叶资源是婺源民间饮茶民俗形成的重要原因,而民间的饮茶民俗文化恰哈是婺源茶文化根深蒂固的物质基础。自古至今,饮茶一直是婺源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习俗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一般来说,早上和饭后,婺源人喜欢泡上一壶绿茶饮用。至于亲朋好友来访,沏茶款待则是必备的节目,毕竟婺源每户人家一年四季都储存有茶叶,以备随时饮用。如果用白开水招待客人,这在茶乡婺源可是一个不礼貌和不尊敬的举动。

  婺源茶文化还体现在乡间古道和偏僻山路广设的茶亭上。婺源人讲究儒家的、佛家的行善施舍和普济众生。在行人必经的乡间道路和丛山峻岭间的古道上,邻近的村民或宗族或个人,往往捐建茶亭,专门为行人供应茶水,以解行旅之人的饥渴。我们没有对婺源历史上的茶亭作过专门的统计,但少说也不下数百个。徽饶古道浙岭上的堆婆冢的故事,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清末“募化重修浙岭头万善高佛殿茶亭石板暨庵 前石塔”的石碑还平静地镶嵌在万善南壁上,那茶亭墙上白底黑字书写的“饮水即思源”的五个透劲楷书也依然清晰惹眼。

  婺源茶文化的历史

  南宋以来,特别是明代,婺源因是朱熹故里,儒学盛行,文风鼎盛,茶礼、茶俗就蔚然成风,在文人的推动下,茶道也不断发展丰富,溶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由于主体、地域文化条件的不同,茶道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多层次的。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婺源茶道中的“农家茶’、“富室茶”和“文士茶”,正是从民间整理而成的,反映出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态。比如,在婺源乡村,不仅家家会种茶,而且人人善做茶、饮茶。 他们不论是上山伐木,还是下田耕作,都要带上用竹子做成的茶筒。为了路人方便,村间道路还没有茶亭。家里待客,更是非茶不可,铜壶烧水,瓷壶冲泡,然后再分茶敬客,盛茶则用“汤瓯”,一种类似小碗的茶具。这就是“农家茶”,形式比较简朴,贵在真诚亲切。 而“富室茶”,则迥然相异。

  富裕人家,房子高大宽敞,会客常在堂前或花厅,窗棂明灿,桌椅红亮,有些还在墙上挂几轴书画,颇具气派。客人无论是围八仙桌或分列两旁,坐位均有大小之分,因此,敬茶时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不能有些许差池。茶具,亦更讲究,一般用锡制的通气壶烧水,有的还用银壶。饮茶则是粉彩、古彩或青花的“滗盂”,大多是瓷托,亦有用锡、银托的,真可谓器尽奢华。

  茶文化的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和中国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国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茶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为茗品。


猜你感兴趣:

1.中国各地的茶文化介绍

2.水口茶文化的旅游景区介绍

3.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的内容介绍

4.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的介绍

5.湖北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的介绍

    296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