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茶艺与茶文化大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曾扬分享

  作为大学生学习茶艺有哪些好处?对于茶艺与茶文化大学考试试题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与茶文化大学考试试题,一起来看看。

  茶艺与茶文化大学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茶艺:它的解释分成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 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和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狭义的定义是:指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包涵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两个层次。泡茶是手段、方法,品茶是目的。是茶文化的中心。

  2、茶道:①所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学习礼法,美心修德,增进友谊,是一种有益的和美仪式。②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善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是茶事活动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完美结合。指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是茶文化的核心。

  3、茶艺表演:指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

  4、茶礼:又叫“茶银”,是聘礼的一种,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

  二、填空或选择 10个

  1、云南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2、茶文化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3、茶艺:技艺、礼法、道

  4、四艺:插花、挂画、点茶、焚香

  5、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

  6、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工夫茶、正山小种红茶

  7、乌龙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乌龙茶

  8、影响茶叶品质的制作方法:发酵、揉捻、焙火

  9、茶叶分类: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抹茶、粉茶

  10、西湖龙井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11、鉴别新陈茶:①香气:新茶气味清香、浓郁;陈茶香气低浊,甚至有霉味或无味。②色泽。新茶看起来都较有光泽、清澈,而陈茶均较晦暗。如绿茶新茶青翠嫩绿,陈茶则黄绿、枯灰;红茶新茶乌润,而陈茶灰褐。③滋味。新茶滋味醇厚、鲜爽,陈茶滋味淡薄、滞沌。

  12、审评用具:审评台、审评杯碗(白色瓷质)、审评杯(容量150毫升)、审评匙(容量5-10毫升)、审评盘(150-200克,有一角缺口)、叶底盘、审评用水、天平、计时器、其他(刻度尺、茶匙、烧水壶、塑料桶、网匙、电炉)。

  13、外形审评:观察干茶的条索、嫩度、整碎和净度。(干茶以松紧、重实、芽毫多、叶质嫩、匀整、无杂为好)

  14、汤色审评:茶汤的浓度、深浅、明暗、清浊程度。(茶汤色以黄绿明亮为好)

  15、香气审评:先热闻后冷闻,闻时,将杯盖半掀开,接近鼻子,以辨别香气高地、强弱、持久程度、纯正还是有异味等。(以高锐、鲜爽、浓烈、持久、纯正、无异味为好)

  16、滋味审评:茶汤的滋味有浓淡、厚薄、甘甜、苦涩、鲜、酸。(以口感醇厚甘甜为好)

  17、叶底审评:看用沸水冲泡过后的茶叶。(以细嫩多芽、芽叶完整、柔软、肥厚、匀齐者为好)

  18、茶汤制备:称取样茶3.0-5.0g(乌龙茶5g)投入审评杯内,茶水比1:50,注满沸水,加盖,计时3-5min,到规定时间后,将杯内茶汤滤入审评碗内,留叶底于杯中。

  19、内质审评:审评顺序:开汤后,按香气(热嗅)、汤色(绿茶先观汤色)、香气(温嗅)、滋味、香气(冷嗅)、叶底的顺序逐项审评。

  三、简答题 3-4个

  1、简述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初制工序

  茶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初烘、摊凉、复烘)→毛茶

  武夷岩茶精制工序

  毛茶→归堆、定级→筛号茶取料→拣剔→筛号茶拼配

  干燥→摊凉→匀堆装箱→产品茶

  2、简述绿茶的冲泡流程

  流程:①准备好冲泡绿茶使用的茶具(玻璃杯)

  ②焚香静气

  ③玻璃杯一次注入开水洗杯

  ④用茶匙将绿茶拨入玻璃杯中

  ⑤用开水注入杯子中,洗茶时间在15s以内

  ⑥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开水注入七分满

  ⑦品茶

  3、简述茶叶审评因子与审评过程

  审评因子:名优茶和初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五项因子”。 精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外形的形态、色泽、匀整度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八项因子”。

  审评过程:取样、外形审评、茶汤制备、内质审评、审评结果判定

  4、简述国家标准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品种的特征

  特征: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晴蜒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采摘以开面三四叶为准。内质香气馥郁,隽永,花香明显,滋味醇厚爽滑,回甘快,岩韵明显。汤色橙黄明亮,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至8次以上。

  5、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影响茶叶品质的有哪些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水、干物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芳香物质、色素、糖类) 影响成分: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芳香物质、茶色素、茶多糖

  6、茶席设计的要素。

  要素:茶具组合、席面设计、配饰选择、茶点搭配、空间设计

  四、判断题或分析题 1-2个

  1、乌龙茶、红茶、绿茶茶叶审评的因子权重与评分计算

  2、乌龙茶、红茶、绿茶的茶叶加工工艺有哪些环节。

  乌龙茶(半发酵茶):茶青 – 萎凋 – 炒青 – 初干 – 热团揉 – 再干

  红茶(全发酵茶):茶青 - 萎凋 - 揉捻 - 发酵 - 干燥

  绿茶(不发酵茶):茶青 - 杀青 - 揉捻 - 干燥

  3、茶树适宜的生长环境。

  ①气候:茶树性喜温暖、湿润,适宜生长温度18-25℃,年降水量1500-2000mm,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

  ②日照:日照时间长,光度强,适宜红茶;日光照射少,宜制绿茶。

  ③土壤:适宜在土质疏松、上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偏酸性土壤中生长,PH值在

  4.5-5.5最佳。

  4、根据各季节和地方茶文化特点,设计一款有地方特色的茶席和茶艺操作。

  五、论述题 1-2个

  1、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与特点。

  2、中国茶道精神内涵与儒释道的关系。

  中国茶道精神内涵 - 和、清、静、雅。

  与儒学的关联:在泡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与道学的关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人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茶道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这里与老庄信徒们的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文化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与佛学的关联:佛教认为“道由心悟”,茶文化与佛教相互影响。佛家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间性成佛。禅茶一味,静虑→顿悟。

>>>下一页更多精彩“茶艺与茶文化大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245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