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有关于茶道养生的论文2篇

曾扬分享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道养生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有关于茶道养生的论文1

  茶文化与养生—— 修性养心

  [摘要]茶自从被人类发现以来,它的应用及其无不与茶的营养、保健,乃至药性的密切,所以从古至今,茶与茶疗,一直是祖国医药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药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这却使人们渐渐淡忘了,茶文化的精神实质本是药。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而贯穿中华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并与禅之兴起关系密切。历代相袭而不易。是中国的养生第一要义。

  [关键词] 营养茶疗药学养生

  第一章 阐释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1.1 论茶文化界专家们对茶文化精神的归纳

  若论茶文化的核心,必须先论茶道,因为茶道是茶艺的灵魂,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茶德也,即品茗之道简称,他是茶道精神的概括。故此茶文化精神即为茶德!

  “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至于茶德是什么?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以《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受到当今茶人的广泛认同。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陆羽认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文中提出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去。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茶道基本精神"和、敬、清、寂",本质上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在品茗的清寂中拂除内心和尘埃和彼此间的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朝鲜茶礼倡导的"清、敬、和、乐",强调"中正"精神,也是主张纯化人的品德的中国茶德思想的延伸。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启坤和姚国坤先生提出的"理、敬、清、融",台湾学者范增平先生提出的"和、俭、静、洁",林荆南先生提出的"美、健、性、伦",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等等,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因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饮茶人的应用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过程,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实现人类共同追求和谐、健康、纯洁与安乐的崇高境界。

  1.2 关于陈文华教授茶道精神静和雅的感想

  中国的茶道精神一直没有统一和规范下来,给茶文化,茶道的普及推广带来了诸多不便。茶道是茶艺的灵魂,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有了明确的茶道精神作为指导,中国茶文化事业就可以永远沿着健康、文明的道路发展。所以茶德的规范话是很有必要的。

  陈文华在《长江流域茶文化》中提出:

  茶之魂---和;

  茶之性---静;

  茶之韵---雅。

  和为茶之魂。《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老子《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又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在佛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倡导世人和睦相处,和诚相爱。“无得贪惜,言色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特征,对中国茶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遂形成了茶之灵魂。

  静为茶之性。儒家以静为本,致良知,止于至善,是以虚静之态作为人与自然万物通慧的途径。对于道家来说,静虚则明,明则通,“无欲则静”。佛学追求静虑,以达顿悟。空灵澄静,物我两忘。茶道精神的主要特征,皆包括在“静”之内。禅茶一味,禅借茶以入静悟道,茶因禅而提高审美意境。茶,草木之灵者,出自山源,具有精清、淡洁、雅静的品性,微寒、味醇的自然特性,饮后会使人更为安静,宁静、冷静、文静、闲静、雅静、肃静、寂静,因而被誉为“智慧的静穆”。

  雅为茶之韵。茶可雅志。儒家称品茗活动为雅尚。中国茶艺之雅与儒、释、道之雅有相通之处。“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在儒家看来,俗人是不懂品饮之道的,只有脱俗的雅士才可能成为茶人。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做事理念中,雅是修身养性的目标。佛、道两家也求雅,但远不如儒家的执著和深刻。儒家通过“薰陶德化”去建立理想人格,确立了“雅志”的惟一必经之路,以茶之雅育人之雅,到茶艺之雅、茶道之雅。

  得茶之三味,方可领略品茗的最高境界。茶即人,人即茶。人看茶,茶到人中去;茶看人,人到茶中来。茶替我代言,我替茶传神,托茶言志,借茶写心,茶我相照。

  1.3 自己对茶道精神的感悟

  在中国艺术的范畴中,只要有根可循,有据可依,即可发表言论。我对茶德的看法从陈教授茶道精神得出感悟,认为静、和即可,何须用雅!雅为茶之韵。茶可雅志。本无可厚非!孰不知“一人之身就有天下之相,一人之身就有宇宙之相的修身之重”虽则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做事理念中,雅是修身养性的目标,但不是根本,只是外在表现的形式。因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身则不修,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为惘然!那么如何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呢?老子以“道”释万物之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永恒的“和”意义!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后人多愚,殊不知“言老子(言)犹龙也!”故“道”之渊,岂可尽述!其意“和”耳。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管子心术》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虚以静后。《心经》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儒释道诠释大自然的规律既是如此,何况人乎!今且举小例加以论证!例如一舞团,每人舞技不论,从个体言,或静或动,从容而舞,形舒意广,像是俯身,又像是仰望;像是来、又像是往。雍容不迫!似飞翔,似步行;似辣立,又似斜倾。不失法度!这是“静”、“和”之妙用!若众人配合“和”谐,皆能如此!又岂为不雅!

  第二章 儒释道文化的养生观

  2.1 探讨儒家文化养生观

  儒家的养生文化概括为实用理性和自强不息。实用理性是指一种理性精神或态度,以极端重视现实实用为特点。

  孔子指出:“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息,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三者,死于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乎。”显然,孔子既倡导养身葆形,反对“寝处不时,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放浪形骸的行为与习惯;更倡导养心葆神,强调注重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情操的修养,反对“嗜欲无厌”,“忿怒不息”等情志过极的心态与作风。他认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举止持重,坦荡豁达,顺应自然而形神共葆,故能健康长寿。

  孔子强调:“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成,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明确地告诫人们,应当依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与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孔子欣赏清心寡欲、乐观豁达、刚毅坚强的处世态度,反对怨天尤人的心态。对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皆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由衷赞叹“贤哉,回也。”孔子认为,骄傲自大、游荡忘返、饮食荒淫最有害于健康,而调节行动、道人之善、结交好友才有益于养生。

  以孔孟为核心的儒家养生观注重养神,尤其强调振奋精神,“养浩然之气”(《孟子》)。孔子认为,养心葆神贵在生活有规律,情志中和而“不形于色”,以无害于性命生机。儒家在提倡仁爱修身的同时,还以正心、收心、养心来追求自我完善。为了更好地养心,他们还提倡以“心斋”,就是通过摒除一切杂念,意念守一,呼吸细长,耳不听闻,只有心能感觉,进而使神、气合一,让自然之气随呼吸而出入,进入一种清虚、纯静的境界。这一种崇尚自然天地之气,用绵绵细长的自然呼吸方法,不加任何主观的意念去控制干扰。这种“心斋”气功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起到养心的良好效果。儒家除了修身养心之外,还提倡孝悌、中庸。孝悌是儒家“仁”的内容之一,他们强调孝悌,竭力主张对父母长辈不仅要尽心奉养,而要十分敬重。中庸是儒家的思想和行为法则的准绳。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待人处事做到不偏不倚,允执其中,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另外,早期儒家主张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修身养性,在当时就受到养生家的肯定。

  2.2 论述玄宗精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强调人与自然的谐调、统一、和谐一致。自古以来,中国茶人就把老庄的“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引入茶道理念之中。道家修炼,主张内省,崇尚自然,清心寡欲。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理念,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的目标,道家传人们相信在饮茶中可以得到充分感受。

  “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动养生思想

  如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重要经典《西升经》中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养性延命录》也说:“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佚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道家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强调了个人主动不懈地修养以臻长寿,而否定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这种生死观看似“反乎自然”,实质上是最高层次的“顺应自然”.这也是道家注重养生术的发展应用的重要思想基础。

  自然无为的养生思想

  《道德经》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道”是化生天地万物之母.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其本性是无为的。“道”的最根本的规律就是自然、无为。按照道家的理解,“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即事物本身规律的体现。“无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人为;同时,“无为”还有“无意识”、:无目的”的含义,也就是说,“天”或“道”的活动,完全是一种自然过程,没有任何目的或意识。故“天”或“道”能够长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七章》),“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齐家治国如此,修身养性(命)亦是如此。如果违背自然的规律,人为干涉人或事物的发展进程,结果只会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自然无为之道来养生,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自然无为”是道家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同样贯穿于道家养生理论之中。秦汉之后道家的产生和发展,继承了先秦道家老庄的基本思想,并在其后的历史发展中,起到继承和发展道家思想的重要历史作用。在养生思想上,道家“自然无为”的养生思想也贯穿于《道藏》养生思想的主体之中。

  重视修德的养生思想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道因德而化生大千世界。自然而然的宇宙运化法则就是道,以有形之品物来彰显宇宙运化法则就是德。人的德本得于道,心慈行善最近于道。故《道德经》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若想长寿,就应当心慈行善;而心毒行恶则远离“天道”,就会减寿损年。如《抱朴子》中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朴子养生论》亦言:“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行一善则魂神乐(魂神好生),构一恶则魄神欢(魄神乐死)。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养生之理尽于此矣”。因此.人应当心慈于物,与人为善,以近于道,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重视以德养生,体现了无为与有为的辩证认识,既重视自然无为,也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养生态度。

  形神相守的养生思想

  如《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素问·上古天真论》亦日:“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形与神相互依存的关系。形神相守,方能长生;若形神分离,则生命终结。故《灵枢·天年》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那么怎样才能够形神相守呢?《庄子·在宥》告诉我们:“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因此,人若要长生久视,就应当经常收视返听、恬淡虚无,使形神相守。

  总之,相同的理想目标和价值取向即追求延年益寿.是医道相通的纽带,道家所论医药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的发展。《道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部部皆为医书,对其中的养生内容进行发掘、整理,不仅对研究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历史,而且对进一步促进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完善,指导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科学地做好养生保健,都很有启迪。

  2.3窥一斑见全豹 ——《般若波罗蜜心经》详解

  正宗的《心经》是梵文的,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是从“六波罗蜜多”独立出来的,原义大有发展。它称“心”,确是核心,由此可以扩大到佛教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甚至可以涉及印度社会思想的历史发展全貌,从分析世界到神秘主义。由于其中以口诀式列举了佛教重要教义(如: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简短易记,因此在中国有广泛的应用:和尚拜佛念它,超度亡灵也念它;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更是多次提它;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经典。

  《西游记》在第一回中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暗示出“三界唯心”这个佛教范畴,灵台、方寸皆为心之别名,“斜月三星”是心字的形象化比喻,秦观有“一钩斜月带三星”之句、怀琏大觉有“三星偃月宫”之句可证;也顺便为第十九回的“玄奘受《心经》”埋下伏笔。“玄奘受《心经》”故事来源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它由玄奘的弟子兼译经助手慧立、彦悰根据史实和传说整理笺补而成,其文曰:

  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悯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正如胡适考证所说:“本是事实,夹着一点宗教的心理作用。他们最能给小说家许多暗示。”吴承恩将其改头换面,插入了玄奘的西行途中。

  佛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惟是很多人还末认识此心,迷了此心,受苦无量,生死轮回无了期,惟有诸佛菩萨明了此心,圆满明白此心时名之为佛,所谓水清月现,心清佛现。圣一老菩萨很慈悲,在‘心经讲记’内清楚地讲解应如何明心见性,为大家种下菩提种子。大乘起信论谓心有四相:生、住、异、灭。凡夫于四相中只明灭相,心灭了凡夫以为明,其实不明,心走了,灭了,心已不在,那时如何明心,所谓贼后兴兵,贼走了,兵来地无用,所以凡夫不称为觉——心灭了才觉又有什么用呢?

  异相又如何呢?觉异无异,一觉心的异相,这个‘异’便空了,是为觉异无异。例如人发梦,觉梦无梦,想错,觉错无错。

  不住相布施,一供一切供,无住心犹如虚空,功德亦犹如虚空。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菩萨觉住无住,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若住布施,不能修持戒,若住忍辱,不能修禅定,菩萨如是无所住,六度万行齐修。

  心的生相又如何?若觉生则无生,无生又是什么?无生就是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生,十地菩萨还有二分无明生,初地菩萨有十分无明生,佛见心的生相,觉生则无生,见无生心,观一切法无生,证得无生法忍:烦恼是生法,烦恼不生便是菩提,业障不生就是解脱,生死不生是涅盘,众生无生是为诸佛,所以众生成佛很容易,只要能够觉生无生便是佛,因此,佛称为大圆满觉。

  佛对心的四相最清楚,最明白,所以称为明心——觉生无生、觉住无住、觉异无异、觉灭亦无减,生住异灭四相皆无,是为菩提心、清净心,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唯佛究竟,凡夫迷而不觉。

  第三章 宗教与茶,养生天下

  3.1 儒释道精神与茶道精神的异曲同工

  “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铜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我们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以静为本,以静为美。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3.2 用医易学术验证茶道与宗教养生观的正确性

  “和”中国养生之大道;“静”中国养生之法宝。

  《周易》对宇宙平衡秩序的揭示,反应了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基本原则,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具有朴素的唯物性质。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内经》则基于“形与神具”的思想,更加深入地阐发了养心葆神的重要性。《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灵枢口问》告诫:“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神为一身之主帅,心神异常必致形体失安。养心葆神的关键在于内守正气,“令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金匮要略》)否则,机体便失去了强健的根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明确指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这就是强调养心葆神必抛弃杂念,不卑不亢;防止患得患失而情志过极、伤阴损阳,变生形体诸病。

  “潜龙勿用”是《周易》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题。《乾卦》初九日:“潜龙,勿用。”龙是指龙星。《说文》“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潜龙”是指潜渊之龙,隐而不见。爻辞提醒人们,处在这种状态,便应静而不动,以伺时机。《艮卦·彖传》亦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卦义为静止,与“潜龙勿用”一脉相承。两则爻辞在于表明凡事必须等待时机,谨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为,失去理智;否则便大难当头,灾不可免。中医养生接受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要做到“不妄作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从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内守”。中医养生注重内因,所谓“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精神内守”方面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3.3 茶道养生其用微乎,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复如是

  夫云云“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为道也。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之和

  当政者只有做到与民同忧乐,做到执政为民、为政清廉,做到与民鱼水交融、和谐共处,做到为政宽和、政通人和,才能实现民心安定、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和谐目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平天下的前提是治国,而治国的前提则是齐家。君主只有信奉“孝”道,以身作则,成为天下万民的楷模,人民才会纷纷效仿,天下才能成为一家。人与社会和睦共处,贵和持中,用伦理道德和礼乐制度来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就是要以“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这种以民为本,以天下苍生的饥寒冻饿与否作为评价政治好坏的根本标准的思想,根本着眼点还是在于这个统治秩序的和谐与否。

  “循序渐进;动静相宜”管理之静

  公家管理;公司管理,管理制度的设置和管理措施的推行,都要求合乎时机,顺应自然,“静作得时,天地与之”。不可单凭主观的意念率意为之,以至走向事物的反面。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让治国的理念与方法随着情况的变化,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有所改变,“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所以高明的统治者理应顺从客观,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率理而动,一切“道法自然”,凡事“无为自化”。在治国上,首先要求统治者做到海纳百川,虚怀若谷,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谦卑处下,宽容包纳,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当静则止”在上者虚静无为,在下者循理而动,各不逾矩,双方按照各自的自然本性和谐地共存于一个体制之中。

  参考文献:

  [1]陈文华著 《中国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9月

  [2]陈文华著 《茶道历史》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 9月

  [3]老子著 麦田,刘斌译《道德经》华夏出版社 2009年03月

  [4]孔子著 张燕婴译 《论语》 中华书局 2006年09月

  [5]孟子等著 《四书五经(合订本)》 中华书局 2009年1月

  [6]陆羽等著《茶道·茶经》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7]吴承恩著 曹松校点《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10月

  [8]于江泓 王黎亚 著《黄帝内经》花城出版社2004年10月

  [9]陈君慧 编著 《曾国藩全书》线装书局2008年9月

  [10]许慎 著《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95年4月

  [11]慧能著 鸠摩罗什译《金刚经·心经》华夏出版社 2006年01月

  [12]张仲景 撰《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有关于茶道养生的论文2

  茶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影响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从产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且发展长久不衰,是由其自身独特的原因。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高校学生教育中,它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茶道精神就是很好的体现,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三观”和积极的心态,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内在的气质和修养。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我国的茶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人对茶的研究成果体验,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侧面反映。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精髓可以归结为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有社交、礼仪、艺术等诸多方面,并且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大。高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它的教育内涵与茶文化是有某种程度和意义上的共通性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用茶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内涵的描述,分析了茶文化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我国茶文化的综述

  茶文化是人们以茶为载体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内容。它的核心是茶。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为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对茶文化定义,它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与茶相关的一系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从属于“中介文化”的范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茶文化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产业科技以及茶类和茶具、茶艺、茶画等等艺术表现形式,由茶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茶道精神、茶德等方面。总体上来说,它的结构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我们从茶事活动的行为文化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来完成。我国古代诗词中像“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充分说明了敬茶的习惯已经形成。此外,还包括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风俗。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茶艺习惯也大不相同,各自有自身的特色,这也正是茶事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除了行为文化外,还包括心态文化。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所包含的新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都是在前期茶事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在品茶时内心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并且由此产生一系列丰富联想,体现出茶叶生产以及茶区生活的文艺作品,把茶艺和人生处世哲学充分结合,进一步上升到哲理层面的高度,也就形成了茶德、茶道等。这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占有核心位置。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简述,可以看出,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为一体的产物,它的各种衍生行为和现象都是茶叶多样性应用的一种体现,这些文化是围绕茶展开的。

  2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2.1形成主体的多元性

  首先,我国古代的政治体系是以帝王为最高统治的,它的地位特殊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茶文化的发展。纵观古代帝王将相,有很多是直接参与到茶文化形成中的,例如宋徽宗、乾隆帝等等都对茶情有独钟,并且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诗词[2]。其次,人民群众是茶文化形成的直接创造者。古代人民不仅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物质成果,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精神财富,这些对后人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准则,基本上最后都纳入到了茶文化的构成体系中。例如当前社会中还有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讲茶”的传统习惯,这也正是茶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体现,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和谐文化。第三,在文人墨客眼中,茶是一种寄情传景的致和之物,可以通过茶来表达思想情感,通过茶来陶冶情操,提升内在气质。这在历朝历代都有明显体现。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饮茶特点各不相同,这样所形成的诗词也就各有特色。但是,中心不变,即围绕茶来作文章,推动茶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2.2历史传承悠久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文明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时期,并且这种文明从诞生到现在没有被隔断。茶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一论述的准确性。“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最早体现人们对茶的认知和关注的,经过神农氏之后,从神农时代至今历经几千年历史,出现了神农氏、陆羽等的茶研究代表人物,陆羽更被称为茶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了更大范围的延伸,例如茶道、茶艺文化传入到了日本、文成公主带茶到塞外、寺院引入茶,实现了禅与茶的结合文化、文人饮茶题诗等等,都是很好的体现,因此,它在时代的发展中变得更具有内涵和独特性。

  2.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茶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每一种文化都是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例如四川少数民族喜爱饮用砖沱茶,西北地区青海、西藏少数民族饮用紧压茶,武陵山一带的土家族饮用擂茶,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喜欢饮用烤茶等等。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饮茶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是与其生活环境和人文文化有重要关系的。

  2.4体系构建的完整性

  我国的茶文化结构具有物质、制度、行为以及心态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的物质文化主要有茶叶的选种、栽培、加工以及包装运输等劳动,同时也包括与饮茶相关的茶桌、茶具等的事物存在;其次,它的制度文化包括茶叶专卖制度、茶马贸易等;第三,它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民风和民俗的形式表现出,属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国形成的习惯和定势;它的心态文化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心理活动,长久的积淀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层,而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历史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生活意义,因此,可以说它的构成体系是十分完整的。

  3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3.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上述提到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精神,而茶道精神又是和茶人精神紧密相关的。茶人精神指的是茶人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茶人应为具备的素质、风范和面貌。它最朴素的表达就是“默默的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出来的。那么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就可以充分的学习茶人精神,从茶文化中吸取营养,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事原则,这对其未来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以茶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强化,对茶道精神的领悟体会到深层含义,从而自省、审己,正确的定位自己、看待自己,以平和稳定的状态调整人机关系,从而能够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这对现代社会的稳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3.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就是从中领会,并与人的追求相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们以细微的感官来感受茶道,去探寻未知的事物,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层面上超越自我。茶道精神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仁义、诚信,这两方面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当前很多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随意毁约等导致诚信意识严重丧失,而茶文化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品茶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茶道精神,注重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仁义,从而改变自己重新塑造人格,修身养性,以正确的心理心态来服务于社会,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利人利己的贡献。

  3.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高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各个方面都还处于成长完善阶段,那么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入茶文化,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不仅对学生而言,而且对于高校自身来说都是如此。茶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系,其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整个文化体系中,包含了哲学、美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论,而且也渗透了各个宗教的传统文化精髓。高校学生可以从茶文化中体会领悟到华夏文化的魅力,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事,从言行、心理、价值观等方面来不断改进完善,使其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特点,以茶道精神指导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与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充分结合,达到修身养性的同时升华自我。

  4总结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茶文化涉及到的领域较多,所蕴含的内涵极为丰富,这些都是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形成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特色。它对于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方面也是十分有益的,它所体现的诚信、仁义、大爱、宁静致远等的为人处事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改掉陋习,健全人格,从而促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心理,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

有关于茶道养生的论文2篇相关文章:

1.茶道与养生的论文2篇

2.茶道养生文章

3.茶道养生读后感

4.有关于茶道的论文

5.茶道养生的内容

    2078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