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

年味半命题作文

新华分享

年味半命题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年味半命题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年味半命题作文(精品8篇)】,供你选择借鉴。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1

【年的味道】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伴着春风的酒酿,满心欢喜,满心醉人。

来到大街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道路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着,随风飞舞,阳光下更加鲜艳夺目。彩旗飘飘,彩门威武,一派欢乐盈门的景象。

商店里,人们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或衣服,或食品,或鞭炮,或菜蔬。大人拉着小孩,还提着大包小包,满满当当,喜气洋洋。

这就是年的味道:甜蜜、馨香。

浓浓的年味勾起了对儿时过年的回忆……

那时候,在乡下,缺衣少吃,对过年更多的是一种兴奋和期盼。

过了腊八,人们开始置办年货、杀猪宰羊、缝衣洗涮……为忙过年,疲惫的脸上时不时地露出开心的微笑,一年辛苦的果实,只有在过年时才享受品尝。

小孩子每天都有惊喜。要么是一双千层底的新鞋,如果是女孩子,鞋面上还绣有小花,特别漂亮;要么是一身新衣,虽然大出一码,但穿在身上也觉得很有生气;要么是一小包水果糖,含一块在嘴里,那种甜蜜无法形容;要么是煮熟的猪羊骨头,虽然吃起来有点难受(因为是自己养大的),但终究挡不住诱人的香味。

腊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爷,人们就开始又一轮的忙活。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品。土坯房焕然一新,墙上贴年画,窗户贴纸花,门上贴对联,灶上蒸年糕,院子里放鞭炮,孩子们到处跑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这样的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拜年问好。礼物简朴,买不起点心,用自己家的花馍代替,送的是一份情意;孩子们的拜年钱更少,一毛两毛,给的是一份心意。没有铺张,不去攀比,只是满足,因为这样的年味比起平时的生活来,不知强多少倍了。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而今的年味,依然香浓,只是在蓦然回首的一瞬,有点五味杂陈。人生就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旅程,在经历了一番番的春秋冬夏之后,匆匆而去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对年的向往、对仪式感的热情,只是想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静静地走过世俗的身旁,低下头,问一声好,道一声珍重。

恍然间,李谷一的《难忘今宵》传入耳中,“青山在,人未老”,“明年春来再相邀”。是啊,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岁月里,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好好守护自己的亲人朋友,尽情品尝年的味道,以微笑面对生活。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2

大年三十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包饺子。今年除夕真高兴,妈妈同意我包饺子!别急,等会儿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

咱家总动员开始啦!我马上戴着小帽,穿着围裙上阵啦!面皮、肉馅、青菜……没事使者的队伍已陆陆续续向我走来!伟大的妈妈厨师长先拿起面皮,颠了点肉,蘸上水,在手里揉捏着。不一会儿,一个胖胖的“面娃娃”完成了,好简单!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圆圆的面皮,一本正经地撮一堆肉馅,拨进饺子皮正中央,用食指蘸了点水,沿饺皮周围慢慢滑上一圈,自信满满地喊道:“加油,再包一下就大功告成!”可是,那馅儿突莫名的不大听话了,让他老老实实睡到皮里去,可它偏偏要跑出来玩。我把左边的皮刚刚捏好,右边的馅儿冒出头来了;把右边的“塞”进去了,左边的又“负伤”了,真是恼火呀!捏来捏去,手中的饺子不知是皮包馅还是馅包皮,外面都沾满了韭菜汤汁。我快气馁了,就在这时,亲爱的母上大人发话了:“宝贝,你不会就在这里半途而废了吧?”我一听,心里的火焰重又燃烧起来,经过仔细研究原因。哦!开始我包的饺子肉多了,皮小了,所以才会变成肉包皮吗?于是我减少肉馅,越包越多,越包越快,奶奶走过来,不禁为我拍案叫绝。

哗啦一声响,一个个胖娃娃跳进锅里,开始了泡温泉的旅程。而在一旁的我也想加入呢!它们在锅里翩翩起舞,不一会儿饺子就熟了。我一尝,好香啊!

一盘盘的饺子端上桌,伴随着屋外的鞭炮声,阖家团圆品饺子,就是我家的年味。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3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各家各户便开始紧张的筹划着怎样过年了。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

吃年夜饭了,我连忙“疯”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样。你看:鸡、鸭、鱼、肉、海鲜……真是应有尽有。吃饭时妈妈把一个__递给了我(我知道这叫“压岁钱”),并说:“新年快乐!”我接过__,高兴地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又把另一个__给了我弟弟。这时弟弟天真地说:“要是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该多好啊!”“哈哈哈!”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压岁钱多多地拿!

吃完饭,我拿出了烟花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我们先放“芭蕉扇”,我紧紧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点燃导火线,等导火线冒出了白烟后,紧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没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缤纷的,尤其里面还夹着各色的珍珠呢;我们还放了个“太空人”,点燃导火线后,“太空人”就闪出火花,发出绿光,而且会一个劲地冲向太空。

年的热闹不用说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们开心“发疯”之余,妈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的背后寄托着沉重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对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年年过年,年年好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4

记忆中,我家每到春节,讨论最多的就是要不要做面圆子,从和面糊、摊煎饼,斩肉剁馅,十几道工序,好几个人要忙碌整整一天。我们姐妹仨宁愿不吃也不愿做。但是父亲对面圆子有种发自骨子里的挚爱。有一年,我们全家五口人四比一表决不做面圆子了,姐妹仨心中窃喜,终于不要刀起刀落累得胳膊发酸地剁煎饼了,哪知父亲一大早就起来,搅了一大盆摊煎饼的面糊,让我们家四个娘子军彻底崩溃。如今,父母年迈,我们家也好多年没做过面圆子了。前些年,都是妹妹的婆婆曹姨做好了送给父母,曹姨做的面圆子被父亲称为number one,如今曹氏面圆子也成了我们家存封的记忆。小妹每年除夕前一两天才能回到家,当年我们全家围炉而坐边说边笑边吐槽父亲做圆子的场景估计再也不会有了。

小时候每逢春节,家里最累的就是母亲,那时物质匮乏,可是到了年关,母亲总是想方设法为我们准备好过年的新衣服和美味佳肴。母亲要为家里每个人做一双千层底的棉鞋,每做好一双就挂在窗户的那颗大钉子上,直到那根大钉子上挂满一大串新鞋,年也就到了。母亲还要腌制年货、蒸馒头、炒花生,炸焦叶……那时的母亲最怕过年,而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现在,我也到了父母当年的年纪,渐渐理解父母对过年的各种情愫。如今,我的家枝繁叶茂,亲人分散北京、上海、武汉、济南各地生活工作学习。

“回家过年”成了每个漂泊在外的亲人心中最美丽的期盼。去年春节,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都没畅快地过好年。今年,父母又在翘首盼望,算着儿孙的归期,没想到河北又发生疫情。妹妹说因为疫情原因,单位提倡尽量不要返乡,就地过年。母亲心生失落,父亲打电话对妹说:就在北京过年吧,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想吃什么让你姐给你发快递。前些年,每次春节临走前小妹行李箱里满满都是父母塞的面圆子、香肠、卤牛肉、乌白菜、小葱、淮南的千张皮、还有摘好的蒿根、剥好的毛豆……

最近几年父母年迈,大家庭春节各种采买我们姐妹都弄得妥妥地,操持一辈子的母亲还忍不住问东问西还缺啥?由于膝关节不好,一个冬天都没出门的母亲,听说外孙、外孙媳妇,外孙女,外孙女婿能回来过年了,激动得一夜没睡好。我说等春节前一周再买菜不迟,母亲说还是早点买回来安心。前几天非要让我陪着她和父亲亲自去菜市场开始囤菜。回来的路上,母亲细数儿孙的名字,每个人爱吃的荤菜一网打尽。我用手机拍下了年逾八旬的父母在菜场买菜的照片发到家人群里,远在武汉的女儿留言说,爷爷奶奶买的不是菜,是满满的爱。小妹说,心里的草在疯涨。

还有两天就是腊八了,过了腊八就是年。父亲说红纸都准备好了,等樵回来写春联。小外甥把我们家微信群命名为“一轮明月照神州”,对于大的国而言,祖国是明月,对于小的家来说,父母是明月,不论今年“一轮明月照神州”的每位亲人是否团圆,只要明月依旧,就有光就有暖……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5

清晨,天刚刚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窝里,流着口水和周公约会。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村子里的沉静,为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不一会儿,爆竹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而我也终于被吵醒,擦擦口水,打着哈欠,抻个懒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向窗外望去,满地的白雪上铺着火红的爆竹碎屑,仿佛春日里大地上开的串串鲜红的杜鹃,把这隆冬也打造的鲜活闪亮,或许这就是过年所特有的”年味儿“吧。

我总以为只有到过北方过一次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年味儿。不说别的,单是这颜色上就比别的地方正宗。不知是不是天公也想一览这北国风光,在东北,过年前通常会下几场雪。于是在除夕这一天,白雪覆盖着整片大地、屋顶。所以与其他地方的杂色不同,北方过年的底色是绝对纯净的白色。这时,不知道从哪家开始,整个村子都开始披红挂彩,通红的大灯笼,闪亮的小彩灯,烫金的红春联,映着白雪。不知这北方的人们是否学过时装设计,怎就知道红色和白色是最流行的搭配,怎就将大地打造的如此俏丽多姿?

这北方的年味儿还要数那最朴实最实惠的菜品——杀猪菜。每到过年,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杀上一头猪,家里不养猪的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买上几脚猪肉。这农村自家养的猪,肉就特别的香。妈妈切下一块连肥代瘦放到锅里和自家腌的酸菜一起炖,那香味弥漫整间厨房。这时候,在院子嬉戏疯跑,冻得的瑟的孩子们就会乖乖回屋向妈妈讨一碗酸菜汤,也不顾烫就几口喝下去,暖和了一阵后就又到外面放鞭炮去了。这杀猪菜也就成了北方孩子们内心最温暖的牵挂。

我想,这北方的年夜饭最值得一说的也就是酒。这北方人喝酒那是最豪爽痛快的。无论是原来的一斤散白,还是后来瓶装的丰谷、稻香村,北方人都能畅快痛饮。喝着滚烫的白酒吃着精致的小饺子,这样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儿,才像是北方人过年。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出生起这17个年都是在北方过的。家乡的年过得年味儿浓浓,过得我心头火热。我相信以后不论在哪,不论春运多可怕,我都会——回家过年。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6

又是一个中国年,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备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拜年等,到处都是年味儿。我家也不例外,在过年之前就把年货备好了,为了图个吉利,还买了几条小金鱼(因为“鱼”与“余”谐音,鱼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春联非常有讲究:对联要从左往右贴,“福”一般倒过来贴,因为这样象征着福“到”了。我们分好了工,我和爸爸就开始用糨糊贴了起来,我们忙活了一下午,春联终于贴完了。当我们走进餐厅的时候,看到一大桌年夜饭就在我们面前,看着这一大桌子的美食,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我们聚在一起,吃起了年夜饭。每碗菜都是热腾腾的,我的心里暖洋洋的。在我的眼里,每碗菜里都蕴含着浓浓的爱。我们吃得热火朝天。过年,总不能漏看春节联欢晚会。

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守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个个小品把我们逗人仰马翻,一个个相声让我们听得有滋有味,增加了不少过年的气氛。20年的最后几秒钟,我们一齐欢呼了起来,“五、四、三、二、一!!!”无数的礼花腾空而起,又带着满身的光焰洒向大地,把大地辉映得光彩夺目。人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纵情的欢呼、歌唱。变幻无穷的焰火映照着人们兴奋的笑脸。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红的,似节日的灯笼;黄的,像成熟的稻谷;绿的,如茂盛的大树。瑰丽的火花在空中飞舞,把平日闪闪发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连街上的路灯这时也没了用场。各色礼花在空中竞相开放,构成一幅花团锦簇的图画:绿花一层层,红花一重重,就像苹果园里庆大丰收;一群白色的火花,好似银河坠人间。

一幅幅,一幕幕,繁花缤纷,绚丽夺目,好不壮观!大年初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来了,这时候饺子已经弄好了,我一看到这是我最喜欢的饺子,就赶忙坐到了餐桌上。当我吃完第一个饺子的时候,我就深情地说:“啊,我又长大了一岁!”不一会儿饺子就被我吃完了,我给长辈磕完头之后,我们全家就一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我们走遍了大街小巷,见到每个人我们都热情地说“新年好”!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有谁比孩子更幸福呢?因为孩子们可以获得压岁钱,用来买心爱的东西。大人们也可以把过去一年的辛劳忘掉,好好的放松一下。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7

对于过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悦、欣喜,还有久久的期待。每年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采购年货了,吃的、穿的、用的。孩子们则是早早的盼望着新年的到来。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这一天起,空气中的年味儿渐渐弥漫开来。人们忙碌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新年迈着轻快的步伐,带着欢歌笑语,穿着多彩绚丽的盛装向我们走来……年味,便在不经意间飘散到了每个角落。

年味,弥散在大街小巷。家家门边贴上了春联,倒贴了‘福’字,还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那火红的颜色,像着了火一样。红红火火的商场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买年货的人们在结账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购买年货的男女老幼,祝福新年的歌声不时飘进人们的耳朵……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年味,飘散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弥漫在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归家心切的游子恨不得自己能插上一双翅膀,瞬间飞往自己的故乡,投入亲人的怀抱。无奈路途漫漫,但他们脸上没有焦虑和烦躁,有的只是宽容和忍耐,旅途的疲惫淹没不了内心的欢欣喜悦,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回家过年!

年味,盈满除夕守岁的堂屋。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燃起一炉大火,不停地往炉里添柴,火烧得越旺寓示着来年福越旺财越旺。这时,大人们把饭菜端上桌,点上香烛,放一根长长的鞭炮祭祖。祭完祖,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必须有鸡和鱼,鸡意味着吉祥,鱼意味着年年有鱼。红红的炉火燃得正旺,杯光交错中,声声祝福里,幸福的滋味盈满酒杯!

吃完年夜饭,大家围着炉火看春节联欢晚会,打开手机微信抢红包,发祝福。千家万户都溢出了欢声笑语,‘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天空中不时升起五彩缤纷的烟花。

随着春晚主持人激动地倒数着“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呯,啪,呯呯啪啪啪……”鞭炮声响彻云霄,不绝于耳。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夜空仿佛一个偌大的电视荧屏,正在播放万家庆新春的精彩节目,真是“灯火辉煌庆佳节,欢声笑语迎新年”啊!

此时,手机微信异常活跃,‘新年快乐’的祝福语和红包、表情包刷满了屏,人们红光满面,喜形于色,大人们尽量守岁到凌晨几点,小孩也是‘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真是‘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

年味,从辆辆摇摆在乡间公路上出去拜年的车窗溢出,年味装满大人们的红包里,年味随着人们的‘新年好!’‘拜年啦’‘恭喜发财’……声声祝福飘荡!正月初一凌晨五六点,鞭炮声便会从四面八方响起,大人们早早起床,互相恭贺新禧。小孩子们早早被鞭炮声惊醒,纵使昏昏沉沉也一骨碌爬起来,给长辈们拜年,说许多吉祥话,大人们总会乐呵呵地掏出预先准备好的红包。

初一早上吃热气腾腾的汤圆,寓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吃完早饭,大家有的去亲戚家拜年,有的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在明媚的春光里打牌、磕瓜子、喝茶、叙叙旧。孩子们有的放烟花,有的玩游戏,打扑克,玩的不亦乐乎。

正月初二开始,就是每天开着车出去走亲访友,乡间公路变得更热闹了。有时路太窄,只能通一辆车,人们相互礼让,谁方便谁就主动退到宽一点的地方。认识不认识的都问声‘新年好’,大家没有怨言没有责怪,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是多么欢快的时刻,这是多么令人偷悦的年味呀!

年味,是游子那一抹乡愁和牵挂;年味,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年味,是大年夜烧得旺旺的火;年味,是年夜饭丰盛而寓意深远的饭菜;年味,是对别人的宽容和自己发自内心的幸福快乐。

这么美好的年味,她带着欣喜的笑容,带着吉祥和祝福,带着和乐美满,一路欢歌向我们走来,成为中华民族一道亮丽的风景,我愿意沉醉于其中,我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沉醉于这快乐祥和的年味中!

年味半命题作文篇8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门口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的时候像往年每一年这个时候一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每到辞旧迎新,岁月替换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匆匆,都会有一种感叹中又带有几分欣喜的感觉。

想想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啊,从小到大一家人都没有背井离乡,没有只有过年才能回故乡相聚团圆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几分不幸,一年到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家人不曾少见,亲戚经常往来,倒没了团圆的兴奋,而且最美家乡往往是景色秀丽,我又没了像有农村老家的人可写的最美家乡。可再细细思量,这在身边的家乡,这从未离开的家乡,这有几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寻味,闲情逸致,我这土生土长的南宁市区人也应该骄傲骄傲,珍惜身边的最美。

这家乡的年味,我觉得最美好的日子还是以前小时候在人民西路的家,过起年那才是真真儿的年味。很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没亮的时候,奶奶妈妈和几个亲戚就在客厅里开始包粽子,备下年货,我特别怀念那时什么吃的东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时我家靠近水街,常闻热闹,到了年关,水街更是热闹非凡,让我怀念除了热闹,还有南宁的特色,譬如那街上萦绕耳旁的都是白话,又譬如卖的大多是南宁的特色食品,那五颜六色的粉利,那绿油油的粽叶,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粉饺和白白的粉虫和肠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马蹄糕。

重要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寄托在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虽然已拆迁,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现在住的小区也不缺乏年味;特别是现在的过年时的炮声和烟花。过年那几天断断续续或震耳或清脆的炮声不绝于耳,除夕的下午,虽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们都团圆于家中,可却洋溢着喜庆的炮声,那时便是第一轮放炮的高潮,伴着黄昏,伴着团圆饭。到了快12点的时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声、烟花色、寒暄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以新年第一炮来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楼道里,楼道下,近处,远处,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响过一声,炮声由远到近,重重叠叠;嫌恶这炮声的人,譬如我妈妈便称之为轰炸声,而我每到新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在阳台浸身于这“轰炸声”中,眼里闪烁着天空上的烟花,耳中独听着轰鸣的炮声。

    2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