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

新华分享

在写作前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构思,确定文章的逻辑结构、段落划分、重点内容的安排等等。写好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篇1

暑假,我跟爸爸妈妈去北京旅游。我们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我最难忘的是长城之行。

一大早,我们坐上大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长城脚下。亲眼看到万里长城了,我心中激动万分,抬头望去,长长阶梯一眼望不到头。爸爸问我:“有信心爬上去吗?”“当然有!”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向长城进军了。

虽然长城的台阶很高,但是我不怕,扶着栏杆,努力攀登,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烽火台,爸爸妈妈被我远远甩在后面。我休息了一会,继续向上爬。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力不从心了,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头晕乎乎的,汗水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来。我气喘吁吁,两只脚似乎有千斤重,再也挪不动了。我一屁股坐下来,不想再爬了。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你看,爬到前面那个烽火台,就能看到长城的美景了,不能放弃呀,坚持到底,你一定能成功!”听了爸爸的话,我浑身增添了力量,咬紧牙关继续攀登,一步,两步,三步……终于,我来到了烽火台。啊!长城就展现我的眼前,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气势雄伟。顿时,一路的疲倦消失了。爸爸帮我买了一块纪念章,上面刻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挂在胸前,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来到了长城,是真正的“好汉”!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篇2

你知道吗?人的脚步是向前的,而爬山虎的脚步却是向上的!它永上攀登,攀登!

大约在二月份左右,爬山虎嫩红色的小芽探头探脑地钻了出来,上面好像有脚一样,紧紧扒在墙上,像蜈蚣似的向上延伸着。遇到什么障碍它就绕一绕,然后继续向上,好像要忙着去参加什么盛会似的,非常有趣!我眼看着它那长长的触须卷曲着,像蛇的脑袋一样稍稍扬起,天天向上爬一截。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间,它的触须已经趴到了墙头,在初夏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焕发着生命的光彩。整面墙全是碧油油的,心形的叶子密密层层地排列着,苍翠可爱。我很好奇它细细的脚,怎么会这么倔强,这么不知疲倦?它会不会有停歇的时候?

一天中午,突然电闪雷鸣,柳树吓得东摇西摆,杨树吓得“哗哗”抖个不停。一眨眼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地上一会儿就汇集成一条条小溪。有的树枝都被风吹断了摔在地上。我不禁担心那株爬山虎,在这狂风暴雨中,它不知成什么样了?不一会儿雨停了,我急忙跑到外面去看,发现爬山虎的茎果然断了,在墙头摇摇欲坠,有的掉在地上,可怜兮兮地躺在泥水里。我怜惜地把它扶起来,放在墙根儿,然后伤心地离开了,想着它的脚再也爬不动了。

第二天,我上学路过这里,特意去看那根断掉的爬山虎究竟怎么样了。走近一看,发现了它的茎上竟然又长出了吸盘一样的东西,那是它的脚。牢牢抓住可以附着的东西,带着整条茎拼命向前爬。原来爬山虎断了还是可以再长的。它已经凭着那细细的脚,又艰难地把触须伸向了那面山墙,它还记得当初生长的地方!我欣喜万分,它的脚步终究是要向上的!狂风暴雨,挫折践踏都奈何不了它。

它终于从墙根爬上了墙头,片片心形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对着我欢笑。它做到了!狂风吹不倒它,大雨淹不坏它!因为它有脚,可以带它走出困境,迎来生命中的阳光。它要一直攀爬,永远向上!

我不由得加快脚步,神采飞扬地向着学校走去。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篇3

快乐,莫过于那爬上顶峰的喜悦。

抬头,望着眼前数不尽的台阶,一个头两个大。迈动注了铅的双腿,我疲惫不堪。抹着拥挤在额头的汗水:“还有多远啊!”我皱了皱眉,被汗水打湿的衣服吸附在身上。

我双眼暗淡,那登山的兴奋感在此刻灰飞烟灭。

索性坐在旁边的石块上,仰望,山顶峰那样的遥不可及。似乎一阵头晕目眩,一个踉跄,我怀着索然无味的心情拼了命地踏上几个台阶,像只遍受折磨的困兽,完全了无生气。

看着眼前兴味盎然的妹妹,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似的,心中似乎有些许羡慕呢。我脑中闪过念想:不如一鼓作气,爬到山顶?底气似乎显得不足,我想我得孤独地爬上山顶。

最终还是决定了。

“登登……”我卯足了劲儿地踩着石阶向上跑。

跑着,还是会放弃吗?我放慢了脚步。看看手上的地图:还差一点,加油。不断为自己鼓劲,或许可以说是自欺欺人吧,明明距离那样遥远。不过,我宁愿被骗。

“天门,终于到了耶!”我穿过天门,风冷飕飕吹过,那样寒冷。

对于我来说,风却那样令人愉快。再一次举目仰望,距离似乎缩短了。我再、再、再、再一次告诉自己:顶峰近在咫尺,加油!

这回,我要一口气冲上顶峰!

脚步变得急速,我不再观望四周的风景,盯着石阶,盯着双脚,看着石阶一点一点变少,看着自己一点一点靠近顶峰。

心跳、呼吸、脚步……所有都开始加速!

左脚在喜悦间迈上顶峰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的一切都缓缓沉浸在甜蜜的喜悦中,一切事物都酿成了微甜,似乎吹过面庞的风,都带着些许的香味。

我开始眺望四周,那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似乎也存在于这里,心中的自豪油然而生。感谢几秒前的自己,为自己登上顶峰而努力,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一点一点地坚持。祝贺现在的自己,品尝到了顶峰的喜悦。

其实,通往顶峰的路并不孤独,它有汗水、艰辛、喜悦的陪伴。

或许,人生也如同爬山,通往顶峰的路不止一条,但不论哪一条,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陷入困境,无路可走的时候,命运一定会鼓励你向上飞了。

那源于内心的喜悦,来自于登上顶峰的喜悦。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篇4

我们像一支响箭,一往无前地出征。我们不是风中的墙头小草,摇摆不定,我们出征,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题记

自我们出生起就注定要以飒爽的英姿踏上人生的征途,攀登,这对于一个相对完整,或者说具有意义的人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让我们的内心升腾起一种进取奋发的精神,然后不断在提升与超越中升华自己的价值,它是鼓舞人心的良剂。作为21世纪青少年中的一员,认为有几座高峰值得去攀登。

首先,文学的高峰。文学是自咿呀学语时就给予我们潜移默化影响的知心伙伴,它不是一门极高深的学问,却每时每刻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陶冶了我们的性情,洗去我们心灵的污垢,还我们纯真与美好。如果说汉语为我开启文学的大门,写作让我了解文学,那么阅读中外名著就真正将我带入文学这个梦幻的大观园中,将文学的底蕴赤裸裸地展现在我面前,使我目不暇接。文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啊!

第二,思维的高峰。思维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与训练中才能形成,继而完善。拥有它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拿我们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来说吧,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失去思维的数学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常从学科老师的口中听到“思维”二字,便渐渐明白了其重要性,果然在学习生活中也常有体现。由此看来,思维这座高峰还真是值得去攀登。

第三,理性的高峰。仍记得历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欧洲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的核心为“理性主义”,从此“理性”二字便在我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理性不仅仅指人的思想,而且能影射到人的灵魂。居里夫人因为理性,拒绝为自己辛苦研制的镭申请专利,她放弃了名利与荣誉,依旧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工作,她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文天祥因为理性,“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最终以身殉国,他的爱国热忱天地可鉴;司马迁因为理性,忍辱负重,选择忍受宫刑,最终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为后人的研究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他的执著信念为人敬仰。理性是人生中一座闪光的丰碑。

攀登,向上,向上!所有的有志青年,都向着梦想中的高山进发吧,只要你的勇气足够,意志坚定,你终能到达山顶。

请记住,无限风光在险峰!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篇5

1月4号晚上,我和爸爸去1908电影院看《攀登者》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人回味无穷。

1960年,国家登山队去攀登珠峰,在路途中,老队长牺牲了,方五洲为队长带着两名队员登上珠峰,由于救队友而把摄影机丢掉,他们没法拍照,把五星红旗塞进手电筒入放入挖好的坑里,拿走了一块化石。由于他们没有拍照,国际不承认中国登上珠峰。由于一些原因,登山队解散了,方五洲也下放去烧锅炉。

经过漫长十年的等待,国家登山队重新组建,方五洲和他的'另外两个队友都回归,方五洲和新队友开始训练,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开始要登山了。第一次登山,方五洲由于救队友而受伤,第一次登山失败。

第二次登山有一名新队员为队长开始登山,在路途中,他们遇到雪崩,新队长为了保护照相机和队员的生命,用小割断绳子自己坠入悬崖中,第二次登山又失败了。第三次登山还是方五洲带队,他们到达第二台阶,避开风暴后,成功搭成金属梯,登上珠峰,方五洲挖开坑,拿出手电筒中的红旗,让五星红旗飘扬在珠峰上面。他们拍照留念,测量珠峰的高度,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登上珠峰。

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坚持,只有坚持才会胜利!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篇6

今天提前观看了电影《攀登者》,坦白说它带给我的震撼真的不止一点点。这是一部献礼片,对此类影片似乎总有种模式化的印象,即“意义”是大于“好看”的,可是《攀登者》恰恰打破了,它调动起了你所有的情绪:紧张、懵懂、心疼、难过、释怀、振奋……再联想到真实的时代事件,场灯亮起时,你还在那个故事里。

对于珠峰,作为普通人其实是陌生的,它的概念大约存在于地理课本和风光纪录片,登山,那就更遥远了。从普及知识意义上,《攀登者》首先做到了。

再来讲讲片中两段感情,在我看来是有着对照感的。方五洲和徐缨相识多年,虽中有分离但不曾忘记,是最懂也最相信彼此的人,是彼此的助力。李国梁和黑牡丹在珠峰大本营相识,有点一见钟情的味道,年轻人的互生情愫虽是暗暗的,也有直接的时候,他会默默给她拍照,洗出来放在房间的墙上,她会给他加菜(花絮中看到),也会因一点私心给他添了麻烦,当然还有情急之下的“人工呼吸”,两人都青涩的可爱。这样在完成国家登山任务过程中萌发的爱情之芽,并没有最终得到花开圆满的结果。

不同的是,李国梁终没有机会对黑牡丹表达,他的爱全在那一张自己拼成的合影里,而徐缨,等到了不善表达的方五洲说“我要娶你”,微笑而逝。很难说,谁的遗憾更大一点,但正如那句“山就在那儿”,珠峰见证无数人的攀登,千年矗立不变,爱人在心里也会是一座山峰,他/她就在那儿。

然后就是攀登这件事。整部影片我的心情都像坐过山车一样,紧张到不行,有时甚至觉得都不敢呼吸,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毫不夸张,每个人都恰如其分,鲜明的展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吴京的方五洲有主心骨的气场和铁汉柔情,章子怡的徐缨是过硬的专业气象保障是柔中带刚,张译的曲松林有执念有悔恨,井柏然的李国梁敢于担当勇于牺牲……还有胡歌、陈龙、曲尼次仁、何琳、拉旺罗布等所有主创,都让我跟着他们体会人物的悲喜,跟着他们或流泪或欢呼。

最后,我要说我最爱的演员井柏然。今天之前,我从没想过会为一部电影流这么多泪,也没想过会因为一个角色而这么心痛。李国梁是有登山经验的摄影师,所以有着艰巨任务。完整影像资料是登顶的必需证明,承载着两代登山人的梦,井柏然的表演很准确,他对登山的热血,对黑牡丹的动心,对曲松林的坦诚,还有主动请缨的魄力,都让人物立住了,立体了。我看他反复拖轮胎、爬梯子、水中憋气,我脑中反复的是他从梯子上摔下来擦破手掌的样子,记得后来宣传另一部电影时他手疼的拿不了话筒,可他依然没有在任何地方提过这段,粉丝们都是在花絮出来后才知道。

井柏然现在还是不主动提受,因为他说这不值一提,演员最重要的是戏,为角色的付出都是应当的,观众看的是最后呈现好不好,而不是过程。我边看边哭边在心里说,井柏然你做到了!而李国梁生命的戛然而止,在登上第二台阶的喜悦之后,来得那么突然,快得我无法接受。我的'泪水再次决堤,是为这个角色,他在的年华,拥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登山能力、摄影能力,他离登顶近在咫尺,他用生命保住了相机和相机里的登山成果。不难理解曲松林拖回李国梁尸体时那种悔恨,他哭喊的“我错了”,是对方五洲说的,更是对这个年轻生命逝去的痛心,而我还想到李国梁未说出的那些话,觉得生命好渺小,想做的事,真的要及时去做啊,别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李国梁是有遗憾的,但他和无数登山人的攀登精神是不会消亡的。

就像主题歌里唱的:必定有我登上绝顶只为国旗飘扬,是信仰和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克服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站上世界屋脊,而我们也不会忘了他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做自己人生路上的攀登者!

关于攀登的作文300字篇7

9月30日下午,我们徐汇中学全校师生来到徐家汇美罗城电影院观看影片《攀登者》。影片情节生动,画面震撼,我深深地被影片主人公直面挑战、不怕艰险、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大无畏攀登精神所感动,观影过程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每一名中国人都要用攀登精神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1960、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挑战极寒气候、极险山峰等一个个看似不可克服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壮举,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首次测量珠峰高度的真实故事。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向珠峰挑战,完成了首次北坡登顶这一项世界奇迹;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挑战世界,并首次完成了史无前例精确测量珠峰海拔高度的壮举。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境,它的主权归属问题双方存在争议。中方提议,将边境线划在珠峰顶峰,但尼方认为,珠峰完全在尼泊尔境内,与中国无关,“中国人从来都没有登上过珠峰,何谈珠峰是你们的领土“。这不仅仅是一次攀登,更是对国家主权捍卫的使命、对祖国热爱的态度。在我国物质贫困的历史年代,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已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深处、已成为激励每一名中国人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团结奋斗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奋斗的新时代,每一名中国人都是攀登者,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中国人民奋斗攀登的步伐。《攀登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给予了我们深爱祖国的爱国情怀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是在这种不畏艰险、团结奋进的攀登精神的鼓舞感召下,取得了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个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殷殷期望,青年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青年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青少年的中学生,我们应热爱祖国、珍惜青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为国为家担起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攀登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我们中学生更应该把爱国情怀落实在每天认真刻苦的学习中,传承攀登精神,战胜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追求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书写新时代中学生奋斗攀登的新篇章。

    215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