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指导>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心得感悟范文10篇(3)

福萍2分享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心得感悟范文八

  【科研攻关破难点 抗击疫情促拐点】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零新增”行列,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走出“隔离点”,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湖北,3月1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例反超现有确诊病例,全国人民为之激动。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是我们国家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成为我们同时间赛跑的“加速器”,与病魔较量的“防护服”。当前全国疫情发展的拐点尚未到来,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用好科技这个有力武器。

  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研队伍力量强起来。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凝结着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次创新飞跃,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奋斗和奉献。面对疫情,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第一时间披上“白衣战袍”,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展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科学家精神,践行了用科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神圣使命。从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到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中西医结合取得成效,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当前是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及时总结推广有效诊疗方案,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让公共卫生体系强起来。大疫如大考,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科研成果和科研体系的检验。新冠疫情对我国造成的冲击,暴露出核心领域依然存在不足和短板。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从国家层面科学规划、有序推进,集中力量办好大事。要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能够迅速收集有效信息、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及时采取有效应对举措。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真正铸就国之重器,筑牢国家防线。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让科学防控基础强起来。疫情防控,是一场全国上下共奋斗的总体战,是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从在家掌握党中央决策部署、了解防控知识到网上下单生活必需品,每一项都是科技给予我们的便利;从喝酒抽烟到闻洋葱、服用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疫情,每一次都是科技挺身而出,为我们粉碎谣言,及时引导认知,避免群众恐慌。正是因为科技的力量,帮助我们看清了新冠病毒这个“魔鬼”的模样,找到了有效应对病毒的方法和药物,消除了人民内心的恐惧,更加坚定了战“疫”必胜的信心。我们要在抗击疫情中汲取教训,多方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筑起更高更坚固的“防控城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第一战斗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一场科研防控攻关战,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一战。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力支持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心得感悟范文九

  2020年,“疫”发动全身,疫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此背景下,稳疫情、稳人心、稳就业、稳增长……一马当先的“稳”字成了应对疫情的重中之重。

  “稳”字不但事关民族未来还关系着民心向背,围绕着“稳定发展”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要想致远、行稳、求进,做到稳定和发展两不愁,“全局”和“一域”两不误,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既要统筹全局,又要抓细抓小,让全局举措“落地”,擒“疫”作用“生根”。

  瞄准“后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只有用最前沿的力量,才能跑赢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冠疫情病毒,只有用最有力的武器,才能击败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疫情病毒,而科技就是这制胜利器。疫情攻势强劲,绝不可掉以轻心,要谋长远之策,用全局性的眼光瞄准“后一步”,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用“科技”铸造最坚实的“盾”和最锋利的“矛”,让“科技”挂帅,使后有防御,切实提高疫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使前能攻击,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尽锐出战斗疫情,让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后一步”走得更扎实、走出新天地。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有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铺垫,必定能不畏“疫情”遮望眼。

  站桩“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作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三农”乃国之大纲、民生之本,事关全面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事关脱贫攻坚的目标与成效,绝不可让疫情误了农业生产,动摇“三农”“基本盘”,要行固本之举,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同轨并行、齐抓共管。把疫情对“三农”工作造成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审视得更清楚、分析得更全面、落实得更彻底,确保全面而不片面、客观而不主观,紧扣“解题关键”,疏通农资渠道、提供技术指导、解决购销难题……在实际举措中深学笃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实施战略,切实增强粮食的生产能力,扎实站好“三农”桩,强化应对疫情的底气和信心,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好“指挥棒”,发挥“组织”聚合作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党组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走在前、做表率,守在后,强保障,以先锋思想和行动自觉强化了堡垒作用,燎原了疫情防控战斗力,不但“给力”,更“给足了力”。当前,疫情余毒尚未根除,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疫情防控的主力军,要继续当好“指挥棒”,强化引领、协调各方,集结社会力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凝聚同舟共济的磅礴力量和奋进力量,强化同心同行的向心力量和执行力量,以更利的刀刃“刮疫骨”,以更强的信心“除疫毒”,让组织战斗力“不掉线”、“再升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建长安之势。

  走好“科技”、“三农”、“组织”一盘棋,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用统筹之谋和实施之能“稳”住战“疫”必胜盘,让全局举措“落地”,擒“疫”作用“生根”。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心得感悟范文十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文章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各国开放合作,是让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

  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强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以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希望各位嘉宾在本次大会期间就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积极交流互鉴,为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与疫情抗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类已然成为命运共同体,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当前,新冠疫情在多个国家出现,我国要加强同世卫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文章:

1.万众一心防控疫情心得感悟范文10篇

2.疫情防控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3.关于疫情的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4.2020最新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精选10篇

5.战胜疫情心得感悟范文1000字10篇

39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