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建工作心得10篇(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建工作心得范文七
【党员干部要涵养“四心”】
近日,贵州省省委书记孙志刚在《党建》杂志发表《两场战役都要打赢 两个胜利都要夺取》,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新时代贵州人肩负的光荣使命,也是对各级干部的严峻考验。”党员干部要涵养“四心”,勇夺战贫最终胜利。
党员干部要涵养“忠诚”本心。忠诚,是检验党员党性纯度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以忠诚论党性,当好脱贫攻坚的“开路先锋”,团结和带领群众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要发扬实干精神、保持战斗状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落实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举措,绘制好脱贫攻坚“决战图”,在脱贫攻坚最后歼灭战中经受考验、赢得大考。
党员干部要涵养“必胜”信心。孙志刚书记在文中指出:“贵州还有30.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没有脱贫、9个深度贫困县没有摘帽。”全省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总攻阶段,即将历史性地解决贵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定必胜信心,以为民“初心”、归零“雄心”、打赢“信心”为出发点,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发挥优势、强化责任。要下足“绣花功夫”,不能搞“大水漫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灵活变通把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致,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党员干部要涵养“为民”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向群众聚焦,为群众出力,积极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落实好,当好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勤务兵”。要“既说又做”,用循循善诱的“群众话语”疏通群众心中的“堵点”,使贫困群众从“要我富”到“我要富”,激发内生动力。用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做实事方面“浓墨重彩”,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扶贫工作的“温度计”,牢固树立“以扶贫成效检验工作实绩”的工作导向。
党员干部要涵养“奋斗”决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进行贫困户再识别、再退出、精准施策等工作更是错综复杂。党员干部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有序有力推进扶贫工作。要做脱贫攻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克贫困的奋斗者,全面补齐教育、医疗、住房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短板,抓好成果巩固提升,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奏响雄浑激荡的脱贫乐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建工作心得范文八
【三“新”三“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干部群众共克时艰、决胜脱贫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锤炼“新”作风,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发起总攻的的关键节点,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性和形势紧迫性,坚持工作落实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切实提高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以更加饱满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同时,要在抓好各级扶贫干部素能提升工作上下真功夫,让干部在基层显本领、在一线出成绩,切实将扶贫工作沉下去、扎到底,确保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
激发“新”活力,打造脱贫攻坚“带动力”。“天雨不润无根之苗”。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部分贫困地区仍然存在产业不兴、模式不新、氛围不浓等突出问题,脱贫意识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整合本地资源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支持扶贫龙头企业,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完善生产经营机制,持续带动贫困人口致富,切实提高脱贫质量。
开创“新”局面,提升脱贫攻坚“续航力”。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给脱贫攻坚带来更大挑战、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要提升“双线作战”意识和能力,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双胜利”。要聚焦平台创新、产品滞销难题,聚焦政策落实、助推产业持续发展,聚焦兜底帮扶、严防因疫致贫返贫。要加强监测预警制度,贫困县摘帽后不能马上撤摊子、松口气、歇歇脚,对脱贫户进行动态分类监测,力戒“数字脱贫”“指标脱贫”,切实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奋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