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指导>

写作指导:高中写作的误区和必备策略

良兴分享

  随着中考的步步逼近,很多同学感到时间的紧迫和自己的紧张。阅读不知如何下手,作文不知如何开笔,很多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写作的误区和必备策略,供大家参阅。

  高中写作指导:谨防作文误区
 一、重视积累而缺少演练

  一些学生认为读多了就会写。是的,读多了,自然有感悟有积累,但这两者是有相对的独立性的,要求各自迥异。考生必须多阅读报刊杂志,阅览新闻,但也要在练上狠下工夫,并且是科学得法有系列地练,分门别类地把各种类型的作文都训练到位,每周最少有一节课时间来专门训练写作,能力是通过训练提高的。

  高考作文不同于一般的写作,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要能戴起它那轻松的“镣铐”,跳出自己优美的“舞蹈”,不经常进行遵循“游戏规则”的训练,肯定不习惯的!

  二、重视演练而缺少积累

  一味地练习写作也是收效甚微的,多写未必笔下生花。作文需要灵感和感情,需要生活积累,需要材料,所以要多阅读,关注生活,特别是身边的事与物,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大小事情。宜每周最少有一节课的时间用来阅读,摘抄整理写作材料,在写作上反思。

  三、重视实践而轻视技法

  仅是一篇篇地写,一天写它一篇甚或一天写它几篇,是不能解决需应百变的作文写作问题的。必须在写作理论上善于学习和总结,比如各种体裁、各个高考作文得分点、各项基本环节等都要懂得一些写作的知识与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招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建议循序渐进系统地掌握作文技法,最好还能对照优秀的范文总结经验,对照自己的作文重点攻难。

  四、重视质量而忽视速度

  平时有学生写作文老是迟交,老是喜欢拿回家去完成。很多学生这样写出的作文还往往大受老师的表扬,其实这不免为误导。每年的高考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时间写完作文。语文科高考两个半小时,但用在作文上也就60分钟左右。因此应该训练快速作文的能力,最好规定在45分钟之内完成,从而达到训练的效度。

  五、重视规范而不敢创新

  高考作文不仅需要考生循规蹈矩,而且也需要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不是冒险,也不是不保险,相反,恰恰是最保险的做法。试想一下,谁愿意看到太古板而没有一点灵气没有一点创新意识的文章?各地推出的高考优秀作文没有一篇不是创新之作。我们在创新理解上常有误区。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遵守规则下的大胆而富有意义的创新。创新和重视规范两者间应该是统一的。写作时要自始至终、时时刻刻遵守规则,更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既敢于形式上创新,也敢于内容上创新。

  六、重视猜押而轻视素养

  猜题押题实际上就是想投机取巧蒙混过关。高考命题要体现公平性和公正性,一份高考试题的出台,不知有多少专家,通过多少论证,会千方百计防止猜题、押题,所以,要完全猜到、押到,想蒙混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沾点边而已。懂得起码的写作技巧,练就基本的素养习惯,学会深深地动脑筋,真真地动感情……这些都是作文的基本功夫,是以一变应万变的基础,轻视不得。

  七、重视语言而忽视思维

  片面追求词藻文句的花哨而实质内容贫乏空洞,一些表述或比喻看似生动活泼而实则毫无道理,这更是极不可取的。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看重提高思维水平。思维,被恩格斯誉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富兰克林说“思维是最大的财富”,将思维这一瓶颈问题予以突破才是最根本、最明智的方法,也是学生终生受益无穷的方法。如果考生写作的思维能力没有确实提高,一切都等于零。必须在作文备考中持之以恒地强化思维,特别是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思辩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思维具有严密性、深刻性、敏捷性、广阔性、独创性,具体方法有:写议论性散文,学会同题多做(一个题目多种构思),养成列提纲的良好习惯,重视思路训练,敢于写新异文体的文章(如采访、日记、书信、调查报告、新闻等形式)等。

  高中写作指导:掌握作文策略

  一、以本为本的策略

  高考作文备考中要重视课本之“源”。要“以本为本”,做到“取法于内,获益于外”,切忌舍“本”逐末。

  课本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是思想的宝库,是材料的海洋,是学生长期接触、最熟悉不过的作文之源,值得着力开掘。

  我们对熟悉的东西往往容易忽视,然而熟悉的地方往往有“风景”。许多考生在写作时总是感到素材太少,从而导致“言之无文”,殊不知,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里有那么多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是文化的精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纵观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很多是得力于课本的。高考满分作文中,《哀痛者与幸福者》,就是由《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演绎而来;《独上高楼》,就是选取课本中庄子、李白、陶潜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论述这些古人张扬的个性,阐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还有课本中项羽、刘邦、勾践、邹忌、凯勒??海伦、刘兰芝、葛朗台、林冲、孔乙己、玛蒂尔德等古今中外众多的人物,都当然地成为了众多优秀考生信手拈来的作文素材。

  因此,高考作文备考要与课本相结合,以本为本,固本清源,创造性地解决阅读、表达等问题,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如能灵活调动起课文中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便能有效化解作文应试“无米之炊”的难题,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甚或达到吃透文本、夯实基础、读写结合、齐头并进的效果。这个根本忘不得。

  另外,可重新审视自己作文本中的旧作。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得失自有寸心知,总结所得,或能为“成裘”捡拾到“片腋”;弄清所失——自己写作中各环节各方面的弱项——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又或能为“成裘”明确地求得最需要的“片腋”;再是,同学之间也可交流心得,取长补短,而赢得新的感悟。

  二、拓宽视野的策略

  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视野狭窄、题材局限、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平淡乏味的现象,因而拓宽学生作文视野显得非常重要。

  1、注意与时俱新

  ①着意扩大视野

  关心时事新闻,浏览书报杂志,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关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这些都是拓宽视野的好途径。

  ②引入时代活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善于向生活汲取,作文就永远是新鲜迷人的。当今所见所闻,皆可入文。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有的还未被词典收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作文适当引入以为点缀,可使文章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灵动俏皮、耳目一新之感。

  ③注重观念更新

  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留意身边活生生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

  2、关注题材视野

  作文练习的一些主要题材范围:

  ①和谐发展

  国家稳定、以和为贵、友好相处、团结关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对自然的保护、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生态的自然统一……

  ②人文爱心

  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爱祖国、爱人民、爱他人、爱自己、尊老、爱幼、怜残……

  ③为人处世

  社会、人生、贫富、生存、奋斗、挣扎、宽容、理解、助人,个性、尊重、放弃、沟通、倾听、合作,位置、理想、理智、成熟、心理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④道德操守

  诚信、礼貌、孝顺、谦逊,团结、合作、公德、平等、反腐、倡廉、情操、品位,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⑤哲理思辨

  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绝对与相对、事实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全局与局部、具体与抽象、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正面与反面,美善与丑恶等。

  三、分项训练的策略

  作为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的高考作文,最受人注重因而最要强化的,是以下四项基本技能:

  1、语言表达的得体、流畅。

  2、思维品质的辩证、深刻。

  3、布局谋篇的合理、严谨。

  4、文面书写的美观、整洁。

  备考应以此四项,作为贯穿高考作文备考全程的明确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作文训练要成序列。可选择下列一至二种训练系列进行适应性训练,则可尽量避免重复交叉,免得事倍功半。

  1、多种作文命题形式的分类训练

  以话题作文为重点,但不把赌注全押在话题作文上。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也应适当熟悉和训练。

  2、多种结构内容话题的分篇训练

  如以图画为题引的,以古文名句为题引的,以古今中外寓言或哲理故事为题引的,以社会现象为题引的,以现代诗为题引的,以一组或单个关键词为题引的诸种类型话题作文,要做一些适应性训练。

  3、多项等级评分标准的分点训练

  可以按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分为八项训练: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4、多个作文关键环节的分项训练。

  以作文关键环节为序,是最常用的作文训练序列,它包括:审题立意;选料剪材;布局谋篇;文体语言;修改润色……

  四、个性创新的策略

  作文是最能扬长避短的!

  文章写得好,每人的“得力点”并不相同。在“能力”上,有的人得力于“阅读”,有的人得力于“生活”,有的人得力于“学识”,有的人得力于“思想”,有的人得力于“勤练”,有的人得力于“观察”,有的人得力于“想象”,有的人得力于“理解”,有的人得力于“表现”。这是强调提高写作水平途径的多样性,“广谱性”,由此而增强学习者的信心,以便扬长避短,发扬“优势”,集中才力,较快“突破”,以便在“综合治理”之中,收“优长带动”之功。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面出击,不如奇兵一路”,要善于“藏拙”和“露美”。在高三有限的时间内想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先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特点进行“盘点”,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点长处,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要在经营好“大路货”的基础上再求发展,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多种文体、多种写作方式,从而使自己的“长项”得到充分展现。要有追求“亮点”的意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情。以情感感人,以道理服人,以文采怡人,这些都是能征服人心的“亮点”,写作中创设一两处“闪光点”就有可能把全篇照亮,就能求得在某一个方面跃入发展等级,获得一个较好的分数。《考试说明》规定了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反映了提倡创造思维、张扬学生个性的指导思想;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负责人曾说过:把作文考试要求分为两个等级,重要的是指导作文教学,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四个方面,哪个方面发展都是好的,有一点好就可以加分,优秀的可以加到满分。这实际就是说作文的发展等级对考生来说是既可望又可即的。

  五、各个击破的策略

  1、每天增加一点积累

  每天增加一点积累,或诵一首小诗,或背一句名言,或攒一段材料,或记一则新闻……哪怕只是一点点,集腋成裘,可解高考作文“无米”的燃眉之急。

  2、每练致力一个环节

  考场作文的整个流程,一般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文体语言、拟题、过渡、开头、结尾、行文、修改等环节,写作训练时可以侧重于某个环节以求提升。就个人而言,可能存在某个薄弱环节,写作时可以致力于这个环节以求突破。我们知道,提高作文成绩的途径之一在于减少失误,变薄弱环节为强项。比如审题是薄弱环节,那就专门训练审题,审题过关了,不再偏离话题,成绩就有了基本保障;又如议论文写作,老是泛泛而谈失之肤浅,那就强化训练“为什么”这一环节,强迫自己说出三四条理由,锻炼说理的本领,文章就相对深刻了。我们说每练致力一个环节,不是致力于每个环节,而是要特别下工夫于薄弱环节。

  3、每次打造一个片段

  这是提高作文语言档次的捷径。考场作文是急就篇,客观地说语言比较粗糙,如果能够精心打造一个精彩的片段,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就会为整篇作文增加亮色。因此我们要以精彩的语言表达为目标,坚持片段作文训练。比如记叙文,以生动形象为目标,写作景物、肖像、动作、心理的段落;又如议论文,可以精炼流畅为目标,写作阐述某种观点的段落。片段作文训练还可以把发展等级的语言要求作为目标。比如“句式灵活”,以灵活运用疑问句中的设问句和反问句、否定句中的多重否定句、整句中的排比句和对称句以及常见的变式句,学着写精彩片段。——这样句子训练和片段训练就融为一体了。又如“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移就、通感等修辞手法来写作写景状物的片段。当然,写作片段要设计好情景,使片段训练可以直接为篇章写作服务。

  4、每人强化一种文体

  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也就是说考生可以任选一种文体进行写作。因此,到了高三,尤其是进入复习迎考阶段,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种文体作为强化训练的对象,以求高考时最佳发挥。要选择哪一种呢?当然要选你最拿手的文体,而不要片面追求“品位”去练非我所长的体裁,更不可为了时髦学写那些形式怪异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自己长于形象思维,不妨专攻记叙文;如果你喜欢逻辑思维,尽可只写议论文;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文笔优美,可向散文进军……反之,在高考总复习的冲刺阶段,对自己的写作情况还不甚了解,平时练笔文体随意,到了考场随便下笔,丝毫没有文体意识,不能做到扬长避短,甚至相反的扬短避长,那是相当危险的。强化训练一种文体吧,高考作文便可临阵从容。

  所谓文体不限,并不是文体不分和文体不明。有的考生忽视文体要求,编织出一件件体裁杂糅的“百衲衣”,写出一些非驴非马“四不像”文章,结果丢了不少分数。在写作训练中,要坚持认认真真地写几篇比较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打牢各种文体的基础,力争做到记叙能畅达曲折,描写能惟妙惟肖,抒情能真挚感人,说理能严谨精辟,说明能条分缕析,在此基础上,再发挥特长、求异创新。作文训练要先“入格”再“出格”,先“死”后“活”,“死”去“活”来。

  5、每文注意一些细节

  学生对好写的文题,往往能写得内容丰富,但也往往写得没有层次,不分主次,什么都写,要解决这类思维质量的隐性问题,就要有治繁撮要的功夫,所写要力争有“精度”“深度”。学生对不好写的文题,又往往是无话可说,或说得不着边际,隔靴搔痒,要解决这类思维质量的隐性问题,所写要力争有“信度”、“效度”、“力度”、“新度”。

  又如一些同学对字体、错别字、题目、字数等细节要求不加重视,对潦草的字迹视而不见,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熟视无睹,对乱七八糟的卷面不以为意,对不切内容的题目漫不经心,以为这些都是细节而习惯于所谓“大行不顾细谨”。殊不知,这些没注意到的细节,往往使高考作文的得分大打折扣。

  6、每篇突出一个亮点

  所谓亮点,整体而言是指一篇文章的特色,局部来说是指文章中某个出彩的地方。文章有特色可以提高档次,局部能出彩也会增加得分。当然,突出亮点要量力而行,如果无法使全篇闪亮,那就局部发光吧,比如拟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写个漂亮的开头或结尾,来些恰当精彩的比喻,说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它们或多或少都会给你的作文增加亮点。

  高中写作指导:培养作文素质

  培养几样作文素质,很能解决作文“老大难”问题。应注重如下几个亟需习惯、起码追求:

  一、勤于阅读记诵

  阅读对作文的作用是巨大的!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熏陶”、“浸染”、“潜移默化”的,对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收获的教会、知识的灌输、技巧的汲取、语言的磨砺、应是一种长期的、无形的“渗透”。学生在阅读中对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造句……或者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及语感等,都能有大量的见识,有了这大量的见识,然后作文才能在借鉴中求异,在模仿中创新。书法家沙孟海回答怎样写好字时说:“要眼中有好字”。我们也可以移用于怎样作好文上:“要眼中有好文”。写作须以阅读为先导,“劳于读书”才可“逸于作文”。见多识广,才能写得丰富、生动,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因此,广泛阅读是语文最大量且最重要的“作业”,成为作文不可不具的重要素养。

  二、造语求新避俗

  我们一旦动笔写作便应有这样一种追求:力戒文章语言的趋同现象,避免在词语选用、句式结构、语气语势上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要把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构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作为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力使自己文章的语言或雅致凝练,或严谨理性,或俏皮幽默,或优美诗意……真正做到凭空逗巧,意外出奇,既生动精彩又与众不同。作文时应该自问:写作中有什么因素比语言更致命呢?求新避俗,不苟言语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素养。一旦有了提笔下字便求新避俗的追求或习惯,才能迅速提高感悟语言和调遣语言的能力,才能形成个性语言。

  语言避俗求新的途径多得不可胜数。

  1、想象修辞——追求形象

  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朵”。

  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陈排比,以增奔泻气势;拟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动;大胆夸张,以显飞扬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

  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

  “对旺角的多家书店,我和一桃以怀素草书的笔意一路草过去,但有时也不免驻足留连。”

  ——比喻创新别致。

  “窗口一闪而逝的年轻面颊便在这深深的秋意中浓浓地开放,开放出灿烂的青春。”

  ——拟物生动陌生。

  “羞嗒嗒的音乐朗诵会,正在火辣辣地开。”

  ——拟人摹状,别具新意。

  2、整散句式——追求参差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大愚,更是难上加难。……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令人发噱的天方夜谈;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为什么她喜欢绿色呢?虽然五光十色缠绕了她的半生:红色的火热,土黄色的坎坷,灰色的挫折,黑得如此沉重的偏见,以及白得如此刺目的冷漠,但她在任何时候对绿色——象征生命、希望、纯洁的颜色,有着不抑制的憧憬。”

  ——能整能散,参差别致。

  整句工整而呈气势,散句曲折而显舒缓;整散交错,可参差流转。

  3、幽默诙谐——追求情趣

  如一位考生论证“当代中学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必须十份重视课外阅读”,有一段对死抠课本、死记硬背的调侃,变叙述为描写,幽默风趣:

  诚然,在考分的压力下,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程教材上,于是乎弯腰驼背兮“孔乙己”,鸡胸鹤腿兮“林黛玉”,双眼昏花兮博士伦,挑灯夜战兮功课如山,许多人陷入了应试操练的怪圈。

  议论语言中作生动的简笔描写,而且模仿楚辞,插入“兮”字,读来纡曲含蓄、意味深长,以一种轻松戏谑的笔触表达着严肃的态度,搅拌甜酸苦辣于一“锅”,绕有兴味。

  “如果把书的封面比作女人的脸,一个‘抓人’的书名,是放电的媚眼;一位名作家的芳名,是诱人的樱唇;封面其他部分的花花绿绿,是女人脸上的姹紫嫣红。敢于素面问世的图书,一般内容有真货;敢于素面朝天的女人,大多是真美人儿。”(何玉兴《图书比女人》)

  有人写道:“明末清初直到传教士马利窦第一次带来世界地图时,王公大臣们强烈要求把中国摆在中间,否则,是可忍,孰不可忍;颇有些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普天之下,舍我其谁之感。”

  这样的文字,幽默、活泼、俏皮,能让人耳目一新,身心一爽。

  幽默、诙谐、调侃,体现智慧。如果能适时地“幽他一默”,可使文章陡增亮色。

  4、精言警论——追求理性

  “大地在雪下做着纯洁的梦,春天来把这梦实现。”

  “占领春天的空旷要比挤进夏日的葱茏更容易。”

  “正是对春日做功利打算的人,才最可能拥有一个丰饶的秋天。”

  “惟有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一朵春花可以永不凋谢,一股春风可以永远吹拂,一阵春雨可以永远淅沥,一缕春晖可以永远明媚。”

  这些语句之所以受到喜爱,主要在于它们不是客观地呈现生活,而是寄寓了一种思想;它们不是对思想的明示,而是把它蕴含于形象之中。人们在阅读时,既能获得启迪,又能有一种审美体验的愉悦。概要地说,这些简短质朴的语句里有着灵动并美丽的思想。

  鲁迅在有些东西因有违文学创作的审美要求而不能写进文章时说:“可以画毒蛇和蝎子,但不能画鼻涕和大便。”

  余光中提醒各位:“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一片绿叶,饱含着它对根的情谊;一句祝福,浓缩了我对你的祝愿。”“政治牢骚,中文清高,物理深奥,历史推敲,数学坐标。”

  这些文字,姿容别致,理趣盎然。

  有理性的警论,或直陈利害,义正词严;或嬉笑怒骂,入木三分;或针砭时弊,酣畅淋漓;或多方设喻,增其灵气。

  5、直引化用——追求意蕴

  恰当引用一些诗词典故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顺口溜等,增加作品的文采,丰富文章的文化底蕴。例如:

  “聆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故事;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情怀;品味‘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限忠诚。我发现,我与他们的心近了。”

  这些有所引用的文字凝练形象,以少胜多,拓展了思考联想的空间而饶有蕴意。

    404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