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与停高中议论文800字
走与停,是不可分割的双子星,走与停,在人生的长河里辗转交替,几番轮回之后最终相互交融。这是生命的诠释,亦是惘然过后的顿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走与停高中议论文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走与停高中议论文800字(精选篇1)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我们坐着生活的列车向远方疾驰飞奔,但在途经每一个站台时也会稍作停歇。人生便因亦走亦停而绘就了一路的风景。
走是执著的追求,停是必要的休整。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年轻时曾一度用暴力手段追求黑人的解放,然而事与愿违。在狱中,他停下了反抗的脚步,休整了劳累的身心。停下一段时间后的曼德拉,变得更加睿智乐观,他学会了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美德感化白人,由此创造了和谐美丽的南非盛世。“若不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是的,曼德拉合理调配走与停,这使他最终完成了涅槃,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走是奋勇向前,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而加油、充电。
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曾是伊利集团的副总裁,他虽然业绩良好却难与领导层和谐共处。牛根生停了下来,奔向北大进修,去选择一条更加自由的道路。停下来使他学会了现代企业管理,好像给他插上了一双翅膀,让他放心大胆地飞翔。从此他的未来不是梦,学会了给自己一点空间休整的他一鸣惊人,带领蒙牛在国际乳制品排行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若不是他停下了奋勇向前的脚步,又怎会迈上属于他自己的星光大道呢?学会协调走与停的他,便化茧成蝶,舞出了自己的风采。
走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停是在实现目标的驿站驻足。
一代影后奥黛丽赫本在好莱坞风光大好时,却毅然选择息影,投身于慈善事业。而这次不可思议的停留却让她点燃爱的火炬,让她驱散世界的冷漠,温暖人心。学会合理调配走与停的她不再以貌悦人,而是以德服人,这无疑升华了她的精神品质,使其高贵的人生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停不是贪图安逸的停滞不前,而是对勇往直前的动力补给;停不是畏惧挫折的胆小怕事,而是留下一点空间去反省自我;停不是逃避现实的懦弱愚昧,而是勇于休整自我身心的智慧。
停留并不意味着放弃,停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追求;前进也不代表终日的奔忙,前进时因为有了及时的停顿而倍增奋斗的快乐。停亦乐,进亦乐,二者相得益彰。
前行时如高歌猛进,停顿时如浅唱低吟,时而高亢,时而柔和,走走停停,动静协调,静如晨雾,动如脱兔。在人生的道路上,演奏好这生命的二重奏,就如同琴瑟和鸣,余音绕梁。人生中的前进就不再是疲惫不堪的苦役与跋涉,而是张弛有致的快乐之旅。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纵使有着重重逆境,只要我们懂得合理利用走与停的双刃剑,就可以披荆斩棘,在人生的舞台上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走与停高中议论文800字(精选篇2)
向来推崇一句话,生命在于不止的运动。可是来到芳草地上,却又让一个温柔的声音止住了我的脚步,“嗨,朋友,为何如此匆匆,你没看到你脚下绽开着一朵小野花吗……”
——题记
天生万物,唯人最贵,这是孔子老夫多么豪迈的话呀。他认为人是万物之长,万物之尊,万物之灵。可是中国自古以来以有多少孔门弟子放下自己尊贵的身躯,去伺弄花草,去逗弄野鹤,去抚触孤松……我们何必作隐士,何必持着一颗圣人孤傲之心,我们只须有一颗闲心,有一颗能发现美的眼睛便可。
我们很容易落入两大圈套,孔子掉入了一个,陶渊明占了一个。
看到了孔子站的那个地方了吗,那是消极的庄子所不嗤的。他认为孔子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可是孔子自成高度。看哪,千百年来,有多少人风尘仆仆,有如群马奔腾一般,以孔子为坐标,向前爬呀,跑呀,撞呀,钻呀。可是他们大多到不了孔子指向的彼岸。他们的心是被蒙蔽了。哪如李白这样的爽快文人,保持着一颗通透心,入山林也可,入朝堂也可。总之,心中要留意前方,还要注意脚下,是否有一朵尔见犹怜的粉色小花呢。
孔子门中也有逆孔子之道而为之的。一如陶渊明,林逋这些人。他们不过千军万马争过的独木桥。他们逃遁到世人所不风见的地方,终身躬于耕,弄花草,品香茗。可是人生有几个今朝可供你不厌其烦地像老头老太太那样,啜一口茶,赏一眼景呢。歌德在最失意的时候还说了一句不平淡的话:“人,总要干点什么吧。”
所以,孔子、陶潜他们都太过极端,给后人造了两个偏激的大陷阱。
我欲在每日睁眼见到那一缕晨曦时,在内心呼喊:前进,前进,像士兵临敌一样,勇敢地接受将加之于你的挑战。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是的,人生是必须有像圣地亚哥那样与困厄搏击的勇气的。人生是奋发有为者无尽的宝藏。“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在年老失意之时仍此番振奋人心的话,我们岂可抱着一堆花草,守着一片荒园度过一生。
可是,人虽为贵,但不与万物合一,不亲近万物,那么就会被生命抛弃。加拿大的安赫尔市,每年有一个“踏叶节”,全市放假一天,到北部的山林里去踩踏漫山遍野的鲜红的枫叶。设立这个节日的市长似乎在提醒他的市民们:嗨,你们的脚踏累了水泥地,是该给你的脚洗一个枫叶澡了。“踏叶节,似乎让我们想起了前人”暮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的闲雅事来。
向前,向前,但要注意停下来,也别踩着那朵在路中间的小野花。
走与停高中议论文800字(精选篇3)
人生就像旅行,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有好风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
人生又像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途中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后,感到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发展,于是要去进修,这种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停顿,但是这种停顿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做的短暂停息,是为了今后发展得更快而做的短暂停留。
回顾历史,战国时期的游说家苏秦,第一次游说没有成功。他的嫂子见他没出息,整天刁难他,但是苏秦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打动国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于是他忍受哥嫂的刁难,开始“头悬梁,锥刺股”后来终于成功游说秦王成为战国时伟大的纵横家。苏秦在家的隐忍学习,正是人生路上的暂时停顿。这停顿,就好比花儿含苞待放;这停顿,就好比积蓄力量的马儿吃草;这停顿,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抱负而做的短暂停息;这停顿,正是为了今后的向前迈进而做的短暂休息
像这样在人生路上行走中善于停顿的人,何止苏秦一个呢?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复兴大汉天下,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屈尊在曹操的兵营中种菜,他的短暂停留就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因为他保存实力,才有后来的东山再起。这种停顿是智者的选择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不平的荆棘,要想继续往前走,就要拔掉荆棘,要拔掉荆棘就有可能停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停顿就是调整,停顿就是为了后面走得更好。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到过人生的荆棘:屈原、司马迁、李白等文豪都曾经在人生的路上停歇过,但是这样没有影响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停顿,是因为小人的加害,国君的昏庸;他们的停顿,是为了自己和他人走得更好;他们的.歇息、他们的停顿,是为了实现更加远大的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路上的停顿就是为了走得好,走得远,走得更加潇潇洒洒!
走与停高中议论文800字(精选篇4)
曾经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与其没有结果地等,毋宁停停走走的梦”。在路上,需要行走,更需要停留。
鸟儿向往茂密的参天大树,却对一棵足以藏身的树视而不见,它不知道,这树上也有大树的“影子”;鱼儿追求广阔的大海,却忘记了引领它通向大海的,是一条小小的溪流。奋不顾身地向前进固然是有勇气、有追求的表现,可在适当的时候,希望就在身边。为何不放慢脚步去发现?
亦仕亦隐的古人有许多,王维、陶渊明更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看惯了世事无常,便也不再牵动心肠。在仕途中奔波劳累,就毅然选择辞官归隐,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心中,看到的、想到的,并不是官路尽头刺眼的功名宝座,而是平凡之路上默默芬芳的野花。某个温暖的午后,在田野间悠闲漫步。风在摇动树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欣赏这般美景,又怎会念起江湖上无休止的你争我斗呢?等到心力都完全恢复,也许会重新上路。游走于庙堂之间,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心境。即使在路上停停走走,心中对美好的期盼也不会半途而废。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现代社会的新风尚令人迷失。在追求与放下中纠结,被社会与内心撕扯。一边想要放下工作去享受生活,一边又在与人比较,不甘服输。在时代的洪流中,向上不易,放下更难。孰不知在纠结时,在身边等候多时的希望已经悄悄溜走。一边奔跑,一边回头,总以为下一站就是终点——真的到了下一站,往往又变成起点。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难以跟随自己的心来决定去留?也许是时代的必然。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心境应该永远保持美的姿态。在尘世中洁身自好很难,但心若在,人就在。心中想要停下,就毫不犹豫地放手,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繁星,才能不再错过下一个黎明。
放下不等于失去,停止或许意味着前进。所谓无招胜有招,以退为进,随心随走随停,另一番世界就会出现在眼前。当你归来,那是你蛰伏的背影,回眸的闪光!
走与停高中议论文800字(精选篇5)
从前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比赛跑步,兔子跑累了,就躺在石头上睡着了,结果,不停在走的乌龟理所当然的赢得了比赛。
大人们常用这样的故事告诫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断奋勇向前,否则就会像这只兔子,最后输掉比赛。然而我想,兔子的错误并不在于它在半道上停了,而在于它没把握住这个“度”,试想,如果休息个五分钟,起来追赶乌龟,那兔子的领先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所以说,相对于一味向前走,适当的停歇并非不可取,我认为,这反而非常必要。
战国时期,谋士苏秦游说秦国,推销他的逐个击破之法,结果不得秦王赏识。我想,如果当时的他仍然一味坚持游说秦王和诸侯各国,或许他必然被撞得头破血流,郁闷而终。然而,苏秦却选择停,暂时放下游说的努力,回到家乡,重新苦读诗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歇后 ,他重新出征,挂上了六国相印。
同样,越王勾践的例子也值得我们借鉴,在于吴王夫差大战后被俘时,他并非选择继续与吴王抗衡,而是卧薪尝胆,养精蓄锐,放下向前的脚步,停下来修养三年,最终,在三年中的吴越之战中,大胜秦国,一报雪耻。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暂时的停歇不一定不好,反之,一味向前,也可能代表灭顶之灾。
隋文帝在公元五百十七年,击败了后周,再一次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当时的国家,经过连年战乱,百废待兴。身为一国家之君主,他理应下令修养生息,减轻百姓税赋,并停止苦役,减少战争。可为了加速国家发展,他依然下令开通京杭大运河,并三次南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确,把刀磨快了,看起树来也自然就方便了,而同样,把身体休息好了,走起路来也自然就快了,这或许是同一个道理吧。
停,是为了更好的走;而走,也是为了更好的停。这其中的分寸把握,也或许体现出你我的智慧与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