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议论文>

2017关于时事的初中议论文

锴丽分享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它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时事评论类文章也是老师经常用的考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关于时事的初中议论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17关于时事的初中议论文篇1

  现行公积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公平,并不代表公积金制度本身不公平。作为一项住房金融制度,公积金的设计初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其本身就蕴含着公平的考虑。

  据《中国经济周刊》日前报道,有专家质疑住房公积金违反设立的初衷,建议取消。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该刊采访时表示,住房公积金主要是被高、中收入者所获得,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会加大收入差距,同时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苏海南明确表示,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目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近年住房公积金缴存结余大幅增长,使用率却很低,比如北京2015年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有钱人基本上都有房了(不管是商品房还是福利房、单位自建房),没房的人一时半会儿买不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也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2017关于时事的初中议论文篇2

  房子限购令出台,让很多人想到去办理离婚。南京离婚人数会不会多到像上海近期出现的摇号现象?截至昨天傍晚5点,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市共有320对夫妇离婚,是平日正常离婚人数的3倍。令人无语的是,一些来离婚的夫妻,因来不及准备离婚材料而没能办理。(9月27日《扬子晚报》)

  “一限购就离婚”,上海如此,江苏如此,全国各地也如此,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如何走出“一限购就离婚”的怪圈呢?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限购就离婚”的市民,无疑是钻政策的空子,何不把政策的空子堵上呢?几年前的限购政策是以居民家庭为单位实施,几年后的限购政策为啥还是老调重弹?不要怪市民钻空子,你有空子给人钻,钻了空子又不违法违规,别人为啥不钻呢?所以,堵上政策的空子,改变限购“以家庭为单位”为“以个人或夫妻”为单位,是避免“一限购就离婚”的治本之策。

  当然,再完美的政策或许都有漏洞,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漏洞可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那么,对于市民而言,钻空子是不是购房的最佳手段呢?显然不是。靠钻空子购房是一种投机行为,既然是投机行为,就必然存在风险。而且,投机成分越大,风险肯定越大。特别是在眼下的高房价下,资金进入高房价本身就是风险,如果再以离婚去购房,这是双重风险,到头来很可能“折本还要陪夫人”。所以,市民的成熟和理性,是走出“一限购就离婚”怪圈的重要方法。

  2017关于时事的初中议论文篇3

  生育政策调整后,计生部门要尽快将工作重心转到计生服务的完善上去。若各地计生部门仍将社会抚养费视为部门核心利益,转型效率与质量难免让人担忧。

  近日,《北京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修订计生条例。其中,广东、安徽、山东等22个省份在新修订计生条例中明确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从公布的标准来看,地区间相差悬殊,如最低的黑龙江,只按征收计征标准的1倍征收,北京和辽宁计征上限仍然定为10倍。(新华网9月26日)

  根据《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各地确实拥有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的裁量权。然而,此轮地方对抚养费征收标准的调整,依然延续了“弹性空间”与地方差异过大的问题。不少省份都下调了征收上限,这可视为是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回应,但调整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必须要调低,这些问题的悬而未决,反而令地区间的标准差异进一步扩大,令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公平受损。

  生育政策的调整,使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为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和社会低生育率的背景下,“超生”现象大为减少,抚养费的征收总额也将锐减。甚至有专家提出疑问:“为了不足百万的超生人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征收社会抚养费,有没有这个必要?”然而,现实中更需要防备个别地区为弥补抚养费征收总额下降的“损耗”,出现的“严厉征收”和加倍征收倾向。

  2017关于时事的初中议论文篇4

  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就能从小饭馆叫外卖,这样很方便,但也有人说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最近,河南省政府法制办发布《河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四十五条就明确规定,禁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形式外卖食品。(9月27日大河报)

  有网友喟叹,根据这个新规,将来在当地叫份麻辣烫外卖估计就很悬了。大饭店是不会做小外卖的,小餐饮又不许插足外卖领地,这是逼着吃货们的饮食习惯“转型升级”?

  玩笑归玩笑,问题也是令人如鲠在喉的。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以“小”归类,将之“一网斩尽”,这是什么逻辑?规定之所以让人深感错愕,无非三个道理:第一,企业能否送外卖,不是循法而判、而是以大小断之,这种有罪推定的潜台词,莫非就是“小企业原罪”?且不说贩夫走卒之苦,不少小作坊、小餐饮等,有营业执照、也有食品卫生许可证,还严肃认真地和外卖网站签订了合法合同,就因为“长得太小”,被绝杀在政策的威力下,法治逻辑何在?

  第二,不少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在投入生产资料的时候,就是冲着外卖市场去的,如今的一纸禁令,简直等于直接断了其生路。姑且不谈养家活口的生计问题,这种突然的政策,考量过投资者的成本风险了吗?小微企业虽然对财政看似“于事无补”,它串联起的社会链条,并不比大中企业的少。就业岗位、职业梦想,乃至百年字号的孵化器——都跟这些不起眼的“小”企业直接相关。第三,眼下,全球经济同此凉热,双创的星星之火仍待成为燎原之势。这个时候,不去倾情关怀乃至适度“放水养鱼”、而直接以禁止的姿态断了创业者的念想,于企稳的宏观经济来说,恐怕也是釜底抽薪之举吧。

2017关于时事的初中议论文相关文章:

1.2017年时事热点议论文作文800字

2.关于时事的议论文2017

3.2017议论文时事素材大全

4.2017优秀时事议论文

5.关于议论文的时事素材2017

    330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