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时事热点议论文作文800字(2)
2017年时事热点议论文作文篇4
据新华社报道,7月18日诚品书店的创始人吴清友因心脏病发作在台北辞世,享年68岁。他创立的诚品书店已成为台北的文化地标,还一度引起文化界探讨“诚品现象”。“诚品之父”去世的消息,一时间引来文化界人士、爱书人士在社交媒体上悼念刷屏。
开书店开成一种“现象”,无疑是对诚品书店的至高褒奖。诚品书店已不只是一家书店,它是文艺青年心中的打卡圣地,甚至为了一个不是旅游景点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来到台北,不去看看“传说中的”诚品书店,这趟旅程仿佛就有点不完整。诚品对实体书店行业的意义在于,它给书店这个概念带来了新的内涵——书店不仅是卖书的,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场所,让公众借助阅读和书店这一载体,惬意地享受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实体书店经营举步维艰,很多知名书店接连关张。正是诚品书店的经营模式,给实体书店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眼下各大城市里的实体书店,不仅卖书,还有各式饮品、甜品;各方文艺大咖来开讲座、做分享,让原本印象中冷清的书店也会一下子挤得水泄不通;装修格调精致,还有的引进服饰、礼品、绿植等文艺元素,凡此种种或多或少都是从诚品书店中得到了启发。当然,多元化经营只是诚品书店经营之道的“形”,真正的“神”在于始终坚信阅读的价值,始终致力于为读者创造最好的阅读氛围。
时代在变,阅读和书店也必须应时而变。但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回过头来发现,阅读其实是一种无可取代的“刚需”,阅读带来的快乐并未走远。在书里,我们可以体会不同的生活,把自己置于不同的场景,可以谈一场浪漫的恋爱、可以来一次扣人心弦的探案、可以跟着科幻作家上天入地,也可以跟中外大师来一场哲学辩论。从匆忙的现实中短暂抽离,让思绪开一会儿小差,书让人的精神得以喘口气。无怪乎,阅读正重新成为一种潮流。在广州,全市图书馆一年接待超过1600万人次;城中各家书店里,随处可见人们捧一本书或坐或站,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书店对城市而言,也绝不仅是一种业态。吴清友先生说,“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开书店,并非仅仅是赚钱的营生,而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地标。诚品也曾一亏就亏了15年,但有了这些书店,城市也就多了一份温暖的文艺气息。广州一家24小时书店,为背包客提供免费住宿;合肥一家“暖心书店”,通宵营业时也会接纳拾荒、流浪者过夜。毫无疑问,24小时营业会大大提高经营成本,但这也是书店人文精神的自然延伸。此外,还有很多独立书店,成为流行文化中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比如广州的博尔赫斯和学而优书店,前者以翻译文学作品为特色,不卖畅销书。后者以社科人文学术为主,为高校师生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多年不变的坚持,透露出经营者的志趣品位,也彰显了一座城市的底蕴。
在速食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诚品书店为什么大受欢迎?它通过自身的经营实践证明,读书仍然会给人们带来单纯的快乐,小小一家书店也可以点亮城市文化生活。走进书店,打开一本书,庸常的生活因此而不同,繁忙的城市也多了一份诗意。
2017年时事热点议论文作文篇5
21日凌晨,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网曝“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学生被强制到山东烟台富士康企业实习”的情况声明,向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表示真诚道歉。(7月21日中青在线)
看完这个报道心里酸酸的,使我联想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包身工,“包身工一入包老板之手,就与世隔绝。包工期间不得回家。她们不能转厂,不能转业,不能请假。经年过着没有阳光,没有自由的生活。”他们是惊人的类似:失去自由、微薄的工资、繁重的劳动、恶劣的环境……不同的包身工是我们的大学生,包老板是他们的学校。
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无可厚非。但是企业必须提供实习环境,有专人负责指导,实习人员额外的劳动付出,可以适当得到劳务费用。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有关劳动法律规定,保证实习学生的正常的收入,居住环境,劳动强度不能过大。但是这样的正常的学生实习制度,怎么变味了?是哪个“歪嘴和尚”把好经念歪?百年过去了,为什么包身工的阴魂还在飘荡?
近年来,"学生工"事件屡屡发生。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把本应接受全日制教育的低年级学生送往工作强度较大的工厂,使学生成为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导致学生各项劳动权益难以得保障,一些中职学校甚至还与企业勾结,从"学生工"身上获利。是利益把学校一个教书育人的象牙塔变成了一个世俗的 “包工头”。
2011年,由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师生参与完成《西进——富士康内迁调查报告》中指出,许多和富士康签订了协议的职业技术学校实际上已经变身为劳动中介机构:这些学校的学生在匆匆一年或者两年的学习之后,就被送到了富士康这类工厂,学生们名义上为实习,但基本上已经成为和学校脱离关系的"工人"。而这些学校却依然收取学费并获得国家的财政拨款。
“中国制造”需要大量技术精湛的“工匠”,作为“工匠摇篮 ”大学校园与实习企业车间,一定管好自己的欲望,不要把“摇篮”成为扼杀工匠成长的的梦魇。
2017年时事热点议论文作文篇6
日前,一组西安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台自拍”照片被曝光后,被网友大量转载,舆论瞬间被引爆,广大网民纷纷谴责,种种指责。随后,西安市卫生局迅速启动对此事的调查。结果,“当事者”和相关人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医院常务院长被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分管副院长被免去行政职务,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麻醉科主任、护士长双双被免去行政职务,记大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所有参拍人员被记过处分,要求写出深刻检查,扣发三个月奖金。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拍照留念,如果手术台上是你的父母亲戚你还会这么做吗?”这是发帖者的说法。他称这组图片是该医院内部人士亲自拍照发朋友圈的,同时声称自己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发图只是想让媒体知道,打击不良情况。
在西安市卫生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调查情况通报中称“相关医务人员在完成手术后,为了留念,拍摄了本组照片。”12月22日上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郑晓菊也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景:那天是8月15日手术室的最后一台手术,当时手术难度很高,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从早上10点进行到下午5点半,大家都没吃没喝,终于为患者保住了左腿,心情都很高兴。同时,在西安市卫生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调查情况通报中也称“相关医务人员在完成手术后,为了留念,拍摄了本组照片。”
权且不去深究事实的真相,不去探究发帖者的意图,不去纠结医德、渎职、涉嫌侵犯隐私的问题。笔者深感痛心:我们的世界怎么了?无论是某些媒体,还是某些受众,为什么总愿意把医生和患者放在对立面去解读呢?什么医生不顾病人的死活,医生把快乐建立在病人的痛苦上,甚至于什么医生高兴又做了个手术赚了钱。为什么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最恶意的想法去思考他们的行为呢?医患本是一家,为何总要摆在对立位置?
“人之初,性本善”,面对新闻事件,我们为何不能有一颗宽容的心,首先往好的方面考虑,再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事情的真相是这些医生用7个小时的不吃不喝给这个农民工挽回了一条腿,最终却被口诛笔伐,成为网络舆论的牺牲品,他们会怎么想?他们再次开展工作的时候心里不会有膈应吗?医患紧张的关系会变好吗?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努力工作,最终却不小心犯了错,被人不分青红皂白谴责,会是什么感受?
医生和患者不是对立的,医患一家人,我们要坚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虽然,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下,某些医生医德败坏。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少数“害虫”,而时时怀疑,事事质疑,这样并不会事情有所好转,也不能缓解医患关系。如果不能建立最基本的信任,只会恶性循环,导致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还记得当年那句“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惊人语录。不知道那些把医生和患者摆在对立面的媒体和人是出于什么目的。笔者只想说,官民、医患、商民都是同根的,我们都是一家人,请用你的智慧和一颗“怀柔”的心看待世界。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