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之魅》作文八年级大全
每年农历正月之时,妈妈总会煎年糕给我吃。妈妈说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过年的风俗之一,年糕是过年必备的节日点心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年糕之魅》作文八年级,供大家参考。
《年糕之魅》作文八年级1
放寒假的第2天,我就回了乡下奶奶家。到了那里,我看到院子里放了一个圆圆的袋子,被压的扁扁的。我问奶奶这是干嘛用的?奶奶笑呵呵的说:“这是用米做成的粉。装在袋子里用重的东西压一天一夜就能用来做年糕了。”我听了很好奇:“做年糕?”年糕是怎么做的?我请求奶奶教我学做年糕,奶奶同意了。我带着好奇心开始了我做年糕之旅。
在厨房的小桌子上放着一个大桶,然后在桶中间放一个脸盆,在脸盆底上放蒸糕的模具在桌子的左手边把它打磨好的米粉放入桶里凉上。也叮嘱我这个米粉如果很干就偶尔的洒一点水,奶奶在土灶的锅里已经放上了水开始烧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了。做年糕了,爷爷把模具摆放好,然后拿了一个筛子,准备把米面塞到模具的方格子里面爷爷说这个筛子是第一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把里面米粉筛到匀称,那在模具的格子里就会成块状,影响它的口感。只见爷爷拿着筛子一抖一闪左右摇晃起来。米面像跳动的小精灵一样,轻轻地飘落到模具的格子里,一会儿的工夫模具的格子里就满满的。这时爷爷拿把木直尺,把上面的米面刮得平平整整,接着爷爷说:“下面一步是脱模具,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年糕的外观形象。所以要很仔细很小心的,慢慢地脱模具。”听爷爷这么说,我很激动,就想试一试。爷爷看着我呢,渴望的小心的眼神说:“行,我让你来试试,我在边上指导。”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模具,轻轻地,慢慢地缓缓地动着我的胳膊。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模具,爷爷在一旁鼓舞我说:“嗯,不错,可以的。”也许是爷爷的鼓舞让我骄傲了,到最后一点点的时候,我的手一不小心抖了一下,边上的几块有点破坏了,虽然说有点瑕疵,但是我很开心。我急忙把它们放到蒸笼上去蒸。奶奶笑着说:“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年糕了。”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一阵糯米的香味。
奶奶说年糕已经熟了,大家快来吃年糕啊。我拿起一块有点破损的年糕,轻轻地咬上一口,呀,真香!自己动手做的年糕就是好吃,我心里美滋滋的,一边吃一边祝愿着大家,来年我们大家步步高升!
《年糕之魅》作文八年级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个寒气逼人的冬日里,迎来了又一年热闹非凡的春节。
一到腊月,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会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那时大街小巷顿时热闹非凡。大家戴着帽子,系着围巾,穿着喜庆的衣服,成双成对地聊天,逛街。出门一趟,回来手里就全都是花花绿绿的袋子。街道两旁的大树上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一闪一闪的,给春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到春节,家里一定要做烤菜年糕,那是因为从第一年开始,家里就有了这道菜肴,所以这道菜肴就变成了春节常吃的食物,延续至今。每到春节,外婆就会把烤菜、年糕和冰糖等材料一一拿出来,我就立刻明白,哦,春节快到了。其实在市场里都可以买到烤菜年糕,但是外婆说自己做的才更加美味。
大人们说学会做烤菜年糕其实非常容易,可是学了那么多年我也才学会了一点,并没有掌握其中的妙处。要先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不然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有一次,我看见外公在烧烤菜年糕,觉得特别有意思,便自告奋勇的去帮忙,谁知那年的年糕都散发着一股焦味,自此以后,外公就再也不让我动手了,但是他把洗年糕的任务交给了我,于是每年的年糕都被我洗得白白胖胖。
材料已经准备就绪,开始动工了。外公把烤菜放进锅里炒一炒,翻一翻,顿时,烤菜在高温以及锅铲的翻腾下渐渐瘪了下去,只见原本绿油油的菜叶顿时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外公又从袋子里把事先准备好的冰糖放了进去,没过多久,又在锅铲上倒入了少许酱油慢慢地放入锅内,外公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控制好酱油的用量,酱油如果倒入太多,颜色容易变深,味道也会太重。外公又特意嘱咐在放年糕之前,必须把锅盖盖上,让烤菜在锅里滚一滚,不然在餐桌上的烤菜吃起来就不会如此美味。准备放年糕了,外公将我洗得一干二净的年糕放入锅中翻炒,没过多久,一盘香喷喷的烤菜年糕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整个餐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起筷子争夺起这道美味菜肴,笑声在房子上空久久回荡……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聊天的节日,其实只要聚在一起吃菜,抢菜,就会有无与伦比的快乐。
《年糕之魅》作文八年级3
“当滚滚的稻浪把大地和天空染成一片金黄,谷物的清香袅袅婷婷地飘向远方,就到了宁波人做年糕的时候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温情脉脉的声音,娓娓地道着宁波人与年糕的故事。假期旅行,在酒店的一个夜晚,味蕾被无意唤醒,竟强烈地想在异国街道寻得一碗年糕吃。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故乡吧,而宁波人——我们,从水磨年糕里,犹记起故土的风物——一路走来的那些经典美食,那些风土人情、风光景致,难忘。
初冬的小风儿,从西北渐起,吹向忙碌的村庄。收割完最后一茬晚稻,伴着忙里偷闲的兴味,家家户户开始操办村里头的头等大事——搡年糕。在村庄青灰色的炊烟里,打年糕的声音里,总是透着全村老幼的欢乐。一方方温暖的香糯的年糕,一夜间就会熏香和甜透从冬到春的农家的梦。一家老小,热热闹闹。浸米、磨粉、榨水、搡捣……有条不紊地进行,总要忙活个两三天。
“一夜吹香过石桥”。那雪白的米粉,一定是亲人们细细磨出的;那寡淡的米粉,一定是他们的双手温和地调制出的。是奶奶婆婆的手,是姑姑姐姐的手……在锅盖揭开的那一瞬间,那热气腾腾你、香气扑鼻的——
团团的、厚厚的、糯糯的年糕啊!
我们总爱在那大锅里出现一大块火热的年糕团之时,用小手就几块下来,沾些糖粉,或是嵌块豆酥糖,滋滋有味地咬着,不亦乐乎。色白如玉的年糕,更像一件艺术品,晶莹剔透的,几个小捣蛋鬼又想着法儿在大人不在意时往上按几个灰手印,之后就如完成秘密任务似的坏笑着跑走……
母亲更是对我无可奈何了,嗔怪似的在我的小屁股上不轻不重地锤那么几下,旋即微蹙的眉头又舒展开了,一手喂我喝热乎乎的年糕汤,另一手揉着我被打的地方。呼呼的热气,温暖着我小小的身躯。
咸齑和竹笋的相遇,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年糕汤泛着微黄,透着醇香,诱着鲜美。母亲细心吹凉了的汤水,鲜亮而酸汪,一如孩提时光,清新又酸涩。
十几年后,处在异国他乡的街头,我又忆起那个我们渐渐陌生的故乡,忆起全村人操劳着村事的场景,忆起心爱的年糕,忆起曾经的亲人们——便是那一块块包含家乡旧味的年糕,历经一次次的捶打与揉搡,于清甜之中,揉进的淡淡岁月的苦味。
《年糕之魅》作文八年级4
“噼哩啪啦”鞭炮欢快地叫着,我揉着惺松的的睡眼走出房门。匆匆地吃了早饭,我便开始了一项重要任务——帮长辈做年糕。
我对于年糕最早的记忆是在小时候,那时奶奶总背着我去附近看戏。而我对看戏完全没兴趣,只知道在那里捧着年糕吃,吃完了就和奶奶踏着月光回家。
一边回忆着那段有些模糊的记忆,我一边踮着脚摘菠萝树上的叶子,叶子还带着露珠,闪闪发光如同钻石。菠萝树的叶子是年糕的外套,这件外套一定要大,而且不能被虫咬掉一角,最好颜色是深绿,形状又好看。
摘完叶子后,我便急匆匆地跑去拿给奶奶。奶奶在厨房擀着面团,她的手仿佛有魔法,一块块面粉在她手上几经揉捏,就成了圆形,面团薄厚要适中,这就考验你的技术了。在狭小的厨房,柴火勤劳地烧着,更给奶奶笼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这时,邻居家的弟弟来了,在村里年龄小的孩子这天都能去向邻居要红包。只见他如离弦之箭般飞到爷爷家,大声地说着吉利话,没说完便伸出脏手眼巴巴地要钱。
小弟弟走后,亲戚们陆续回来了,奶奶把包好的年糕放到水里蒸。
吃过团圆饭,便是吃年糕的时候了。我小心地剥下年糕外裹得严严实实的树叶,一阵香味便直冲冲地撞进鼻子。年糕是白色的,一口咬下去,面粉,椰丝,花生的味道在嘴里如烟火般绽放着。望望四周,家人都在开心地吃着,顿时,一股暖意从口中流入了心田。
年糕的味道把远在天涯的家人系在一起,系在乡下那间屋子里。年糕的味道不就是家乡的味道吗?那股从小时候就有了,一直缠绕至今无法忘却的温暖。
《年糕之魅》作文八年级5
我想大家都吃过年糕吧!我们宁波著名的特产小吃-慈城年糕,你们一定听说过吧!那传统的年糕技艺,做得湿稠平衡,不粘口,光滑圆润,保证你留连忘返,吃了还想吃。正巧,我们奉化的明溪村正赶着做年糕,你想去看看年糕的制做过程吗?
我们开着车,经过一道又一道的盘山公路,终于赶到了现场。在那深山老林中,隐隐约约飘来了几丝糯米的清香,灿烂的阳光映衬着小溪,溪中清澈的水映照着古色古香的木屋和劳动的农民。做年糕已经开始了,只看见一箩筐一箩筐的糯米和高粱摆在了地上,又看见几位老婆婆正一手执木槽,一手扶磨粉器已经开始工作,古老的脚踏磨粉器正在辛勤的工作着。“嗞嗞······”大半小时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收获。一筐筐糯米粉和高粱粉已经“整装待发”,好像随时接受生死的“磨炼”。接着几位年老的伯伯随手拿来几个干净铁盆,将高粱粉和糯米粉倒入铁盆开始实行第二步。只见一位大伯戴上手套,用力地用手来回来回的搅拌,另一位老伯则齐心配合,三四个来回加一次水。一次又一次的搅拌,老伯头上的汗珠已经情不自禁地冲向大地妈妈的怀抱。功夫不负有心人,稠和不粘手的面团已经到了我们的面前。第三步也开始执行了。村里人把面团装在木桶里,又把木桶放在滚烫的火炕上。大火炕已经燃烧起熊熊大火。木柴们牺牲了自已,开始工作。大半下午过去了,面团终于蒸熟了。腾腾蒸气冉冉上升,香气扑鼻的面团出炉了。第四步也紧接着开始了。农民们把面团倒入一个浅浅的大石缸里,又来了二位大伯。一位大伯双手并握石锤,使出了吃奶的劲用力一锤,另一位大伯在一锤后搅拌加水,真是心有灵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来回,高粱、白年糕初步诞生了。经过最后一步的分割,那娴熟的手法把年糕切成大小均匀的成品,如果还想存放起来,就在竹板上凉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只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经过一下午的劳动,才换来了美味的年糕和“年年高”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