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文体>日记大全>日记>

扶贫工作日记精选

淑娟2分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扶贫工作仍然继续,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扶贫工作日记,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扶贫工作日记(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在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我该如何来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呢?当我把心中的疑问向谢靖宙局长汇报时,领导相当重视,多次召开局务会共同商量如何使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懒”的思想,能够自觉自愿自发的产生脱贫愿望、目标追求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结合贫困户的就业意愿,我们为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其制定了人适其岗、位适其人的园林养护公益性岗位。

其实多数贫困群众还是愿意借助帮扶,通过辛勤劳动过上好日子。因此,我驻村工作队与帮扶责任人,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千方百计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动性,让他们从“等着扶、躺着扶”的懒汉思想中摆脱出来,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增强自身脱贫的责任感;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自强自立、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

截止目前,我村已有张福喜、许翠云三位贫困人员在四子王旗园林局从事园林养护工作。在工作了一个星期后,我来到张福喜家中探访,老大哥激动的说:“衷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园林局领导,感谢驻村工作队。作为贫困户,我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我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立足改变,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政府虽然有产业帮扶,但如果我们去被动接受,也只能改变一时,不能改变一世,我们要主动脱贫。现在有了新工作,让我劲头更足了。”

下一步我驻村工作队应加强引导贫困群众通过“扶志扶智”培训、评选“脱贫之星”等系列活动,让贫困户主动认识戴贫困户这个帽子不光彩;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引导贫困群众主动抵制“等、靠、要”思想,主动摒弃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等不良习惯;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开导工作,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填写自愿脱贫摘帽申请,发挥特长,一心一意扑在自主脱贫发展上。

扶贫工作日记(二)

由于工作需要,3月26日我被调整到四道沟任驻村第一书记,我到的第二天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熟悉情况,调整帮扶的贫困户。在了解了新情况后,让我越来越感到,第一书记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种厚重责任。

我在思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那其他农户生活的怎么样?趁着摸底排查的机会,我为什么不详细的了解一下其他农户的情况,他们中间有没有致贫的,村里的五保户生活的咋样?未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且年龄较大的群体有没有困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行两人开始了走村串户掌握情况。

我们首先来到忽洞坝自然村,第一家看望的是要永平。一进屋,他的妻子热情招呼我们炕上坐,并告诉我们,他的丈夫患有慢性病,近几年住了好几次医院,花了不少医药费,但是有国家的好政策,给报销了不少医药费,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村委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予了很好的照顾,办里了低保,过年的时候,送来了慰问金。在这里生活,感到很充实。在进一步了解中,发现他们不太了解对享有低保待遇的家庭在医保报销方面的政策,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帮他们耐心的解读了有关政策。办理慢性病鉴定,在门诊治疗的费用也可以报销,享受低保待遇的大额医疗费可以二次报销等。经过我们这么一说,他们很高兴,同时我们走访的两个人也感到很欣慰。

从他家出来,继续我们的“串门行动”。走在乡间平坦的水泥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到了郭玉锁家,老人便出来迎接。老两口都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坐在他们的炕头上,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郭玉锁一边说话,一边给我倒茶。我告诉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帮助解决的,要勇敢面对生活,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引领下,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跟我们反映希望饮水困难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我们承诺帮他们和有关部门咨询政策,尽快帮他们解决,他们感到很开心,对生活更充满了信心。

就这样我们一家挨一家的继续着,结束了一天的走访,收获满满。

扶贫工作日记(三)

时间过得很快,屈指一算,驻村已经半个多月了。今天在乡政府里参加会议。主席台上,县级领导和各部门专家行色匆匆地进来,简洁有力地布置完任务后,又急急忙忙地去了下一个乡镇。一天里,主席台上换了五批领导和专家。我在下面紧张地记笔记,生怕丢漏了一个字,因为台上的领导和专家所讲的内容,正是我半个月工作中遇到的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参加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临近毕业的学生时代。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容不得我有片刻的松懈。

一天的会议结束后,我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匆匆地向驻地奔驰。附近的村户都已经熄灯了,我又开始坐在电脑前整理笔记。笔记整理好以后,我翻出以前的问题清单,对照着新整理的学习笔记,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该如何安排。关电脑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午夜十二点。

从作为扶贫干部走进贫困户家的第一天起,我就感觉到自己的肩上已经挑起了一副千斤重担。记得第一天进村入户的时候,正是数四九的时候,我们几个人穿着大棉袄坐在装有空调的汽车里都不觉得暖和,但当我看到,几家贫困户家里都没有生火炉。我询问他们家里是不是无煤可烧,他们说:家里的煤足够烧,白天有太阳照着不冷,天黑的时候火炉就生着了。当时,我的鼻子一酸,差点没有忍住自己的眼泪。我是农民的儿子,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年迈的父母亲至今仍然居住在村子里。我内心深处对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父老乡亲存有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以扶贫干部的身份再次回到农村,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现状;上不辜负党组织的重托,下不辜负山山沟沟对我的养育之恩。

扶贫工作日记(四)

清晨7:30分许,天蒙蒙亮,冬日里寒风刺骨,此时老书记已冒着严寒从5公里外的家中骑着摩托车来到村委会。老书记的这股实干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小吴,我们出发吧”,话音刚落,我便用车载着老书记和他一起入户调查了。

今天所走访的是7公里外的三折箐村民小组。来到村子最远的一户人家里,户主余大哥正在用包谷杆喂着牲口。见到我们,便热情的上来迎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余大哥心中时刻感激着村干部,感激着党的好政策。院子里堆放着金_的包谷,家中房屋虽不豪华,但比起以前好得多了,感觉更为宽敞明亮。

第一次到余大哥家中,已是三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我刚到洛琅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由于背井离乡,对交通环境不太熟悉,客车停留在三折箐村和隔壁村庄之间使我无法回村,是余大哥骑着摩托车把我接回他家中。那时他家里的环境不容乐观,家中产业发展也少,其中一个儿子还患有脑瘫,常年医药费开销不少,令人心痛。而今天再次去到他家中时,他脸上不再愁眉苦脸,我由衷地替他高兴。老书记一面交流一面了解余大哥家中的真实情况。由于健康扶贫政策,余大哥家中医药费问题得到解决,县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每天还有30元生活费、护理费补助,在乡镇内卫生院住院也有15元的补助,报销比例从原来的50%提高到80%。家里除了包谷还种起了甘蔗,甘蔗渣还可以酿酒、榨糖销售,增加了收入。余大哥介绍道:“2017年玉米产量20吨,甘蔗渣酒销售约3万元,养羊4只,每只1200元,猪10头……”受益的还有教育扶贫,老书记解释道:现在建档立卡户脱贫不脱政策,我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户子女实行“两免一补”,县内就读的每生每年还有500元的补助,高中阶段每生每年800元的补助,就算读到大学和研究生,学费生活费也有保障。说到这里,余大哥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不必再担心家中子女的读书费用。在寒冷的山尖,我感到心里也暖洋洋呢。党的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路上发挥作用,村民也懂得感党恩、跟党走,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这不正是我们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的初衷吗?

三年时光恍然如梦,一份看似质朴又偏远的工作,一段看似沉默又寂寥的青春,一程看似简单却别致的人生。假如当初没有选择来到农村,又怎能体会到身体里那股奉献基层、满腔热血的沸腾?怎能品味到自己的心灵从繁华到遥远村庄的冰冷,再从孤独寂寞到硕果累累的喜悦和成长?又怎能透过一双双朴实的双眸看穿村民怅惘眼神中的希望之光,又怎能看清那一双双粗糙的双手背后的辛劳与愿望?如今,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变好,使我更加坚定扎根农村工作的信心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不一定能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可以竭尽全力为村民办好每一件小事,切实将党的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路上落实到位、发挥作用,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过上小康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使命所在。

扶贫工作日记(五)

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布署,我和移民小分队来到高坝洲镇天平山村,走进了三组董伶的家。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家庭,他本人双腿高度残废不能行走,膝下还一直哺养着一个刚刚职高毕业的侄子,父母已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当我第一眼看到双腿盘座在小木板凳上的他时,却使我感到非常诧异!在他的脸上没有忧愁,也没有悲伤;写满的是笑容,绽放的是阳光。他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自己命不好,两腿不争气。经过仔细交流,我深深感受到:眼前这个小人物,有着超越时局的大境界,在他低矮的身材下,有着超越凡人的至高德性!

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好男儿!今年47 岁的他,早在他1岁多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不能直立。从此失去了天真浪漫的童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玩耍、嬉戏。成年后,他想的最多是不能依靠父母,成为他们的累赘。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凭自己的实力穿衣!于是,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自行车修理技术,在家中开起修理铺,实现了他自食其力的梦想!经过几年的打拚和积累,在1998年他又建起了一栋二层小楼房,实现了又一个梦想!

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没有娶妻生子。兄弟三人中,他是老么。大哥成家后已独立门户。二哥结婚仅6年就离异了,之后,又因病离开人世,把一个年仅4岁的小侄儿留给了他。从此,他就和父母一起承担起抚育侄子的重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到侄子的身上,供他吃饭穿衣,供他读书识字。在他的精心扶育下,侄子职高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可心的工作。

他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儿子!为了照料年迈的父母,减轻他们的体力劳动,他特意购买了一辆改装后供残疾人使用的三轮摩托车,用于购买种子、化肥,运送收获的农副产品。在父母身体不适时,送他们问诊就医。乡邻们都称他是一个身残心不残的孝子!

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缠住了他的双腿,生活的阳光被乌云遮挡,可他依然固执地相信:只要双手还在肩上,梦想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有党的扶贫惠民政策,拨开乌云定能见到温暖的阳光!


扶贫工作日记精选相关文章: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的日记

简短精准扶贫工作个人简短日记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优秀范文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4篇

扶贫工作心得感悟最新5篇精选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范文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帮扶日记

基层工作人员扶贫工作心得日记5篇

精准扶贫个人简短日记

2017精准扶贫工作帮扶日记

    45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