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

小学写清明的作文欣赏:家乡的清明

张洪分享

  学习啦:家乡的清明风俗是别具一格的,已经传承了上千年,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传扬下去。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词描绘这一节气的景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据说清明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历史典故呢:春秋时期,晋文公避难远游,途中害病,多日未食,随从大臣介子推就割股煮汤为他充饥。后来,晋文公重回故国,登上王位时就给陪他避难的大臣封赏,却唯独遗忘了介子推。之后,介子推带老母就一直隐居在山西介休的绵山,过了几年,人们为介子推感到惋惜的话传到了晋文公那里,于是他惭愧不已,马上亲自去绵山拜访介子推,但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听信谗言命手下放火烧山来逼介子推出山,结果火尽林毁也未见其身影,后来人们在一棵树下找到介子推抱着母亲烧死的骸骨。晋文公这时才觉悔恨不已,于是就下令全国上下在介子推死的这一天都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然后每年都在这一天来悼念不慕名利的介子推。这一天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后来被称为“寒食节”。这一节日也一直延续至今。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当地在清明节的风俗也是别具一格。寒食节这天早上,太阳出山前,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要贴上两只公鸡剪纸,用以辟邪,祛病,祛灾之意;另外每人还要吃一颗煮鸡蛋,家里的老人们还会给孩子捏“寒燕儿”——就是拿面食做成燕子的形状,然后蒸熟。这俩样食物都有“滚百病,把寒气逼出体外”的功效。清明前夕,农村里要给小孩在肩上挂一串用彩布做成的小片,几岁就挂几片,我们这儿的土话叫“连连次”,然后到了清明节时,把“连连次”挂在树上,寓意是把身上的灾难和病菌带走,还可以长寿。清明节我们要上山扫墓,到祖坟前祭祖,上香,烧纸······而在清明节前三天和后四天都不能洗漱。但是现在的人们觉得这个习俗不人性化,所以渐渐淡化了。

  清明节习俗至今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者:贾景涵

  公众号:明日之星网络文学社II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3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