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作文范文
防控疫情,需要同舟共济。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多居家、少外出、不聚集,就是在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为阻断疫情传播作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作文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1】
两天内建成5G基站,为超高速实时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打下基础;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可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等工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无接触收银超市”只需用手机扫码结账就能完成购买,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仅用10天时间完成建设工作的火神山医院,再次见证了“中国速度”……这些刚刚发生的新闻,显现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在疫情防控一线,科技始终是极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基因测序、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的应用在病毒溯源、药物研发、救治护理等方面提供助力。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评价系统”有望高效、准确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依据;5G云端智能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完成测量体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
科技手段也推动着基层防控更加扎实、深入。“老奶奶,别看了。这是咱们村的无人机,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乱跑,记得赶紧回家。”不久前,一则“无人机喊话村民戴口罩”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相比于常见的广播喇叭,无人机在宣传防疫知识时,应用场景更加多样。此外,有了科技“加持”也让人们可以享受7×24小时远程医疗服务,既避免人群聚集增加感染风险,也在特殊时期保证了医疗服务延伸到普通个体。有网友感慨:曾经觉得一些科技手段离我们很远,关键时刻才发现,它们就在身边发挥作用。其实,众多科技手段轮番上阵,在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让“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照进现实。
或是为医疗救治提供支持,或是提高防控监测效率,或是保障信息更新流通,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里,多种多样的“硬科技”共同成为密织防控网络、构筑立体高效严密防控体系的有力帮手。依靠科技支撑、发挥科技作用,科技战“疫”能为搭建疫情防控的“钢铁防护网”注入更大力量。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2】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个哲理,在医护人员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陷阵的英雄,是他们用坚毅无畏的力量阻挡住了病毒的侵袭;回到生活,他们是邻居家的孩子,是幼童的父母,是再普通不过的丈夫、妻子。但正因为普通,在紧急关头的挺身而出,于危难时刻的无私奉献,更显得弥足珍贵。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冒风险到抗疫一线工作时,很多医护人员的回答是,“这就是我的工作”。此时此刻,这句话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奔赴武汉与前期驰援医护人员汇合的路上,一位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微笑着比出胜利手势;甘肃民乐县,一位“全副武装”的医生充满信心地打出“OK”手势;首批6家医院的121名医护人员组成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同事们目送他们出征……一幕幕动人瞬间、一个个真切的表情,记录下医护人员迎难而上的勇毅担当,他们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身患疾病时,医护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往往就能缓解心中的不安和压力。反过来,患者的一句感谢,也足以拭去医护人员一天的疲累。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就能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固的钢铁长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要靠精湛的医术、严密的防控、扎实的保障,更要依靠众志成城的精神、团结一致的劲头。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没有什么比支持和信任更能带来安慰;对于患者和普通民众来说,也没有什么比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的付出更能带来安全感。
一名护士在采访中被问及名字时,她回答,“名字就别播了,因为怕妈妈看见会担心”。担心的又何止是家人,在这场与病毒的搏斗中,医护人员的安危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关切。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安全了,我们距离战胜疫情,就更近了。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3】
我与中国结缘已有30多年,我爱这个国家,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新冠疫情,并不断为全球媒体评析中国应对疫情的努力。我深信中国终将战胜疫情并克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世界也应该对此抱有信心。
我之所以对中国战胜疫情有信心,是因为看到了中国为抗击疫情所付出的巨大投入,这首先体现在为阻止病毒传播而进行的惊人社会动员。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严格而坚决措施,全国上下一心、闻令而动。如此规模的社会动员在全球公共卫生前所未有。它能奏效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制度优势。同样是依靠这种投入和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在与贫困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自2012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省、市、县、乡、村五个层级的地方政府和组织展开协调行动,全力帮助近1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前,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也是依靠这一组织架构开展动员。
我之所以对中国战胜疫情有信心,还因为看到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释放的强大能量。拥有1100多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大量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体温检测;短短数天即在空地上建起拥有千余张床位的医院;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全力保障抗击疫情期间物资供应;中国科学家与全球医学和流行病学专家合作,快速完成对病毒基因组测序,并与各国共享数据……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强调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最新情况,回应境内外关切,这一点非常关键。其间,中国政府每天都举行新闻发布会,精确发布相关病例统计数据。不断自我完善始终是中国治理体系的一大特点。通过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将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信息收集反馈和决策纠错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疫情得到控制之时,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很快恢复活力。只要回顾当代中国发展历程,就能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潜力和韧性,这也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即使不是专业经济学家,我们也有充分理由相信,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当前被暂时抑制的需求重新释放时,将推动中国经济出现“反弹式”或“补偿式”增长。
未来,历史学家很可能会把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视为世界范围内遏制新疾病暴发和阻止其传播的一个转折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便利化,相应努力正变得至关重要。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在这方面开展了全新探索,历史很可能为此感谢中国。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
防控疫情,需要同舟共济。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多居家、少外出、不聚集,就是在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为阻断疫情传播作贡献。从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到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各地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防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尽量减少聚集性疫情,需要更多人自觉行动起来,理性、清醒地认识疫情,科学、审慎地防控疫情。
病毒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就是传染。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出现因聚会、聚餐等造成多人感染新冠疫情的情况。非常时期,得有非常之策。虽然封闭式管理可能会带来生活的不便,虽然待在家中可能少了呼朋唤友的热闹,但少出门、不聚会,已经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防控举措。遵守法规、服从管控,成为每个人面对疫情时应尽的一份责任。
“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此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不聚”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以“静”致敬,为那些奋战一线者减负、分忧。
换个角度看,减少聚会,并不意味着就是在家浪费时间。一方面,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远程办公、在家上班已经成为可能,完全可以实现居家和工作两不误。另一方面,不出门才会发现,过去花在聚会、花在通勤上的时间是如此多,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用在阅读上,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奋发进步。
所以,让我们现在不聚,等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的时候,更好地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