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话题作文>

关于作文关于过年的作文

新华分享

关于作文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

不必说红通通的灯笼、不必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白雪、不必说香喷喷,圆鼓鼓的饺子、更不必说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这热闹的春节期间,正踏着浓浓的年味走来。

除夕夜来到奶奶家,原本宽敞的屋子一下变得拥挤起来;原本冰冷的气氛一下热闹起来。奶奶和妈妈开始炒菜、包饺子,而爸爸和爷爷聊起了当年的陈年旧事,我们几个孩子却打闹在一起。菜很快就上齐了,明亮的客厅中的桌子上摆满了美食佳肴,让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们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时光在我们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

“守岁全家夜不眠,怀盘狼籍向灯前”。守岁可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全家人吃完饺子,围在一起欢声笑语的看着春晚,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和爸爸在庭院里点燃了新年的炮竹,清脆的鞭炮声喜迎了新的一年。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初一,是春节期间开始的第一天。早晨,拿起一副新对联,开始除旧迎新,把旧对联撕下来,可是那旧对联好像在跟我淘气,死死的站在门上,不愿下来。最后,我出动了杀手锏,有水泼在门上,那旧对联像打了败仗一样,慢慢飘落下来。拿出那副新对联,把胶带贴上去,挂在门前,按压,大功告成。

看着这红红的对联,心里美滋滋的。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敞庐”。拜年,也是春节期间春节期间重要的一个环节。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兴的数我们这些孩子了,磕个头,说几句拜年话,拿着红包,虽然数目不多,但是也是很开心的。大人们互相交谈,欢声笑语声传出去很远很远……

这就是春节期间,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期间。

关于作文关于过年的作文篇2

我们中国人,都有一个习俗。每年的大年三十,全家人都要围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今年的大年三十,我随同妈妈来到菜市场,跟妈妈一起买年 夜 饭的菜,我们来到鱼摊旁。我看见了大大小小的鱼在水里游。妈妈买了一条大鲤鱼和六条小泥鳅。买好了鱼,我们又被旁边的调料摊吸引了。我拉着妈妈,挑选了各种各样的火锅调料,还买了一包虾条。买好之后,我们大包小包地拎回家。“下锅哦!”爸爸往锅里扔下一条鱼,“啵啵啵”鱼在锅里翻腾起来。烧好之后,一碗热腾腾的红烧鲤鱼出锅了。我闻着香味,先坐到了餐桌旁。一碗又一碗的美食都摆在了桌子上。我们围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吃好了团圆饭,我还收到了压岁钱。听爷爷说,压岁钱要压在枕头下面,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关于作文关于过年的作文篇3

从小我就觉得,过年这回事,只有在等待的时候,才最像过年,心里涨满了期待、欢喜、激动和想象。以为到了正日子,所有的期待、欢喜、激动和想象都会翻倍的。可是大年初一一早睁开眼睛,却发现它们全都消失在除夕的梦中了。

小时候的新年和现在的新年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用精致的窗花装饰窗户,火红的灯笼挂在门前,从除夕的傍晚开始,炮竹声就开始擎天撼地般在每个人的耳边炸裂——那声音纷纷扬扬,以一种莫名其妙的激情喧闹着,好像发誓要把所有房子的玻璃震得和它自己一样支离破碎,把所有汽车的警报器震得和它们一样响亮。

可是近两年来,震耳欲聋的炮竹声离我们越来越远,只有零零散散的烟花冲向天空,以一种绚烂的姿态独自爆炸开来,很少有人会察觉,很少有人会欣赏。不像是以前,说个话都要提起嗓门来说,一家人像是吵架一样兴高采烈地拉家常,别提有多开心。妈妈说现在这样也好,减少空气污染,清净。可是这闹腾腾的炮竹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子人的空荡与无趣。

除夕的晚上是最热闹的的时候,奶奶兴冲冲地拿出面板,像是宝贝似的抚摸着它。这面板已经用了很多年,虽然只是为了擀饺子皮而存在,但它依旧是奶奶不舍得丢掉的老伙计,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懒得跟人解释那么多的元老气息。妈妈包饺子的性质也没有以前那么浓了,不紧不慢地一个又一个地包着,小时候我会过去插上两手,包上几个难看至极并且合不上口的饺子,然后悻悻地离开。而现在呢,包饺子的兴趣也没有了,一个人抱着手机玩游戏解闷。

饺子的气味并没有过去闻起来那么强大和毋庸置疑,由于年味越来越淡的缘故,连饺子也变得越来越没有_力。我看着面前白胖胖的冒着热气的饺子,竟然一点都不心动,记得以前吃饺子总是吃得太急,以至于好几次都烫到舌头。

过年也是一年当中兴的时候,从长辈手里接过压岁钱,放在枕头下,过上一宿,便可以随意使用。所以大年初一早上每一次我都很用力地把枕头翻起来,紧紧抓着那几个红包,眼睁睁地看着,告诉自己所有的喜悦都会在打开红包的时候从天而降,这一笔不小的资金从此就属于我自己一个人。

然而我不能对家人说,我一点都不喜欢过年,我必须要在大年初一那天早上醒来穿上我簇新的衣裳,拱起手来恭恭敬敬地和长辈说“过年好”,必须要和每个人微笑并且用力地拥抱——因为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它们每一个人都会对我做出一副很难看很严肃的表情。就像长妈妈一定要鲁迅在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对他说“恭喜恭喜”并且一定要吃些福橘。

因为再也没有欢快的炮竹声,年味淡了;因为对香喷喷的水饺再也没有太多祈盼,年味淡了;因为春晚节目再也没有以前那样丰富有趣,年味淡了;因为再也没有孩童那时的天真烂漫,没有拿着红包、塞满一口袋糖果时的喜悦,年味淡了。

那段难忘的日子就这样远去,新年,就像与我们隔着层玻璃,兴高采烈的同时,又满眼忧伤地看着那些传统的民间习俗静悄悄地停泊在远处。

关于作文关于过年的作文篇4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又过年了。过年是我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过年时,大家都要吃饺子。饺子的起源非常久远。在我国北方,除夕之夜,屋里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切菜的切菜,剁馅的剁馅,和面的和面,有说有笑,热热闹闹,每家每户都在准备大年初一早上吃的饺子。过年时,无论有多么丰盛的菜肴,多么丰富的食品,北方人总不会忘记要吃饺子。吃饺子和过春节,在他们看来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古代的习俗中,饺子一般在除夕晚上包好,到零时下锅煮食。按中国古代计时法,夜里十一点至次日一点为“子时”。半夜零点,正交子时,即是旧年与新年相交的时候。“交子”的“交”加上食字旁,便谐音成了“饺”字。春节吃饺子,以示辞旧迎新,民间有许多规矩,富有民俗意味。山东等地,在春节饺子里包鼓皮、蜜糖、铜钱之类东西,谁吃到鼓皮饺子,象征有福气;吃到蜜糖饺子,象征日子甜蜜;吃到铜钱饺子,象征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有的地方,通常大年初一有吃素饺子的习惯,以韭菜、白菜、萝卜等为馅,预示新的一年里素静,平安无事。哇,想不到,吃饺子也有这么多学问啊!

在春节里,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压岁钱了。拿到这些压岁钱,买零食、买玩具、买饮料等。这压岁钱,也有由来哦!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相传,这压岁钱是由宋代的“压岁盘”演变而来。据说,在历史上,旧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这就是现在付给压岁钱的方式。

过年还有一个习俗——贴对联。每到那一天,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崭新的衣服,在门外贴上喜气的、鲜红的对联,而屋里则贴满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年画。那一天,我家也贴对联了。爸爸首先拿来一张“福”字的对联,然后拿来胶布,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我看了,带着疑惑问爸爸:“爸爸,你这个福是不是贴错了?不是这样贴的呀!”爸爸笑呵呵的说:这叫“福到家了!”“哦。”我点点头。

过年了,在此我恭祝大家:牛气冲天、牛年行大运,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关于作文关于过年的作文篇5

【父亲的除夕】

每年除夕我都会想起父亲,想起我小时候那些和他在一起的“过年”往事。

父亲生前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一名飞行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父亲正值中年,赶上了中国民航跨越式发展的大时代。每年的除夕,我们家是既团圆,又不团圆。说不团圆,是因为父亲每年除夕都在执行飞行任务;说团圆,是因为他的航班总能在大年初一之前飞回来。

每年除夕的飞行任务,其实都是他主动争取来的。因为除夕的“飞行小时费”比平时高很多。他是一个生活非常简单的人,他唯一的生活目标,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家里多挣些钱,以满足家人的一个又一个心愿。

那时的中国民航局是部队化管理,没有丰富的娱乐生活,父亲便会利用闲暇时间去空勤灶“帮厨”。“帮厨”让父亲学到了厨房的十八般武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他会烧很多菜。他会用老碱发面给我们蒸馒头和包子,会包饺子、酿米酒,也会做腊鱼腊肉。父亲是重庆人,在武汉工作生活,所以他除了会做一些简单的川菜,平时煨的武汉莲藕排骨汤也非常香。

我的父母都不是北方人,但我们家的手工面食也是一绝。父亲揉面用劲,大冬天只穿一件秋衣去揉面,就能出一身汗,于是他揉出来的面,口感自然是十分筋道。父亲会在没有飞行任务的某个晚上,做一种油炸的面食,武汉人称“翻饺”,跟麻花差不多,但比麻花简单。他和面的时候,总是毫不吝啬地往里面加鸡蛋,于是他做出来的“翻饺”,色泽金黄还很酥。父亲是厨房的主角,母亲打下手,经过两人一晚上的忙碌,第二天,酥脆喷香的“翻饺”会装满家中大大小小、各种款式的饼干桶,足够我们当零食吃上好一阵子了。那金黄色的“翻饺”在滚烫的油锅里翻腾,就是我们一家人准备迎接新年的信号。

到了除夕那天,父亲会早早地起床,然后根据他当天的航班时刻,动作麻利地在出门前把除夕晚上吃的饭菜安排好。饺子馅剁好拌匀,饺子皮擀好,叮嘱母亲等他晚上回来再包饺子。就是这样,无论他飞行多忙多累,他也会想着回来陪我们过年。

除夕的下午,尽管父亲不在家,但家里依然充斥着过年的氛围。我和弟弟开心地玩闹,跑进跑出,母亲在厨房忙活,提前煮几道“硬菜”。家里的录音机里,放着母亲最喜欢听的京剧磁带,她还会有意地把声音开得大一些,增加节日的氛围。到了傍晚,母亲会特意把家里的灯全都打开,她说这样才有过年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做家务,也是一种享受。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我们家的年夜饭非常简单。如果晚饭时间,父亲还没回来,我们便随便夹两口锅里的“硬菜”,就着半碗米饭,喝两勺鸡汤或是排骨汤,就能对付个半饱。

每年除夕,父亲飞行回来的时间都不一样。那时候,航空体系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准点率也不高,再加上那时候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作为家属,我们只能按照父亲提供的航班时刻表等他回来。有时候他在春晚开始时回来,有时候他和新年的钟声一起到家。通常,父亲一进屋,就憨笑着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的春晚节目,母亲会迎上去帮他脱掉飞行制服,再给他系上围裙,摆好小桌小凳,端上肉馅和饺子皮,就像迎接一个顶级名厨一样。父亲手脚麻利,一边看春晚,被相声、小品逗得乐呵呵,一边只用不到半个小时,就给全家人料理出几大盘热气腾腾的美味水饺。

这就是小时候,我们家的除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用他的小小的幸福感折射着中国民航的发展史。国家的日益强大,让今非昔比的中国民航,拥有全世界最先进、最庞大的飞机机队,最完备的飞行安全保障体系和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保障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平安舒适地回家过年。

父亲是一直飞到退休的飞行员,他在蓝天上工作了整整38年,安全飞行19000小时,获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安全飞行金质奖章”。父亲的生命静止在他刚满65周岁的第二个月,他的一生,用自己的责任感让无数人平安地回家过年。不管是父亲的“小幸福”还是他的“大责任”,在中国民航发展的万丈星河里,我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属于父亲的那一颗星星,它在我心中永远熠熠生辉。

    2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