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话题作文>

如何过年作文2023

新华分享

如何过年作文2023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如何过年作文2023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如何过年作文2023供你选择借鉴。

如何过年作文2023

如何过年作文2023篇1

牛年春节马上就要来到了,这可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除夕的年夜饭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家人无论如何也要聚到一块儿吃的一顿情亲大餐。只有这顿团圆饭才可称之为“年夜饭”。

因为爷爷,奶奶都已去世,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一定要去外公,外婆那里团聚。我们一家三口刚踏进门,浓浓的年味摆满了圆圆的大桌,外婆把我搂在怀里,拿出各种零食,塞满了我的口袋。外公则围着大围裙在厨房里展示他酝酿已久的大菜。“新年好,新年好。”门外又传来大舅一家三口的声音,表哥是个十五六岁的帅小伙,领着我看他最新下载的动漫。

妈妈,大舅,撸起袖子要去厨房帮忙,“不用,不用,你们坐下来聊聊天,嗑嗑瓜子,我和你爸趁着身体还不错,不用你们,等我们老的干不动了再享你们儿女的福吧。”外婆一边帮外公做下手,一边让我们坐下。我看见妈妈转过身去似乎眼圈有些发红。

在一串喜庆的鞭炮声中我们这个大家庭围成一圈坐下了,大圆桌上有我们芜湖传统的“八宝菜”,“年宝鱼”是要放到小年才可以吃,因为它预意着“年年有余”。还有金灿灿的蛋饺,红火火的牛肉,青青白白的青菜豆腐,又酸又甜的糖醋鳜鱼。象征着团圆的肉圆,藕圆是少不了的,圆桌中间超大电锅内炖着老母鸡汤……各种香味汇成幸福的滋味。这种滋味是中国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它包含着长辈对下辈无私的奉献,子女对长辈浓浓深情,孝意。

妈妈,爸爸,大舅,舅母,我和表哥围在外公,外婆身边高举酒杯,“祝二老在新的一年中心情好,身体好,永远健康,幸福。”

“来来,两位学生要好好学习,明年成绩更上一层楼。两个大红包一人一个。”年夜饭后外婆发红包了。

电视机里传来欢天喜地的歌舞声,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欣赏着节目,说着,笑着,闹着……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晚会一年到头有很多,但只有全家人围在一起看的那才是“春节晚会”,因为那是团聚的晚会,有家人才有团聚,我希望我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以及家人们都能平安,健康,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如何过年作文2023篇2

以前过年了,全家人都在家里进行着吃年夜饭,拜年等各种活动。可现在,到过年时,大家都会进行各种长途短途的旅行。这不,昨天我们全家就一起去了樱花谷踏春。

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了樱花谷。我迫不及待地跑下车,想要呼吸一下户外的新鲜空气。可当我下车后,并没有看到大片粉红色的樱花。我很纳闷:“樱花谷怎么没有樱花呢?是不是还没开啊?或者是我们走错路了吗?”这时,见多识广的大姨夫对大家说:“这不是樱花谷……”“啊!不是樱花谷?”“别急,樱花谷还在上面呢!”

大约又爬了二十分钟的山路,大姨夫对我们说:“那儿就是樱花谷了。”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啊,真好看!粉红色的樱花小小的,有一股独特的香味。樱花的花蕊是黄色的,尖尖的,淡绿色的叶子衬托着,显得格外美丽,也为春天增添了一线生机。这时,妈妈说:“好不容易大家一起出来踏春,一起拍张合影吧。”“一二三,茄子!”随着大家的欢呼声,一张漂亮的合影就拍好了。

这次我们一家一起去樱花谷踏春,让我感受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欢乐,还有春天的美丽。我们要保护自然,让这种美丽延续下去。

如何过年作文2023篇3

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传统佳节—春节。关于过春节各地的习俗可多了,除夕爷的年夜饭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佳肴,其乐融融。我们南方人喜欢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而北方人喜欢吃饺子,预示着来年交好运。

过年的味道是怎样的呢?

许是一家团圆笑着吃年夜饭的幸福吧!每次过年,父母总会拎着大包小包,带着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饭。我们总是中午就到了,看着外公外婆忙里忙外,嗅着不时飘出来的香味。待一切妥当,我这个小馋猫就迫不及待了。年夜饭的菜是我的最爱了。总是有平时吃不到的美味,鲜香的味道在舌尖舞动着,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许是和伙伴一起放烟火的欢乐吧!鲜美的年夜饭结束后,就是娱乐时间。大人们可嗑瓜子聊着家常,孩子们则忙着放烟花去了。各色各样的烟花在孩子们的手里绽放大大的笑脸。一群人穿着新衣服,捂着耳朵,看着烟花一朵朵在空中放开,亮丽的颜色照亮了整个大地,新年的祝福传及家家户户。

许是守岁时昏昏欲睡的感觉吧!玩累了,各自回家,还不能立刻就睡。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电视机前边看春晚边守岁。我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感慨万千。就在所有人都兴奋的等待这时,我却无比思念我软软的床。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梦乡。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鞭炮、烟花一齐响起。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儿时的我只是觉得终于解脱,可以好好睡一觉了。慢慢长大,才明白,守岁时一种传统,带着美好的寓意。于是我抵住困意,等待新年的钟声。

这种味道是一种幸福、传承、思念。时间老人会把这种味道记载在欢声笑语里,沉淀在岁月里,传承在祝福里。

如何过年作文2023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我的期待中,又一个春节来临了。虽然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春节。在这天人们要穿新衣,放鞭炮。关于过年还有一个来历呢。

相传原来有一种怪兽叫做“年”。每到除夕晚上便从海底上岸来祸害人间。所以每到这天人们就会到山中避难。一位老人在除夕前一天到村中乞讨,因为人们都急于逃难,村里只有一位老奶奶给了他吃的并劝他也去逃避。这位老人笑了笑,并没有听取劝告,而且决定帮助老奶奶驱赶年兽。半夜,年来了,它发现这天与往常气氛不同,只见老奶奶家窗上墙上贴满红纸,屋里挂满红色的灯。年走近时,屋内突然传出劈里啪啦的声音,吓得年拔腿跑。从此,人们在这天便会贴满红纸,在屋里挂满红灯笼来驱赶年,也象征吉祥。

过年的时候要放烟花。我最喜欢放烟花了。每到这天大早,我都会早早起床来放炮,为新年拉开崭新的序幕。看着自己的烟花在空中绚丽地炸开,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期待。我默默向往着新年美好的生活,希望新年与这烟花一样灿烂。

过年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年夜饭。吃年夜饭要从掌灯时分入席,要慢慢吃。有的人家要一直吃到深夜,表达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惋惜。我总是狼吞虎咽,不懂礼貌。不过,在与家人的谈论中,我似乎忘记了困意,满心期待着新年的到来。在期待中,一转眼,除夕夜就过去,新年来到了。

不过,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春节已经过去了。回味起来,似乎还意犹未尽。不过,还是让我们积极面对新的一年,努力向上吧!

如何过年作文2023篇5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我是生长在苏北农村的一名85后,这首童谣里描述的春节是我从小经历到大的。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春节总是令我向往的、怀念的,是深藏在记忆深处抹不掉的。回忆起小时候的春节,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写春联、蒸馒头和守岁了。

太爷爷生前任过私塾先生,喜欢写毛笔字,方方正正的正楷字远近闻名。时至今日,老家的房子上还留存着太爷爷写的“自力更生”四个大字。小时候一到春节,家里就十分热闹,十里八村的庄邻提着红纸登门排队找太爷爷写“门对子”,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联。这个时候的我总是最开心的,因为来的人都会带上瓜子、花生、糖,我的口袋总是装得满满的,这样自豪且快乐的春节氛围一直延续到我小学毕业。后来,随着春联的商业化、多样化,很多人把写春联变成了买春联,在我记忆中春节的年味也逐渐冲淡了不少。

除了写春联,过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蒸馒头。我们家在村里是个大户人家,全家老老小小加起来有十来口人,过年蒸馒头在我们家算得上是一件体力活,需要全员上阵。作为家里的孩子,我们的任务就是玩面团,太爷爷会拿出他的看家本领帮我们捏面人。太爷爷捏的面人惟妙惟肖,成了我们家孩子到外面炫耀的资本。奶奶的手非常巧,蒸出来的馒头既有外貌更具内涵,软糯香甜的红豆馒头是奶奶的拿手活。记得小时候,我们家总是村里第一个蒸好馒头的人家,奶奶也总是把蒸好的红豆馒头送给邻居品尝,然后带着大家的一致认可高兴地回家。

守岁,顾名思义就是“熬年夜”。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通宵守夜,边包饺子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记得当时看的还是熊猫牌黑白电视机,通过电视,我们获取了很多童年的快乐。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并没有因为黑白色彩而削弱记忆,反而对倪萍、赵忠祥的主持,对赵丽蓉的小品更加记忆深刻。小时候觉得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每一个节目都很好看,聚精会神的我甚至可以把小品里的每一句台词都背下来。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母亲会洗上几枚硬币,有1毛的也有5毛的,随机包到饺子里。在大年初一吃饺子的时候,冲着硬币,我们吃饭的速度会比平时快好几倍,因为儿时的我们相信:吃到硬币可以幸运一整年。

小时候的春节年味很浓,仪式感也很强。从腊八开始,每家每户都会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过年任务。贴春联、放鞭炮、发压岁钱都十分讲究。整个春节的战线会拉得很长,七大姑八大姨似乎要家家走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会因为过年这一特殊的节日而得到进一步升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尤其是那些富含美好寓意的祝福会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

如何过年作文2023篇6

开炸锅,是鲁西北地区——至少是茌平、高唐一带,对炸年货这一年事的形象说法。开炸锅是过年的重头戏。在我生活不富裕,食物不很丰fengshan赡的儿时,开炸锅是我过年最期待的事情了。

那时候,家境好的乡亲会提前开炸锅。当炊烟袅袅升起,当空气中飘荡着让人垂涎三尺的香气,我便一遍又一遍问娘,什么时候咱也开炸锅。娘一般会选择腊月二十八这天——日子提前了,会加剧炸货的消耗,过了年来亲戚或者走亲戚(你相信不?那时来亲戚走亲戚的主要吃食和礼物就是各种炸货),就会捉襟见肘。

开炸锅这一天,老爸和娘会早起,做各种准备工作。

要炸的东西最多的就是藕盒子。藕盒子需要夹馅,事先洗好的藕要切片。一个藕片要切两刀,一刀不能到底,要留着点,藕片不能切太厚了——炸起来不好起锅,不容易熟;又不能太薄了——太薄容易脆断,夹不上馅的。所以,这是个技术活儿。这活儿,一般都是娘来做。

老爸的拿手绝活就是和面糊。和面糊看似没啥,这里面却很有技术含量,不单单是稠了加水,稀了加面那么简单。面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下面的工作。面糊要稠稀适中,不能“牛筋”了,更不能有面疙瘩——有面疙瘩下锅时,容易崩,这犹如一颗小型炸弹扔油锅里,热油飞溅可要伤人的。和面糊要用新压上来的凉水(那时还没有自来水,家里吃水用压水井),要提前和好,醒着。

夹馅就是弟弟和我能做的事了。馅一般是胡萝卜,娘事先煮熟了,攥去水分,剁碎,加入花椒面、盐、葱花,要咸淡适中。

除了藕盒子,还要炸丸子,炸鱼。丸子,有绿豆丸子、馍馍丸子。绿豆丸子当然是绿豆面的。馍馍丸子是蒸好的馍馍扒皮,揉碎,加入面粉、水,盐、葱花,或者剁碎的香菜,和好。这样炸出来的丸子很暄,不发死。炸鱼呢,带鱼是必备的,老爸还买咸鲅鱼,咸鲅鱼闻起来味道好极了,吃起来太咸了,口感也不怎么样。它不如鲜鲅鱼或者带鱼好吃。

准备就绪。油已倒进锅里,我这火头军该粉墨登场了,大锅头,烧棉柴或者劈柴。烧火,也是技术活儿。该大必须得大——挂着面糊的藕盒子乍进锅时,火必须得大;该小必须小——藕盒子浮出油面,那火就不能太猛了,不然,外面糊了,里面还不熟。所以呢,烧火火候拿捏好了,炸出来的东西色泽金黄,而且不会半生不熟。这是我多年经验所得,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

炸出来的第一碗藕盒子,要先上供,要让天爷爷地奶奶尝一尝后才可以吃的。这是多年的习俗了。

一盆盆金黄色的藕盒、丸子、炸鱼,是多半天忙碌的成果,也是过年餐桌上的美味。在那些食物不甚丰裕的年月,藕盒丸子炸鱼,是餐桌上的主角。这些东西,通常要吃到二月二——天气暖和了,有的长了绿斑或者变了味,娘也舍不得扔掉。

这些,都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而今,炸锅,过年还是要开的。只是,我们都少了一份期盼。娘说,今年过年,不炸那么多东西了。多咱愿意吃了,多咱就炸。什么年不年的,现在的日子,要啥有啥,天天像过年。

娘说得对。现在的我们,欣逢盛世,国泰民安,衣丰食足;现在的日子,真的是——天天过年!

    210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