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
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一)
清明节的习俗就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就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这就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就是儿童所喜爱。
鞠就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就是用足去踢球。这就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就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就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就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就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临近清明,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烈士陵园扫墓,下午,我们手拿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烈士陵园。
大约步行了二十分钟,便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烈士陵园里宽阔的道路上。来到一个巨大的碑下,我们停止了脚步,举目望去,碑上写着“永垂不朽”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碑下,一个洁白的花圈静静地“躺”在上面,那两根漫天飞舞的布条像眼泪似的在为英雄们感到悲伤,旁边郁郁葱葱的几棵大树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也在为烈士们哭泣。正当我们满怀悲伤情绪为烈士们叹息时,少先队员代表朗读了为烈士们精心准备的悼辞的声音传到了我们耳边,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使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层悲痛。
“请全体同学为烈士们默哀一分钟!”随着大队长的这句话,我们都低下了头,一分钟过后我们又抬起了头。“请各班同学为革命烈士献花!”一曲铿锵有力的《歌唱祖国》突然响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没有烈士们,怎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没有烈士们,五星红旗怎能那么鲜艳?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烈士们!于是,我郑重地将手中的小白花献给了烈士们。此时此刻的小白花不仅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还表示出我们会好好学习,继承革命先烈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
祭奠仪式结束了,我们又在公园里玩了一会儿,我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想: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我们却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而且还时不时地惹长辈生气,我们实在太不应该了……“排队了!”一声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绪,我立刻爬起来,跟着队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烈士陵园。
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请你们放心!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一定会接下你们手中的“火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
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三)
“二盼望”是,“挂清”——“清明节”,在我们这些对“生老病死”朦胧、不懂得“缅怀”已故先人的孩童的心中,根本不存在衷思啊祭祀啊什么的,对于我们来说,吃清明粑是之一爱,之二爱呢,则是第二天,同姓族人全部都要到葬老祖先的坟山上去“挂清”(即通常说的祭祖,前些年的“挂清”显得异常隆重,相比起城市里的绿色环保的扫墓自觉几分落后),“挂清”,就是全族人对祖坟祭祀完后,大家在家族中某一家聚餐!整个家族男女老幼到每一处,会给被牛踩马踏的祖坟培培土,会把祖坟周围及坟上的乱树杂草砍掉,让坟茔和墓碑现出来,这样,路过的人才会知道这个姓氏的族人没有忘记这个祖先。然后在祖坟前供果品,烧香点烛,再在坟茔附近就地取材或人为地找根木棍挂上白纸钱,又跪拜一番,之后放爆竹以示简单的祭祀结束。所以,这一期间,“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草树青”这一句话的上口率是最高的,尤其是有些老人,会不愿其烦的在儿孙面前念叨!
“挂清”结束后,大人们赶着回家准备丰盛午餐,我们这些孩童就漫山遍野地疯:男孩子,钻入荆棘林中去摘一种叫作“酸咪子”的野果子;女孩子天生喜欢花,就会到处去折映山红;或挖些野蒜带回家作菜。大家玩得正开心时,听到大人的叫喊,大家就会往回跑。因为,在离开前,大人们有交待,听到召唤,说明吃饭的时间到了!
大人们忙碌了一上午,村子里袅袅娜娜升了半天的炊烟终于可以烟消云散了,这也预示着聚餐终于可以开始了。当然,聚餐前族人会在最长辈的那个人的主持下,跪拜神宗。每一个人跪拜,这个长辈都会以这个人的实际情况许下很愿望。比如,要老祖宗保佑学生入学中举;或希望老祖宗保佑刚结婚的人来年生个胖娃娃;也或有家族中的老光棍来跪拜,希望来年能娶个好媳妇的等等!一番“折腾”之后聚餐终于开始了,家族中的妇女们端上头碗、都粑块炒回锅肉、粉蒸扣肉……这样一顿丰盛的家宴,实则是给全族人(尤其是相聚较远的族人)提供一次大团聚的机会,年轻的相互认识交往,年老的大家在一起叙叙旧。同时也为我们这些孩童解解馋开开荤,满足了我们又一盼望。
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四)
古代诗人杜牧曾经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一次清明节的到来,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来表达我对古人的思念之情。
年年的4月份,都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在这个月里,会有一个风和日丽、细雨霏霏、百感交集、心情郁闷的日子,燕子传言莺送信,过了春风就是情牵意惹的清明了,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猜到了吧!这个日子就是清明节。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出去扫墓、上坟,当然了,我家也不例外。
说了这么多了,我想大家还不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吧!让我告诉你,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吃生的食物、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传说这是因为清明节要禁火,为了预防寒食冷餐伤着身子,才让人们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对了,清明节还有许多名字,例如:冥节、鬼节。按照清明节的习俗,在当天,人们扫墓时要带一些食物、水果、纸钱、酒等物品到墓地,然后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等到目前的几株香烛燃烧完后,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最后行礼祭拜……
在清明节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去到烈士陵园为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弘扬共产主义信仰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的烈士们扫墓,他们真可谓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啊!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他们的精神与江河共存!我尊敬他们,我敬仰他们。他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这些无数的英雄们,有了他们的崇高,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如果没有这些列士们,就不会有中国的繁荣昌盛!没有这些烈士们,就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的辉煌业绩,将永记史册,青史留名。
我们是幸运的,不但没有生在战争时代,而且还有还有蒸蒸日上的好日子,让我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连,后人便将寒食节并入清明节,而有关寒食节的“清廉传说”也成为清明节的重要内涵。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和寒食节息息相关。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它又名“禁烟节”“冷节”,日期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在这天,人们要禁烟火、吃冷食,以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与哀思。
寒食节禁火食冷的习俗,源自于一个“割肉啖君”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在一次流亡中饿晕了,始终跟随他的忠臣介子推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烤熟后给他吃,令重耳很受感动。后来,重耳当上君主封赏群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他才派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看到重耳身旁尽是小人,便背着老母躲进深山。为让介子推下山,重耳下令烧山,然而直到最后介子推也没下来。等火灭了,人们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被烧死在一棵柳树旁,柳树树洞里还有一封写给重耳的信,希望重耳亲政清廉,体恤百姓。重耳十分悲痛,下令以后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国禁烟火、吃寒食,以示纪念。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
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六)
时光荏苒,转眼间清明节又来了,这是属于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清明节。一时之间,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从我懂事起,老师们就对我们进行了无数的传统节日教育。大多涉及爱国爱家之类的红色旋律,懵懂之时,尚不懂得其间蕴含的重大意义,只是觉得该哭就哭,想笑就笑,无拘无束,一派天真。
渐渐长大了以后,书读多了,随着知识的日渐丰盈,我认识了很多爱国烈士,学校也组织几次了清明节去给烈士扫墓的活动,站在烈士墓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渐渐明白了这个节日是需要缅怀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可是如果不是当初他们的浴血奋战,为国捐躯,就不会有我们如今的安逸生活。生命是何其可贵的,可是他们却甘心为国捐躯。心里有了感动和怀念,清明节到了的时候便有了丝丝愁绪,时不时会冒出如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并萌发长大了身先士众死而后已的报国情怀。
到如今,觉得一切都开始转变了,从心境,到觉悟。去年随亲人去山上扫墓,正是阴雨霏霏,感觉行人匆匆,大多神色凄然,天地暗淡,行云阴沉,似是寄托无限的哀思。山丘间此起彼伏不时响起清亮的鞭炮声,风吹过,一阵阵压抑或放肆的哭声就在空洞的山间回荡,好生凄凉!那声声呼唤,好似生者在期待着着亲人能再入梦中相见,可从此上穷碧落,下落黄泉,生死两茫茫!感觉人生的无常和生死的无奈,不觉两行清泪潸然泪下。便不知不觉握住妈妈的手,感受那无尽的温暖和踏实。死者已矣,生者长存,把握好每一天,好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就是清明节给我的最大感触吧:学会缅怀,学会感动,学会珍惜。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家,更要爱自己的祖国!心中有爱,一切才会显得那么的实在和珍贵!
人的一生,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箭步如飞,总是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人对事物的感悟,也如清明节给我们的启示,那么深刻,那么绵长……
清明节习俗作文800字(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