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游记作文:历史烟云的载体长安
之所以说厚重“长安”,而不说厚重“西安”,是因为自踏入西安的那一日起,我的眼里满是汉唐气象,我的心里满是盛世欢歌,我的梦里满是长袖当空霓裳舞,而唯有这“长安”二字可以载得住历史的烟云,也唯有这“长安”二字才留得住这雄浑与磅礴的气势。
中国的古都,我到过许多。北京,皇家气派,雍容华贵,君临天下,一呼百应,在金碧辉煌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尊崇与威严;南京,这座以“石头城”闻名于世的城市,荣耀与苦难相连,烽火与风雨交织,总给人以“城头变幻大王旗”之感,玄武湖是宁静的,梧桐树也是寂寞的;东京汴梁今日开封,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再,仿佛一场春梦醒来,只能看到逼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唯有在清明上河园的树影里河面上才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
然而,长安绝不如此。
这座古城,以独有的姿态屹立着。
长安,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先后有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达1100余年之久;而且,重要的是,汉朝与唐朝都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此外,在日本侵华时期,北京、南京、开封等地都曾被日军占领,而长安始终在国人手中,日军的铁蹄并未踏入,所以古城保存比较完好。所以,在江月看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这里:长安。
长安的古城墙是必须要走一走的。虽说它大多是明代建筑,但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修建的,其悠远的历史气息让今天的我们仍然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到了凝重。走一程,你会发现它结构谨严,方正大气,大路朝天,宽阔明朗;又走一程,你会看到每个方位的城门和角楼,都是一帧桢恢弘又精美的建筑艺术的图画;再走一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长安人如此淡定、沉稳、悠然、自信,是因为脚下的土地是如此地厚实,让内心变得踏实,让性情变得沉静,让梦可以张开翅膀慢慢地飞。
张艺谋是最懂得长安的,因为他就是生于斯长于斯、顽强张开翅膀飞翔的人。他倔强得就像古城墙的砖石,沉默寡言,但刚毅果断。他的一部影片《英雄》,就把秦代的八面威风和嬴政的神勇霸气演绎得出神入化。且看大秦将士,手持巨弩,排成箭阵,号令一发,三军怒吼,豪气干云:“风!风!风!”于是密集长箭,伴着尖利的哨音,便凌空而起,刺破长天,直冲敌阵!
而今,始皇嬴政,就沉睡在不远处的骊山北麓,渭水之滨,那里峰峦掩映、林木叠翠,是一个十分幽静的所在。1974年,一位农人在打井时的偶然发现,使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地下建筑奇迹露出了冰山一角。兵马俑如一支神秘的地下军队,整装待发;战车、陶马,威武雄壮;青铜兵器,出土后仍然锋利如新。而所有我们看到的这些,仅仅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墓的一小部分。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是70万人耗费40年建造而成,在那黄土深处,埋藏着各式宫殿,恢弘壮丽,宫殿之中还陈列着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但,或许,让我们永远保有这份好奇心,而不要去打扰我们的先辈,才是最好的选择。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的胜景还可以在华清宫找到印迹,因为这里流传有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华清宫和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一样,都是皇家园林,想当初也必定是金碧辉煌极尽奢靡的。华清池的建筑设计讲究颇多,浴池大小、流水高低、方位形状,极尽繁复,要凸显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宠妃的高贵显赫,也着实让建筑师煞费苦心了。及唐朝盛极而衰,杜牧便忍不住出言讥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到此处,我忽然发现杜牧这个长安人很有意思,到赤壁,发牢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到金陵,骂权贵:“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知他平时是不是像阮籍一样,是一个“白眼”多“青眼少”的人,呵呵!
漫步长安街巷,会看到有很多雕塑,或是一言九鼎的君王,仰望苍穹;或是文韬武略的谋士,手持长卷;或是金戈铁马的武士,持剑张目,无不洋溢着尚武、朝气蓬勃之气。
迈入陕西历史博物馆,如同进入一个历史的隧道,让我们穿越到远古时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灿烂的文化,只有在触摸中才能朝圣,先人的智慧,只有在靠近时才倍加尊崇,在长河一样的陈列室里,我听到了时光发出的心跳声。
傍晚时分,有音乐喷泉可以看。以前到济南,中心广场也有泉城喷泉一景。济南是泉城,所以喷泉表现的是泉涌荷花开,霓虹彩霞来,曲折柔美,在摇摆中幻化出五光十色的艳影,让人尽享一份温馨与闲适。长安的喷泉则不同,排阵整齐肃穆,高低错落有致,展现的是青山巍巍,云海茫茫,路途遥遥,战马嘶嘶,其景气魄宏大,颇有排山倒海之势。再看不远处的背景,便是那唐玄奘藏经的大雁塔,一会儿在水雾中若隐若现,一会儿又在璀璨中兀然挺立。
厚重长安,从来不会急吼吼,因为它看惯了历史兴衰,懂得花开花落的道理;也不会羞答答,因为万国朝圣摩肩接踵的盛景,于它而言,毫不陌生;更不会悲切切,开疆拓土、勇往直前是它固有的本色。尊贵时,海纳百川;平凡时,从容淡定,有道是:“一壶浊酒喜相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本文作者:江月老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