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湖南优秀作文:既生“亮”,何生“关张”?
若木分享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硝烟四起。
在一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桃园中,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从此留下一段流传千古的美丽佳话。
乱世出英雄。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自从遇到了刘备,他的三顾茅庐让我诸葛亮感激涕零,心知终于遇见心中之名主,扬名立万指日可待,从此出山助刘备成就鼎立三国之霸业。
手足情深。主公与关、张二人情同兄弟,出生入死几十载。关张二人忠心不仁。关云长号“美髯公”,在刘备落难时用锦囊护须,身在曹营身在汉,过五关,斩六将,送二嫂。张飞长板坡一战,早已扬名立万,为不可多得之虎将。
但我与他二人及刘备主公的关系,却是十分微妙。
先是我上任之初,张飞便恃才傲物,看不起我这山野之人,以为我徒有“卧龙”之虚名,与我打闹,不听军令。后虽为刘备所劝,但仍是久久不能释怀。我宽之于人,待他二人向来不薄,但却知自己永远也无法代替他二人在主公心中之地位。
公元264年,关云长虎落平阳,为孙权部将吕蒙所害。主公大痛,隐隐有伐吴之心。我心知不妙,几月后,张飞为部将杀害后,凶手降吴。一载之内,五虎上将如灰飞烟灭,折伤殆尽。主公哀怒之下,草率出兵,亲率六十万大军,扬言灭吴。出发前那夜,我知主公此去必定是凶多吉少,苦劝道:“主公,节哀顺变,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奈何与操贼坐收渔翁之利?”言曰:“我与他二人同生共死,今二人已死,我有何面目见二人阴魂于地下!”并下令有谏其勿出兵伐吴者,斩!那夜,我痛哭流泪,知自己已无法挽救危机,更深知他三人血浓于水之情。
果不其然,主公为陆逊所乘,火烧连营六百里,大军所剩十之一二。蜀国大势已去也,三军痛哭俱缟素。一代名主,也于白帝城殒落,从此我孤单一人,操持军国大业,呕心呖血。
出师未捷,我“卧龙”愧对蜀国百姓!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我常想,如果我诸葛亮能获得主公对关张二人那样的情谊,也许我能避免这八百里火烧连营的悲剧,如果没有关张,蜀汉不会元气大伤,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未可说也。天意作弄人,一切皆随缘,如此,我孔明只好哀叹一声:
即生亮,何生关张?
评点:取历史的一点因由,依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新编”一则故事;或者按照试题中提供的寓言故事演绎成另一篇寓言:这类写法在今年我省高考作文中是不少见的。前一类考卷中,新编的故事与史实的关系如何姑不论,但是,往往在审题上见出了高低。本篇可以说是对蜀国历史的一种解读:诸葛亮是刘备三备茅庐请出的军师,然而在这位蜀主心目中,远不如对他的拜把兄弟那么亲近。在诸葛亮看来,正是刘备的无原则的亲疏酿成一个接着一个的悲剧,感情亲疏于国于人造成的危害竟至如此!可见,这则故事与考卷规定的题意可谓贴合得很紧密了。全篇以诸葛亮对待刘关张的一贯态度特别是在刘关张各自演出的悲剧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集中、清晰,结构紧凑、完整。语言表述还有毛病,有的是考试中常见的。
(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颜 雄点评)
在一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桃园中,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从此留下一段流传千古的美丽佳话。
乱世出英雄。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自从遇到了刘备,他的三顾茅庐让我诸葛亮感激涕零,心知终于遇见心中之名主,扬名立万指日可待,从此出山助刘备成就鼎立三国之霸业。
手足情深。主公与关、张二人情同兄弟,出生入死几十载。关张二人忠心不仁。关云长号“美髯公”,在刘备落难时用锦囊护须,身在曹营身在汉,过五关,斩六将,送二嫂。张飞长板坡一战,早已扬名立万,为不可多得之虎将。
但我与他二人及刘备主公的关系,却是十分微妙。
先是我上任之初,张飞便恃才傲物,看不起我这山野之人,以为我徒有“卧龙”之虚名,与我打闹,不听军令。后虽为刘备所劝,但仍是久久不能释怀。我宽之于人,待他二人向来不薄,但却知自己永远也无法代替他二人在主公心中之地位。
公元264年,关云长虎落平阳,为孙权部将吕蒙所害。主公大痛,隐隐有伐吴之心。我心知不妙,几月后,张飞为部将杀害后,凶手降吴。一载之内,五虎上将如灰飞烟灭,折伤殆尽。主公哀怒之下,草率出兵,亲率六十万大军,扬言灭吴。出发前那夜,我知主公此去必定是凶多吉少,苦劝道:“主公,节哀顺变,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奈何与操贼坐收渔翁之利?”言曰:“我与他二人同生共死,今二人已死,我有何面目见二人阴魂于地下!”并下令有谏其勿出兵伐吴者,斩!那夜,我痛哭流泪,知自己已无法挽救危机,更深知他三人血浓于水之情。
果不其然,主公为陆逊所乘,火烧连营六百里,大军所剩十之一二。蜀国大势已去也,三军痛哭俱缟素。一代名主,也于白帝城殒落,从此我孤单一人,操持军国大业,呕心呖血。
出师未捷,我“卧龙”愧对蜀国百姓!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我常想,如果我诸葛亮能获得主公对关张二人那样的情谊,也许我能避免这八百里火烧连营的悲剧,如果没有关张,蜀汉不会元气大伤,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未可说也。天意作弄人,一切皆随缘,如此,我孔明只好哀叹一声:
即生亮,何生关张?
评点:取历史的一点因由,依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新编”一则故事;或者按照试题中提供的寓言故事演绎成另一篇寓言:这类写法在今年我省高考作文中是不少见的。前一类考卷中,新编的故事与史实的关系如何姑不论,但是,往往在审题上见出了高低。本篇可以说是对蜀国历史的一种解读:诸葛亮是刘备三备茅庐请出的军师,然而在这位蜀主心目中,远不如对他的拜把兄弟那么亲近。在诸葛亮看来,正是刘备的无原则的亲疏酿成一个接着一个的悲剧,感情亲疏于国于人造成的危害竟至如此!可见,这则故事与考卷规定的题意可谓贴合得很紧密了。全篇以诸葛亮对待刘关张的一贯态度特别是在刘关张各自演出的悲剧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集中、清晰,结构紧凑、完整。语言表述还有毛病,有的是考试中常见的。
(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颜 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