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高中作文>高二作文>

2019第八届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3篇

嘉欣2分享

  舞台再大,你不表演,你永远都是观众!人一定要靠自己,因为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19第八届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

2019第八届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3篇

  2019第八届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一】

  在如今的电视节目形态中,“赛”往往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传统意义上的选拔,通过公平的赛制、公正的裁决甄选优秀选手,比如央视的青歌赛等;二是借比赛竞技的壳来做综艺,传统一些的有央视的《我要上春晚》,新晋流行一些的包括《声入人心》《舞蹈风暴》等。直白说,就是“选出谁”更重要,还是“怎么选”更重要。

  聚焦到语言类比赛来说,央视《挑战主持人》做了10年,回想起来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打擂的赛制,尉迟琳嘉、王若麟、李思思守擂多期,此外就是张绍刚和叮当的“嘴损”二人组;《我是演说家》做了5季,《超级演说家》做了4季,选出了谁大家关注不多,反倒是乐嘉醉酒事件,还有金星、陈鲁豫、李咏这些富有个性的评委更博大家的眼球。

  说回主持人大赛。大家期待许久,播出来一看——大赛还是那个大赛,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当然,央视的坚守有它的道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赛,不可能像地方台那样娱乐化,更不可能像网络综艺那样张牙舞爪。但权威平台不是不可能创新,看看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媒体的大流量产品就能知道。那么,这次比赛有没有创新?也有,但大多不痛不痒,难以击中人心。比如引入大众评审,以远程连线的形式呈现,看似符合新媒体时代需求,实际上只是满足了“形”,没有真正触及到新媒体时代的“神”。再比如邀请董卿、康辉担任点评嘉宾,但留出的点评时间(至少是播出来的)不超过1分钟,许多深入透辟的观点还没来得及阐发就戛然而止;选手、主持人、点评嘉宾的三角互动,亦有这个问题。又比如比赛环节设置,自我展示环节从单纯地“说”,升级成了配合着音乐和视频呈现的综合表达,考验的不光是主持人的口头能力,更是找选题、写文本、做小片的制片能力。但即便如此,3分钟自备内容+90秒即兴表达,仍然没有跳脱出典型的播音主持“艺考”套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终得分——99.999分”大概现在只能在央视的比赛里才能听到了。

  什么是好主持?放在20年前,要看发音是不是字正腔圆,看形象是不是端庄板正……更多的是一种理性判断。但放在今天,放在精神文化产品无比充盈的当下,放在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更多的则是一种感性体会,让人记住、让人舒服,是两个重要标准。

  第一期12位选手,给人惊喜的不多。新闻类果欣禹属于让人记住的那一类。人民日报的工作履历,让她的表述有有深度。讲述方式娓娓道来,能说到受众的心里去。其中穿插的人工智能小果果的播报,展现了新媒体时代的科技力量,诙谐幽默,让人会心一笑。

  文艺类迟茜属于让人舒服的那一类。自我展示环节,多数选手联系自我、突出自我无可厚非;但不少选手借机明里暗里表扬、夸耀我有多能干、我有多优秀,就会让人心生反感。迟茜自我展示里的“我”,更多的不是我的经历、我的成绩,而是我的体会、我的心得,整个表达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自我展示环节,信手拈来的诗句加分不少,体现了一个文艺类主持人应当有的文化功底。最后没有晋级,实在可惜。

  特别讲讲李莎旻子。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谈到过一个观点,像李莎旻子这样自带流量的选手,作为娱乐圈的新星,本身就已经涉猎了主持、表演、唱歌等多栖领域,他们更适应年轻化、市场化、网络化的需求,但是不是就一定更适应央视平台,需要打个问号。这场看下来,果真不适应。李莎本身是科班出身的(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但在芒果娱乐浸染过久,又在网综里沉溺放飞,好像忘记了主持的初心。自备稿件环节表现特别明显,整段展示,演讲、表演痕迹极重,无意义手势语言极多,刻意的重音停连处理背离了主持人“说人话”的基本要求。即兴表述稍微好些,相对来说更能发挥所长。但整体看下来,有种“走错片场”的疏离感。

  2019第八届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二】

  “新闻是我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我也愿用我的40年,用新闻报道去传递这个时代的力量……”

  “我们不仅要看高楼大厦盖得有多高,马路修得有多宽,我们更要看高楼下的人,他们幸福感有多强,笑得有多甜……“

  “不同的语言却仍与世界相连,我小小的梦想很走运地在中国和国际的语境中不断成长、彼此护航……”

  在《2019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年轻主持人们讲述着个人小小的主持梦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间的紧密相连。

  “从木梯子到十轮卡车,到解放牌敞蓬汽车,再到如今我们看到的我国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工程车辆,华灯班工程车的变化,也成为了我们的国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腾飞的缩影。匠心铸灯魂,是酷暑和严寒下的掌灯人,用他们的奉献和汗水,诠释了奋斗的意义,让华灯见证了光阴流转、时代变迁。”张安琪在三分钟自我展示环节,以天安门华灯班的故事为线索,串联起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腾飞的轨迹。

  有9年CGTN出镜记者工作经验的参赛选手邹韵,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国际新闻事件和采访报道,为评审和观众描述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一些重大的发布会现场,我经常可以得到一个宝贵的提问机会,刚开始我以为这可能是因为我很走运或者是我穿得很鲜艳,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这其实是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份额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邹韵沉稳大气、不卑不亢的表现赢得全场的赞扬,评审刘欣的评价更是道出观众的期待:“在国际上,我们真的太需要像你这样能够为中国发声的主持人和记者了!”

  在《2019主持人大赛》中,在年轻主持人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关爱人民、关心国家、关注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矗立在新时代的潮头,主持人也在不断改变,更多坚韧沉着的声音,更多个性多元的面貌,更多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将会在未来的荧屏上绽放。

  2019第八届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三】

  暌违已久,重回荧屏,《2019主持人大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不同凡响的比赛,见证了新时代的“雏凤清于老凤声”。

  个性、朝气、多元背景为主持界注入新鲜血液

  3分钟自我展示,90秒即兴考核,新闻与文艺两类选手12进6,选手们在小数点后三位的分毫间一较高低,冷静、专业、直接的赛制让节目效果紧张刺激,同时也让选手们压力倍增。

  而经过层层选拔,从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具备着异于常人的抗压能力。一登台,便以饱满的热情、沉着的表达和机智的反应赢得评审和观众的掌声。姚轶滨风格活泼而不失深度,邹韵沉稳大气、功底深厚,赵思衡幽默亲切、多才多艺,李莎旻子情感饱满、张弛有度,帅气的尹颂在场上接住了撒贝宁抛出的梗,“颜值与实力的组合”一句调侃,便引得现场评委和观众笑声一片,尹颂的机智幽默也受到认可……

  古典诗词信手拈来,随机抽题深度解读,收到质疑从容应对,首期出场的选手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俘获了评审和观众的心。种.种精彩表现的背后,是选手们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磨练。参加比赛的选手中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90后”“95后”选手成主要新生力量,还有一众选手不仅主持做得好,还有金融、IT等专业领域的背景。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当下青年杰出代表的神采。

  “我愿意看到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人生阅历,在比赛时我也往往更关注不同专业的人才。因为如果有了不同的专业背景,实现不同专业的交叉,我们的主持人团队就会呈现丰富性和多层面。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现象。”央视资深主持人敬一丹曾表示对不同专业背景选手的认可,选手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三分钟的自我展示环节中,选手们没有执念于展示自己的“花拳绣腿”,而是深入新闻事件和节目中去,以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经历和有深度的观点实现对“主持”的新解读。年仅22岁的王宇彤讲述了自己作为儿童福利院志愿者的经历,展现新一代青年的社会担当;经历过汶川大地震报道的姚轶滨从医生父亲的身上继承奉献和坚守的品格,表达对于新闻的信仰;具有IT背景的龚凡用自己设计的程序为撒贝宁现场“作诗”,为主持注入更多新鲜和个性化的元素。

  个性、朝气、多元背景的主持人,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鲜表达,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他们将成为观众和世界之间的一种交流媒介,让观众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多元的角度,去认识和感受社会的方方面面。

    19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