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

航就分享

如何准备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快来看看吧。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精选篇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所以利用假期读了一些书籍,以丰厚我的知识储备。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我谈谈感受较深的几点。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所以,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为年轻教师,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确需要静。需要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本作业,读几本好书,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细细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尝作为老师的乐趣。

二、教师要学会做减法

这一点其实与我们学校老师们口头上流行的要学会“偷懒”相似。那么,在重压之下,我们教师该如何正确偷懒,如何把减法做得更好呢?

首先,减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劳动。

教育目的是什么?这是做教师的首先应理清的。教师的目的在于促进孩子发展,这是教师目的的全部。一旦将其他目的掺杂其中,尤其将个人目的混入其间,则会带来无尽的苦痛。

其二,减掉那些无效用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严格地说是脑力劳动,教育的智慧首先在于运用智慧减轻体力的劳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天,我们会恍然发现我们有许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来却起了反作用,我们为无效劳动付出了青春与心力的代价。

当然了,做减法先要做加法。在我们的头脑中加入知识,用知识来修炼智慧;在心灵中加入理性,用理性指挥我们的躯体。人只有在克服了盲目和情绪化反应之后,才能在繁琐的事务中找到一个支点,依靠这个支点,我们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有宽容之心

宽容很不易,才成为一种美德。当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们时,如果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独偏爱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么我们尚不具备宽容精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迈入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的资格就是具备宽容精神。宽容不易,才使宽容成为美德。宽容不仅在面对异己时有用,对自己的冲突着的人性而言,宽容意味着造福于自己。宽容会使我们挣脱身心的一切束缚,使我们每一天都很自由。

是呀,陶行知先生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让我们教师学会宽容,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宽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友谊的先决条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同时宽容也会使我们教师处事变得更加理性,使自己的工作变智育中心为以人为中心,造就一种民主的教育、生动活泼的教育,这不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吗?

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此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但愿在其新锐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精选篇2

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

“教师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你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那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不仅应对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锐,更要学会在教学中追求美,创造美的环境。

要追求美的语言。由于教师职业的关系,在公众的场合教师的语言总是表现得很温雅,而且自觉的克制自己语言的粗俗。教师的语言美,可以影响身边的学生群体。比如,在和学生谈心时,总会使用普通话,并且讲究语言的艺术,心与心地交流、沟通,这样,不仅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形象和榜样,而且也让学生在不知不绝中会说普通话,会用普通话。假如,你要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就必须修饰好自己的语言,让美的语言在校园中传递。

要追求美的人情,那就是要有宽容精神。郑校长说:“宽容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是最需要被宽容的,无论他们有多么优秀,他们身上都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不足,他们需要教师的宽容。而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生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宽容,需要我们老师耐心细致的工作。比如,一些学生学习品质差,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种对学生的缺点不依此不饶,动辄讥笑、讽刺、挖苦,或多或少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失意心理,自尊心受挫,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否定自己,学习信心下降,自信不足,出现自卑,充满敌意等行为。“开心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面对可塑性还很强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容呢?

要追求美的课堂。作为教师职业的需要,课堂教学是不可忽视的。我知道,没有美丽的课堂等于给自己的事业生涯判了死刑。美丽不是作秀,而是踏踏实实的教风,得到同行的认可。为此,应该经常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大量拜读有关教育专家的经验介绍和理论著作,吸取教育教学的精华,用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虚心地向同行请教,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并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究,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并逐渐形成自己“生动活泼、扎实创新、声情并茂”的教学风格。我想,这样的课堂是美丽的。有了美丽的课堂,也就活出教师的潇洒,点燃了美丽的人生。

要追求美的育人艺术。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注重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育人的艺术,去教会学生做一个“真人”。我时常以此来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地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我带头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鼓掌,让同学们懂得应该学会去肯定别人;我从不贪图方便而踩踏草坪,让同学们学会保护环境;我给同学们讲述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故事,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我还教同学们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谦虚而上进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相信,这种美的育人艺术会随着我潜心的追求而更加动人!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精选篇3

读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由于时间紧张,没能细细品味,但也感受颇深,受益颇多。这本书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我们教师的身边出发,用一些比较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具有争议的问题入手,独特的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他新锐而独特的观点和敢于说真话的魄力让我对他产生了几分敬意。

首先,教师是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教师还应该是一名称职的员工,在工作中要减掉积压在自己身上的重压;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任,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做一个称职的员工,这是使自己事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保障。其次,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提高教育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只有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最后,教师要“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成为教育职场的“稀缺资源”。

书中用教育实践阐述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建议。所以我认为,要想教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锤炼自己的素质。教育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危险的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缺乏精神财富的储备。做教师要有热情,不断思索我们从事的工作应该是怎么样的?自我如何体现人生的价值?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思索状态下?想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一些什么成绩当然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教师继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

教师要学习的理由很多,有的理由是为了使自己的发展,有的理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从为了学生发展的角度继续学习可以达到:使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更新;学会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本身知识体系的更新。特别是在当今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下,作为一个高职院校的老师,更应该不断的学习职教理论,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总结教育的经验。

精、气、神,来源于教师的智力背景。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很重要,决定着你的课堂驾驭能力。所有这些也都来源于教师平日里的学习与体悟,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体悟才能再多带点东西进课堂,才使你学问通达、为人练达,从而“形神兼备”,浑身闪耀出魅人的光彩来。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精选篇4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这个疫情期:间,我利用教学空余时间拜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着《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感受颇深。书中每一条建议都结合生动的事例,加以精辟的分析,无不充满教育的智慧。

在前面几条建议中,把阅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第19条建议中,他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书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没完没了的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我们当教师的工作起来也就更容易。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让他们死抠书本。认为书上的学会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其实不然。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可取,因为今天会默,明天就忘,就是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去用,也只能成为一种“死”知识。更严重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真正沦落为后进生。而且他这章节中,他讲述了一个数学老师培养学生阅读。这让我更有感触,阅读不再是语文学科功利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培养思维的方法,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为这些孩子推荐合适的读物,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他们的头脑,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他还说到“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可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同学他们整天都在忙于补作业,忙于订正,根本也抽不出多少时间来进行阅读,他们的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由此循环下去,阅读对他们来说就越来越困难,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如何保证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这也是我们老师当思考的。以后在工作中,不再认为阅读是课外的份,可以适当对作业慢的同学少一些抄写背诵的作业,让他们抽出时间来阅读,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教育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特殊职业,教师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使补丁,也能锈成一朵花。先只管耕耘,不要问收获。教育因我们而精彩,我们因教育而幸福。我们既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基础,也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值。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精选篇5

有人说,身为教师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无异于学音乐却不知道贝多芬。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界的影响,这位把一生都献给教育的伟人用笔书写着对教育的热忱。虽然苏霍姆林斯基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留下的宝贵财富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多的借鉴意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仔细读的书,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看到了光明。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高度需要我们慢慢的揣摩。

这本书中谈到了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比如说“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要保持‘水源的清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等等。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现在教师面临的问题,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研究着并困惑着。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给他们正确的教育,让他们快乐的学习是每一位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者让我们且听教育大师的见解与教诲。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现在的很多学生都讨厌学习,因为他们觉得学习就只是为了死板的学习知识,没有一点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想使小学生愿意学习,就应该创建一个有趣的课堂,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让他们与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这无疑是错误的。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只有满足他们好奇的欲望,他们才更有热中。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应该带领孩子们到花园里,树林里,湖岸边走一走,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发现大自然的奇特。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相信会事半功倍。将来我们成为老师,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时,可以带一个苹果。讲课时,可以亲自切给学生看,让他们看到里面的五角星,见证奇迹的时刻。又比如,在学习《广玉兰》时,可以带几多广玉兰,让学生自己观察的外形,花色,气味等等,鼓励他们踊跃发言。还可以教学生画广玉兰,来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度。我相信只要我们让图画,音乐,情景剧等等艺术色彩走进课堂,学生也会情不自禁的融入其中。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情,它就像我们这些未来老师的指路明灯。但让我真正充满敬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和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创造力和他们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精选篇6

这一段时间,利用工作之余,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本人受益匪浅,其中有许多条建议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觉得转化后进生很难,除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引导学生阅读引起转化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的几个方法:

一是:努力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对后进生最怕的是“把人看扁”,所以我们不戴有色眼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是应拿放大镜去努力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倍加珍惜。如王惠萍尽管学习差,但能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陈鹏学习差,但思想单纯,在勤工俭学中表现出色;郭伟学习不太好,但他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运动场上也能经常看到他矫健的身影……

二是:清除后进生的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对待。学习差或思想差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以前受到老师的严厉指责和同学的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而变得“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的真心,把教师当成知心人。“一切从头做起,老师不知你的过去,只看你的现在和将来。”教师这种明朗的态度也会消除学生的顾虑,引起学生态度的转变。

三是: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如:后进生长期受到冷漠、歧视,突然感到温暖时;后进生长期失败偶尔取得某一胜利时;后进生要求进步,对自己的某种坏行为、坏习惯引起思考时。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谈到阅读的作用,如在“谈谈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兴趣的秘密何在”、“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等,阅读的作用谁都知道,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但学生阅读的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在学校里,从早读开始到午自习,每一节课都是安排死的,教师都得按课表上课,班里没有一节自习课,学生肯定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放学回到家里,更有七门功课的作业等他们做,等把作业做完,就已经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一二点,疲惫得只有赶快上床睡觉。

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让学生进系进行阅读,各科教师布置假期作业时,尽量避免那些大量的、让学生厌倦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多布置一些与阅读有关的作业,如:多办知识手抄报,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并写出读后感,了解某个名人并为他们写传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确是一本好书,值的得我们认真地去读,认真地去思索。

教师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感悟精选篇7

多次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每读完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现在我就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后进学生应该怎么做:

一、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他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就会充满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高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弃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这样又怎能帮助后进生提高呢?读了此书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

三、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把阅读当成每天的功课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联系实际看来,这里的让学困生阅读应该不是那种放任自由的读,而是因人而异,有指导性的阅读。不仅学生要读书,老师也要坚持读书,“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俗话说的好:站得高,看得远。你书读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为了孩子们的一生发展,也为了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开心工作,让我们来阅读吧!

《给教师的建议》这部著作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还有待于广大的同行们通过精心地阅读、细细地品尝,在应用实践中体验、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观念,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和丰富自己,让学生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

    179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