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初中作文>初三作文>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

宇杏分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供大家学习。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1

几分伤心几分钱,一方冢墓一方天。魂幡只为招无主,犹有生死坟头烟。

清明,一个凄凉冷清的词语;清明,一个闻之断肠的节日;清明,一个无法言语的意象。清明,看着这两个字,我的思绪竟不知不觉的飘忽起来……

清明自古以来就是祭祀祖先和亡人的节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渐多出了踏青这一种新的内涵。然而,在我的印象里,清明始终是祭祀的代言词,是对祖先和亡人进行顶礼膜拜的日子,更是生者和死者进行灵魂交流的时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断魂,就是清明给人的感觉!试想,一丛密林,一条小径,一方坟墓,一颗碎心,两行清泪,几株稀草,周围清幽的树木伴着纷纷洒洒的细雨,加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地杏花香,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不得不说,清明真的让人断肠,而且是那种静默中渗透着彻骨凄然的断肠。清明时节,站在杂草丛生的坟前,看着那一方土丘似的坟茔,感受着那一种无言的凄凉,内心无限感伤!从来没有想过,一方坟茔会隔开两个世界——生与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者已矣,而生者,却在对其的缅怀中一点一点的追忆。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在现在看来,却已变成了一道供生者一边追思,一边痛哭的伤痕。而且这道伤痕永远都不会磨灭,它将会在每年的同一天裂开,用淋漓的鲜血来警示生者不要忘怀,这天就是清明,让人断肠的清明。

回忆着,开始悲伤起来。脑海里开始浮现出了太婆的样子。屈指一数,和太婆隔世已将近六年了。六年前的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那时候的我,对于太婆的去世,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以为只是暂时的分别,将来的某一天还会与太婆再次重逢。可是,等待了六年,那场重逢确实是来了,然而,却是在清明节的坟墓前,太婆在里面,而已长大的我,却在外面,泪流满面。

在太婆的坟头,我恭恭敬敬的给她老人家插上了三枝魂幡,烧了三堆纸钱,也点上了三炷香。我知道这无法全部的表达出我对她老人家的追忆和缅怀,然而,当时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站在太婆的坟前,看着冉冉飘起,萦绕于坟前的青烟,我的心竟感伤不已。恍惚中,我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与太婆的灵魂进行了一次飘渺幽远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一份厚重慈祥的关爱和一种难以割舍的血缘……随着青烟渐渐地散去,我才缓缓的魂归现实。看着坟头那随风摆动的魂幡,接受了回归的现实,不觉茫然起来。

“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清明,注定是一个断肠的节日。那淅淅沥沥的春雨,袅袅渺渺的青烟,若有若无的哭声便是明证。肠断清明,思绪飘零!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2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节,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风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907年)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风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多年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风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借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风俗,如古代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视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即使到了现在,清明节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习惯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出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到了,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们还买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东西,比如:纸钱、香、水果、酒.....我们从竹篮里拿出祭品,把纸钱烧了,用火点燃香,把准备好的酒与水果放在旁边,然后放声说:“爷爷,奶奶,拿钱来吧!”一定保佑我们家和万事兴。烧了的纸钱像蝴蝶那样飞起来。临走时,我们在坟顶上培上几锹土,在坟旁边栽上一棵树,带着轻松和慰藉离开了祖先的墓地。

现在,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这里的民风民俗,扫墓,踏青,荡秋千这些活动还在继续。清明节是个独具特色的节日。它讲永远流传于世。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默念此诗,漫漫的哀思、悠悠的伤怀油然而生。迷惘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一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屹立着民族的魂魄,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挽衣。

清明节缩短了古今时空的距离,让今人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倾听屈大夫低沉的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尤其未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容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的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类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脉搏?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而是悲壮,而是哀恸,而是为屈原——一代民族魂魄逝去,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类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类的呐喊与助威却和屈原投江的悲壮行为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怀念才是抚慰屈原逝去的心灵。

屈原沉入汨罗江,但我知道,就在他沉入水中的那一刻,分明有一个升腾的灵魂随他飘走。

《离骚》开拓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体味了民族的苦难,理解了屈原的怨愤。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往往是永恒的。时至今日,它还闪闪发光,如黄金一样。跳荡在“坎坎伐檀”声里的苦难犹在耳边。“怨愤”随汨罗江水流转千万年。

汨罗岸边,那个徒步行走的诗人,是你,屈原。那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三闾大夫!面对国君,你尽忠尽诚;面对百姓,你鞠躬尽瘁;面对一片天地,你无怨无悔。你本想带领祖国走向辉煌,可世事却让你空有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你本想“不分先主后主”,可世事却让你“处江湖之远,独忧其君”。

一腔热血,一副衷肠,在生与死之间,你选择了后者;在屈辱与坚守之间,你选择了后者。你选择了壮烈的死,与你的精神,你的品性,你对祖国对百姓的爱一同永沉于汨罗江!

你的生命结束了,可是百姓记着你,历史记着你,汨罗江记着你,中国记着你!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硝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胆忠心的文天祥——八千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进的动力;三十功名,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挂怀。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坟前。清明节,我为中华民族的一切脊梁敬一柱清香,祭奠那不朽的忠魂!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4

今又清明,我随着祭祖的人们来到阡陌之上。油菜花飘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来到祖人的坟前,爷爷奶奶告诉我姥姥的墓,我捧着一束黄菊花,点燃香纸,烧了一些纸钱。此时下起雨来,往来的人络绎不绝,不禁让我想起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祭祖时每一个人都是那么虔诚,小心翼翼的烧着纸钱,跑着点香……那一缕缕烟雾,带走了人们的思念与寄托。我继续拨动着那团纸钱,让一切化为灰尽,一切从头开始,但我的思绪却回到了以前……

记得六年前,姥姥给了我一颗青果子,并告诉我这是橄榄。从未吃过橄榄的我,怀着对这颗青果子的好奇与甜蜜的猜想,把它放在嘴里。闭上眼轻咬,立刻舌尖上一股涩涩的味儿。我失望的睁开眼,把这颗果子咬了,连同破碎的希望一块吐了,只留下涩味在嘴边……

从小,我就觉得姥姥并不爱我。记得我第一次学走路时,踉踉跄跄,几次跌倒,妈妈心疼的要来扶我。可都被姥姥拦住了,只有姥姥眼睁睁看着我一次次跌倒,听着我的一声声啼哭。我四五岁时,姥姥又订了一条“怪规矩”——每次吃饭,必须把面前那碗搭配了蔬菜的,所谓的“配菜”吃完,否则,就不许我出去玩。多少次,望着剩在碗底的青菜,我苦苦哀求姥姥放我一回,可她就是不答应。我也只好一边抽泣,一边直起脖子咽下那“讨厌”的菜,总而言之,姥姥对我太严厉,没有其他孩子的姥姥那么和蔼,就像这颗果子涩涩的。

我摇了摇头,想把这些童年的往事连同青橄榄的涩味一起抛开。可猛然,嘴里的涩味已经当然无存,却化作缕缕沁人心脾的幽香。奥,对了分明记得,我学走路时,姥姥虽执意拦住妈妈,可那只像松树皮一样干瘦的手,却那般无力。分明记得,在那碗配菜下面还卧着一个鸡蛋,或是几块排骨,还有姥姥最爱吃的鱼籽,可姥姥却说不爱吃。

其实一次姥姥病了,滴水未进,喃喃的却说只想吃鱼籽。分明记得,姥姥也常想方设法地把讨厌的蔬菜变着花样儿做的美味可口。分明记得……哦!我懂了,这涩味后的幽香才是最有魅力的,最值得回味的。我现在终于理解了姥姥对我那份涩涩的情,也领悟了那缕缕幽香所蕴含的浓浓的爱。我想说:“姥姥,我还想吃青青的橄榄。”但一切都晚了,我来不及说出,姥姥就这样悄悄的走了……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我在姥姥的墓前轻吟——姥姥,您安息吧!婷婷永远记得您!我顺手将一束黄菊花放在姥姥的墓前,以示对她的怀念。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5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这二字总给人以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到一股莫名的忧伤,心情顿时如被细雨浸湿般沉重。又是一年的清明,天空已开始低泣,细雨中,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条条虚线不知疲倦地洒在我的心上,我的思绪飘远了……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潇潇细雨中,天空灰蒙蒙的,烟雨弥漫的小路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在泥泞中缓慢前行。不远处,一块块雪白的墓碑显得尤其醒目,一个个花圈显得格外刺眼,令人触目惊心。人们清理了亲人坟前杂草,再给亲人添一抔净土,烧一把纸钱,少不了痛哭一场。毕竟,对亲人的思念,似酒一般愈久愈刻骨铭心。正所谓料得年年肠断处,清明节,坟冢旁。

我的眼前似乎又浮动起一个个身影,他们有着令我陌生的面孔,模糊不清。两年前的那个五月,始终定格在以废墟为背景,以哀哭为伴奏的日子里。在大地剧烈的颤动之后,有多少爱和盟誓被深埋于地下,有多少梦和憧憬支离破碎。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死一般的沉寂,时间仿佛瞬间凝固了,大地被封上死亡的.烙印。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而今,遇难的同胞们已在泥土中沉睡了两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成为逝者。死者安息,生者奋发,灾难中重生的同胞们,不都坚强地面对生活,挺过来了吗?我想,那些无辜的灵魂应该了无牵挂,得到安宁了吧?

思绪飞向更遥远的地方。那么肃穆、死寂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我们多少最亲爱的战士?战火连连,硝烟弥漫,这些年幼或年老的人们,为了祖国,毅然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难道他们没有梦想,没有牵挂?不!他们将这一切统统深藏于心中。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已经准备好放弃肉体和躯干的生,同时也选择了精神与灵魂的生,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拼尽最后的力量,耗尽最后的生命,最终倒下。放眼望去,一座座黄黄干干的坟墓前都摆放着人们献上的白花,那一声声问候的话语,能否达到九泉之下?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已过,可那英雄的形象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窗外的雨仍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夜已深,黑暗不知不觉地弥漫开来。我闭上眼,又想起了那些曾经熟识如今却相隔两界的人们,心中更加惆怅。

那些熟悉抑或陌生的灵魂,是否已安然升入天堂?好想写封寄往天国的信,捎去人间亲人无尽的思念:你们在天国还好吗?

雨轻轻地打在窗户的玻璃上,在这雨夜中,还有谁同我一样在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声音不停地在我耳边回响,回响……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中学生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关于清明节感受的作文

关于清明节感悟七年级作文

关于初中清明节作文800字5篇

清明节初中生作文精选5篇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小升初作文

描写清明节的感想小学生作文

清明节感想的作文600字左右

写清明节感受的作文

关于2020清明节感想的600字作文5篇

清明节里的感想作文

    103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