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初中作文>初三作文>

九年级作文语言训练3篇

炎玉分享

  九年级作文语言训练1:小作文练习

  1、赤橙黄绿青蓝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谰,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你喜欢的颜色写几句亮丽的语言。(50字左右)

  红色:热情、大方、充满活力,人心因为有了你而有激情,生命因为有了你而有意义,世界因为有了你而有光彩。

  蓝色:令人想起宽广、深邃的大海,高阔辽远的天空,纯净、甜蜜的梦乡,更令人想起能够包容万物的胸怀。

  黄色:成熟的色彩,金黄的麦浪、金黄的高梁、金黄的桔园……谱写了丰收的喜悦,成熟的乐章。金色的年华,金色的心,金色的人生,金色的路……铸就了生命的辉煌!

  紫色:神秘、朦胧、妩媚。少女的梦幻,仙女的面纱,心灵深处的向往……无不带着紫色的成份。

  2、你知道十二生肖吗?⑴请你为自己的生肖写几句诙谐的话(30字以内);⑵任选三个生肖,编一个有趣的故事。(100字左右)

  ①虎:该死的狐狸已经穿着你的衣服在耀武扬威了,快拿出你的虎气治治它,为民除害吧。

  羊:和鱼在一起就成了(仙)鲜。

  狗:来一次性格上的脱胎换骨,别老忠实地呆在家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牛:不知是谁来了个错误的说法“吹牛”,其实你一点也不傲慢,有的只是谦虚的勤劳。

  马:一些卑贱之人总喜欢拍你的屁股来圆自己的梦,你应该醒醒,制止他们,别让你们得逞。

  龙:孙猴子要了我的定海神针才有那超人的本领,成了千古流传的勇敢者的化身,我得找个机会要猴子好好地谢谢我。

  鸡:“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能作个让步和犬去沟通沟通吗?那样这个世界会充满温情的。

  蛇:你不要自卑,人是龙的祖先,龙的精神是你的延伸,你不要气馁,你只要永不言弃。“蛇吞三窟”之说呢?

  ②故事:一年,天久旱而未降一滴甘霖,猴子于是持如意捧前往龙宫责问,路上遇蛇,猴操起棒猛击之,临走之时骂道:“你敢整容,别以为刮了鳞,去了角我就认不得你了。”

  3、六月,几家快乐几家愁。面对六月,你想说什么呢?(情感丰富,语言流畅,70字以内)

  ①六月,激情燃烧的岁月,竞争挑战的岁月,而对六月,我只想说一句:“我想征服你!

  ②是你,让我们曾在欢乐中迎接你的开始,把欢声笑语洒落在小河中,如今也是你,我们将迎接一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六月,想说爱你不容易!

  4、学校举行主持人大赛,你将参加,请用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你与众不同的风采。(100字以内)

  ①此时的我很激动,但不惊慌,虽然没有漂亮的外表,但是我有足够的信心,因为我懂得“爱拼才会赢”。

  ②我模样不帅,个子不矮,品行不坏,不讨人爱,但是我的品才不坏,不要假装不理不睬,只有你能为我喝彩,你会成为我的最爱!

  5、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决赛小组赛上失利,假如请你发一条手机短信鼓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15字)

  ①不要让世界杯成了世界悲!

  ②一次的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

  ③认真对待失败是一种境界。

  九年级作文语言训练2:如何让抽象的语言形象化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语言是否有文采是能否吸引阅卷老师的第一要素。新课标考试大纲“发展等级”一项中明确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做到: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运用好,才能赋予文章以可看性。

  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却引用了三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我们总感到冯先生的表述哲学气太浓,有些高深莫测;而王先生的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玩味,让人牢记于心。如果王国维先生用“树立远大志向”、“执着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三境界的话,恐怕就不可能流传于今,成为经典之论了。

  抽象概括性的语言自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看,具体形象化的语言更具有艺术魅力,更能针刺读者的情感,激发读者的品味欲,留给读者含笑玫瑰般的芬芳。

  “幸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一是指(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若将这概括性的语言转换成具体形象化的语言,味儿就明显的不同了——

  幸福是当窗外大雪纷飞时,你能呆在温暖的壁炉前读你心爱的小说,你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堆零食和一杯浓香的热咖啡,你身边卧着一只浑身雪白的假寐的牧羊犬,周围的空气弥漫着温馨;幸福是你在外边受到挫折时,回家能有一张可哭泣的小床,有一缸可洗去伤心的热水,有家人的亲情滋润,有朋友打来的问候电话,有《蓝色多瑙河》散出的安详气息;幸福是当你劳累一天后,迎接你的爱人的笑脸,孩子的拥抱与亲吻,家庭的欢乐可扫去所有的疲惫;幸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飞向天堂,飞向慈爱的奶奶时的笑脸与愉悦……(孙帆《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它就在身边,我们没有察觉正是由于它在身边。拥有哗哗的自来水也算幸福吗?撒哈拉沙漠的人最清楚;拥有三天光明是幸福吗?海伦·凯勒会告诉你;能听到淙淙的流水、簌簌的落叶、清亮的鸽哨是幸福吗?贝多芬会让你坚信;甚至爸爸的训斥、妈妈的唠叨也是幸福,当你离家远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幸福来来去去,正如旋转的灯塔上半部的灯光,忽明忽暗,当它乍然亮起就会给你惊喜,而你若一直处于光环之下,就会无动于衷。拥有明亮灯光的我们可曾想到,没有电灯的山区的孩童对于电灯的渴望?(李爱莲《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是多样的。拥有亲情是幸福,它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让人铭刻于心。拥有友情是幸福的,它如一坛芬芳的老酒,越陈越香醇。有的幸福如《泰坦尼克号》中的凄美爱情一样,在带泪的微笑中留下淡淡的酸楚。人世间还有一种幸福,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操。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幸福,在于创造新生活。”(李俊媛《感悟幸福》)

  “家庭”,抽象地说,就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如果用具体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就会勾起人无限的温馨的联想和想象 ——

  老家虽破,但很大度,容得下许多邻居的光临。夏夜乘凉,隔壁的大娘最喜欢聚集到老家的晒台,摇着蒲扇,扯着山海经,一天的疲劳便随着说天道地、家长里短的唠叨烟消云散了。冬日里破屋的炉灶生起火来,还是吸引了前来聊天的左邻右舍,大家围炉而坐,火光熊熊,其乐融融……(考生《破屋——老家》)

  天涯浪子,四海为家,家是风情和浪漫;莘莘学子,祖国是家,家是情丝和牵挂;风险航员,大地为家,家是尊严和荣誉。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家是挚爱。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温情,家是着落。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是找不到家的凄凉和沦落。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找不到家的迷惘和伤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失去家的伤感和惋惜。……

  回家的夕阳,如此绚丽迷人,如此宁静坦然。回家的牛羊,如此幸福安然,如此满足急切。归巢的鸟雀,举飞飘落,充满自信,充满希望。

  莺歌燕舞,鸟雀欢噪,是在追寻一个家;蝴蝶纷飞,蜜蜂嗡嗡,是在装饰一个家;青年男女,花前月下,是在憧憬一个家;夫妻结发,温温细语,是在营造一个家;五尺男儿,四处奔波,是在支撑一个家。(董韬《家》)

  “位置”与“价值”是两个抽象的概念,若用抽象的语言对其辨证关系进行阐发,可能会说“所处的位置各有不同,但是都一样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之类的道理,这样势必会使文章“空对空”;聪明的考生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对这个作文话题作形象的诠释——

  如果你是一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如果你是一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应该滋润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就应该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就应该哺育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抹春色,你就应该点缀艳丽的春天;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就应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如果……你是一根小小的蜡烛,也要照亮全世界的黑暗,因为那是你的价值。(考生《位置有高低,价值无优劣》)

  我愿冲锋陷阵,但我不是你矛戟上的红缨,我不是冲锋号上的红绸,我更不是你忠诚与无悔的鲜血。那我能做这么呢?我可以是你迷彩军装上的一块耐磨的布料,我可以是你头上可作隐蔽的一顶绝美的战帽,我可以是你疲惫休息的一块草垫……我知道,我没有红的辉煌与壮美,无法成为你胸前熠熠发光的勋章,但我是坚韧顽强的绿,甘做你奋斗执着的沙场。

  我愿为国争光,但我不是你运动场上的跑鞋,我不是你重拳扣下的排球,我更不是你挥洒如雨的泪和汗。那我能做什么呢?我可以是你跨过的百米横栏,我可以是你比赛时的安全挡板,我可以是你中场休息时的长椅……我知道,我没有红的鲜艳与多情,无法成为随风轻扬的红旗,但我是真诚坚定的绿,甘做你站在世界之巅的领奖台。(考生《一片绿的忠告》)

  “忘记”与“铭记”是两个意义相反的抽象的词语,概括说来可能不外乎“忘记你所忘记,铭记你所铭记”;而想象丰富的考生让抽象的词语形象化、具体化,酿成考场中醇美的酒浆——

  东坡居士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学士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五柳先生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陶令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灌溉”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考生《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宝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剑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耐,于是创造了“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园田。他忘记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箫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记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的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微笑,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考生《那阵风吹过》)

  读着这些鲜活生动的文字,人们一定如同徜徉在争芳斗妍的百花园中,心尖上颤动着柔美曼妙的和弦,感觉可能就一个字——“爽!”

  那么,怎样让我们学生的笔端也绽放出一朵朵含笑的玫瑰呢?不妨再看几个例子,也许大家会从中悟出一些方法与技巧。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佚名《另一种珍爱》)

  语段中,把“勤于律己,矫正自己,使自己成才”,转换为“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把“独自面对困难”,转换为“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华”;把“自我安慰,自我鼓励”,转换为“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把“以美好的心情生活下去”,转换为“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这是作者调动了形象思维,由抽象的概念想到了生活中一些相似相关的形象,于是,便有了形象化的画面感的语言表述形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化抽象为具体,关键在于调动联想思维,扇动想象翅膀。

  快乐的日子,听着《阳春白雪》,和着苏轼低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伤的日子,把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词句记于日记中,留下无泪的印痕。下雨的日子,倚窗而坐,捧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让艳美的文字敲击我的心扉,再去品味《桃花扇》中媚香楼的千古哀怨。夜晚则孤灯独影,心随三毛穿越撒哈拉沙漠,拜读席慕容的《写给幸福》,与罗兰交流《寂寞的感觉》,和冰心一起品味《人生的感悟》…… 我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纷扰,把灵魂浸入书中,读到了种种神奇,读出了无数坎坷,读明了世间哲理,读懂了万种奥秘…… (佚名《我发现读书之趣千千万》)

  作者写读书的体验,不是概括抽象地说“我喜爱读书,享受着读书的快乐,读书使我增知益智”,而是信笔征引一些名作家篇句,巧妙地铺陈排列在一起,不但显示了文化底蕴,而且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化抽象为具体,可以采用旁征博引,列锦铺排之法。

  生命就像一个容器,它的容积是事先确定好了的,容器里无意义的东西多了,有意义的东西就会相应减少。

  生命是一条路,这条路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砖石铺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一路闪光。生命在于有一个充实而完美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有辉煌的结局。

  生命是五线谱,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有志者,即使在黄昏中,心灵也会洋溢着希望的晨曲。

  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在天水之间,航行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会经历暴风雨的洗礼,会迎接朝阳彩霞的拥抱。(曲艳《品味生命》)

  “生命”这一话题可以从生理的,心理的,哲学的不同层面来阐释,可以讲出高深的道理来;该语段深入浅出,用“容器”“路”“五线谱”“扁舟”四个比喻,论说了生命的奥妙。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让语言具有灵动的色彩。

  相信中学生朋友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巧,再进行积极有效的训练,就一定也能够让笔端绽放出“含笑的玫瑰”。

  九年级作文语言训练3:作文语言如何训练

  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是语文学科思维训练的基本任务之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方法。思维方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阅读中,要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诸如对语意的理解、对层意和段意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理解等。在写作中,要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方法。学生凭借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去阅读、去写作,又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受到训练,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通过多种训练途径发展学生思维。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方法一:观察

  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直观思维训练方法。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应落在养成学生边观察边动脑思考的习惯上,指导学生注意寻求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特殊之处,在对比中找出特点,以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平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或从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实物的观察、人和事的观察、图画的观察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学生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后,了解到了杨朔在参观养蜂场时,不只看到了那些嘤嘤嗡嗡的蜜蜂沸沸扬扬的忙碌景象,而且看到了蜜蜂那种从来不争、不计较得失的品格。“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是作家在认真观察基础上积极思考的结果。从仔细观察对象→发现特点→分析本质→展开联想,这种思维的过程正是初中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种特质。于是,我让学生课余时间寻找目标观察,并遵循上述思维模式由表及里地探究对象本质。有一学生在“discovery(探索)”频道中看到有关鹰的介绍,她发现了鹰不畏风雨、搏击长空、以强有力的利爪牢牢抓住自己的目标并睿智地克敌制胜的特点后,她联想到了作为学生也应该像鹰那样对待学习生活,不畏困难、坚定不移、并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走向成功。学生在习作中写到:生活告诉我,顽强、睿智、有力、上进才能达成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也要告诉生活,我要成为鹰一般的强者。

  方法二:概括

  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总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而后又经过具体化,把同类归在一起的思维训练方法,就是概括法,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来概括文章的中心、通过感知人物言行等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感知文章的表达方式来感悟各种表达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是:文章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舍己救人、不怕艰苦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让学生通过圈划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战斗中与敌人英勇搏斗的词句来体会他们的坚韧和刚强。学生通过比较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的表达方式,来领悟其不同作用:叙述、描写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舍身救人、不怕艰苦等三件事读来令人感动,用排比句式进行议论、抒情,读来能让人更强烈地感悟到志愿军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

  方法三:分析

  分析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把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及个别属性分解出来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思维训练方法。如在阅读中,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分解,研究各部分的性质,揭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中看出这些部分怎样为表达中心服务的。这种经过分解认识事物的方法就是阅读中分析法的体现。通过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途径依问题的难易度而定。可以通过教师提问题,学生谈看法、找根据来培养;可以通过教师设置争论性问题,激起认知冲突来培养;也可以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谈看法、找根据来培养。

  如:我教《驿路梨花》时,在学生朗读课文后,我问:“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学生回答:“我喜欢这篇文章。理由是:这篇文章先写了‘我’和老余投宿,无意中发现了小茅屋,又在无意中遇到了瑶族老人。从瑶族老人那里知道了茅屋主人是梨花姑娘,第二天早晨,又无意中把梨花妹妹当作梨花姑娘。后来才知道这小茅屋是十年前过路的解放军造的。我在读的时候就一直想往下看,这小茅屋究竟是谁造的,所以我说这篇文章很引人入胜。”这个学生的发言既有整体感知,又有分析、鉴赏,还有高度的概括,思维训练的容量可见一斑。

  又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准备有关“中学生请家教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上网查资料、搜寻报刊杂志查阅,甚至采访父母、师长、亲朋好友,从心理学、经济学、人才学等角度找根据、讲理由,各抒己见,分析得头头是道,难分高下,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指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始终围绕思维的要点:“是什么意思”和“有什么根据”来判断和推理,使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得到了有效训练。

  方法四:比较

  比较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差异、正反、变化等的确定,从而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事物的思维训练方法。我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同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比较、同一单元内不同课文的比较、正反面文章比较、同题作文不同作法的比较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我在指导学生比较朱自清的《背影》和时文《父爱没有绝唱》时,在选定比较的角度——“立意和选材”角度后,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这两篇文章并概括出它们各自的中心和材料,我将学生的阅读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发现它们的立意是相同的,都是歌颂父爱,而两文的选材是不同的,前文通过送“我”上火车、买橘子两件事来表现主题,后文则通过晚上陪读、到学校送米菜、高考落榜后仍鼓励“我”上进等三件事来表现主题。随后,我又问:“那么,它们在选材上有没有共同点呢?”学生茫然了。于是,我又进一步提示道:“我们看一看这五件事情都属于什么性质的呢?它们都属于生活小事,这就是两文在选材上的共同点。因此,我们说,两文在选材、立意上的共同点是:父爱表现在平常的生活细节之中。”我想,这样的导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比较法作为思维训练方法之一在不同文体的读写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议论文的读写中,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古与今、新与旧、正与反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从中得出得与失、好与坏、正与误、美与丑的结论,可以纵比(即将两种事物从历史到现实作系统比较),也可以横比(即将事物鲜明比照,相互印证,或以反衬正,或以正驳反),在对比中求结论。在记叙文的读写中指导学生通过人物与人物间的对比或同一人物前后的对比,更深刻、全面地把握或刻画人物形象。而在说明文的读写中,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旨在更具体地领会或阐明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通过不断地分析、比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方法五:联想

  联想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法。当客观事物以一定的关系彼此联系作用于人脑时,会在大脑形成各种暂时联系;在作用终止后,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以痕记的方式留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联系可以活跃、恢复起来。教学中要创设这样的条件,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我经常通过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我带领学生们游松江醉白池时,启发引导学生依据所见的景、物、人、事进行广泛联想。于是,学生由石拱桥的桥身及其在水中的倒影联想到了“满月之境”,由荷花池联想到了“‘接天连叶无穷碧’的醉人醉心的美景”,由池中栩栩如生的仙鹤联想到了“古人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闲适淡泊”,由“雪海堂”的名称联想到堂前曾经积雪如海的壮观景象,由堂前的腊梅和翠竹联想到了孙中山先生曾在此为同盟会会员演讲的铮铮气节和先人遗风,由“十鹿九回头”的图案联想到了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由于学生开展了这样积极而广泛的联想,作文的材料丰富了,内容充实了。通过这样的写作思维训练,既使学生了解了历史,又拓展了文化底蕴,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方法六:想象

  想象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训练方法。

  想象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开展了想象专题训练,如:以“未来的我”为系列想象自己长大后的情景,以“环境的发展”为系列想象地球的明天,以“电脑世界”为系列想象科学的未来等。当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后,他们想象的奇特、高妙、深远令我自叹弗如。有一学生想象未来的自己成为第一个与外星人对话的人,有一学生想象自己在火星上模拟地球生态环境实验,还有一学生想象到未来的书有“会说话的、电视唱片型的、立体的、微缩型的、遥感型的”等等,其思维的广阔度如行云流水,更包含着宝贵的创新精神。

  方法七:体验

  体验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调用自身的经历去体会、验证客观对象的思维训练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他不仅从阅读中获得信息,认识世界,还要获得种种体验,如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伦理体验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另外,写作的过程也需要学生有积极的体验。托尔斯泰曾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要写好文章,只有力求捕捉、表达这种“体验过的情感”,才能给读者以心灵的震颤。这就是体验思维在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通常通过体验作品中人物情感、通过自身的体验、通过创设情境体验“说”、通过提供条件体验“写”来培养。如: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作品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通过体验家庭亲情、同学友情、师生真情等来达到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的境界。每当学生真的体验到了生活中的那中至真、至爱,他自然就会提笔抒写心灵之言,情动而辞发。又如:我在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发现到的内容说出来:“刚才我们一起在朱自清的《春》里找春天,同学们找到春天了吗?请把你发现的春天的美,告诉大家,一起来分享。”于是,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调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七嘴八舌地把阅读所得说得淋漓尽致,开拓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创造空间。我还带领学生到野外感受大自然,进行社会实践、采访报道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开拓思维,触发灵感、捕捉信息,训练学生思维的连贯性、灵活性和严密性。

  方法八:质疑

  质疑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训练方法。问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训练的第一步,也是创新思维的出发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其未知事物进行质疑,引导他们自主探讨研究,特别是要求他们有主见、有观点,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探求精神。

  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章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对某一现象、事件多角度地提炼主题。如:在阅读赏析《放飞生命的蝴蝶》一文时,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认为本文写的内容真实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抽血怎么会死人呢?山寨里真的这么闭塞、落后吗?一学生以她妈妈多次献血的经历告诉大家,人体有造血功能。又一学生以他亲身到云南边境某一山寨的生活体验认为那里也有学校、也有教育,小男孩不可能无知到这种程度。在教师的启发性引导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又如:我要求学生以学校新建成的大操场为对象叙事、描写来表达中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提炼出了不同的主题。甲说:从如今大操场红色的塑胶跑道、绿色的人工草坪,使我想到了大操场往日尘土飞扬、杂草丛生、烂泥遍地的情景,从大操场的变化,我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发展变化,看到了我们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乙说:我面对着这个现代化的大操场,心中总感觉这里似乎少了什么。噢,缺少的是大自然的生气,是生命的活力。夏日的黄昏是操场最热闹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撒在草地上。草儿或开花或结籽或是刚从泥土里钻出来。草地里,蚯蚓在松土,蟋蟀在弹琴,油蛉在低唱。同学们,当我们在追求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时候,其实我们离自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你们说是吗?听,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四溅,她思维的角度是全新的,主题是深刻的,也是出人意料的。

    51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