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总结>教学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

梦荧分享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关于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

《春天的色彩》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体裁新颖,富于儿童情趣,我在执教这篇阅读教学中,当我提出“春雨”和“夏雨”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后,学生说:“春雨的点小,夏雨的点大”,我又引导“春雨轻轻的下,声小,夏雨的声音呢?”学生说:“春雨轻轻的下,声小,夏雨有时下雷雨,声很大”。这时我趁机引入课题:春雨是否有颜色?学生回答是“无色”,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我们打开书读一读就知道了。我没有正面肯定,而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春雨的色彩,目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从文中找到或从中体会到春雨的色彩,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达到预期目的。我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激发学生“我会读”的愿望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我让学生开火车,轮读第一遍课文的任务,调动班上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树立信心,相信“我会读”,在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时,我问春雨声该怎样读,你们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试着读可以吗?接着指定了一个小组读,大家认为读得还行,在评读中学生认为这一组对春雨声“沙沙沙;沙沙沙”读得好,此时我才感到要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激励学生“我会读”,把阅读的实践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读书。

二、重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关注儿童的想象世界”这是一年级实验教材中选文的又一个特点,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如教《春天的色彩》一课,在讨论小鸟的争论问题之后,启发学生想象还会有哪些小鸟?他们会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喜鹊,小白鸽也参加了争论,它们认为春雨是紫色的,春雨滴在茄子上就成了紫色了。”等等。

三、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在这册学习中,考虑到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因而我改变了以往的范读,初读课文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初读课文阅读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运用借助拼音,询问他人,猜字法进行阅读。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用熟字换偏旁和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识字,不断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2

这一课时,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课本情境设置延续了前面2课时的情境,引起学生对读数、写数及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兴趣,并且设置了百数表帮助孩子认识百以内数的顺序,同时借助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一课时初始看来,难度应该不大,可是真正上起来去不尽然。

读数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简单,应该说孩子们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是,读是读的很好,把读出来的数写在纸上,却有很多孩子出错,比如:53,应读作五十三,孩子们有些写成五三,有些写成53,虽然我强调了要大写,但是有部分孩子不理解什么是大写,我告诉他们写成语文上的大写的汉字,这样还是有一小部分孩子没有很好的读出来,而且孩子们还容易跟写数混了,把读数写成53,写作写成五十三,我发现吗,单纯让孩子理解大写或者是小写似乎不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这是开始设计备课,我没有预设到的。

写数对于孩子来说很简单,只要不混淆,一般不会出错。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这种事情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这也是这节课中的不足:

一是没有充分预料到孩子们对于读数和写数的不理解,这也是由于自己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造成的,学情分析不够。

二是孩子们对于像一、二等着中数字,语文上虽然学习过,可是数学上是第一次接触,我想,我应该对这些数字进行一次复习,让孩子先来写一写这些数字,再来学习读数,应该会降低失误。

总之,这一节课就效果来说,只能说是一般,让我不是很满意,从这一节课,我也认识到,课前对孩子们进行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后要特别注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3

经过半学期的艰苦历程,深受新课改的冼礼,以及在三个班的前辈的指导下,我觉得自己在教材钻研、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收获。表现出能关注学生,重视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和其他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民主平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重视过程,重视引导求异思维,鼓励算法的多样性;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等贯彻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希望能让学生以一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不费劲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多数同学已表现出对数学的一定兴趣,并已逐渐适应,形成初步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已逐渐懂得倾听他人发言,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一、在教材探研方面

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知识结构上都发生重大变化,突出了知识的形式的探究过程,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相互交流的机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1、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领略教材图例的含义,我精心设计组织了课堂教学活动

在新教材的例题、"练一练"中,都有一些漂亮的插图,这些插图对我们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握好这些插图的内容,领略插图的含义,根据插图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如:课本第17页"做一做"“练一连”里有10幅插图,我在教学中利用这些插图开展比长短、比高矮的分组活动。在比长短中,我开展"谁的胳膊长"的趣味比赛活动,先分小组比出谁是小组中胳膊最长的同学,再组与组比较,比出谁是全班胳膊最长的同学。这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小组里合作学习,使生与生之间有交流、讨论,在交互的教学活动中学会了新知,教师真正站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的位置。在巩固练习中开展分组比赛活动。这样学生自主活动始终贯穿于整个单元,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巩固了新知。

2、发挥教材信息资源,创造性创设问题情境

低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教学活动中能否不断激发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新教材在教授的图例中有许多能解决问题的多个素材与信息,这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空间。如果能善于挖掘这些信息资源,创造性的创设问题情境,就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的培养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能力较弱。本册教材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在教学数的组成时,先让学生用学具小棒分一分,有几种分法?每种分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怎样把这几种分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分出来呢?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打下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方面

1、引导要恰当

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投入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枯燥,从而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错以为热闹的开场白就是好的课堂情境,而当我真的听了吴白霜老师的课,课堂上的效果让我确信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法同样可以把学生引领到数学的宫殿。

2、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

在我的课堂上有时候问题提的让学生不知所措,这时候我往往就会全盘脱出,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学生启而不发了怎么办?告诉他呗!而当我多次试验均得不到理想的回答时,我开始学着像白霜老师那样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孩子“你仔细想过你刚才所想所做的过程了吗?你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想想!"这里不正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理念吗?这样简单的提问就能让我们能达到这么多的目的,真好!

3、易于操作的评价也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缺少的。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中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其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遵循这一理念,我制定了课堂跟踪激励法,以小组比赛以及个人比赛的方式,对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思考的学生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我们以收集大拇指和笑脸的比赛方式)。这样当下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明显被提高了。

三、改进措施:

从这次试题可以看出平时的练习中拓展还不够,有些学生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题型;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认真理解题目的要求之后,再去回答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学生的口算能力还要继续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看题目和理解题意上要多下功夫,尽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答题。

3、对攻固练习上多下功夫、补充练习,让学生尽快适应,掌握知识。

4、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教学应用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8、对学困生积极和家长联系,多开小灶,让学习好的学生辅导,促使他们不断提高。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这个领域中我发现我需要改进、反思、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坚信,无本之木,只能昙花一现,无源之水,只能激荡须臾。我一定会学习学习再学习,以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4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基础学科,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复习时给师生带来不小的压力不小。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在安排复习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结构体系都应该呈现出新的势态。

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复习的问题。因为一学期以来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许多知识点已经疏漏,所以“复习”本身是一种温习。温故而知新,也可以说一种补课,把平时的弱点补上去。其次是解决怎样复习的问题,复习的总体要求应是防止穿旧鞋走老路,即要有新要求和新的延伸。

一、复习课导入要创设情境,增强乐趣,激发欲望。

由于内容是已经学过的,学生对于复习的注意力很难向刚学时那么集中,好奇心也会不足,如果教师仅凭一味枯燥的讲与问,呆板地让学生回忆,效果肯定不好。如果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创设适合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那么学生学习时觉得特别轻松、愉快。

1、注重设计方案的设计。复习课前,教师首先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书中涉及到复习内容的题目。然后进行富有创意,将要复习的内容做有机的结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由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注重复习方式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复习中来,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设计一些可以从多角度思考的问题,通过复习,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复习。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参加有趣的编题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复习教学活动。

二、重视生活与语文的实际联系

1、联系生活,体现知识价值。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离不开语文,可以说语文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随时随地都能用到的东西。所以复习课要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作为题例,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还知识本来的面目,体现知识的实际价值。

2、联系生活,将知识串联。“整理与复习”不是教师简单的将知识进行机械式的重复,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得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挂钩,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串联成线,形成更充实的知识网,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运用中及时灵活的提取。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可设计生活情境,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然后知道学生讨论交流。

三、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开放性,突出实效性

复习时,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复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开放性。复习中的练习,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跳跃性、创造目的性。例如,我把期末复习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的练习;二是阅读题;三是写话题。在复习时注意让学生主动回忆和整理学过的知识,哪个方面薄弱就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又如阅读复习课,应加强朗读训练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也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每一次的朗读训练,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教师指导朗读时,注意阶段性,要正确、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力争取得好的效果。

四、螺旋上升,有效复习

认知规律表明:学生的认识四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因此杂整个复习过程中应遵循循环上升的原则,让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1、找准链接点。教师要找准分类知识之间的链接点,围绕这个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并从这个点发射开来,逐渐增加复习的量和相应的练习难度,以次减缓复习的坡度。

2、注意控制复习的时间,每天复习的量不宜过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把握。

3、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注重补差工作。差生之所以差,就是因为前面拉下了一大截,复习的主要任务是之一实际上是帮他们把这些缺少的知识补起来,引导他们真正掌握牢固。

总之,在整个语文复习中,基础知识是一个重点,学生见得多,记得多,并能分类整理,才可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引导他们灵活运用,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为学生打下夯实的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5

在听课之前我看了教材和《课标》知道了《上下》是北师版第一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3、出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夏老师上课情景再现:

在上课之前呢,夏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待人友善。在森林里有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啊,树爷爷生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谁来了,好不好?

生:好。

师:有谁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啊?

生:小鸟,小兔子

师:有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观察力。请小朋友观察下它们站在哪里?在干什么呢?对自己的同桌轻轻的说一说,等下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

生:兔子站在树底下,它还给大树爷爷送来了红萝卜。

生:小鸟站上树上为树爷爷唱歌。

师:小鸟和小兔子一只站在树上,一站在树下。它们站得位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再认真观察下小鸟和小兔子的位置。想一想:“小鸟在小兔子的哪面?小兔在小鸟的哪面?”这两个数学问题。然后轻轻地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生1:小鸟在小兔子的上面,小兔子在小鸟的下面。

师:还有那些小朋友会说的?

生2:小鸟在小兔子的上面,小兔子在小鸟的下面。

在教学设计上夏老师安排了“我说你摆”这一游戏环节,师生互相配合,我说位置,学生摆,摆完后看看自己摆的,同学摆的,和老师说的一不一样。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这一环节是气氛最活跃的环节,学生在玩中体会上、下的位置顺序。本节课夏老师注重了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同桌互相观察同桌的身体,结合身体上的东西说说它们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学生找的很准确,有的是我也没想到的,可见学生的观察能力强。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的状态比较好,数学语言准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6

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主要是先让学生看图说话。接着我把a o e编成了一个小儿歌:姑娘唱歌1 3 5 1— — a a a a 。公鸡唱歌o o o o,公鸡唱歌e e e e。小朋友,你们喜欢公鸡和天鹅吗?想跟他们做朋友吗?那就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唱起来吧。

【a o e】

通过有趣的儿歌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学生兴趣高涨跟着反复读起来。

三个字母学生都认识,读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四声的读法对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学习四声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观察车子在平路、上坡、拐弯及下坡时候的特点来引出四声的发音特点。编成儿歌:平路āāā,上坡ááá,拐弯ǎǎǎ,下坡ààà;平路ōōō,上坡óóó,拐弯ǒǒǒ,下坡òòò……通过反复吟唱,学生在读音上掌握比较理想。

【b p m f】

认识声母,我们是用儿歌来认识的。像“bbb,拉开天线听广播;ppp,举着小旗爬山坡;mmm,两个门洞下面玩摸人;fff,住着拐杖拜大佛。”通过儿歌,我们不但认识了字母的形状,还懂得了字母的读音。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关于声母与韵母的拼读,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点,有很多同学拼不出来。并且我又是一名新老师,在发音方法上没有讲授到位,很多学生只是读出那个音,却没有掌握好拼读方法。学生学了前面的,后面的又忘了。

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我总感到自己的儿童心理摸索的不是很够,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与学生交流,只有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我们才会感到孩子的可爱和美好。

【d t n l 】

我仍然是用编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声母。学生编儿歌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充满想象力。他们编的儿歌是这样的:马儿跑步d d d,马蹄印儿d d d ;伞把儿朝上t t t,一个门洞n n n,一根小棍l l l,手拿棍儿赶小猪,嘞嘞嘞。听着学生编的儿歌,我确实感到学生其实是非常可爱的。孺子可教!

在讲授d t n l的时候很不紧凑,甚至可以说是很拖沓。没有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掌握的情况也不是很到位。

在儿歌的学习上方法也是不够正确,只是让学生读、背儿歌,没有确切地把拼音拼读与儿歌学习结合起来,错过了巩固的`好机会。

【gkh及jqx 】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发展学生的自然语言。我在教学时指导学生联系口语的读音体会字母的发音方法。我让大家先观察表音表形图,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先通过看图说话发准“鸽子”、“喝水”、“蝌蚪”等词语的音,然后告诉他们声母应该读得轻、短些,让他们相互间再来试试如何发好声母g k h的音。学生通过比较,声母g k h的读音。接着,用编儿歌的方法让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声音的读音,加强了记忆。

【zh ch sh r】

针对教材的特点,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我力求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最高处,接着,便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老师和学生共同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了由“织毛衣”到zh,由“吃”到ch,由“狮子”到sh,由“日”到r的过程,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新的联系过程,将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寓学于玩。

【zcs】

今天学习zcs ,同学们的表现得很棒。他们编的儿歌非常有趣:如:zzz,黑板上面写的个z,zzz,我班有个刘盈孜;ccc,小刺猬身上背着很多刺,ccc,小刺猬像个c,ccc,小刺猬背果果;sss,蚕吐丝,sss,蚕吐丝,蜂酿蜜,sss,蚕吐丝一丝不苟,sss,铁丝铁丝掉下来,sss,蜘蛛吐丝忙。通过编儿歌,使学生不停地读,加强记忆。

【yw】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准备教学“y、w”的读、写和它的整体认读音节“yi 、yu 、wu”。在上新课之前,我想让孩子们复习一下前面所学的字母,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我“编造”起来:

小朋友,我们在字母王国里已经认识了许多字母娃娃了,我们按顺序把单韵母宝宝的名字叫出来,好吗?于是学生大声地读“a、o、e、i、u、ü”。学生一边读,我就一边板书。我表扬小朋友读得准又响。在声母王国里也跟i、u、ü读音差不多,是谁呢?通过这样导入,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ai ei ui】

编儿歌教学:ai ai ai,弟弟姐姐比高矮,姐姐高来,弟弟矮。ei ei ei ,小弟弟,举斧头,砍木头,嘿嘿嘿。ui ui ui,小姐姐围围巾。这样就可以把ai ei ui的读音记住。

通过a和i组成ai,e和i组成ei,u和i组成ui,通过用单韵母引出复韵母的方式,记住ai、ei、ui的形。

【拼音总教学反思】

在拼音的整体教学中,可以说,我是比较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的自己的新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尚且不足。所以学生掌握得很不理想。不足表现在:

1在讲授的时候经常使用课件导入,本来使用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可是过度使用华丽的课件,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没有放于学习内容上。

2在课堂上多以齐读为主,没有照顾到后进生及学生的发音情况,导致现在还有许多学生在发音方法上掌握不到位。

3没有跟学生讲授拼读得发音方法,使得学生不懂的拼读得技巧,对后面的识字及课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4没有及时检测学生的书写情况,导致学生在书写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7

教育的生命不是“复制”,而是创新。课改呼唤本性,张扬个性,实现创新,它以生命的高度关注课堂,关注新型的教学行为,即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不惟单纯的结论;重情感生成的机制,不求表面的热闹,重课堂的“百家争鸣”,不求整齐划一。虽然课前我们都精心地设计了教案,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却不是教师完全可以预料的,为张扬个性、显现灵性,动态生成已经成为新课程所提倡的核心理念。它主要包括教学行为是动态生成的,课程是动态生成的。我们教师就应该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比尾巴》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教师原先的设计主要有四个板块:自由读文、了解大意;随文识字、介绍方法;看图学文、感情朗读;写字指导、拓展提高。但学生几遍一读就会背了,学生虽然觉得这篇课文有趣,会背之后也就没有新鲜感可言,有学生就在课堂中开始做起小动作,淘气的张吟宾更在座位上大声说道:“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何俊的尾巴长,陆路的尾巴短……”面对他的恶作剧,我没有采取简单的批评形式,只是当着全班的面说:“张吟宾小朋友真厉害,才读了几遍课文就会学着创作了,”只看见张吟宾马上脸上一红,倒不好意思再顽皮了,我接着说:“但这样的儿歌不仅不好听,用来取笑同学就更不好了。”

接着我抓住这一生成资源,重新组合板块,把拓展延伸提到这一环节,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指导学生展开模仿与创作。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说:“谁的脖子长,谁的'脖子短,谁的脖子会喷水?鹿的脖子长,熊的脖子短,大象的脖子会喷水。”有的学生说:“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像把扇?兔子的耳朵尖,熊猫的耳朵圆,大象的耳朵像把扇。”……不一会儿,学生就编出了不同的儿歌,而且同桌之间互问互答,玩得开心、学得认真。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并不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改“线形结构”为“板块结构”;在课堂调控上,改“封闭结构”为“开放结构”;在课堂交往上,改“单向结构”为“网状结构”,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灵性、悟性、个性充分张扬的新时代的学生,会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分类的含义。

整节课我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突出了我们数学的研究课题。如:完成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板演这个环节中我把书中的图做成能活动的,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分小组内同学的铅笔……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这节课虽然经过了经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在利用情境创设图时应该指导学生看图,找到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这节课中学生只能找到图中都有什么,不能感觉到同类的商品分类放在一起,起不到导课的作用。低年级开始要指导学生看图。学生要思考和回答问题时都是可以适时点拨,指导,不应该替学生说出答案或是说出后半句,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哪怕是完不成教学任务也不应该教师说,教师说了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如:学生板演时“可不可以按颜色分?”书包内课本分类,学生如何分的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出道理,不应该教师说;货架上物品的分类让学生自己说有什么规律;学生复习巩固过程中学生答错的问题应该当作错例来分析、指导如:5比3少几时有几个学生答5减2等问题。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但让学生分学具时,学具数量和种类都单一,所起作用不明显,像是个小练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上体现了合作、探究但教师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不单单是了解交流情况还应该注重一下儿指导,低年级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小组学习。如: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东西?

这一节课上下来,虽然不是十分满意,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铺垫下,我运用学生感兴的事物引导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起来。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9

这节课,我把识字、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作为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论读生字、还是记生字、朗读方面都体现自主精神,学生认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上,我把学生获得的一点成功给予鼓励,学生学得愉快。

我在教学《雨点儿》这课时,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再来回顾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

1、在理解“数不清”这个词语时,我创设了一个小小的情景,即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朵云,然后在云底下画大小雨点,学生自然而然地跟着数了起来,最后我用点代替雨点儿在黑板上快速地点点,学生数不过来时,我再引出:“雨点儿多得数不完”学生很自然地接上来“数不清”。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词语。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什么是数不清的,效果就出来了。

2、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认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合作。一句话,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

3、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语言。在本课教学中,我问:“如果你是雨点儿,你会做什么?”,在品读课文时,我又问:“如果你是花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一连串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在学习课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学生在说到如果自己是雨点儿,我去干旱的地方 可以减轻干旱”;有的说“要是我是大雨点儿,我要到农民伯伯的庄稼地里去浇灌禾苗”……谁说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不懂事,他们的话却真的让人感动。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朗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如:在朗读时没有读好儿化音。“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话没有读好。通过反思,我体会到:在教学中,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耐心地引导学生;三: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0

《小山泉的心愿》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阐明了小山泉的心愿。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什么是“不幸”,什么是“幸运”的,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大家都需要自己了,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心中装有他人了,才能为别人服务,这才是幸福的事。

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体现在一个“读”字上,读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教学中,我对每一次的朗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什么,该怎样读。

首先,课堂导入揭题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思考: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在讨论回答后,重点指导朗读小山泉的话:“我储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取用,为人解渴。”使学生理解了小山泉的心愿。接着再读小山泉的所有话语,提问:“小山泉为什么会说野兔不了解自己的心愿呢?野兔说什么话了?”回答后,理解读第一节。最后第三次细读课文时,要求想想野兔说小山泉不幸,可小山泉却说野兔不了解它的心愿,那小山泉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呢?它是怎么想的'?再次去读小山泉的话,这样学生不仅很快理解了小山泉说的话,更能读出感叹句的语气。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有所感悟,并在读后交流读后感想,说说读懂了些什么,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三次读文不仅提出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层层推进,学生通过朗读,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体会了小山泉的感情,做到了语文教学中的重情感、重体验,重感悟。

不过这节课上完后有一点我觉得有点遗憾,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时,指向还不够明确。比如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朗读时,应该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究竟是评价音准还是评价语气、语调,这样学生在倾听时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发言也就会相对集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1

《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想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在钟表的滴答声中猜谜语。

接着分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钟面模型让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其次,在整时的练习中,最后放了一道大约几时的钟面,目的是: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2、教学大约几时。

这个教学设计,很多学生一口说出“7时”,通过再次观察,发现是7时还没有到,应该读作“大约7时”,同时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让学生明白“7时不到一点或者7时过一点,都可以说成是大约7时”。在大约几时的练习中,穿插了一个9时的钟面,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所以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钟面的学具,在他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以后,让他们动手拨拨时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形象直观地理解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区别。

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动手画针的环节,虽然我给学生做了师范,但是在动手操作时,有些学生短短的分针画得不是很明显,所以要适时提醒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同时我故意将画错的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不同时刻时针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时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2

教学片段:

师:你们知道这个铁家伙叫什么吗?

生:一片茫然。

师:他叫肋木,那你们能用肋木进行体育活动吗?

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结论:爬、钻等)

师:那我们就来试试你们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并提出了要求:这肋木比较高,我们要注意安全,我们第一次练习只能到第三格。

生:在教师组织下,安全有序的进行活动。(有爬的也有钻的更有吊在上面的)

师:我们小朋友都喜欢比赛,可那么多方法,怎么比啊?

生;学生展开了讨论,结果:吊在上面;看谁时间长;爬到第三格再下来接力……那还不如先爬三格后钻过去,再钻回来接力好玩。

(好办法,大家一致认同。于是我组织学生先练习了攀爬,然后将攀爬与钻相结合,进行了接力比赛,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令我十分满意。)

教学反思一:体育课堂是动态生成的。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这堂课后,我发现,我们的体育课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开始教学方式的变革,强调了教学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强调了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体育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越来越多的资源在学生的动态交往中生成,我们的体育课堂开始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我们深深感受到,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求知欲越来越强烈、思维越来越活跃,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二:教师要善于捕捉、应用学生生成的资源。

在自主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一定会生成许多教师意料之外的资源,教师要多一份心,用心观察,善于捕捉和选择学生的.回应中对完成教学目标有帮助的创新资源,对这些新资源进行整合提炼,产生一些新的体育游戏与活动方法,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本节课中,我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杠间穿梭,大胆在肋木间穿越,发展学生的协调、平衡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大胆、细致的品质。说实话在制定目标时我想学生肯定能达到,但是怎样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却让我着实为难了一阵子,鉴于前几节课中,我的问题往往能引发学生无数的奇思妙想,就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善意的“圈套”,没想到还真把难点突破了,我真得感谢学生。

确实,我们只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再难的问题也能在学生的创新中迎刃而解。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智慧,善于捕捉和整合学生的生成,使我们的体育课变得更丰富、更有活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3

《认识几和第几》这节课是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几”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几”指的是事物的顺序,是其中的某一个。孩子们判断一共有几个并不难,而指出第几个必须考虑应从哪个方位数起,要难得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方位感尤其是分左右还较差,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的主题图是排队买票的情境呈现,出示主题图后问孩子们猜他们在干什么?从中穿插进行礼貌教育,之后问有几人在排队?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排在第几?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学生,他们都能一下子说出答案。但当我问: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学生们似乎不太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如何回答,我又问:这里的第二是2个人吗?第五是5个人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回答了,由此引出:第2和第5指的是一个人!之后让学生看图再说说。“想想做做”第1题涂灯笼,从左边起,涂4个和涂第4个,先让学生明白每道题是涂几个,再让他们涂色。

但课上没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应该多展示几个学生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做完后还要问:如果从右边涂起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想想做做”第2题,左边一幅图是问小男孩的家在第几层?很多学生回答第5层,他们都是数阳台的层数,一数发现小男孩住在第5个阳台上,所以就说是第5层。我就联系生活实际问他们:我们现在的'教室是第几层啊?(一年级在2楼)他们会说:第2层。

接着再让他们看书上的图问:我们要怎么数楼的层数呢?这时就有学生明白了数层数应该看门从下往上数!随后再请孩子们想想自己家住的房子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右边这幅猴子捞月图,答案是有两种,根据从不同的方向数,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回答有的说第2有的说第4,都对,只是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话花了一点时间。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讲解,而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讲课速度偏快些,我觉得应该通过摆图形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比如拿出左边的几个或拿出右边第几个,多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况且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从哪边数的问题,学生对区分左右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几和第几也会混淆。比如从右边起涂第4个灯笼,学生可能还是从左边数的圈了第四个这样的错误。当然这也和学生目前认字少,不懂题目意思以及所接触题目量少有关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之后,这方面的情况会有好转。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4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动作要领到底要不要讲得那么细,课中的分解动作练习有没有必要?通过观察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了动作要领之后,动作相反不协调了,变形的动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不利的,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教研员说,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课。认为上体育课没有必要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慢跑。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想法,不能让学生觉得上操场好象上刑场一样。提出了现在的体育教学有些教师还是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增强体质为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健体,要重视培养独立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于是我们有些教师由此认为体育教学要实现多项转变:由“重视学会”转变为“重视会学”;由“重视体育技能学习”转变为“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由“重视技能掌握”转变为“重视情感体验”。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等名目繁多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只要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在欢笑中度过就是成功的`好课,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运动技能荡然无存,教师和学生轻轻松松在欢笑中下了课。试问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了吗?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了吗?

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的总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总觉得体育课程改革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体实际指导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我们是不是真要天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进行体育训练与竞赛?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班级人数众多,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兴趣不相同,更何况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赛跑、投掷等等。假如都依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生的心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堂活动课,在其他老师的眼里认为这是一堂“放羊课”。其实“放羊课”是特别难上的课。所谓“放羊”,要有足够的“草”让“羊”吃,要有安全的场地让“羊”吃饱。象这类课我不敢上,一来让人看了似乎有些不务正业,让学生在操场疯玩,自己到处转悠,巡视。二来学校的环境有些不允许,一堂体育课,操场上有好几个班上课。学生这儿跑去撞到人,那儿投球砸到人了,更别说其它项目。高喊了几年的素质教育,快乐体育,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打转,四列横队集合、慢跑、讲解示范等等。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只有全盘接纳,待到仔细回味真是酸甜苦辣尽有。不管怎样,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才是最好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5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年轻的我不但充满了激情,而且对教育事业抱有美好的憧憬。我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我会去积累经验,虚心请教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师。

我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二年级,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要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这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实际能力的挑战。

一、营造英语氛围

1.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一开始上课时我就用英语向学生们问好:Hello,boys and girls。当时,我的语速很慢,表情比较夸张,尽管学生们听到后皱起了眉,但后来看到他们展开了笑脸,我就知道我做的已经成功了一半,他们的好奇心被我调动起来了。于是,我趁热打铁,作起了自我介绍:I’m Kitty。我把我的英文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带着孩子们念了三遍,这下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他们都在大声喊着我的名字:Kitty!他们对我的名字充满了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要求也能给他们取个英文名。顺水推舟,我之后就给他们每个人都取了英文名,慢慢地让他们学会互称英文名,开启了英语之门。

2.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学习的一年级来说,要想在整堂课进行英语教学是很困难的,但是,英语课用英语教学又是必须的。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老师说一大堆英语,学生听不懂导致没有兴趣听,这是没用的。所以,训练学生听懂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很有必要。教师可以运用开学后的两周作为预学习周,把尽可能要在课堂中使用的课堂用语教给学生,同时训练学生能听懂教师再说什么。比如,表扬的句子有很多“Good Very good Wonderful ”等等,教师说这些用语时,可以对着学生们竖起大拇指;让学生保持安静时,教师可说“Be quiet,Please!”同时,用食指放在嘴边,“嘘”一声;教师要学生仔细听时,可说“Listen carefully 。”同时,把右手张开放在耳朵边,做“听”状。这样教师也不用太担心学生们听不懂了,老师的肢体语言就说明了一切。当然,刚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有些困难,很多时候学生真的听不明白,那么在必要时还是要用中文解释一下。我想说的是,在一堂课里,氛围很重要,尽可能地多说英语,让学生仿佛置身在英语的世界里,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

3.借用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来激励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及时鼓励和表扬,同时对他们进行评价。并让所有学生明白其受表扬的原因就在于大胆积极地开口说英语,让学生在集体学习氛围的感染下不知不觉地开口说英语。评价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可以对个人进行评价,奖励学生贴纸;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教师课堂上可以在黑板上画“小组奖励栏”,还可以在教室内墙设立一个“小组总评价栏”作为一学期表现的总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产生学习英语的持续动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1.直观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通过视、听、说、唱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发达,喜欢生动活泼的讲解,很适合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2.情景教学,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3.动作教学,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活动教学,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5。 游戏教学,小学生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6.歌曲童谣教学,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先导,而英语的歌曲童谣则是兴趣的灵魂附着物。把枯燥的词、句的英语学习变成愉快的儿歌学习,旋律使人愉悦,英语儿歌使人欢畅,英语儿歌歌词使人词汇量得以补充,能使人愉快学习英语,轻松学到英语,休闲时刻学好英语,在英语中寻找律动,在英语中收获真知实践,何乐而不为?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6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情境创设、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课文一起走进春夏秋冬四季之美,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本课的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以读为本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人为本,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把自己当成草芽、谷穗、雪人来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出这些人性化了的事物的兴奋与自豪。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与可爱。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的效果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图、有声、有色的教学场景。

二、感受四季美,模仿说诗句

是的,美丽的大自然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五颜六色的。学生能够透过书本,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开拓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在教学《四季》时,我注重安排迁移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中的诗句,当一回小诗人。由于学生在这方面有较多的生活积累,通过启发,生活中许多景物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柳树绿了,它对蓝天说:?我是春天?。”“雪花飘飘,它对雪人说:?我是秋天?。”……在学生表述时,我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正因为有了前面语言的积累,情感的'体验,学生才有了这些精彩的创新和运用。

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思维应该是活跃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不同的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体会不同,对语句的感悟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学生多鼓励肯定,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现与体会。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课堂上会收获许多意外的精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7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8

从五年级一下跳到一年级,感觉有些不太适应,原先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等都不管用了,两个月的教学让我感触颇多。

班里51个孩子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其中有一个孩子比较特别,他来自贵州,从他的各方面看得出来他的家境不太好,他跟他爸爸在云和打工,妈妈在老家,爸爸为了生计整天上班,晚上还加班,不上学时就扔他一人在家里,没人管,也没人关心,所以他总是那么的好动。上课时,不是动边上的同学,就是低头在玩东西,什么东西都是他的玩具,甚至把凳子上的螺丝也拧下来玩,拧完了自己的拧别人的。下课不是打这个就是打那个,要不就拿别人的东西。抽他读书时听不见他的声音,天天回家的作业都是空白的收上来的,让他回家读书让家长签字对他来说他有不签的特权。这样的孩子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刚开始,我用对付五年级学生的办法去治他,让他站着上课,从他自己的座位一直站到了我的讲台前,前站站后站站,一点也不管用。后来我就用罚,罚他读书,罚他写字,把他留下来,发现还是不管用,唉,还真是难对付的主。

怎么办呢?我寻思着。一次在办公室里看见一个同事拿着一张五角星贴纸,突然我发现其实是我自己的方式不对,是我自己还没调整好自己的角色。第二天我就去买了一些五角星贴纸,上课我也改变了以严治班的方式,感觉自己有点像幼儿园的老师了。我对他说如果他一节课不动别人或者不玩东西,老师就奖他一颗星,下课没人告他状就奖他一颗星,能读一课的拼音奖他一颗星,作业交来奖他一颗星,这方法还真管用,一天下来他得了三颗星,他高兴,我高兴,其他小朋友也高兴。同时他做得好的地方及时表扬,有进步给予表扬,一段时间表下来,发现他进步还真不小。现在虽然他还是比别的.孩子好动,但比刚开学那段时间好多了,学习也进步了少,每次抽他读书他也都会读了,个别不会读的我就让小老师课后教他读,这样他挨批评少了,受表扬多了,学习兴趣也大了,人也开朗了不少。这真是奇妙!

这个孩子的转变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让孩子适应你的教学,首先你自己先要调整好自己,去适应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生活,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多表扬少批评,对孩子至少是一年级的孩子是很管用的。

    2192292